《伊丽莎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伊丽莎白-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当时西摩眼里发着贪婪的光,而可怜的凯瑟琳·帕尔则挺着有孕的身子强作镇静,自欺欺人地认为这种嬉戏纯粹是家庭中的趣事。西摩的野心最终导致了他的自取灭亡,我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很大的教训,玛丽继承王位,无论合法与否,对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无论如何我不能向天主教妥协,然而由于玛丽的不择手段和大肆*,新教派的日子很不好过,我更是处于岌岌可危、朝不保夕的地位。我小心翼翼,一次次地逃脱了厄运,可怀亚特叛乱却差点让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当大难临头时,我反而格外的镇静,我用灵活的外交手腕回避他们对我的指控,法官根本无法驳倒我。直到我被送入大牢,他们仍不能证明我有罪。我那句有名的证词应该能代表我的心声,那是被送入伦敦塔的前夜我用钻石刻在宫中的玻璃窗上面的——‘对我诸多的怀疑,可没有一点证据。’最终,可怜的怀亚特惨死于刀斧之下,而我却得以幸免。谁又能想到,我在伦敦塔里那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享受到了甜蜜的爱情呢?当我被送到伍法斯托克时,一度情绪低落,而且染上了一种可怕的疾病。后来我才知道,当我走出伦敦塔时,一些目光敏锐的人已经开始悄悄地注视着我了。正如法国大使诺伊斯先生所评论的那样:‘当城里到处是绞架,公共建筑内布满了王国的英勇男儿们的头颅时,伊丽莎白公主(看来她也在劫难逃)正卧病住在七八英里之外的地方,她周身红肿,面黄肌瘦,人们都认为她必死无疑。’
  “我怎么能就这么死去呢?天无绝人之路。我终于可以重返王宫了,这就意味着以前强加在我身上的污蔑不实之词统统被推翻了,也意味着我的身份、地位没有变,我依然是王位的第二继承人。可又有谁能想到,玛丽突然宣布她已经怀孕了呢?这消息让我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对我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玛丽生儿育女,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这就意味着我的王位继承是遥遥无期的了。所以我不甘心,表面上讲着言不由衷的奉承话,暗中开始祈祷,希望她不会生育。现在再回想起来这是十分滑稽可笑的,因为玛丽她一定也在用同样热切的心情去祈求上帝,保佑她生育儿女。我当时真想马上就知道,谁的祈求更灵验。就像玛丽一直顽固地反对新教那样,我也很想知道上帝究竟站在哪一边,因为玛丽是很虔诚的,而父王致力于国教事业时也是十分虔诚的,比玛丽丝毫不逊色,不知道上帝是支持天主教还是支持新教派?也许他们都不是最虔诚的信徒,否则他们为什么这样为难上帝,迫使他进行选择呢?现在看来,上帝选择了我。为什么不呢?我比玛丽更年轻,更有朝气,更有智慧,我会对我新的臣民献出我的至诚至爱。而玛丽,自从她不顾一切地杀戮新教徒之后,人们就称她为‘血腥的玛丽’。当克兰默、黎德利、拉提玛连同其他三百多名殉难者一道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时,我正在伍法斯托克饱受了病痛的折磨。据说从史密斯费尔德火刑柱升腾的浓烟像一层帷幕遮住了伦敦城的上空,真是暗无天日啊!

童贞女王(7)
“我知道,这种情形不会持续太久。人民痛恨死亡和*,不会再由玛丽任意摆布,自然而然,人们将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可还没容我平静下来,玛丽就准备将我嫁给萨伏依公爵菲利伯特·伊曼纽尔。我知道这是个阴谋,玛丽和菲利普是想让我永远离开英国。这怎么可能呢?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尽我所能来报答她。因此我巧妙地婉言拒绝了这桩婚事。今非昔比了,玛丽现在已经是自身难保,因而她对我的软抵抗也就无可奈何了。
  “有时候我为玛丽惋惜,尤其是现在,可怜的病人玛丽,她想孩子都快想疯了,明明肚子空空如也,她却自以为是地偏要忍受着妊娠的各种反应。女人结婚有什么好处呢,玛丽以前是个多么坚强、头脑冷静的人哪,现在她的眼里只有那个已经离她而去的菲利普。噢,痴情的玛丽,糊涂的玛丽,你可知道你正在喝着自己酿下的苦酒?你让英国成了西班牙人的附庸,更酿成了加莱的不幸,你是自己毁了自己的前景呵!尽管你一直对我冷眼相待,痛恨有加,但我不恨你。处于你这样的位置我能理解,倘若我们是普通人家的姐妹一定会相亲相爱的,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生活在帝王之家,这就是我们的不幸。权利高于一切,在这里没有任何温情可言。玛丽,我开始理解你了,尽管我有过无情地盼望你快死的时候,为此我感到惭愧。……”
  伊丽莎白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感情,任思绪飘飞,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在苦尽甘来之时,伊丽莎白倍感生活的美好,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令她充实,令她兴奋不已。
  “嘭嘭!”几声剧烈的敲门声令伊丽莎白心头一震。
  门被推开了,涌进了一大群人,凯特·阿什利激动得抹着眼泪:“今天真是一个大喜的日子,玛丽女王去世了,根据人民的意志,伊丽莎白成为英国女王。噢,公主,不,陛下,我们的伊丽莎白女王万岁!”在凯特·阿什利的欢呼声中,人们呼啦啦跪倒在伊丽莎白的脚下,向上帝谢恩,向女王祝福。
  伊丽莎白呆立半晌,当她瞥见人群中还有不少是枢密院的大臣和议院议员时,她这才如梦初醒:“这……是真的?”
  她的话有双重含义,她不知道玛丽女王是不是已经真的去世,她更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已经成了英格兰的女王?
  “千真万确。玛丽女王已经在今天早晨与世长辞了,也就是1558年11月17日,享年42岁。由于她没有子女,她临终前一天已经承认公主您是她的王位继承人。”威廉·霍华德声音低沉,但字字铿锵有力,十分清晰。
  “噢!你们大家快起来吧,我们必须从长计议。”
  “感谢女王!我的上帝,我的膝盖已经疼得受不了啦。”阿什利费力地站起身,她笑容满面,兴奋无比,叽叽喳喳地根本不像四十多岁的人。
  “公主殿下,噢不,女王陛下,西班牙国王的特使德·菲里亚伯爵求见!”
  “什么?西班牙人嗅觉这么灵敏?”伊丽莎白扫了一眼权贵们,他们个个低眉顺眼地站立一旁,不苟言笑,神情拘谨。也许,他们是为自己的仕途担心?
  旧的秩序正在消失,断然无情地在消失,人们自动地齐集在伊丽莎白的麾下,所有的贵族也向伊丽莎白表示依附,正如一位西班牙人所写的那样:“全国甚至每一个异教徒和每一个叛徒都好像从坟墓里爬出来的那样,带着复活的喜悦去归附伊丽莎白”。 。 想看书来

童贞女王(8)
逃亡海外的异教徒欣喜若狂,卷起铺盖迅速回国,玛丽政权下的老臣们则心情惶惑,忐忑不安地涌向哈特菲尔德,听候伊丽莎白的发落。
  然而令伊丽莎白感到意外的是菲利普派来的特使德·菲里亚伯爵。他的名字伊丽莎白并不陌生,他已经娶了玛丽宫廷的一个女官为妻,跟他的主子一样都与英国沾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玛丽病入膏肓之后仍断断续续地给远在异国他乡的菲利普写信诉说衷肠,菲利普接到这些泪痕斑斑的来信时,认定这是玛丽将不久于人世的先兆,于是立即下令派驻英国的亲信菲里亚去争取让伊丽莎白嫁给他。
  看了菲利普的简短求婚信,伊丽莎白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特使先生,您认为在玛丽女王尸骨未寒之时提出此事合适吗?无论如何,玛丽也是菲利普国王的妻子,他怎么对此一点儿都不感到悲痛呢?他不会是个冷血动物吧?”
  伊丽莎白的冷嘲热讽令菲里亚很尴尬,但他不愧是一个外交能手,很快稳定了情绪,旁敲侧击起来:“我们国王当然很悲痛,不过,人死不能复生,人总得节哀顺变吧?说到感情,您也知道,国王与玛丽女王的婚姻并不尽如人意,相反,国王对您倒是一见钟情。当我们国王与女王完婚时,您还被软禁在一所偏远的庄园里——当然,现在看来这完全是对您的不公正对待。为了改变您的命运,菲利普国王三番两次地在女王面前替你求情,最终使你获得了自由。我想,这一段经历,陛下您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我的主人是一个有心人,他早就对你付出了真情。所以,我想现在提出向您求婚的事并不算唐突。”
  “这么说你的主人有恩于我喽?你是在提醒我不要忘恩负义,对吗?”
  “我可没这么说。不过,陛下您之所以有今天,当然少不了我主人的帮助,这是不容置疑的。”
  “菲里亚先生,我请您转告您的主人,我是伊丽莎白,不是那个情迷心窍的玛丽,她可以为了个人的一时幸福而牺牲了国家的利益,我坚决不会!菲利普国王硬把我国拖进法国的战争,结果给我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灾难,丢失了加莱,国库空虚,百姓怨恨。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相信一贯花言巧语的菲利普吗?”
  “陛下言重了,我的主人并不是您所认为的那样的人。他头脑灵活,充满激情,假若你们二人携手并肩,那么欧洲将是你们二人的天下!”
  “阁下倒是很富有想像力,这的确是个很诱人的假设。也许吧,到时候我会跟他合作的,不过不是现在。现在我们国内弊端重重,百废待兴,我不可能考虑个人的事情。如果你的主人有耐心的话,就请他等个三五年吧。”
  伊丽莎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菲里亚悻悻然只好作罢。
  在给主子菲利普的信中,菲里亚如实地汇报了他的感受:“……臣以为伊丽莎白与她的姐姐玛丽完全不同,她非常有主见,她很自信,她声称她不会那么容易做别人的傀儡。她之所以能有今天,最大的功劳不是陛下,也不是英国的贵族,而是她的臣民。她非常热爱她的臣民,坚信他们都站在她的一边,这的确是事实。她很有政治眼光,对陛下您,伊丽莎白表示了感谢,并表示了对未来合作的希望,臣以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尽管她婉拒了您的求婚,我们为什么不假以时日,等待良机呢?……” 。 想看书来

童贞女王(9)
接连的几天里,哈特菲尔德伊丽莎白的府第简直成了她的一座行宫,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聚在庄园外面欢呼。*贵族们则进进出出,向伊丽莎白汇报国事,献计献策。
  不需要任何预见的才能,就能够预先估计到伊丽莎白未来内政外交的粗略轮廓。从她的出生和教养,从她在玛丽统治时期经受的磨难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她一贯信奉的宗教信仰等方面就不难得出结论。但是目前,年轻的国王却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玛丽的血腥统治是十六世纪英格兰最黑暗的时期。由于玛丽的昏庸而使英国处于西班牙王国的从属地位,英格兰和西班牙缔结同盟对法兰西作战反而把自身弄得筋疲力尽,军备废弛,国库空虚,国债高达二十六万五千英镑,其中一部分是欠外国的。每年要支付高达百分之十四的利息,英格兰王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需要一个能使国家中兴的君主。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择日登基吧,这也是国人的共同心愿。”枢密院的一些*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伊丽莎白表现得那么冷静沉着,而不急于登上王位,这可是多少王公贵族梦寐以求的事呀。
  “此事不忙。我得先熟悉一下国情,做出统筹的安排。正如一位即将到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你总不能让他打无准备、无把握之战吧?”伊丽莎白目光炯炯,似乎能洞察一切,文武百官们暗暗佩服。
  “塞西尔先生求见!”
  “快请!”伊丽莎白脸上露出了笑容。
  年近四十的威廉·塞西尔带着一名矮胖的陌生人走进了伊丽莎白那门窗紧闭的书房。廷臣们见此情景不禁感慨万分:“风水轮流转,塞西尔先生要时来运转喽,他再也不需要去经营那间律师行了。”
  “那个矮胖子是谁,瞧他一脸的横肉,倒像是个暴发户。”
  “此话不假。这人就是大富商托马斯·格雷沙姆。哼,他有的是钱,也许能在女王面前买个一官半职的,这些势利的商人,总会瞅准时机向上爬,可是,他想凭手里的几个臭钱就能挤进咱们这个圈子里吗?”
  当群臣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书房里,塞西尔也正在向伊丽莎白介绍托马斯·格雷沙姆。
  “陛下,请恕我冒昧,我自作主张带了托马斯·格雷沙姆前来见您。”
  “当然,你这么做总有自己的理由。请随便坐,不必拘礼。”伊丽莎白面带微笑,打量着这个在自己处于逆境时及时帮助过自己的人。
  威廉·塞西尔一点儿也不显老,仍旧那么精明强干,听说他的第一个妻子死于瘟疫,恐怕对他的打击不小。不过,他第二个妻子可是安东尼·库克的女儿,极富才华,人品出众,阿夏姆老师把他的第二个妻子与简·格雷并称为英国最有学识的女人,这也算是对他的安慰吧。
  “嗯,我很诚惶诚恐。能为陛下效劳,这是我格雷沙姆的荣幸。简单地说,我能有今天的万贯家财全得益于先王亨利八世的惠民政策,所以我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分忧解难。”
  “很好,格雷沙姆先生。你是伦敦的富商,你有精明的目光和脚踏实地的经验,这正是我们目前所急需的人才,你愿意为我朝效力吗?”
  “我愿意!当塞西尔先生向我讲明了一切,我立即就跟他来了,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陛下,您是个心胸开阔、目光远大的君主,可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商人,在那些世袭贵族的眼中,我更是一钱不值,浑身充满了铜臭味。”格雷沙姆说着不禁有些气馁,轻轻地叹了口气。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童贞女王(10)
“你是在为这个担心吗?让我告诉你,完全没这个必要。那些权贵们日益*,过着一掷千金、纸醉金迷的寄生生活,他们是生长在英格兰躯体上的赘肉,早晚要被利斧砍掉。在我看来,中产阶级、新贵族、工商业界人士才是支持英格兰蓬勃向上的主要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