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邪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邪帝-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父皇要建庙,我暗想可以趁机提高工匠的地位,这对我手下有好处,所以我忙奏道:“父皇,儿臣手下曾有一工匠,为制神兵火药,英勇献身,还请父皇追封他为上仙弟子,以收天下匠人之心。”

“有理,准奏!礼部尚书,此事亦交由你来办,另选天下杰出匠人九名,同封班门弟子,择口朕亲自加封。”父皇虽也在做戏,不过他现在对火炮很关心,要打杖了,有新武器自然是好事。

我到的时候会议已经开了近两个时辰,此刻又再讨论了一会具体的军事部署,我随便听了听,会议便结束了,结束后父皇便让众人散去,各自实施今口会议的决定。

然后他又命人送上一些点心,父皇没有马上陪我去见母妃,而是挥退所有的人,仍叫人守住门口,不得让任何人进门看来他要和我私聊。

父皇拿起一块糕点,递给我,缓缓说道:“宇儿,现在只有你我父子二人,你便实话实说了吧。”

我一听眨了眨眼,没有说话,然后父皇又开口道:“刚才问你火炮的事,只是为堵住群臣之口,你以为你父皇和你心灵不通吗,嘿嘿,朕早已知道了,你对手下工匠和刚才所言之天书根本子虚乌有,朕还知道,那些所谓天书都是皇儿亲自书写,并未问过孔先生。”

我一听笑了笑:“父皇你都知道了,还问我做妨呀,你是怕太后娘娘知道吗?”

“你是朕的最疼的宇儿,朕一向对你宠爱有加,就是天大的事,父皇肯定向着你这边的,虽然母后也是我最重要的。”父皇说着有些惆然,然后又接道:“要她不知怎么会行,如今的火炮,自行车,麻将等千奇百怪的器物摆在眼前,我想母后早已猜到是你所为了,我现在不是责备你,只是好奇,你为什么会发明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你一直未出宫,到底是谁教你的?”说完,他坐坐好,大概是准备接受不可思议的事实了。

我想了想就选了一个自以为最能被人接受的说法,向父皇说道:“父皇,其实这些器物,儿臣其实真的是在古书上见过,不过那书现在已找不到了。”我不和他说实话不是不相信他,是怕他不相信我,说我转世重生他会信吗。

“可是,传说中并无此类器物,又是谁能写出此书的?”父皇越来越疑惑。

第337章 开会

我一听他这么问,不由得苦笑道:“或许是某个神仙吧,其实儿臣也不知。

“罢了,罢了,我不再问便是了。”这时父皇一听,只能无奈的摆了摆手,然后又接道:“好了,不提这事了,先去看望你母妃吧,她盼你回来,已不知落了多少泪了,她虽然平时爱赌,但还是很关心你的。”父皇站起身,牵着我的手便出门了。

“遵旨。”我和父皇相对一笑,便传令摆驾母亲的寝宫。我想起一家人又可以平安的团聚,心里一阵暖洋洋的,说起来亲情这东西在苏洲一行后,便深深埋于我心中了。

得到了刘禹西的告知,母亲早早的就等在寝宫门口了,看见我和父皇一起驾到,一脸急切之色顿时一扫而空,急急地向父皇施了一礼,便把我拉到怀里,嘴里大概一边在述说着想念之辞,一边便开始抽没起来。

我的鼻子不争气的又一次发起酸来,想好的安慰的话根本想不起来,只是一个劲的说:“孩儿不孝,让母亲担心了。”说得有些假,不过也有些真,我现在也分不消我对这个老妈到底是什么感觉。

还是父皇开朗,说道:“爱妃,今日皇儿回家,是高兴之事,别在哭哭啼啼了,来人啊,叫御厨房把菜送过来,今日朕就在这里用晚宴了,爱妃,朕记得数年前赐你了两坛玉涧春,原本要在五皇儿十岁生辰时与你共饮,可叫人取出,今日正好为皇儿洗尘。”

“好的,请等。”母妃一听便笑呵呵的去取酒了,然后一会儿回来道:“皇上只有一坛了,还有一坛好像已经喝掉了。”

“好了,一坛就一坛,爱妃,我们今晚可要好好听听皇儿在南国的趣事啊。”父皇倒是不以为意。

接着的一个晚上,便由我来讲述在南国的时光,可怜我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硬是腾不出嘴来吃上几口,老头子一句句饶有兴味的“后来又是如何”,让我只能忍住大量分泌的口水,不停的讲下去,我可不想扫他兴,吊他胃口。看来夏易这点是遗传了父皇,听起有趣的事情就一直不愿停下。

我一路说来,也算是精彩纷呈,说到差点为火药所伤时,母妃还担心的惊叫起来,又说到诸城要暗地来袭,连父皇也一脸凝重,还拍了一下桌子,看来已是震怒,讲到帮助胖子统一各城的时候,老头子忍不住插嘴了:“皇儿,听你之言,那胖子将军见利忘义,狼子野心,何不暗中助那叛军,使之混战不休,永无宁日,岂不更妙?”

“父皇圣明,儿臣手下众谋士商量数日,才商议出,南国之和平统一有利于我朝。”我想了想便答。

“哦?”老头子模了摸头发,忙问道:“宇儿说来听听。

“原因有很多。”这不是显摆,主要是我太聪明的原因,所以想的层面很多。

我想了想接道“其一,南国向为我朝虽是盟国其是属国,年年进贡,我岂能见其国内乱而不顾?失南国事小,失众属国之心事大啊。”

“其二,南国与我朝相隔不远,若其国内乱,民不聊生,必盗贼群起,南国人惯于海上生活,凶狠成性,日久必骚扰我沿海州县,海洋广大,我朝岸线极长,难以清剿,成为沿海大患。”说起这一点,是为了避免战争,我想父皇懂。

“其三,南国虽地域狭窄,资源匮乏,但岛上火山密布,盛产火药原料之一硫磺,正是我朝所需,其森林密布,木材充盈,父皇当日造船伐高丽若是命南国伐木造船,当可免今日之暴乱。使其永为我朝开矿伐木,较灭其种族为佳。”

“其四,儿臣日后欲炼制化合之物,需大量毁坏树木,其有些本身亦为剧毒之物,危险之至,儿臣欲将之搬至南国,用南国人生产,则可避免无妄之灾。”说到这,我心中有些邪意。

“其五,父皇可曾忘了海洋之东岸仍有数国,其国文化虽弱,但极好战,冶铁之术优于我朝,其船也可侥幸来到我朝,不可不防撒,儿臣所闻,父皇命人造海船,数年未得,工匠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他日东面来攻,南国便是我第一层屏障,可让南国人先做试探,耗其粮草与士气。”反正我心中的想法就是想让南国当炮灰。

“其六,南国国力低下,我朝他日有更新的废弃之物,皆可向其倾销,换回粮食、木材等有用之物,另可向其宣扬佛教,驯化其野蛮民风,使其永为华明朝之臣。”

我想了想,又最后总结一下:“父皇,须知一条强壮的狗要好过一个快要病死的仆人啊。”

母亲听得云里雾里,不用想也知道她根本不懂我都说了些什么,但是父皇明显被我一条条的道理镇住了,一脸赞意的看着我,显然没有想到我有如此设想,更别说什么化合物,倾销等闻所未闻的词汇。意思他还是理解了,然后他仰头喝了一口酒,叹道:“宇儿深思远虑,父皇也自愧不如啊,不过好像看样子宇儿跟南国有仇似的,这么狠,不过不管怎么说看来父皇果然没宠错你,嘿嘿!”说毕我们心照不宣的嘿嘿笑了起来。

这句话母亲倒是听懂了,嘈哧笑了出来,说道:“皇下真会说笑,宇儿前世怎会与那小国有仇?皇儿,皇下夸奖于你,还不谢谢你父皇。

本来和父皇之间就犹如誓友了,不过在母亲面前还是得装装样子,所以闻言我忙说道:“多谢父皇称赞,不过那南国狼子野心,若不以此计对之,以后必定会残害我我们华明百姓,为我们心腹大患!”父皇自然是懂我的意思,所以又喝了一口酒。

不过看到母亲越来越迷惑的样子,我和父皇对望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启奏皇上,贵妃娘娘,宫外有人传来书信,说是有了国舅爷的消息。”正在这时一个太监刚从门口进来,跪下以后,将一封信高举过头,呈了过来。

我先接过信,迫不及待地打开就看。信是化物院的太极真人写的,墨迹未干,显然是刚写不久就急急送进宫来,我粗粗一看,脸色大变,母亲看我这样子,比我更担心,刚才的笑容一下子凝住了,颤声问道:“宇儿,莫非你小舅有何不测么?”

“父皇,母妃,我小舅他出事了。”我把那封信呈给了父皇:“信里说派去寻找的人发现了小舅的随从六人都被人杀了,尸体昨天在东都城外邙山的偏僻处被当地人发现,小舅则不知下落。”现在由父皇知道此事,所以我也用不着动用我的势力了,我想父皇会处理的。

我话音一毕,母亲脸色一下子惨白,眼泪立刻涌出了眼眶,话到;嘴边也说不出声了。

我定了定神,想了一下,走到她身边,接过一块手巾,替她抹了抹眼泪,安慰道:“母亲先别伤心,那信里说没有找到尸体,想必小舅并没有死,若是小舅也遭了不测,想必会埋在一处,小舅多数并无性命之忧。”我转向父皇,继续道:“父皇,那些随从都是苏洲武功高超的侍卫,寻常数十人都难以抵挡,看来不是人数极多的山贼,便是有更厉害的高手出手了,若是山贼,必定聚在邙山之中,只需派人前去围剿,若是后者,则定是冲着小舅去的,不知道小舅得罪过什么样的仇家,竟敢连国舅爷都敢劫持。”这个我想查很容易,不过事情落在父皇耳中,现在我就不出这风头了。

母亲闻声稍微清醒了点,跪倒父皇身边,抱着他的腿,哽咽着说道:“皇上,你可要替臣妾作主啊。”

“砰。”的一声,父皇把书信往桌上一拍,大怒道,“我靠,今日早朝刑部侍郎还跟朕说,天下民风淳朴,今年除了川中暴乱外其余地方只有一两件重大案件,说是抵御外敌时不必担心,想不到晚上就知道联的国舅被劫,还是在东都附近,都到了服的身边了,来人,去把刑部尚书和侍郎叫到御书房等着,爱妃放心,朕一定彻查此事,把国舅好好的送回来。”我见此也见到了父皇发怒的样子,看来这次动小舅的人逃不掉了,就算逃掉我也不会放过,不过这事要等父皇解决过后再说。

送信来的太监应了一声“领旨”,慌慌忙忙就跑了出去,看来今晚有人要倒霉了。

原本其乐融融的一顿晚宴就这么被搅了,我们三个人都皱着眉头,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一时间房间里没人说话,只听见母亲时断时续的抽没声。

父皇首先坐不住了,站起身在房里踱了几个来回,扔下一句:“宇儿,你在此照顾你母妃,朕现在就去御书房。”然后就径直走出去了。

我知道父皇是在担心这靠近京城的潜在危险在战时会出现变化急着要去清剿了。

我又安慰了母亲半天,说是小舅吉人自有天佑,不必太过担心,父皇也答应了,想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看她表情依然没变,我就换了个话题,说起在苏州时家里的情况,外祖好转的病情和一些见闻,总算是把她劝住了,天色很晚,我也没时间去找妖皇他们商量了,于是就先睡下了。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跟母妃请了一下安,连御女奇术也来不及练,就直接去找人打探消息,我要了解父皇要怎么做,消失传回后,我得知父皇今日早朝还没。结末,我于是先去坊内,从昨天听说小舅出了事之后,今天护卫的人多了好多,除了原来的侍卫,还增加了一小队禁军,不过我知道这些人是父皇调来的,看来父皇一动怒,下面的官员效率就大大加快,皇族的安全已经开始加强了。说实在的,有时候我的命令比父皇的命令还要有效。

匠社坊还是被围的紧紧的,刘禹西到的比我还早,已经在那里坐镇,他不太懂工艺,只是在教一些中年的工匠认字书写,这些匠人的手艺一辈辈多数是言传身教留传下来,很多没有文字记载,一旦传人有了意外,手艺就此失传,但是一旦记录下来必然会流传开去,独门的手艺就不再那么有优势了,我是该考虑考虑怎么搞一部专利法出来,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现在坊内的学徒数目也达到了四五百名,由于我进行的是专才培养,他们中的很多已经有了相当于我前世初中的理科水平,本来我也打算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结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我改变了主意。

制作这件堪称国宝珍品的老匠人很自豪的对我说,这是他一辈子的经验所得,没有一甲子的功夫是万万做不出来的,我暗叹怪不得很多工艺品到了前世反而做不出来,人的一生实在太短暂了,而要学的东西又太多,能六十年如一日在一门技术上的人能有几个?在这个时代人能活到七十以上的本来就不多,所以时间更是宝贵了。

最后我让那些孩童只学基本的文理知识,十二三岁后就直接参加某一个小项目甚至更小的分支的研究,这个可以使他们尽快成为可用之才。

我和刘禹西和众学徒打了个招呼,又见了马尔,这两天他在我们国家也算习惯了,然后叫了学徒继续上课,然后把一些老匠叫进去开会。

进得里屋我便率先开口道:“各位,我才刚回京城不久,不知这个月发生了什么大事?我小舅可有消息?”其实问消息只是过场,了解一下,我不会妨碍父皇办事的。

“殿下,国舅爷之事也是昨日才有人来报,昨日无极真人道长接到消息便立刻写书信送进宫中,我们也是早上才知道,不过听刘禹西大人说,刑部已经派人去东都,说是要搜山,皇上下了旨意,若是找不回国舅,便要撤了刑部侍郎,殿下先请别担心,我等都认为国舅爷并未遇难。”

接下去又给我分析了一下原因,跟我昨天安慰母亲的话差不多,不过他们认为山贼的可能不大,多半是仇家所为,只是想不到有谁那么大胆子敢对国舅爷和宫里的侍卫下手,看来是江湖中人。

那这事就先放一放,等刑部的消息了,然后我看向刘禹西叫来的几个亲队队长,我看了看他们便问道:“那前线战事又是如何?”

“殿下,我们在京城几天,便听得东突厥来犯一事。”老规矩,还是一队队长第一个发话:“现在的突厥可汗叫做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