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国殇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靖康国殇纪事-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画开始讲究细节,讲究意境,宋徽宗的花鸟画得是惟妙惟肖,虽然把国画推到了顶峰,但却使道路变得更窄。宋词虽工,但和唐诗相比还是婉约(苏轼等人当时算是另类),且“词”本为歌妓所用,由酸臭文人作之,就如同满社会天天都在唱着《夜来香》、《何日君再来》,这样的社会风气能好得到哪里去?以上大可看出宋朝不思进取、安于一时之快的社会风气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三回 种师中殉国杀熊岭  王总管城破显精忠(6)
总之,宋从头到尾窝囊到死,临死还产生程朱理学这个中国古代最大的精神胜利法。明明军事上打不过人家,非说自己在道德上比你高尚,好勉强找出一点比对手强的地方,满足自己在心理上的虚荣。明明男人软弱无能,怕家里的女人抱怨,就给全体女人缠上小脚,彻底剥夺民族一半人口的任何反抗能力,遗害千年。
  这好比一个农村的大地主的日子过得很不错,天天还附庸风雅吟诗作画的,家里还有娇妻美妾伺候着。但村子的旁边有一群山寨强盗天天管他要保护费,而且越要越多。大地主组织自己的村民组成武装,但是这些村民不给钱根本不卖命,给钱也不管用,大地主只好拼命压榨佃户,还和强盗签了保护协议,定期给人家交钱,这样大地主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风水轮流转,另外一群新崛起的强盗打败了原来的强盗,不仅仅要求大地主继续交保护费,而且变本加厉,要霸占大地主的全部家产和妻女,将大地主沦为奴隶。大地主没有办法,组织家丁跟新强盗玩儿命,但是根本打不过人家,大地主被新强盗逼到墙角急忙大喊:“我比你会挣钱,比你文明,比你会作诗,比你会画画,比你懂音乐,比你女人漂亮……”新强盗踩住他的脖子说:“比我再强,顶个鸟用,你不过是个多才多艺的奴才。”
  宋朝所走的是一条舍弃武备建设而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富裕的道路。因此,“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自始至终受制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没有强大的军力做保障,无异于一条腿走路,无异于是把自己养肥了任人宰割。苟且偷生的朝廷要实现社会长期健康的发展和繁荣,谈何容易?如果说秦亡于苛政,汉亡于战乱,隋亡于兵役,唐亡于割据,那么宋就亡于安逸。
  再回到解救太原的战况。种师中在文官许翰的压力下只好改变原来的作战计划,被迫留下了辎重以及朝廷犒赏之物,轻装出发,同时约定姚古、张灏两军分道俱进,在太原附近会师。老将姚古此时也受到谏议大夫杨时的弹劾,被指责贻误战机不敢出战,杨时甚至认为要杀掉姚古以儆效尤。这些文人书生根本不知道战场的实际情况,却喜欢在朝廷上指手画脚,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写出一大堆慷慨激昂而又毫无用处的文字。
  面对宋军的入援解围,久历战事的银术可从容不迫。凭借险阻之地,他先以少量的部队阻击姚古,使姚古不能与种师中会师,然后在榆次以重兵阻击种师中。不久,种师中部的前锋抵达太原附近,由于一路上没有遇到金军抵抗,这员老将犯了麻痹大意疏于戒备的兵家大忌。
  种师中接到探马报告榆次方面有金兵袭来的消息,误以为这是金军北归的零散部队,岂料却是前来阻击的金军主力。宋军仓猝应战,以宋军特有的神臂弓御敌,稳住阵脚,五战三胜,苦苦支撑,等待援军的到达。
  然而,惧敌怯战的姚古部将焦安节谎报军情,奏称金军主帅宗翰已经赶到,致使姚古、张灏两军逡巡不前,未能按照约定与种师中部会师。北宋军队的骄兵悍将向来具有不见赏银不用力的作风,由于出征之前大量的朝廷犒赏之物没有带来,有功将士无法领取奖赏便纷纷散去。
  种师中部被迫撤退到杀熊岭,再次遭到金军重兵围攻,军粮短缺、士气低落的宋军几乎全军溃散,身边仅剩百余亲兵将士的种师中身中四创仍然裹伤力战。左右亲兵愿意保护着他突围出去,却被老将军严词拒绝:“我是大将,为国捐躯是我的本分,岂能苟且偷生!你们赶快突围吧!”部下为他的忠勇行为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随着种师中血战到底。最终种师中为国捐躯,饮恨疆场,时年六十八岁。

第十三回 种师中殉国杀熊岭  王总管城破显精忠(7)
击溃种师中部后,金军主力从容回师,并在祁县以东的盘陀击溃姚古部,在交城击溃张灏部。这样,宋朝第二次救援太原的努力就这样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失败了。事后,谎报军情导致姚古不能救援种师中的焦安节被处斩,姚古则被贬官于广州。
  种师中救援太原的大军中,有一员名叫杨志的大将,作为“招安巨寇”,他曾在大宋宣和四年跟从童贯征辽,担任先锋。在救援太原时,杨志兵败于山西盂县,不知所终,大抵不是随败兵溃散就是阵亡于乱军之中。《水浒传》第十二回中杨志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这一点史无可考,但这位救援太原的杨志,可能就是小说《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的原型。
  还有一名底层军官张俊,作战有勇有谋,在军队溃散后组织溃兵建立了一支队伍,在康王赵构称帝的时候及时赶到,后来累战积功也成为“中兴四将”。但他晚节不保,是秦桧陷害岳飞的帮凶,最终成为西湖岳坟边四个跪着的铁人之一。
  金军取得胜利后,加紧了对太原的围攻,知府张孝纯数次派出使者告急。种师中兵败殉国,不仅仅使宋军的士气大受打击,而且对于在朝廷中坚持抗战的主战派的打击也很大。老将种师道获悉同胞兄弟阵亡后,悲伤难以平息,以多年老病难堪重任为由告退。
  大敌当前,宋廷高层之间还在进行着激烈的###,倾轧与排挤仍未停止,主和派的耿南仲等人趁机建议李纲代替种师道担任河东河北宣抚使,主战派李纲以一介文臣被迫担负起第三次救援太原的重任。
  然而,李纲却一再受到同僚的掣肘与宋钦宗的疑忌,虽然担任的是河东河北宣抚使,当时他能够直接指挥的士卒却只有一万二千人,申请拨付一百万的军需仅得到二十万,不仅在京城征调战马被制止,甚至征召的地方部队也被遣散。李纲本来计划先进行必要的休整训练,等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行出征,却被宋钦宗斥为拒命,只得于八月初匆匆开拔。
  宋朝中央政府对太原的第三次救援可谓气势汹汹,志在必得。除了李纲之外,还有驻屯于隆德府(沁县)的解潜部,驻屯于辽州(左权县)的刘郃部,驻屯于汾水的折可求、张思政部,驻屯于南北关的范琼部,兵力共达二十二万之重,计划以兵分数路的优势兵力围歼银术可孤军深入的疲惫之师。
  当年深得宋徽宗宠幸的宦官童贯手中尚有数万人的亲军,但是,如此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军事行动中,李纲上疏各路大军合兵一处统一指挥的要求却被否决,身为宣抚使的李纲徒有节制诸路大军之名而无节制之实。宋朝在军事体制上有“将从中御”的祖宗家法,就是不管前线的战事如何,都必须严格按照出征前皇帝下发的阵图执行,各路将领都直接听命于远在京城的宋钦宗,各自为政,互不协同。以前因为如此愚蠢的做法,已在对辽和西夏的战争中吃了很多亏,但是宋钦宗仍然不吸取教训,可说是愚蠢得无以复加了。
  已经出征近一年的银术可指挥若定,先是集中主力击败刘郃部,随即又先后击败解潜部于南北关、张思正部于文水、折可求部于子夏山。宋军犹如一盘散沙,每次几乎都是未战而先退,相互践踏而死者也有几万人,败兵的尸体把周边的坑谷都填满了。宋军被各个击破损失十几万人之后,对太原的第三次救援宣告失败,李纲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被贬官,从此在北宋的历史上消失了。

第十三回 种师中殉国杀熊岭  王总管城破显精忠(8)
宋朝三次救援太原之围的军事行动,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但是失败却是一次比一次惨。尤其是第三次救援太原失败后,宋军在一线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元气大伤,而金军却气焰嚣张,对宋军作战更加信心十足。
  目光短视急功近利的赵宋王朝没有吸取张觉事件的教训,在组织军事力量救援太原的同时,又因为策反已经归降金国的辽国旧臣耶律余睹而激怒了金太宗,早有蓄谋的金太宗以此为借口于靖康元年八月十四日再次下诏攻宋。
  金军二次南侵的兵力部署和进军路线较之前一次基本不变,但为避免上次东西两路未能协调呼应而置东路孤军于背靠黄河独挡二十余万宋军的险境,二次南侵着意加强了东西两路的互相协同,以实现两路夹击、会师开封的战略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战略重点就是攻取太原打通西路。被围困了七八个月的太原,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从去年十二月就被重重包围的太原军民,在张孝纯、王禀的带领之下,同仇敌忾,多次打败金军的猛烈进攻。一个孤城能够坚守到这个地步,在宋金战争史上确实是个奇迹。王禀也因为守城有功,于靖康元年六月受到宋钦宗的嘉奖,升职为建武军节度使。
  几次救援失败后,望穿秋水的太原守军没有盼来自己的援兵,兵临城下的却是卷土重来的宗翰大军。作为游牧民族,女真人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坚。为了夺取太原,金军总结了攻取辽国五京时的作战经验,除了利用早已实施并卓有成效的“锁城法”外,还制定了一整套在当时极为先进的攻坚战术。
  金军运来的三十座大炮是专门为攻打太原而设计的,能将大于斗的炮石抛入城内,城头用于防御的敌楼因此屡屡被击中摧毁。北宋攻取晋阳时,就曾在城外构筑过起防护作用、名为“洞屋”的掩体工事,而金军更是建造了五十座下部安有车轮的大型机动洞屋,其作用尤如现代的装甲运输车,金军企图用它来运送土木,填平护城壕。在攻城时,金军又制造了集洞屋与云梯于一体、兼顾防守与攻击的鹅车,这种形如鹅状的装备下安车轮、上冠皮铁,能够有效保护士卒攻城。
  太原守将王禀针锋相对,在敌楼前设立栅墙,给楼顶覆盖糠布袋,这样敌楼即使被大炮击中也不会有大的损坏而能够迅速修复。对于金军的填壕,宋军则挖掘地道直通护城壕,等金军填满木柴后就放火焚烧使其前功尽弃。对于鹅车,宋军也在城头设立了如同鹅状的跳楼,从跳楼上将系有绳网的巨石套在鹅车顶部,使其重心上升,然后用搭钩和绳索将鹅车拉倒。
  宋元时期,人们常以“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来描述这两个地方的繁华。但是在北宋时期的太原只是一座小城,物资储备极为有限,张孝纯和王禀率太原军民自去年冬季坚守至第二年夏季,城中存粮早已断绝,守军中有人甚至饥饿得扶不住兵器。城中牛马驴骡被全部食尽,弓上的牛筋及盔甲上的牛皮部分也被众人用大火炖煮充饥。城中所有树上的绿叶,粮库中的糠皮全部被吃光,连树皮以及青草也逐渐变成口粮。
  一日,王禀命部下宰杀自己的军马为守城军民充饥,卫士劝阻说:“大人每日驰驱,无坐骑,如何迎敌?”王禀仰天长叹:“守不住太原城,我纵有万贯家产,又复何用。”未几日,城中马匹及马鞍上的皮革都被食尽,最后竟然出现了惨绝人寰的人相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三回 种师中殉国杀熊岭  王总管城破显精忠(9)
被围困的城市出现人吃人,意味着这座孤城的坚守已经支撑到了极限。太原城军民坚守至靖康元年九月,已达二百五十余天,粮断绝援,城中军民伤亡已十之###。九月三日,王禀率众在城南城墙上巡逻,金兵攻破北城,冲入城中。信号传来,王禀率人向城北支援。中途又有人报信称张知府被俘,王禀即率仅百人的队伍向知府衙门奔去,与已冲入城中的金兵正面相逢展开巷战。几十人互相搀扶着,身上破旧的衣袍几乎被血染红,有的掉了一只胳膊,有的断了一条腿,大家却仍用兵器撑着,随王禀在街巷里一步步地与金兵厮杀。
  随行卫士劝王禀逃走,王禀斥曰:“太原军民全无贪生怕死之辈,我为太原总管,岂能弃父老乡亲而去。”这支疲惫的决死之军,从城中一直杀到了城南的开远门。武功再高,也怕菜刀,金兵数倍围攻,王禀身中刀枪数十处,仍挥剑率众苦战。
  宗翰调集的精兵从城外驰入开远门,将王禀众人团团围住。宗翰在阵中,派通事(翻译)对王禀喊话,劝其投降。王禀看看身边数十名血迹满身的军民,慢慢说道:“我为国已尽忠,为民已尽义,大丈夫一生复有何求。”于是转身站立,撩起满是鲜血的战袍,擦了擦已有些卷刃的剑后举起直指宗翰大呼:“粘罕(当时他还不知道对方汉名叫“宗翰”)蛮狗,你若敢屠我太原百姓,我死后变厉鬼也要索你性命。”随后把宝剑横于项上,猛力一抹……数十名随王禀苦战的太原军民,有的自刎,有的互刺,全部自尽于阵前,无一人偷生。宗翰惊呆之余,恼羞成怒,拍马践踏王禀尸身,并命令士兵将其剁成肉泥,其手段之残暴,令人发指。
  历史上对王禀的死还有一种说法:他率领饥饿的士兵进行巷战,身中数十枪,最后背负着供奉于太原祠庙中的宋太宗赵光义的画像和他的儿子王荀投汾河而死。总之,英雄死得很壮烈。当夜,王禀尸身被太原军民盗出城外,金兵发觉后追来,太原军民忙将王禀尸身藏匿于城南一小村中,数日后,将其就地安葬。藏匿王禀尸身的小村,后人称为王村。
  王禀这样英勇地战斗并且以身殉国,但是在《宋史》中却没有给这位英雄留出一块地方。可能是因为官职不高的缘故,也有可能是修《宋史》的脱脱(《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老爸)等人怕给这样的英雄留下传记,会激发汉族百姓的反抗精神,但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样的民族英雄。
  太原保卫战的另一位功臣太原知府张孝纯被俘后,宗翰对他劝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