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故事-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让他心惊胆战。越想越怕,他就收拾器物,慌忙加入到逃跑的队伍中。
  逃到歌乐山,他被袍哥李育生劝回白公馆。罗广宾忙问他:“把我们关到这里要干啥?你就不会替大家想想法子?也替你自己留条后路!”大家还保证:“我们可以证明你对共产党做过贡献,争取给你安排工作,保证不再追究你的过去!”还有人说:“你放心,共产党说话是算话的”
  

参与杀害杨虎城和小萝卜头的人(2)
要的就是这样的保证,杨钦典给大家开启了生的大门。
  11月30日下午,重庆解放了。第二天,在罗广斌的指引下,杨钦典到重庆市公安局登记自首。罗广斌等还向重庆军管会证明了杨钦典的立功表现,并且请求给予宽大处理。政府听信了他们,还准备给杨钦典安排工作。当时,杨钦典的老母亲坚决让他回家,政府考虑了实际情况,发给他路费,就让他上路了。
  1966年,“文革”开始了。当年7月的一天,重庆市的公安人员来到郾城,当场宣布“逮捕国民党特务杨钦典”,还逼迫他承认那19个人不是他放出来的,都是国民党潜伏下来的特务,但杨钦典始终坚持“他们就是自己放出来的”。之后,杨钦典被押解回重庆判处了有期徒刑20年。那时,那19人也全部落难,无人能为他作证。他被一关就是5年。
  “文革”结束后,再次脱险的同志,为杨钦典奔走呼号。1982年,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撤消了原判,杨钦典再次回乡务农。他的大儿子杨存良因为“特务”父亲而受到牵连,干得好好的生产队会计给撤了职;婚姻大事,也直到伙伴们的孩子都上初中了才得以解决。受难最深的是杨钦典的妻子,在1977年她终于忧患而亡。当杨钦典回到别离10多年的家乡时,妻子的坟头已满是荒草。
  杨钦典有3女2儿12个孙子孙女,晚年的他与重病的大儿子生活在一起。杨家每人平均1.7亩土地,最好的年景1亩地可产麦子500多斤每亩要交公粮200斤,剩下的能吃饱。他说就是缺钱花。
  蒋介石即将败走台湾后,毛人凤也到了台湾。他担任“国家安全局”局长直到1956年去世;杨进兴逃跑后隐瞒身份,当了“贫协”主席,在藏匿多年后被抓获,后于1958年5月16日被处决。
  

当日本特务的人(1)
黑龙江省的绥阳县与东宁县是邻里。
  1933年8月,日军侵入东宁。几乎同时,绥阳县也被日军占领。按照既定的霸占东北亚计划,日本开始把东宁变成进攻苏联的最大军事基地,把东宁要塞作为进攻的桥头堡。日军用17万多中国劳工的白骨垒就了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的东宁要塞。许多劳工,就出自东宁县和绥阳县,他们多为用麻绳当裤带的贫苦农民。
  东宁要塞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达50多公里,并构筑了10个飞机场,400多个永久性工事,45处野战炮阵地;整个要塞分为作战区、保障区和后勤支援体系3大部分,由11个主要山脉组成,每一个要塞的面积都在4万平方米以上。要塞进驻了十几万日军。他们狼一样地狡猾。狡猾的狼不能缺少鼻子。于是他们就物色了一些中国人当特务,刺探情报。张志发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一共干了3年。
  1918年,张志发出生于绥阳的一户农民家庭。他念过3年私塾,长大一点后,就去店铺当了学徒。因时局混乱,自打15岁起,就下地干农活了。
  在一个嘎嘎冷的寒冬,“猫冬”的张志发缩着脖抄着袖,去伙伴家串门。刚好被一个伪满洲国警察扯住了,他非让张志发去给警署拉烧柴。张志发刚伸直了脖子,一股寒风就钻进了他的衣服里,他就激灵地打了一个冷战。他坚决拒绝了那伪警察。那伪警察不由分说,张嘴就骂,挥拳就打。情急之下,张志发抢过鞭子,挥手还击。谁知,那伪警察掏出哨子,一阵尖啸之后,呼啦啦地冲过来一大群伪警察。他们蜂拥而上,毒打张志发。开始,张志发还惨叫不止,顷刻间,他就被拳头、棍子、皮鞋吞没了。恰巧,一位“百家长”路过,他拼命抢出奄奄一息的张志发。经过数月的救治和调理,张志发终于活了过来。他撅断筷子,发誓要报仇。
  伤愈后,他连续报考伪警察,都没考中。后来听乡邻说日军招特务。他就托关系送礼报名参加,而且一考就中了。
  日本在中国的特务活动,堪称历史悠久。随着当年领事馆的设立就已开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日舰击沉中国运兵舰高升号,数百士兵葬身海底,消息传来,国人大怒。日本领事郑永昌,急令日侨乘英轮撤离天津。临行前,他布置石川吾一、钟崎三郎等特务,乔装华人,混进城内刺探军情。结果他们双双被活捉处死。“九·一八”事变前,日本阴谋侵占我国东北,日特务机关在天津毒瘤般大批出现,早在1931年3月前,大特务土肥原贤二大佐就秘密来津,建立特务机关,企图勾结石友三,消灭张学良。1937年7月,日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天津。日特务机关就明火执仗了,在日租界福岛街今多伦道 的一所大楼门前,曾明目张胆地挂出了“大日本天津陆军特务机关”的牌子。
  张志发被集训1个月后,开始化装成中国村民,接近苏军,刺探情报。
  他始终没忘报仇。跟特务长混熟之后,就把自己受欺侮的事儿说了出来。那特务长把手一挥,率领众特务满街寻找那伪警察。终于,在一家妓院把那个光溜溜的伪警察从女人的肚皮上拎起,揪到了大街上,又顺手扔到了张志发的脚下。那伪警察一看张志发,就全明白了。他跪地磕头如小鸡叨碎米……张志发只管抡圆了膀子,皮带暴雨般倾泻而下。那伪警察在“暴雨”中翻滚,直到死一样地不动了。众人扯住张志发,张志发吐了两口吐沫,与大家扬长而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嚣张气焰逐步萎缩。张志发的眉头,自然越来越紧皱。
  1945年8月9日夜,苏军分三路向盘踞东宁的日军发动进攻。此时,张志发早已躲藏回家。日军把全部劳工赶进坑道,然后炸塌出口,3000多名劳工被活埋。
  苏军的炮火炸红了日军工事。之后,他们发动了凶猛的攻击。日军拼死抵抗,恶战后,苏军终于攻克东宁县城,接着马不停蹄追击日军而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当日本特务的人(2)
当地农民张福忠,发现了隐藏的日军。8月11日,他以为日本兵跑光了,就赶忙到勋山要塞去捡“洋落”。他用捡来的日军战刀,到处翻挑。当他挑开一张床垫子时,突然发现下面的洞口里藏了一群持枪的日本兵。他一声惊叫,转身就跑,向驻扎在石门子的苏军报告情况,鞋子掉了一只也顾不上。苏军立即调兵谴将,增派了一个筑垒守备部队、1个炮兵旅、两个独立炮兵营。他们配合一个师对要塞发动了进攻。日军依托要塞坚固的阵地,拼死进行抵抗。一个堡垒被突破了,他们马上组织火力加人墙的方式,又封住了口子。他们用自己士兵的尸体垒起堑壕,阻挡苏军。苏军的部队一波波地冲上去,又一波波地被击退。到第17天时,苏军将士已阵亡1500多人。苏军的炮火,就如同红了眼的苏军,把山岭变成了火海,死海。但是,要塞里日军的枪炮,还在轰鸣。无奈的苏军只好从吉林省押来日军第三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让他劝降。8月30日河野贞夫中佐高举白旗,进入地下工事。他宣读了天皇的投降诏书。
  日军终于挂起了白旗,最后的抵抗在要塞停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一次战斗也结束了。但相对张志发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一个苏军小分队直奔张志发家。当时张志发已经得到口信,正匆忙往外逃跑,和苏军撞了个正着。苏军问他“张志发在家么?”,他往屋里一指说“在”。苏军呼叫着冲进屋,他撒腿就跑,逃脱一劫。
  1951年中国上下进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段历史问题,他被强制劳动改造了5年。到了1964年,他被戴上了“反革命”的帽子,直到1983年,帽子被摘掉。“戴帽”期间,正值他的儿女上大学和参军的年龄,但这两扇门对“特务”的子女是紧闭的,他说想到这些,心口就疼。
  张志发60岁退休,2000年我采访他时,每个月他有620元的退休金,他与儿子生活在一起,他说自己很幸福。
   。。

雁翎队副队长(1)
“啪——我一枪打中鬼子中队长的右手,他的指挥刀咣当掉在了地上,他又伸左手去掏枪,我扑上前一口咬掉了他左手的大拇指,趁他嚎叫的时候,抢下了他的王八盒子枪……”
  2004年10月,在河北省安新县大张庄村孙革老人的家里,84岁的他在话说当年。
  白洋淀位于保定以东,跨安新雄县任丘3县,明珠般镶嵌在辽阔的冀中平原上。1938年,日军侵占冀中平原。白洋淀的赵北口、同口等地,毒瘤一样冒出了日伪军的炮楼。以此为窝点,他们像蛇信似的荼毒四方。
  一天,安新县三区区委书记徐健、区长李刚义,来到大张庄召集猎户开会,他慷慨激昂地号召有血性的男人,把狩猎的“大抬杆”,对准敌人。会后,大张庄、郭里口一带的二、三十名猎民,成立了水上游击三小队。
  孙革,16岁就参加了雁翎队,后任雁翎队副队长。参加的大小战斗他数不清,打死多少伪军没有计算,只记得亲手消灭日军5名。
  1920年,孙革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张庄,祖上四代人都在白洋淀捕鱼打猎。他的爷爷和爸爸曾参加义和团,在廊坊和北京八里桥等地抗击“八国联军”。
  1938年夏,就是在孙革参加雁翎队的第二年。1000多名鬼子从徐水、雄县方面向安新城进发。早已经得到消息的雁翎队,迅速做了埋伏。当30多个日军骑着漂亮的东洋马昂首挺胸地经过北关大桥时,桥边的雁翎队开了火,日军人仰马翻,20多人被击毙,雁翎队旗开得胜。孙革高兴得蹦了起来。当战士们驾着插有美丽雁翎的小船,排成“人”字形胜利凯旋时候,欢迎的人群中有一位老人指着船队高声赞道:“看,简直像个雁翎队!”此后,“雁翎队”代替了小队的番号。
  1941年,日军大搞“蚕食”政策,抗日武装损失惨重。5月的一天,孙革腰别3颗手榴弹到雄县执行任务时,被敌人发现。他跑向芦苇荡,把鞋扔在岸边,一头扎进水里。敌人搜索半天一无所获,以为他死了。向苇荡放了一阵枪,就到百姓家抢掠去了。他随后来到当地的联络员家,发现了3个鬼子,他蹑手蹑脚地摸出手榴弹,把他们送回了“东洋老家”。孙革还多次孤身深入高阳、容城等地的日军据点刺探军情。日军送他外号“孙泥鳅”,曾悬赏20万大洋的高价购买他的人头。
  孙革自幼水里长大,有“水鬼”的美誉。他曾独自活活淹死了一个鬼子。那鬼子非常凶狠,一次,在他钓鱼时,鱼线被村民的船刮到了,他竟然嚎叫着挥刀砍掉了村民的胳膊。孙革决心锄掉他。一天,那鬼子又去钓鱼,在远处瞄着他的孙革,悄悄地下水,洇到了鬼子的脚下,“呼——”地把他扯下水,不声不响地淹死了。
  让孙革老人今生无法忘怀的还是1943年打保运船的战斗。
  1943年10月,雁翎队得知4日将有日军的保运船经过白洋淀。他们决定采取“闪击战”消灭敌人。37名队员,被分成了8组。4日凌晨,当日军船进入埋伏圈时,队长郑少臣一声令下,手枪、步枪同时吼叫起来。正在玩牌的中队长“三郎”从船舱里钻了出来。孙革抬手一枪正打中了他的右手。随后孙革等人冲上了船。孙革扑在“三郎”身上,右手顶住他握枪的左手,左手夺枪,“三郎”拼死抵抗,孙革张嘴咬住他拿枪的大拇指,痛得他趴在船舱里惨叫……孙革夺下了他的枪,也活捉了他。有的敌人,跳到水中企图逃命,水性娴熟的雁翎队员有的青蛙一样地跃入水中,揪住鬼子的双腿往下拽,将他们活活淹死;有的就用竹篙,把浮上来的敌人活活扎死。转眼间,战斗就结束了。当后续敌人赶来时,孙革等早已头戴荷叶潜身入水,消失在密密匝匝的荷塘中……
  在当地,还流传着孙革老伴救“八路”的故事。一天,日伪军鸡飞狗跳地进村大搜查。当时,正有一个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躺在炕上。转移,已经来不及。敌人端着刺刀围住了“八路”逼问她那人是谁。她不慌不忙,一口咬定是自己的男人,那伤口是打猎不小心弄的。日军信以为真,最后走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雁翎队副队长(2)
抗战中,雁翎队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他们打日寇、杀汉奸、端岗楼、打伏击,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军区评为“抗日先进集体”,后又受到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司令员的接见表彰。1945年8月,他们被编入冀中军区38团。他们使用过的排子船和自制的武器,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参加过雁翎队的近200名游击队员大多作古,在2004年采访孙革时得知,只有孙革等几人在世。
  孙革共有8个孩子,晚年与大儿子共同生活。
  

伪满洲国的劳工(1)
“我爸被小鬼子儿活活给打死了,我却不敢跟他们拼命,还帮他们修工事!”2000年深秋,李发低着头,一边踢石子,一边对我说。他的眼睛,始终在躲避镜头。李发的老伴喂完了鸡鸭,把满手的饲料往围裙上抹了抹,就站在他的身后,一言不发。他的儿孙,闻讯也都赶了过来。
  1927年,李发出生于黑龙江东宁县东大川乡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爸爸是大姑娘一样腼腆的农民。在他8岁时,他的爸爸遭到“二鬼子”(即给日本人当走狗的朝鲜人)“通匪”的诬陷。这在当时,可是掉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