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民党军队占领。
  山海关失守,迫使新四军三师放弃从山海关进入东北的原定计划,改道迁安从冷口翻过长城,继续加快行军速度,向锦州以西地区开进。时值初冬季节,天气寒意阵阵。从南方走来的年轻战士,对东北不太了解,越走离家乡越远,越走天气越冷,加上东北冬天如何寒冷的传闻,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还有饮食习惯不同,水土不服,产生了怀念亲人留恋故土,不愿再往北走的思想情绪,甚至发生了掉队和减员现象。
  康应中全力以赴做好思想工作,确保部队齐装满员进军东北,完成党中央下达的战略转移任务。在行进过程中,他不断利用各种形式宣讲党中央确定的“向东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重大意义,帮助指战员认清当前形势,明确肩上的重任,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他深入到班排,摸清思想动态,甚至掌握到人,逐个采取措施解决思想问题。他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部队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召开各连党支部会议,落实各种保障措施,号召党员发挥骨干先锋作用,在全营树立为革命吃苦的正气。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战士们逐渐地打消了顾虑,加上干部党员吃苦在前,身先士卒,帮助战士扛枪背被包,为战士挑脚泡做病号饭等,关心爱护,情暖人心,彻底杜绝了掉队和非战斗减员,行军速度始终保持在日行百里以上。
  1945年11月底,康应中所在新四军三师到达锦西地区建昌县,编入东北民主联军序列。此时,国民党军队在占领山海关后,凭借着优势兵力和美式装备,沿北宁线长驱直入,疯狂进占沿路各城镇要点。1945年11月18日敌人占领绥中,22日连取兴城、锦西、葫芦岛三要点,26日又进占锦州。蒋介石洋洋得意,连连致电嘉奖并鼓励杜聿明:“击灭共军,完成收复东北之任务。”
  我军由于长途行军疲惫之极,加之装备差、弹药少,为了暂避敌人锋芒,部队主动放弃北宁线作战向北转移。12月初,三师奉命进驻阜新地区休整,独立旅到达阜新东北的新丘地区。至此,从苏北出发,跨越江苏、山东、河北、热河、辽宁5省,历时两个月,徒步行军1500公里,胜利地完成了进军东北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在创建西满根据地的日子
  敌人占领锦州后继续增兵,向北宁线西北侧扩展“战果”。当时东北地区情况非常复杂混乱,伪警宪特林立,兵痞匪霸蜂起,竖旗拉兵各霸一方,社会动荡不安。东北全境土匪达10万之众,活动非常猖獗,竟控制了北满、西满和东满的大部分城镇。我军刚到东北急需休整,加之枪弹不足衣鞋缺乏,不宜与敌人作战。东北群众长期受到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影响,普遍存在着很强的“正统观念”,怀疑我军师出无名,对我军冷淡。我军在东北面临更加复杂和艰苦的斗争局面。
  中共中央根据当时东北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及时制定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12月28日,毛主席向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明确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而且,“建立巩固根据地的地区,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农村”,以便认真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逐步积蓄力量,准备在将来转入反攻。据此,东北民主联军全面调整战略部署,一面分兵进行剿匪,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并积极发展生产,创造新战场的物质基础;一面整训部队,提高战斗力,准备与国民党进行长期斗争。
  1946年1月初,三师主动撤离阜新地区向西满转移,独立旅由新丘向北转移至哈尔套、库伦地区,抓紧整训,分兵剿匪,发动群众,开辟西满根据地。康应中和营长吴存堂带领一团二营指战员随独立旅来到西满腹地的库伦地区,参加宣传和动员群众,帮助地方组建和巩固民主政权的工作。同时还要随时准备参加战斗,一个是对付土匪的袭击,另一个是跟国民党军队作战。
  2月12日,敌十三军八十九师向法库以西进犯,企图巩固北宁沿线占领沈阳,在鹜欢池和泡子车站被我军包围。一团奉命在广浴泉地区阻击阜新出援之敌,立即从新立屯出发,奔袭45公里,于2月15日16时赶至泡子车站。
  泡子车站是辽北地区交通要道,敌人进驻的烧锅大院四面围墙有4米多高,守敌为八十九师一个连和一个保安中队,约150余人,其中一个排驻守车站,两个排驻守车站以东的杨家圩子,保安中队驻守火车站以西的贾家圩子,相距200米左右。团令二、三营担任主攻,以五、六连攻打杨家圩子,四、七连攻打贾家圩子,八、九连和警卫连攻打车站。当晚11时,二营教导员康应中和营长吴存堂研究后,命令五连首先对杨家圩子发起突然攻击。六班从圩子西边,三班从圩子南边强行进攻。三班副班长汪国全带领战斗小组4个人,架着梯子进入大院,把4枚手榴弹捆在一起砸开了大门,连队主力随即冲进院内,包围了圩子里的敌人。敌人凭借围子固守,双方僵持不下。
  16日凌晨4时,各攻击连队全部进入攻击地点,重新组织火力,调整部署,将敌人分别包围。中午13时发起攻击,八、九连先攻占车站,四、七连接着攻克贾家圩子。15时,五连向杨家圩子发起最后攻击,战士们勇猛冲杀,一鼓作气把敌人保安中队50余人全部俘虏,夺得战马30余匹,缴获机枪2捆,冲锋枪10支,步枪30余支。五连还尾追从贾家圩子逃出来的敌人,又俘虏敌人20余名。
  至16时,战斗全部结束。共击毙敌人34名,俘虏敌人88名,缴获轻、重机枪7挺,小炮3门,炮弹5发,其它各类枪支51支,子弹10380余发,战马25匹。战斗结束后,开仓济贫,慰问抚恤受害群众,组织恢复街道秩序,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
  1946年4月初,独立旅奉命参加四平保卫战,一团随旅主力进至四平西南的紫鹭树地区,接替已在此坚守柳条沟阵地数日的十三团。命令三营配属团警卫连为第一梯队,二营为第二梯队,三营八连扼守在柳条沟西侧通向四平的公路。7日晚,北犯四平的敌新一军三十八师向一团柳条沟防御阵地发起多次攻击,均被击退。次日拂晓,敌人继续进攻,在数十门火炮猛烈轰击下,以装甲车为前导,步坦结合,突破三营阵地,向二营阵地发起全线冲击。二营在营长吴存堂、教导员康应中的指挥下,坚守阵地,接连打退敌人数次攻击,毙伤敌人数十名。当敌人再次进攻时,受到潜伏在柳条沟南侧警卫连三排的痛击而后撤。下午1时,一团各营全体出动,经4个多小时奋战,将敌人彻底击退。共歼灭敌人300余人,俘虏敌人数十名,缴获机枪6挺,其他枪械20余支,子弹900余发,无线电台1部。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集中12个团的兵力,在辽西军区司令员邓华和三师副师长洪学智的指挥下,向敌新一军三十八师发起围歼战。但因包围不严,大部分敌人依仗坦克装甲车和全副美械装备,连夜向柳条沟西南方向逃窜。4月9日拂晓前,当一团进至柳条沟西侧丘陵地带的山岗时,发现数百敌人及数十辆载重汽车正在逃窜。团长喻和坦立即命令二、三营向敌人侧面出击,截击逃敌。康应中和营长吴存堂带领战士们勇敢地冲向敌人,打了它个措手不及。敌人队伍立时大乱,各自夺路逃跑。二营指战员冒着炮火发起冲击,逼近敌人展开激战。一班长王庆中乘敌人驾驭手打开顶盖,想观察外面情况之际,飞身跃上坦克炮塔,将2枚手榴弹扔进驾驶舱将其炸毁。全团指战员英勇追击,毙俘敌人大部,缴获载重汽车10辆,冲锋枪数十支,美式步枪百余支,大大改善了一团的武器装备。此战康应中所在的一团与友军协同配合,共歼灭敌人500余人,给国民党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以重创。
  4月16日,一团接师部命令,将防御阵地交予四平警备部队,参加歼灭已被兄弟部队包围在金山堡的敌八十七师战斗。康应中带领二营随团连夜急行军,于4月17日进到金山堡北侧预定阵地。团部决定以三营为第一梯队担任主攻,一、二营为第二梯队担任助攻。二营在战斗中有力地配合了三营,使全团干净利落地歼灭了金山堡之敌。俘虏敌人200余人,缴获轻机枪6挺,重机枪3挺,六○八炮8门,步枪100余支。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削弱了敌人进攻的力量,有力地策应了四平保卫战。这次战斗是一团进入东北初期,在敌强我弱敌进我退情况下,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突出范例。
  金山堡战斗结束后,一团奉命袭击泉头火车站,切断敌人占领的中长铁路,阻止敌人北犯。4月27日,一团到达目的地,决定由一、三营从两侧攻击,二营从正面攻打车站。二营在一、三营的协助下,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全歼守敌一个排,破坏了铁路和车站设施,干净利落地完成了任务。
  为了进一步策应四平保卫战,一团于4月底奉命从昌图、开原之间越过中长路,进入东满,配合主力牵制和打击敌人。二营被单独留在康平、郑家屯、八面城、开通一代,继续从正面牵制八面城的敌人,掩护我四平主力从侧翼进攻。康应中和营长吴存堂指挥部队灵活机动地不断袭击敌人,阻击企图增援四平的八面城之敌,使其窝在城里不敢轻易出动。直到6月底才与一团主力在通辽会合。在策应四平保卫战中,一团共俘虏敌人500余人,缴获汽车10辆,冲锋枪百余支,美式步枪400余支。
  四平战役结束后,一团随独立旅进至通辽地区,进行了三个月的整训,并帮助驻地政府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反奸肃匪、减租减息、分田地等活动,巩固和扩大西满根据地。
  1946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三师主力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刘震,政委吴法宪,辖四、五、六三个师。独立旅改编为六师,原一、二、三团分别改编为十六、十七、十八团。十六团团长喻和坦,政委李少元。康应中仍为十六团二营教导员(即原一团二营)。
  10月中旬,由于敌人优势兵力进犯,十六团随主力主动撤出通辽、开鲁两城,转移到开鲁西南的沙漠地区待机歼敌。23日,部队进至库尔东南40公里的哈尔套。哈尔套驻有敌新编第六师十八团三营及彰武警察大队共500余人;北距哈尔套50公里的新立屯驻有敌人的第一营;西北距哈尔套30公里的彰武城驻有敌人第二营。鉴于敌人北犯通辽和开鲁地区,兵力分散后方空虚,改编后的六师决定歼灭哈尔套的敌人。
  26日,师命令十六团以奔袭手段歼灭哈尔套敌人,十八团于兴隆山、康家窝铺阻击彰武来援之敌。十六团接受任务后,令一营从哈尔套西北,三营从哈尔套东北担任突击,康应中所在的二营进至哈尔套东、南、西之河南庄、河西庄及无名高地阻击敌人突围。27日零时50分,一营、三营向敌人发起攻击,迅速攻入敌人纵深地区,歼灭敌人二部。余敌向东西两个方向突围逃跑,均被早已守候在这里的二营歼灭。哈尔套战斗全歼敌营长以下守敌,毙、伤敌人199名,俘虏敌人270名,缴获轻重机枪14挺,其它枪300余支,小炮12门,战马33匹,各种子弹37000余发。战后十六团受到东北联军总司令部嘉奖,陶铸同志代表辽吉省委亲切慰问了参战部队,奖励每人半斤猪肉。
  哈尔套战斗结束后,纵队命令六师从通辽、开鲁间穿过,北去开通地区,继续开辟和扩大西满根据地。哈尔套至开通虽然只有300余公里,但途中要经过一段被称之为“死亡之途”的沙漠地带,变幻莫测的辽河横亘其间,沿途敌人土匪遍布出没无常。此时已是初冬时分,80%的人没有鞋穿,光着脚,忍受着饥饿和寒冷。康应中率领二营随部队进入沙漠地区后,沙海浩瀚一望无际,水源奇缺。战士们负重行军极为艰难,带的窝头干粮风干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无法下咽饥渴交至,不断有人昏倒在地。有时沙漠风暴骤起,人卷在风沙中,嘴不能张,眼不能睁,连站立都很困难,一倒下去就有可能被沙土埋没。风沙刚过,又下起大雨,雨转眼间变成雪粒,夜里冷风劲吹气温骤降,官兵们都穿着湿漉漉的单衣,只好相互挤靠在一起用体温御寒。沙漠之途步步艰难,康应中动员党员骨干相互协作,手拉手,人靠人,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战胜风沙和寒冷。经过三天三夜艰苦卓绝跋涉,终于穿过100多公里的沙漠地带,来到辽河岸边。
  在六师撤退转移之后,敌人就占领了通辽、开鲁地区,派出骑兵寻我作战,企图凭借辽河屏障,堵击我军,形势十分严峻。我军只有尽快渡过辽河,才能摆脱敌人。辽河虽然只有200多米宽、两三米深,但两边淤满泥沙,看上去平坦光滑,下边却是置人于死地的淤泥。有三人两马不慎误入淤泥,几经抢救非但无效,连救援者也险些遇难,眼睁睁看着人和马被怪河吞掉。最后总算找到一处水不没人的浅水地段,大家小心翼翼赤脚过河,还是有人又被淤泥吞没。过河后遇千余名敌人骑兵袭扰,部队奋力激战,击毙敌人200余人,才使其余敌人朝西边逃窜而去。
  在创建西满根据地的日子里,康应中带领二营指战员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三下江南
  1946年10月,东北蒋军经过4个多月的休整补充后,制定了“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作战方针,由过去长驱直入全线进攻,变为局部重点进攻,集中主力向我南满解放区进犯。为了粉碎敌人这一阴谋,我军采取“南打北拉、北打南拉”针锋相对的方针,迫使敌人两面作战首尾难顾。为此,我北满主力发动了历时三个月越过松花江作战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1947年1月,十六团随师主力越过松花江,于14日进至隆泉地区,敌人闻风逃跑。为了配合整个战役创造歼灭敌人的有利条件,师命令十六团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