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项羽是勇猛无畏的军事天才,当陈馀再次请兵的使者到来时,他决定集中兵力,首先与王离军决战。王离军是秦军精锐的主力部队,长期屯守北疆,曾经在名将蒙恬的统领下击败匈奴。秦末乱起,一直在黄河以北与赵、燕、齐军作战,是围攻巨鹿的主力。但是,当楚军插入王离军和章邯军之间,王离军的粮道被切断,一时陷于诸国联军反包围的不利形势当中。项羽抓住战机,他命令英布和蒲将军就地坚守,务必抗住章邯军的反扑,阻止章邯军打通与王离军联系的企图,自己则统领楚军主力,一举渡过漳河。渡过漳河以后,项羽作出了一项震动全军、青史留名的重大决定。他下令全军将士,人人备足三天的干粮,然后,将渡船全部凿沉,帐篷全部焚毁,釜甑等炊事用具也全部砸碎,自绝退路,宣示全军将士唯有速战快胜、断无败退生还的决心。
  楚军破釜沉舟,除了三日以内战胜秦军外,没有生还的可能,人人誓死决战。楚军逼近巨鹿,迅速对王离军展开猛烈的攻击。一日之内,楚军与秦军连续交战九次,楚军连战连捷,破秦军甬道,拔秦军壁垒,秦军主帅王离被俘,副将苏角被杀,另一名秦军副将涉间被楚军包围不肯投降,自焚而死。当楚军攻击王离军时,各国援军不敢轻举妄动,都到军营的外壁上观看虚实动静。巨鹿城外的原野上,蓝天白云之下,楚军旗帜鲜明,金鼓严整。烟尘滚滚之中,楚军将士呼喊之声惊天动地,人人奋勇当先,怒号击杀秦军。秦军军阵,步步退溃,秦军军营,逐一起火,秦军将士,身首分离。日出两军开战,日中生死逼迫,日斜过午,楚军大捷,王离军败局已定。目瞪口呆观望于壁上的各国援军,这时方才省悟过来,纷纷开营出军,配合楚军攻击溃退的秦军。
  战斗结束以后,项羽传令召见各国军将领,诸将战战兢兢,穿越尸骨堆积如山、鲜血集流如河的战场,来到用作楚军统帅部的王离军大营。战尘弥漫之中,刀光闪动之下,进入军营辕门的诸将,无不低身膝行,诚惶诚恐。当他们来到项羽面前时,没有人敢抬头仰望。经过这次战斗,各国军将领对项羽归心畏服,一致公推项羽为诸国联军统帅。
  

十悠悠漳水祭英灵(1)
屈原的《国殇》是祭歌,两千年前,为追悼殉国的楚军将士而作。两千年后,我读《国殇》,为追悼殉国的秦军将士而诵。放眼历史,事后想来,究竟当初为了哪桩?如果殉国的英灵们能够在天相会,当会携手同唱。
  巨鹿之战前,为了援救赵国,楚国扫空国内,出动了所有能够调集的军队。在秦与六国死斗、六国内部的关系又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楚军如何救赵,经由什么路线救赵,自然是一重大问题。然而,司马迁只是简单叙述其事说,宋义领军由彭城出发,军行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前,从而引发项羽杀宋义事件。项羽夺取楚军的指挥权后,领军渡河救赵,破釜沉舟,来到巨鹿城下,一举歼灭王离军。过于简单的记载,留下诸多不解的疑团。
  宋义军由楚国首都彭城出发,在安阳驻军不前。安阳在何处,当是解明楚军救赵路线的关键。唐朝学者颜师古以为安阳在黄河西,大致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西南,也就是当时的河内郡安阳。同是唐朝人的司马贞则以为安阳在黄河东,地在今天的山东省曹县东,也就是当时的东郡安阳。历代的学者们或者依从颜师古说,或者依从司马贞的看法,莫衷一是。
  我整理历史到这里,仔细查阅文献,再三对照古今地图,对于颜师古和司马贞的说法疑虑重重。待我实地到了安阳、临漳、成安一带考察,当即排除了颜师古说。巨鹿之战时,河内安阳在黄河西,洹水和漳水南岸。安阳所在的河内郡,自秦末之乱以来,一直为秦军坚守,西面依托河东郡连接关中,南面背靠三川郡就食敖仓,是秦帝国在河北地区最稳固的战略基地。章邯在定陶击杀项梁,是因为得到从河内渡河而来的援军。章邯攻破邯郸,迁徙邯郸民人到河内,也是仰仗河内的稳定。王离军围困巨鹿,章邯军的大本营就在河内安阳一带,二十万大军密集布阵,严密防范可能来援的诸侯国军。宋义统领楚军渡过黄河来到河内安阳,竟然能够停驻四十多天无战事,外出饮酒高会,以地势形势推想,断然没有可能。
  东郡安阳在黄河东,从这里渡黄河,最近的渡口是三百里外的白马津(今河南滑县),渡过白马津则进入河内郡和邯郸郡,直接面对的是严阵以待的章邯军。要想北上救赵,首先需要同章邯军作战。如此行动,既不能解巨鹿之围,又自投于秦军的罗网之中,违背普通的军事常识,难以理解,也无法讲得通。我困扰疑惑,不知所从。
  考察归来,读到辛德勇先生的新著《巨鹿之战地理新解》,有豁然开朗之感。辛氏是历史地理专家新锐,他检讨诸说,推断安阳在今山东省东平一带,由此进而推论,项羽统领楚军渡黄河救赵,不是西去走东郡安阳渡白马津,而是北上走济北郡渡平原津。以当时复活的后战国七国而论,项羽军不是西经魏国,而是北过齐国救赵。安阳地望之推断,或许尚待验证,项羽北上齐国,走平原津渡黄河的看法,大概已成不刊之论。
  对于巨鹿之战的历史背景,历来没有人注意到齐国的影响和作用。我在文中已经分别叙述过,李良叛变、武臣赵国政权崩溃后,齐王田儋派遣田间领军迅速渡过黄河进入赵国支援,赵歇新政权的建立,多仰赖于此。田间军由齐国渡黄河进入赵国,应当就是走济北郡渡平原津。赵歇政权建立后,不在旧都邯郸而在北部的信都建都,进而,当秦大军压境,赵国君臣放弃信都而退守巨鹿,都与依托齐国的支援有关。信都邻近巨鹿,巨鹿通过平原津与齐国济北郡相连,信都、巨鹿、平原津、济北一线,成为赵国和齐国间的往来通道。项羽统领楚军进入齐国经过平原津渡黄河,当是合理的选择。
  项羽军渡河救赵,得到两支齐国军队的支援,一支是田安所统领的齐军,另一支是田都所统领的齐军。田安军是在攻占了济北郡部分地区以后加入项羽阵营随同渡河救赵的,田都军加入项羽阵营的地点,估计也在济北郡。由于田安和田都的合作,项羽军顺利进入齐国的济北郡,由平原津渡过黄河,也是天时地利人和。
  

十悠悠漳水祭英灵(2)
项羽统领楚军走平原津渡黄河,巨鹿城尚在三百余里以外,中间还隔有洹水和漳水两条大河。特别是漳水,浩浩荡荡由太行山而来,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一带夺黄河故道,绕经巨鹿一路东北流去,成为黄河以西项羽军去巨鹿的又一道天堑。面对黄河和漳水两道天险,项羽军如何渡河救赵,又成为历史上一桩有名的故事和聚讼的公案。《史记·项羽本纪》叙述项羽渡河救赵说:“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英布)、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就是成语典故“破釜沉舟”的由来。
  然而,破釜沉舟,渡河救赵,项羽军所渡之河,究竟是哪一条河?由于司马迁在文中只用了一个“河”字表达,因而有人说是漳水,有人说是黄河,成为历史学上一桩聚讼千古的疑案。我读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的名著《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方才了解巨鹿之战时漳水、洹水、黄河之间的地理走向,据此解读《史记》,对巨鹿之战的军事形势,大致得到一种可以贯通的复原。正如谭其骧先生所言,唐宋以前“河”是黄河的专用名词,不用来称呼其他水道。不过,黄河称河,黄河故道也可以称河。当时流经巨鹿的漳水河道,本是过去的黄河故道,自然沿用了“河”的旧称。据此体察当时形势,领兵前往巨鹿救赵的项羽军需要渡过两道“河”,第一道是流经平原津的黄河,第二道是流经巨鹿的漳水。项羽杀宋义夺军后,首先派遣先锋英布和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此处的“河”,当为黄河。当战事有利于楚军,陈馀再次遣使告急,于是“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漳河边上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此处所渡之河,当为漳水。
  项羽军渡过漳水以后,迅速在巨鹿城下与秦军展开决战。司马迁概述战况说:项羽“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聊聊数语,传达出秦军败战的惨烈。巨鹿之战,二十万秦军将士,除少数被俘而外,几乎无一生还。巨鹿城外原野上,秦军尸骨遍野,血流如河,秦军将士的英魂,弥漫在夕阳烟尘凄风中。巨鹿之战这一天,秦帝国灭亡的命运已被决定。巨鹿之战这一天,是秦帝国哀伤痛哭的国殇之日。
  我读屈原《国殇》,触情伤怀。“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两军将士,手持戈戟,身着犀甲,辚辚战车声中,轮轴交错断折,短兵相接击中,杀声振天动地。旌旗纷纭蔽日,强敌密集若云,流矢如雨飞坠,士卒争先恐后。何等激烈的交战,何等英勇的将士!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我军失利,军阵被击破,队列被打乱,左骖马倒地身亡,右骖马被刃砍伤。战车车轮陷入泥泞,引车驷马袢踏不行,将军前仆后继,传接玉槌敲击战鼓。无奈天时不利神灵怒号,我军将士尽被杀戮,弃尸血染苍茫原野。何等悲壮的抵抗,何等惨烈的战况!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有去无回,有死无生,虽说是平野辽阔,路途遥远,从军以来,何曾有过归还之念。楚剑锋利,秦弓劲远,生前死后,武器何曾放离手边,纵然是身首分离,也是无悔无怨。精神勇猛,武艺高强,意志刚强,可摧折而不可凌辱。战士殉国,身死化为神灵;精神永存,显彰成为鬼雄。冥冥高远的神界,死去的肉体得到精神的升华。
  屈原《国殇》是祭歌,两千年前,为追悼殉国的楚军将士而作。两千年后,我读《国殇》,为追悼殉国的秦军将士而诵。自战国以来,秦、楚两国争战不已,数百万将士的尸骨,草草掩埋,遗弃荒野,数百万将士的亡魂,冥冥游离不得超度。秦灭楚,楚又灭秦,秦楚再融合建成汉。放眼历史,事后想来,究竟当初为了哪桩?有人说,人人都是历史的工具,生死胜负,都不过是在执行历史所赋予的使命。我则想,如果殉国的英灵们能够在天相会,当会携手同唱: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十悠悠漳水祭英灵(3)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辉,普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光辉,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的光辉照耀之下,一切人类成兄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章邯投降了项羽(1)
项羽与章邯约降于洹水南岸的殷墟。章邯面见项羽痛哭失声,既有往日对战厮杀的恩怨,也有当今赵高逼迫的无奈,更有愧对先帝故国的羞辱。
  巨鹿之战惨败,章邯军退守漳河一带,以河内郡为基地,西以河东郡为依托,南以三川郡为靠背,利用黄河漕运,就食敖仓,顽强抗击诸侯国联军的进攻。从二世三年一月到七月,一直与联军反复拉锯作战,战事异常艰苦。
  项羽歼灭王离军,在巨鹿稍作休整以后,统领诸侯国联军,开始向漳河一带步步紧逼过来。自章邯夷平邯郸城后,漳河以北已无据点可守,章邯军一部沿河内一线漳河南岸设防,利用漳河天险,作坚守河内的准备。章邯认为,只要保住河内,战局就有逆转的希望。
  漳河与黄河之间的棘原一带(今河北大名),章邯军曾经筑有甬道为王离军输送粮食,后来被楚军英布军和蒲将军军切断。王离军被歼灭以后,章邯军停止对英布军和蒲将军军的反扑,转入收缩防御,以棘原为中心,在漳河和黄河之间高壁深垒,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集结兵力,阻止联军部队由东北方向迂回包抄河内。胜利后的项羽军在棘原以北渡过漳河,仍然以英布军和蒲将军军为前锋,布阵寻求与章邯军主力决战。章邯军坚守不应,项羽军开始向章邯军的壁垒发起进攻,攻坚作战。项羽军攻势猛烈,章邯军不利,步步为营,有序地向河内郡安阳县方向收缩。
  安阳县在河内郡北部,就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古往今来,南北贯通华北平原的交通大道多经过这里。秦帝国时代,河内广阳道由河内经安阳到邯郸,走巨鹿到广阳,一直通达右北平,大体上沿着今天的京广铁道线,是燕赵地区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河内郡曾经是魏国的领土,地在黄河以北,上党郡和邯郸郡以南,东接河东郡,南隔黄河与三川郡相望,为连接河北地区和河南地区的枢纽要地,也是秦帝国进出关东地区的生命线洛阳—成皋—荥阳—敖仓一线的北部屏障。秦末之乱以来,河内一直为秦军坚守,未曾失过手,成为尔后秦军反攻的基地。章邯东阿战败,退守濮阳,依靠河内方向的支援,得以先守后攻,最终击败项梁。章邯渡河北上,攻克邯郸,迁徙邯郸民人到河内,置于河内郡府的监控使用之下。王离围攻巨鹿,章邯以河内为后方,屯重兵、筑粮道供应王离军。王离军被歼灭,章邯收缩于河内郡。所有这一切行动,依恃的正是河内局势的稳固,背靠三川郡、就食敖仓粮的有利地势。
  然而,自从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先帝老臣被诛杀,赵高出任丞相当政以后,章邯在朝廷上已经失去了内援。巨鹿战败,王离军被歼灭,身为秦军总帅、统领中部军掩护王离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