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心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心语-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记得有句老话叫:养儿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就是说,为人父母如果只知道生育,而不知道对儿女进行后天的教育,那就和喂养家畜没什么差别。丈夫在我生下小七后不久,就因为劳累过度,撒手人寰,把三个幼小的儿子和一个穷困的家庭撇给了我。但我和丈夫一样,都是既没有见过世面,又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乡野之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又不懂得什么教育方法,硬生生把孩子们的早期教育给耽误了。我后悔地是,因为没有重视早期教育,我家的三个儿子都叫人不省心!

  二、阮氏三雄都不是善茬

  应该说阮小二弟兄三个,本质上是不错的孩子,对我还算是孝顺。只是他们很早就学会了喝酒,还经常喝醉。他们喝醉了酒,喜欢撒酒疯,打群架,经常让人家找上家门来索赔。但因为家里穷,没钱赔偿人家,我只得做出笑脸给人家赔不是,或者给人家磕头赔礼。然后,我就狠狠地揍他们一顿。他们总是老老实实的跪在那里任我打骂,信誓旦旦的表示以后不再那样做,可往往是前面保证后面犯。后来,时间长了,我也就懒得管他们了。再有就是他们学会了赌博,频繁出入赌馆,常常是输多赢少,还把家里的东西拿去变卖。我觉得遇上这样的三个孩子,实在是没有办法,就敬告他们说:你们要是再拿家里的东西去卖,我就跳进水泊里死给你们看。这才吓住了他们哥儿仨,从此没有再拿家里的东西变卖!但他们依然喝酒赌博,暗地里还同别人在水泊上倒腾些买卖。是什么买卖我不清楚,只是隐隐感觉到不是什么合法的生意!

  三、说说他们弟兄仨的绰号

  接着,我就听到了人们给他们哥儿仨起的绰号。

  阮小二的绰号是“立地太岁”。“太岁”作为一种具体的生物,是真实存在的,它又称“肉灵芝”,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它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正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

  但民间传说中的“太岁”则是最著名的凶神,向来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一种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人们命运的力量,它无影无踪,而又无处不在。古人认为“太岁”之神在地,兴建土木要避开其方位;否则就不吉利。“太岁头上动土”这句俗语,几乎无人不晓,意思是说,太岁是不能触犯的,否则就要遭受灾难。后来就成为对那些容貌凶悍、惹不起的“茬儿”或冒犯不得的人的特称。

  阮小五的绰号是“短命二郎”。“二郎”即二郎神杨戬,是道教传说中的天上凶神,三眼华光,武艺高强,善于变化,人莫敢惹,谁要是遇上了他,谁就得短命。

  阮小七的绰号是“活阎罗”。“阎罗”是佛教中的鬼王,主宰地狱,统管阴司,神鬼皆怕,后来成就为极凶恶的人的喻称。

  大家只看他仨的绰号,就知道他们在当地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但我一个老婆子确实感到无能为力,就盼望着他们能结交一个品行好些的人,劝说劝说他们。

  后来,大约是两年多以前吧,阮小二他们带回一个秀才摸样的人来,长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衣冠整齐,文质彬彬。他叫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吴用比他们哥儿仨年长,又知书达理,给我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在谈起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时,吴用侃侃而谈,给我讲了三个模范母亲教育儿子成才的故事:

  四、“孟母三迁”的故事

  第一个是一代鸿儒孟轲的母亲。孟子3岁丧父,由母亲仉氏教养长大###。孟母不只是关注儿子的起居冷暖,还不厌其烦地以“言传”和“身教”来培养完善儿子的人格。最初,孟家住在一个贫民区,周围的居民文化素质和礼仪修养都不很高。孟母看到孟轲经常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就把家搬到了郊外。新家的附近是一片墓地,经常可以看到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大家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葬。小孟轲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乐队的样子吹唢呐,学着孝子的样子痛哭流涕。

  孟母发现儿子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就第二次把家迁到了交易市场附近。这里每天都有集市贸易,各行各业汇聚。孟轲看到邻居杀猪,就用泥巴捏成小猪,模仿邻居的样子用竹片把“猪”杀掉,沿街叫卖;还有个邻居是铁匠,家里整天燃着大炉子,叮叮当当打铁。孟轲就也在院子里,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打铁玩!

  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她第三次把家搬到了到学校旁边。那里是读书人来往聚集的地方,可以感受到莘莘学子们高雅的气质、优雅的举止和礼仪规范。孟轲就和一群孩子们在大树底下,演练学校中的各种礼仪。这就是孟母“三迁择邻”的美谈。

  孟子在幼年时期,比较贪玩,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问孟子说:你学到什么程度了?孟子答道:尚未博学。孟母听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当着孟子的面把织布机上的纬线割断说:你现在辍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要为外界所干扰;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孟子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五、陶母教子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她16岁那年,嫁给吴国扬武将军陶丹为妾。生下陶侃没几年,丈夫就病逝了,从此家道中落,孤苦无依。湛氏只好以纺织为生,供陶侃读书。可是,小陶侃生性贪玩,读书不用心。有一个雨天,陶侃没上学,蹲在地上看母亲织布。湛氏停下织布,让小陶侃背诵课文。当背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湛氏告诉小陶侃:时光就像妈妈织布的梭子一样,过得很快;也像射出去的箭一样,只是眨眼的工夫,就消逝不见了。你要是不用心读书,日子一天天过去,可惜不可惜呢?从此,小陶侃发愤用功读书,十分珍惜光阴。

  有一天,陶侃父亲的几个生前好友途经这里,因冰雪封路,天色将晚,就来陶家借宿。但陶家室如悬磬,没有食物招待客人。湛氏就毫不犹豫地拿出剪刀,把长发剪下,编成假发,出门卖与邻人,换回酒菜招待客人;还撬下家中的旧楼板当柴烧,把垫在床上的禾草切碎喂客人的马。这就是陶母“截发筵宾”的动人故事。

  后来陶侃出任县令,在赴任之际,湛氏又送给陶侃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土布。一坯土块是教儿永记家乡故土;一只土碗是教儿莫贪荣华富贵;一块白色土布是教儿为官要尽心恤民,廉洁自奉,清清白白。

  陶侃在海阳做县吏的时候,监管渔业。孝顺的陶侃趁下属出差顺路之便,带了一坛腌鱼送交母亲。谁知湛氏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和信,愧疚万分。从此清白做人,廉洁为宫,勤于政事,从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一直被封“长沙郡公”,成为中国古人治学和为官的表率。

  六、欧阳母亲教子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是当朝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欧阳修的母亲郑氏。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等他长到五六岁时,母亲郑氏想让儿子读书,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教欧阳修练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每天写读,积累知识,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欧阳修长大以后,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是第一名。20岁的时候,他已是当时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母亲郑氏还经常将丈夫为官的事迹讲给儿子听。她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研究。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常常深表同情,叹息不止。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所以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和一垄地。她还告诫儿子说: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要心存仁义。母亲郑氏语重心长的教诲,激励欧阳修成就了一生的功业,形成了他关心朝政,直言敢谏,积极倡导改革文风,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的优秀品质。

  吴用讲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听得如痴如醉,敬佩有加。我深为自己没有早点听到这些故事而懊恼,也深为自己不懂教育方法,没有对三个儿子进行早期教育而后悔。我很动情地说:吴先生,请你以后多帮助我开导教育他们哥儿仨吧!在以后的两年多里,吴用就经常和我的儿子们交往,成了我家的常客。

  七、没想到吴用把我的儿子引上了歧途

  所以,当吴用先生两年以后再次来我家,同三个儿子喝酒的时候,我不仅没有反对,还非常支持!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吴用借口他教书的一个大财主家要办筵席,想用十数尾重十四五斤的金色鲤鱼,特地来这里求我儿子们想办法为由,把弟兄仨聚集到一起喝酒。然后,慢慢把话题引向了水泊梁山,说那里的鱼儿又大又肥,如何不去捕些来?小二他们告诉吴用:梁山上如今新来一个好汉,是东京禁军教头,叫做豹子头林冲,武艺超人。他们聚集了好百人,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还把八百里水泊占住了,绝了俺们的衣饭。而官司捕盗每次下乡来,都是祸害百姓,把老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都逮住宰吃了,最后还要用盘缠打发他们起身。可是一同梁山的强盗交手,就都吓得屁滚尿流!阮小五还表现出对梁山强盗们的无限向往: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府;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真是快活透了!我们弟兄三个都有一身好本事,啥时候也学他们的样子,潇洒一回!

  吴用听到他们弟兄三个都在说些天不怕地不怕的话,这才告诉了自己这次的真正来意。他说:我的三位好弟兄,不是我坏心术来引诱你们,因为这是件惊天动地的大富大贵!当朝蔡太师是六月十五日生辰,他的女婿梁中书,搜罗了十万贯金珠宝贝要起解到东京,给他丈人庆贺生辰。如今东溪村的保正晁盖想要请你们去商议,聚集几个好汉,在山凹僻静去处,劫取这一套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

  我那三个天地不怕的儿子属于头脑简单,爱意气用事的人,没有多想这件事的后果。第二天一大早,他仨就跟着吴学究,匆匆忙忙离开了石碣村到东溪村去了。我当时问孩子们去哪里?得多长时间能回来?小七说:我们同先生去办件事情,很快就回来,妈妈你就等着享清福吧!小二马上训斥他说:你又多嘴!还对我笑笑说:妈,我们去去很快就回来,你不用操心!二十多天后,他们果然在黄泥冈上打劫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

  八、每当想起他们弟兄三个,我的心都要碎了

  我不替他们操心能行吗?眼看着在各村乱转的官府密探,耳听着一天紧似一天的风声,我终日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夜晚老是做噩梦,常常梦见我的三个儿子被绳捆索绑押上断头台;还梦见刽子手挥舞着明晃晃的大刀片,砍向他们的头颅,殷红的鲜血在我的眼前流淌成一片红红的海洋!真得是好揪心好恐怖的场景!

  我想告诉天底下的所有父母们:既然咱们生儿育女,把新的生命带到了世上,就有责任把儿女们教育好,把他们带上正路,让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千万别只生不教,让他们误入歧途!

  参考《水浒传》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你不把伙计们当人,伙计们就把你当鸟
《水浒传》边缘人物的内心独语系列之三十二

  谢都管(梁中书府奶公都管):

  你不把伙计们当人,伙计们就把你当鸟

  对于一些耍得偏大的人来说:你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必须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儿,也不要凌驾于伙计们之上,更不要不把伙计们当人看。

  一、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

  本篇的标题听起来有些粗俗。

  我姓谢,是梁府的奶公都管,“奶公都管”什么意思?就是说我的职务是梁中书府上的都管,但我这个都管却是因为我太太曾经做过蔡小姐的奶妈,蔡京太师照顾我的职务。小姐嫁给梁世杰后,我和太太一起作为陪嫁来到梁府,通俗些讲,就是小姐的生活秘书。因此,我读书不多,文化程度不高,不会说那些文文绉绉的话。但话俗理不俗!对于一些耍得偏大的人来说:你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必须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否则的话,别人凭什么要尊重你呢?你就是大权在握,能够领导和指挥别人,让别人屈服于你的权势,人家表面上不得不服你,那也只是表面的事情。其实大家内心里很不服气你,不光对你心里不服,甚至于还在内心里恼你怨你恨你,一旦有机会,就会报复你。我说的话决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专有所指,指得就是青面兽杨志!

  我不管青面兽杨志的出身是什么将门之后,也不管他的祖上杨老令公是何等威风,也不管他是否曾经做过殿司制使的官职。他眼下实实在在的身份只是一个过失杀人,充军大名府的罪犯罢了。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