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光芒四射,让人感叹呀,怎么男人梦想的一切,他都有了呢?于是乎,乾隆的福呀贵呀就更深入人心了,你要说有人比他强,恐怕还真没有多少人会支持。
相反看那康熙,基本把他刻意塑造成戒奢从俭、殚精竭虑、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千年一帝的伟大形象,仿佛与“二风”根本不沾边,特别是所谓一生伟业好像都是在荆棘中靠着他的雄才大略才获取的。这么一来,祖孙两人一对照,谁更有福气便一目了然喽。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事实胜于雄辩!“二风”问题前已提及,多说也无意义,还是集中精力观其功业吧。
康熙接手的是一个刚刚告别战乱、百废待兴的大帝国,赶上的是一个起点很低、较易发展的大时代,这实际上比乾隆上位时机会更多,条件更好,好比你在白纸上画总比在别人的作品上画更能随心所欲吧,特别是制度等深层次的东西,初期较健康时肯定比后期渐渐失灵时更容易掌控。
外部形势也非常之好。乾隆时所处游牧的衰落、西方的不侵,康熙时一样不少,而且与西方的差距还不像乾隆时那么大。人家工业革命还没全面启动,咱要是加把劲,赶上还是有可能的,就看领袖怎么带头了。
至于帝国内部的安定团结,康熙时代也不比乾隆差,除了自己引火烧身,挑起了三藩大叛乱,搞得刚与战争告别的国家与民众再次陷入一场大灾难与大痛苦,要不是垂垂老矣的吴三桂不争气,大清在关内的统治甚至也差一点完蛋。其实康熙在位六十有一年,国家是相当安稳的,内部之基坚如磐石,有谁能撼动丝毫?
康熙实则做了一个长久承平的帝王,日子过得也很滋润。如果是他自己的原因造成了一段时间的不幸福,那是他自己的事,怪不得别人,更不能拿来说项。三藩之乱已说过,再比如鳌拜专权问题,又是一个大谎言。
明明是一个对国家赤胆忠心之人,却因为要烘托康熙年少不凡,英武异常,硬被丑化曲解成蛮横残暴甚至想抢班夺权的乱臣贼子,结果让小康熙受的那个屈辱别提有多深了;但是他神啊,暗施巧计就拿下了鳌拜,亲了政,掌了权,风雨之后终见彩虹。
哪有什么大风浪(上)(2)
事实是,咱康熙帝啥苦也没吃过,分明是自己无上的权力欲在作祟。待长大之时,他的惟我独尊、专断固执的个性尽现,岂能再容忍有一点权力外泄?其实鳌拜不是不忠,而是分割了他的权力,对他产生了制衡——这还得了,拿下算了,就这么简单的事。
不得不说康熙是幸运的。要是像他老爸那样遇到一个多尔衮这样的真正大权臣,那他还能这么轻松搞定吗?再看历史上多少权臣控制下的小皇帝,几人有他这福份!下面的功业篇,第一个要讲的就是这事了,待看后面细述吧。
平定三藩之乱后,大清迎来了更加稳定的时代,国内就此基本祥和,汉人们也认了命,毕竟日子还得继续。其后,帝国周边虽然陆续发生了些事,但已无关安定团结之大局,无非为咱康熙帝悠闲自在的生活之外,多搞了点高尚生活情趣,增加了些锦上添花的玩意儿。声明一下,以上所言仅指个人,事件本身还是很了不起的,绝无调侃之意。
局促于台湾及东南沿海厦门金门诸岛的郑氏政权,康熙元年(1662)以来,除了乘着三藩之乱,东南小旺一段,基本上对帝国也构成不了什么威胁。对大清来说,顶多也就是不除不足以消除汉人反抗之隐患罢了。待到大乱平定,紧跟着郑成功的继承者郑经又一病而亡后,郑氏台湾也就越发不足为惧。
康熙二十一年(1682),维护大清帝国诸民族团结统一的伟大汉人英雄施琅攻灭郑氏,拿下台湾,也只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怎么?那噶尔丹放着称雄于中亚牢据天山南北的准噶尔帝国伟大领袖风光安稳的日子不过,此时也来凑热闹了?来吧,咱康大帝掌控着这么大的一个雄壮帝国,正愁没功业可建呢。
要说这噶尔丹,不可谓不是一代枭雄,那一股子热血男儿劲远比他的东方远亲漠北与漠南蒙古王爷们要足,绝对是当时最够资格继承成吉思汗英雄豪情的汉子,无奈时运不济呀。
大清帝国正蒸蒸日上,军事力量不如刚入关那会儿,但依然强劲,加之火炮上的巨大优势,以准噶尔三万骑兵的实力(明初捕鱼儿海一仗歼灭擒获七万蒙古人),东方的两位远亲、成吉思汗最纯正的后裔,又站在了敌人一边,不输才怪!
结果,咱康熙帝亲自带着十几万大军闪亮登场,威风十足,在一场必赢的战役中取得了意料之中的胜利。不得不感慨,这人光有雄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实力,不可为的事却硬要一而再、再而三为之,就有点不自量力了。结果,噶尔丹经过九年(1688—1697)的奋斗,只落个自身败亡,为他人辉煌做了嫁衣裳。
不过看官们可别以为噶尔丹是死在康熙手上的。其实,要不是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闹了家窝子,后方端了他的老巢,噶尔丹哪会自杀,回去还不照样当他的准噶尔大汗?
哪有什么大风浪(下)
当然,再大幸的人也总会有一点小不顺心不是?接下来的策妄阿拉布坦也是一代雄杰,继续与大清针锋相对,只是实力并未见长。凭当时清军的力量完全可以摆平之,但康熙一直到死,也未能做到,因为他哪有这个雄心壮志哟,从没想过如汉唐那样去征服天山,包吞西域。
不过历史真的很有趣。准噶尔两代雄主,通过不断地挑起战争,却意想不到地引领着康熙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两大功业。
天山依然那么遥远,但漠北蒙古最终还是归附了大清,帝国军队也于康熙残烛之年进军西藏。元以后三百余年,这可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实在了不起!
虽然并非康熙雄略而得,凭此两样,还是要说他确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帝王。本文也绝非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只是想去掉他身上那件过于华丽的外衣,还其真相罢了。
不过还是要先为唐高宗叹一声,他的时代打下了汉民族历史上最为辽阔的疆域,就是比康熙时的大清也还要大很多,又同是沾了祖上的光,自己也未表现出什么大本事,面对的敌人却更厉害,打得也更漂亮,可到头来在祖国疆域、民族团结上的贡献,竟连康熙帝哪怕五分之一的功绩都没有?仅就这一点,可见标准有多不一样。
好了,不管怎么讲,与准噶尔的斗争,结果总算是有功业的,可下面要说的就是十足荒唐事了。
一帮俄罗斯人,每战从未超过千人的武装,从东欧不远万里横越西伯利亚极寒绝地而来。要知道,那个时代,一旦有紧急事件发生,想得到后方及时支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就这水平,他们竟能在黑龙江流域把个正处勃兴又强悍无比的大清,搞了个鸡犬不宁长达近半个世纪,真让人难以相信!顺治时代倒还可以解释为重心放在了征服中原上,但康熙时代,尤其三藩之乱后,手握的已是个安定团结的雄大帝国了,要对付这一小撮俄罗斯人,还不是毛毛雨,岂能容他们再猖狂?
就像过去很多次发生的一样,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康熙帝来说,又是一个可锦上添花的事儿,可惜,他做得极不漂亮,有点匪夷所思,愣是把好事办坏了,轻松事儿办复杂了。
虽然欧洲人的火器太高科技了,咱们一两万人攻不下人家还剩一两百人守卫的雅克萨城堡,就像郑成功打台湾攻不下荷兰人的热兰遮城一样,但曾经搞不过清人的郑成功能坚持到底,逼得当时欧洲最牛的荷兰人举手投降,那康熙在老家门口面对力量更小的这帮俄人,占据了天时地利再加人和、敌寡我众相差悬殊、后勤保障更加快捷、俄人重心又不在此等巨大的综合优势,谁说不行呢?
可康熙硬生生就是未能打垮这一小撮俄人,还与人家最后签了个所谓盛世中的不平等条约(1689),割给人家足足有二十来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算是世界一大奇闻了。
更为搞笑的是,还有那么多后人为其摇旗呐喊,找了一大堆爆笑的理由,如噶尔丹在旁虎视眈眈什么的,来证明能签一个这样的条约很不容易了,彰显了大清王朝的国威,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比起近代迥然不同,康大帝圣明呀。
真是惊叹吹鼓手们的本事,翻云覆雨起来盖了帽了,一个勃兴的大帝国竟治服不了虽拿着先进武器、人数却极端稀少的几个俄人。不过,这倒也说明了康熙好命之卓然不同处,就是他孙子乾隆爷,也只能望其项背也。
怎讲?原来他康熙干了一些事,大多没啥了不起的,甚至还相当恶劣,却因历史的演进、时代的需要,被后人们不吝华美辞藻的称颂和极尽所能的掩盖,结果一个个都脱离了本来面目,要么丰功伟业,要么曲径通幽,要么悄然无息,反正他被树成了神,并逐渐成了完美无缺的神上神。
就说那最有名的几件吧。平三藩?南明之亡不过二十年,各民族兴亡此时谁善谁恶本难分,且又是你康熙自己挑起的,怪得了谁?倘使吴三桂乘着初胜之勇、清人无备,一鼓作气饮马长江直捣北京,说不定现在歌颂的就是伟大的民族复兴英雄吴三桂了。
可惜吴三桂没有那个胆识气度,错过了稍纵即逝的机会,成全了康熙,让他侥幸逃脱了人生中仅有的一次大风大浪,现在倒成了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形象代言人了。
收台湾?要不是郑成功赶走荷兰红毛夷在前,那里随即成了汉人最后一块抗清基地,以康熙和帝国贵族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海外蛮荒之地嘛,又非我朝固有之土(二十年前还在东北呢),不要也罢,荷人占了也就占了,随它去了。
现在倒好,你我共知的时势面前,有些人乘机曲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不顾事实地高捧康熙还有那施琅,并丑化郑经,其实这哪跟哪呀?就算退一步说,收台湾最应该被歌颂的也是人家郑成功吧。
定蒙古?准噶尔可耗了康熙三四十年,依旧在老地方称雄呢,后来也是乾隆时才乘人家内乱干掉了它。一个实力并不强的游牧政权,康熙都打成了这样,真不知吹鼓手们吹起来脸红不红,心跳不跳?当然民族团结是大事,康熙在解决外蒙与西藏归附问题上作出的贡献,还是得强调一下,一定要大大肯定的。
尼布楚?平等吗?后代子孙的窝囊,签了一大堆丧权辱国的条约,反而冲淡了它的丧它的辱,再加上近代以后被洋人打弱了的心态,回过头再看,尼布楚条约很不错了,割让点荒地算什么,总体还是维护了大清的颜面嘛。
其实他们忘记了,当时的大清可不是以后的大清,当时的俄罗斯也不是以后的俄罗斯,不能等量齐观,更不能自己看轻了自己!
好了,咱们还是把康大帝的伟业,一件一件再详细瞧瞧吧,真切感受一下他的好运,也可深入看清他到底有几斤重量。
[鳌拜篇]
独断本性初展露
大凡讲述康大帝的一生伟业,基本都是从擒鳌拜起头的。乍一看,小年轻一个,却能谈笑间搞定大权臣,第一仗就打得如此漂亮,也难怪是千年一帝了。
可仔细一看,不对呀?分明就是通过一个近似儿戏般的极不严肃极不正当的手段,拿下了一个为大清赤胆忠心保江山的四朝*,这功从何来?业又从何讲?
以后平三藩、收台湾、抗沙俄、败噶尔丹等,不管怎么样,毕竟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看结果多多少少也能讲个功业的一二三来,可这擒忠臣的事儿,如果硬要扯到功业上去,那历史上这么多帝王,有功有业的岂不太多了点?
擒鳌拜之事根本就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是江山社稷的问题,不是忠奸对立的问题,不是权臣欺君的问题,更不是逆臣贼子的问题,而是康大帝专断独尊本性的第一次爆发,是他走向集权专制帝王路上迈出的第一大步,与功业没有丝毫的联系。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先帝托孤四辅臣
且说顺治帝英年早逝前,有感于当年摄政王多尔衮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朝纲专断,而他小小年纪(五岁即位)无奈忍辱的悲凉处境,哪能放心只有七岁的继承人呢。为避免宗室再度结党专权欺凌幼主,一改过去由皇家直系血亲诸王贝勒辅佐的传统,临终托孤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等四位勋旧重臣。这一改一托不打紧,在大清皇位继承乃至政权组织建设上,却迈出了很具有转折性的一步。
满洲人从蒙昧中走来,和其他大部分民族一样,实行君主专制前,都会经历一个原始贵族*制阶段(详见《大帝卷?杂谈篇》)。无论努尔哈赤晚年所定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还是皇太极时议政王大臣会议(1637年始),尽管很初级也很粗放,领袖作用已然不可撼动,但那种包括皇位继承在内的国家重大事项集体决定的架式,都还是有一点初级*因素在里面的。
皇太极逝世后,新皇帝的诞生虽说是多尔衮与豪格权力斗争下平衡的产物(见《摄政卷》),形式上倒也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推选产生的,多少能讲话的人不是一两个,而是好几个吧。后再经多尔衮到顺治时,皇权进一步强化,连形式上都把议政王大臣会议抛在一边了,决定继承人,根本就不顾诸王贝勒大臣们的意见,直接任命,并选拔亲信重臣来辅佐,不可谓不是一场革命,只是走向专制的革命罢了。
而这个革命最终就是由康大帝来彻底完成的,紧跟着的一大步也很快就要来到,欲知详情,则需进入历时八年的四辅臣时代瞅瞅了。
首席辅政大臣索尼,满洲正黄旗人,来自于原海西四部中哈达部的赫舍里氏,努尔哈赤时便已在帐下听用,名副其实的四朝*,精通满、蒙、汉三种文字,在刚起步的满洲人中,绝对是顶尖级学问家了。而且,拼杀疆场他也同样不怵,曾在清军第一次攻打北京城时(己巳之变),冒着炮火箭矢,奋不顾身救出了困于城下危在旦夕的皇太极大儿子豪格。当时满洲贵族一片武夫之中,文武双全的索尼真有点卓尔不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