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14 章 初练太级
山西的灾荒,对这个小山村好像没什么影响,日子就这么一直平淡的过着。(。pnxs。 ;平南文学网)一直到了二月十八这天,老爹从镇子上卖野鸡兔皮回来时,我们一家才知道了外边的一些新情况。
听老爹讲,如今外边粮食涨价了,成都府周围如今来了很多的流民。我们这小镇上倒是没有流民来,但来了一家专门收粮食的商家,这家租下了镇上一个小食店的后院,什么粮食都收,糙米已经收到10文一斤,连荞子大麦都收到4文一斤了。这猪吃的东西都只差一文就赶上玉米的价格了。
马帮如今也不光是从这边收山货和茶叶了,如今也收粮,不管人吃的还是猪吃的都收。镇上的粮行已经不卖粮食了,也只收粮。听说成都府那边如今时不时都有流民饿死,山西更惨,说是树皮草根都被吃光了。
“唉,我们家这粮食加点野菜也够对付到秋收。”爷爷感叹道着开始教导老爹了。“我们家粮不能卖,猪粮也别卖。你等下去告诉你大哥一声,再贵也别把粮卖了。今年这年成不知道还会怎么样呢,要是我们这也来了灾荒,也能有个应对”。
“是啊,爹。我也这么想着,要是这边也遇到这样的灾了,还是得有些准备才行。”老爹也很是感叹。看来老人们不是白活几十岁的,虽然没什么学文,但生活的经验还是不少。
老娘和奶奶也很是赞成这个决定,奶奶很是为灾民们担心“真不知道那边的人日子是怎么过,这树皮树叶都吃完,不知道都遭了多少难啊。”
“是啊,从山西都来到了成都府了,走了不知道有多远的路,听说山西离我们这里可是很远的。这一路来,不知道是个怎么样的惨象啊。”老娘说完,还看看家对面那些苍翠的莽莽群山。
如果老娘这样吃惊感慨的一眼,不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我想我一定会笑出来的。我能想到老娘看那一眼的含意。她真的以为别人山西那边和我们这里一样了。唉,山西可没有这么样的原始森林,如果有的话,灾情那里会这样严重。至少这山上的动物和植被,也能保证大家都不会饿死吧。
想到饥饿到吃光了树皮,我脑海中浮现出了我记忆中的一首诗。这道诗是清朝当时的诗人魏象枢的《剥榆皮》。话说当时魏象枢骑马赶路在榆关路上,四处弥漫着漫天遍野的黄沙,没有一屡人烟。路旁有一位老翁扶着一个年幼的小孩,手里拿着短戟在剥榆树皮。魏象枢出于好奇,问他为什么要剥榆树。老翁依偎着马匹,满脸愁容的哽咽着向魏象枢说道,“去岁死蝗前,死寇数千,村落无孑遗。苍苍不恤侬衰老,独留余生伴荒草。三日两日乏再?{,不剥榆皮哪能饱。榆皮?我饥,那惜榆无衣,我腹纵不果,宁教我儿,肥嗟乎。此榆赡父若子,日食其皮皮有岁。今朝有榆且剥榆。榆尽同来树下死。老翁说罢我心摧。回视君门真万里。”
这样的灾难在将来可能会遇到,但绝对不会如此惨烈。在现今社会的生产和经济力下,如今人类社会掌握的科学技术和先进快捷的运输手段,和对灾难的应对模式,我们人类已经有一定的能力左右大自然的破坏力了。在现今社会,永远不会再现如今的惨事。
哥哥们其实还有懂得这些,只知道有人没吃的了,有人死了,有人再没有家四处流浪了。三个小哥哥听着大人的谈话,眼里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虽然在远方有人过不下去了,但在这边远的小山村里,大家的日子还是一样的过着。大家的生活并没有起什么大的变化,唯一要说到有变化的,那就是基本上每家的饭桌上吃的有些变化了,再也不是每天有粗粮加米的杂粮饭了,而是变成了差不多一半野菜的杂粮野菜饭。
我们小孩子的日子更加轻松了,除了最开始几天的担惊害怕后,大家已经忘记了这个事情。每天一样的玩耍,一样的捉鱼摘花,四处调皮。
我就这样的丢掉了一却无能为力的烦恼,让哥哥们牵着小手,四处游荡探险。如今的我,已经能被牵着在地上行走了,虽然不是很稳。而且也能说一点简单的比较短的话。当然,我有我的办法,我可以两个字,三个字的说,让它们连贯起来。
当然,我不会让自己在大人们眼里显得太怪,不是小孩子应该说的成熟的话题,我是不会去问去说的。虽然亲人们都很疼爱我,但如果我太另类了,对家人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的。在哥哥们面前时,我会更加随意一些,问一些自己想要知道,而且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我觉得最多再过一个多月,我就可以清楚说话,自由行走了。今天我11个月。
我觉得有些东西应该开始行动起来的,比如前世的太极。我觉得如果我现在开始练习的话,那就从站桩开始吧。这样应该会更有利于我早日走稳路。
站桩,太极里的入门基本,和太极中的采气和缠丝是一样的,都是太极的入门基本功。对于太极来说,基本功可以说是最最重要的,都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太极的站桩可以说是这万丈高楼的地基了。
爷爷从小就对我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我一直牢牢记住了,而且也深有体会。
如今,家人们看到我最常干的一件事,就是不让人牵,也不撑任务东西,就那么站着不动,可以稳稳的站半小时,一小时,然后到两小时。
第一次我要独自站立的时候,爷爷和哥哥们都很担心。“放开,哥,放开。”我用手推着大哥牢牢抓住我的手。
“芽儿,让你哥哥好好拉好你,当心跌倒了。”爷爷有些严厉的威吓着我。
“你们几个,可要好好看好你妹妹。要是把你妹妹带跌倒了,看我不抽你们。”爷爷大声的警告着几个万分无奈的哥哥。
奶奶和娘却是不担心的,对于带孩子,看来还是女人有经验得要多。“吓孩子干什么呢,都一大把年纪的人。孩子这是想学走路了,不想让人牵着。”
“是啊,爹。就让芽儿自己学学站吧。慢慢就稳了,小孩子学走路,哪有不跌倒几次的。”老娘也很是赞同。就这样,我得到了可以独自站立,和慢慢学着走几步的权力。
别说,站桩真的很有好处,虽然我还不能练习采气,因为那样会太奇怪了。如今还有三天我就一岁了,但我已经可以自己走得稳稳当当了。除了最开始有些不太能顺畅的控制身体平衡,我跌了两次跤,然后我再也没摔倒过。家人都以为我是身体壮,而且聪明的结果。
我觉得这样的家人很好,他们从来不会往不好的地方想,从没想过我会有什么不正常。而且他们很以我如此的成绩为荣。我想过应该也让哥哥们练太极,但如今好像有些不太现实,唉,得想想办法,不让大人觉得奇怪的办法。
第 015 章 生日
日子过得很清苦,一直盼着吃掉那只大黑猪,但却是在爷爷四月十八寿辰那天被卖掉了。唉,爷爷五十岁的生日呢,就吃了一个买回来的大黑的猪头。
而在我生日那天,我吃到了一个白水煮鸡蛋。奶奶在我早上起床的时候,把一个煮熟的鸡蛋装到我的小包里,嘱咐我在下午的时候再吃掉。最后,这只鸡蛋被我们六个孩子分吃了,虽然哥哥们一人只吃了一点点的鸡蛋白,但我们那天都很幸福。
在爷爷五十岁寿辰那天,我见到了我从来没见过的姑姑刘敏英。姑姑25岁了,已经是两个小孩子的母亲。姑父叫黄家华,家在永北厅的边上黄家沟,姑父就是跑马帮时认识了赶集的姑姑,然后找了镇边的媒婆来提亲的。想想都能知道当时有多么的转折复杂了。但看得出姑父和姑姑的感情很好,姑父偶尔经过镇子上时,都会带点糖或是两双爷爷奶奶的鞋袜来。东西虽然不多,但不难看出小两口对老人的孝顺。
姑姑那次只带了7岁的大表哥过来,因为小表妹才1岁多,不适合赶太远的路。从永北厅到我们这要走80多里的路,就算坐船下来也得两个来时辰。而姑姑家走到永北厅码头得一个多时辰,坐船还会很贵的。
永北厅码头,是长江第一个码头,再往上就不再适合行船了。看得出姑姑家条件也不好,回娘家一次,虽然姑姑们的衣服没有补丁,但已经洗得有些陈旧了。
大表哥圆子刚来时有些羞涩,可能是太少有机会见到这些表兄弟了。但这并不影响兄弟们的亲近,血缘是个奇妙的东西,一会儿之后,他就和我们疯玩到一块了。
当姑姑们第二天离开时,表哥对我们非常不舍,走时还悄悄哭了鼻子。哥哥们也同样难过,不知道这个表兄弟何时才能再一起玩了。
当时,我看到哥哥们只是难过,却并不说话,我看着走了有些远还不时回头的圆子表哥和姑姑,举起小手向他们摇摆并大声道“表哥,我们会,去看你。”
“呵呵”“嘿嘿”“哈哈哈”“这小丫头。”大人们和哥哥们都笑起来了,连姑姑他们也传来笑声。那次离别的忧伤就在我搞怪的举动中消失了很多。
那天,哥哥们也突然不再那么拘谨,都扯着嗓门大喊着:“圆子,记得再来找我们。”“圆子哥,我们会去找你玩的。”。。。。。。
在爷爷过完生日后,大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年后家里收了大麦,那产量这里就不提了,只能说实在可悲。如今地里已经种上了玉米和高粱,靠近河边的水田也插上了稻谷秧。
这里的气候和三百年后是有些出入的,之前在这里我并没感觉到,还以为书上讲的气候比现代低很多度是骗人的假话呢。但听大人们说,去年的冬天比往年暖和得多,而且没下雪,说是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也会很少雨,但有时雨却又很多。
大部分的时候这里冬天是会下雪的,但不会和北方一样下那么大的雪,只会把对面的山林高处变白,村子周围有草的地方能堆下一些积雪。下雪时间也不长,而且一个冬天可能会下两三场雪或是更多一些,对面山上的积雪两三天也就融化了。
看来此时真是处于后世的学者们称的了。这一时期,听说是个气候多变的频繁时期。此时我国的气候寒冷,干旱频发。康熙年间,应该就处于这一时期了。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生产力会如此低下。当我能跟着哥哥们四处跑着去玩时,我明白了。我差点没认出那一块块地里,长得遍地都是、没有规律、疏密不均的小绿苗是玉米和高粱。
太坑爹了。当时看大人们带着那么多种子去种地,我还以为是家里的地很多。现在看来,不是地多,而是每块地都种得多耍于。唉,古人啊!同样大的地方种得多就=收得多吗?不科学!
当来到小河边的一块块水稻田时,我真的站不稳了。不是说我还没学会站稳,我学得很好也站得很稳了。这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的。这是悲剧,惨剧,无法形容了。那些看上去还算肥沃的水田,被水稻的小苗给长得满满的。如果不是每块地都如此,而且哥哥们很确定这是自己家的水稻田,我会以为我看到的是一片片被水草苗占满的荒地。
看完这些,我已经失去了再和哥哥们抓鱼的兴趣。终于找到了生产力如此低下的一部分原因,但我得如何改变呢。今年是没有希望了,一切庄稼都已经种下。
我很可惜我们家那点为数不多的口粮,它们很大一部分变成了地里的苗子了。天啊,要用撒种的方式也少撒点吧,能省下百十斤来吃吃也好啊。
那些被撒得满地的作物,能收到多的粮食?错!只会让粮食减产而已。大清朝了,还没掌握更先进一点点的耕作技术吗?
看来古人是不喜欢改变和变通的,一辈辈人都守着祖先们教给的方法和规矩。要让大家一起来改变,加大生产力,看来不是件轻松的事。更何况我如今还是小孩子,再过十年,我还是小孩子。唉!
不能退缩,不要害怕!我心里给自己打着气。对,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就不信我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还斗不过你们这些纯朴的古人。我要让事实来改变大家。
说干就干,一个虽然保守,但却能让大人们看到成果的办法在我心里诞生。
老爹和娘已经去地里除草去了,爷爷也去放老黄牛。当五个哥哥们又准备带我去满村野的时候,我决定奴役哥哥们的劳动力。
“不去,我要种地玩。”我跑开躲避着小哥要来拉我的手。
“种地可不好玩,走了,和铁蛋他们都约好了,今天带你去江边捉螃蟹的。”大哥悄悄到我耳朵边说道,他们对种地可没兴趣。
“是啊,是啊。抓螃蟹可好玩,回来哥哥用火碳烧给你吃。”小壮哥激动的大声说着,说得都快流口水了。
“哟!你们一个个的想找打是不是。敢带妹妹去江边?”奶奶听到去江边可不得了了。家里大人们明确规定,河边是能带我去的,但不能下水。江边和山上可是万万不能去,谁敢犯这个规矩,那就是想找打。
“奶奶,奶奶,让哥哥们带我种地。”我抱着奶奶的腿死命的撒娇。
奶奶对这招是最没什么抵抗力的,基本上每次都能见效。但这一次不太好使了。“种什么地啊,这都快六月份了。再说,你们小孩子家家的,会种地?”奶奶没把我说的话当回事,看着我笑骂道。
使完了浑身解数,当我口干舌燥时,我终于得到了牲口圈后菜地上的一小块使用权。哥哥们没去抓成螃蟹,被迫都留在了家里给我当苦力。
第 016 章 我的地
终于可以种地了,我有了一块属于我的地。虽然它只有5平米。但我除了兴奋还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