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啊,我早就想来接你回去了,昨天就来找他们商量。可他们还不同意,现在竟然都先来了,这些个丧良心的。。。。。。”还没想完呢,一个年纪明显更大些的男人带着一个女人。边哭喊着就边从路上冲了过来,几人还又开始相互争论谩骂起来。。。。。。
额,看着眼前围着王爷爷的6人,虽然他们吵完后都哭得很是伤心,可我怎么也不会相信他们是真心要养曾经被他们赶到牲口圈住的爹。
听着那一家人的哭唱,皱眉看了看家里人的表情,不管是大人们还是哥哥们也都紧皱着眉头,爷爷看着一脸惊喜声泪俱下的王爷爷,只是皱眉抽着他刚点燃的旱烟。
一阵的哭求笑骂后,已是半个多小时了。王爷爷终是决定跟三个儿子回到家中,他同意了从此跟三个儿子每家住一月,而爷爷只是欲言又止的看了还处于激动中的王爷爷几眼没说什么点了头。
一家人都并没有跟他那六个明显想套近乎的儿子儿媳妇多说一句话,沉默的帮着王爷爷收了他的一小包袱衣物和他装着地里工钱的袋子。
看到王爷爷接过东西后有些为难犹豫的表情,我给大哥递去一个眼色。大哥也飞快的去取来了王爷爷这些天卖柿子的2347文钱。
王爷爷有些不好意思的接过钱袋,跟着家里人一一打着招呼说着感谢道别,爷爷也只是拉着他的手叮嘱了几句,并没有如平时那样的亲热。
唉,看到六人见到大哥拿来钱袋时没能强忍住的贪婪表情,我有想要阻止的冲动。但看到家人都无奈的表情,我终是忍了下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也难断家务事,既然这是王爷爷的选择,而他此时也是满脸的欣慰,那就只能这样了,连爷爷都不方便站出来阻止呢。
这算是今天的一个小插曲了,原来家里是有四个骡车要到镇上的。而王爷爷他们也正好顺路,但家里没有人提出要带着他们一程的话, ;只是漠视了其他六人而客气的送走了王爷爷。
在王爷爷他们离开了快半小时左右后,担心三个哥哥上学迟到,爷爷终是叫上正无事找事做的几人出发了。而我因为最后有些不放心这买山的事,也跟着坐上了车。
。。。。。。
好在路上也没有遇到王爷爷一家,在沉默着到了铺子放下了货后,外公带着舅舅们直接去了码头边上的牲*易市场,而我跟着抱着一小筐柿饼的爹和抱了一大筐柿饼的大伯往理事衙而去。
理事衙就在码头边上,同样是个大四合院,只是理事衙五间的正房是面向着街道而开的,后边四合院内另三排大房子听说是为接待来访的官员的,但至今也没听说过这小镇上谁来访过。而里长家听说是住在理事衙的后方,那里同医馆下边一样住着不少人家。
进到理事衙时里长和几个衙丁刚好也在,里长见我跟着进来还逗弄了我几句。过招呼后也没忙着说正事,大伯把那大筐的柿饼直接让几人拿去分了,几人笑着客气几句也就开心的分了起来。
大伯笑看一眼一脸紧张抱着小柿筐的老爹和正跟里长轻声答着话的我,抽了个空档他轻声和里长讲起了来意。
里长听完是要买山,看了两个大人一眼后深思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就连我都有些紧张起来他才道:“嗯,买山开荒那确实是好事,现在朝廷也鼓励大家开荒,只是我记得。。。你家三年前是买过两个山梁了吧,这一下又买下这些。。。这到时五年后要是都荒了可不好办啊。”
里长说完,一脸不放心的看着老爹和大伯,很是为难的样子。
大伯显然没想到这次里长会这么不好说话,他等里长一说完想了想讨好的道:“不会的,这能开出地的都不会荒着的,我们家是孩子多,多开些地到时也好让几个孩子有些田产松便些,里长您看?”
看里长听这话又作势沉思起来,还无意的扫了一眼老爹抱在手上的那小筐柿子。
见他这做派,而大伯和爹显然也还没回过神,我只有装着乖巧的道:“里长爷爷,这柿饼是我爷爷让带给您们家尝尝鲜的,听说您家就住在衙门后边,要不您带着我们这就先给您送过去?”
这话算是提醒了两个有些着急的大人,忙也都连声跟着帮腔起来,里长推让一番后有些无奈也有些疑惑的带着我们往他家而去。
同样是个小四合院,房子虽然有些陈旧,比起周围的人家算是气派了,但他家虽有些田产,平时在镇子上收税也能留下些好处,可并不算太富裕。
边进门边随意打量着里长家,一个五十来岁穿着一身细布青色裙子的老太太从正房堂屋中笑着走了出来。她笑容满面的看了我一眼然后跟大伯和爹都打着招呼。边请我们进了堂屋,边不顾我们推让的吩咐了一个应该是下人的老婆婆烧水送茶。
听她还随意的问起了家里的娘和大伯娘,显然是认识家里几个大人的了,见几人算是说完了客气话,我从老爹和身边站起来指着被放在常屋桌上的筐子道:“里长奶奶,这是我们家做的柿饼和脆柿,那脆柿放在底上了,你得找装的倒出来分装才行的,不然容易坏了。”说完后给大伯递了个眼色。
果然那老太太看着我亲切的笑道:“哟,这就是芽儿吧,长得不止乖巧这小声音多好听啊。柿子先放在那不急,等我慢慢再分装就行。你也别叫什么里长奶奶了,就叫我杜奶奶。”
说到这指着里长道:“那是你张爷爷,记住了吗?我家小孙子可是跟着你哥哥们一起在学馆念书呢,他们那可是同窗,以前我还常听我们家小孙子景枫回来说起你哥哥和你呢,只是他现在到丽江府念书去了,他爹娘也跟了过去。”这完叹了口气,那神情有些淡淡的忧愁,应是想念起了她口中的孙子和儿子了。
不知应该如何安慰她,而大伯这时也不太好插话,我只有笑道:“那杜奶奶你就应该高兴了,过些年张哥哥准给你考个功名回来的,也许还是个状元呢,呵呵。”
一句话惹得里长和老太太都笑了起来,大伯也刚好插话道:“杜大娘,这柿子你还是快些把拿屋里去分装了好,这样放长了真的不太合适,我们今天来准备再跟里长商量一下买山的事。”
大伯一说完,老爹也跟着劝了起来,见老太太终于抱着筐子就要往门外走,两人脸上有些急了。虽然他两人说话都没什么技巧,但里长很是个精明的人,仿佛看出了些门道,喊住就要出门的老太太正色道:“你抱屋里整去,那屋里不是有装的嘛,等下我还吃两个呢。”说完还冲老太太递了个眼色。
见老太太终是进了屋,我们也松了口气,而大人们也开始拉扯起些闲话来并没有直接就谈起买山的事情。
没有意外的,才一会儿老太太有些不稳的声音就从屋里传来了:“老头子,进来帮忙我拿个东西。”
里长看了看我们,边一脸不好意思的冲我们笑了笑招呼一声,边嘟哝着“没用、麻烦”就满脸笑意的进了屋。
后边就不用说了,从屋内出来的里长有些不太自在的主动跟爹和大伯谈起了买山的事,并说起了最近不少人打听镇子周围那些山梁的事情,但最意外的是他还提到了食味居。
第一百零六章 买山插曲
大伯随意打听了一下,听张里长隐晦的说是食味居东家手下的一个什么管事,两天前就跟他打听了一下我们村里山地的事,但打听完没说什么直接离开了。
本还想让大伯再问点什么,但看了里长不愿多谈的神色终是放弃了,只要先把家这面的山梁买到手,河对面的山梁就只有先放下了,如果手上的钱够了,而河对面那些山梁还没人买就得快些买下来。
花了钱办事效率是最高的,50两雪花银在这年代就算是对于里长也不算小数目了。在里长家喝了几口水,里长就要带着我们回理事衙,准备立马组织上几个衙丁带上工具就能去量山了。
乘这个空档,大伯陪着里长一路去做安排,我和老爹两个急忙到集市上采买起来,今天可是得好好的招呼里长他们吃两顿饭的。
在村长女婿家肉铺上花280文称了十斤上好的五花肉,又到酒铺里打了十斤最好的高粱酒。在集市上寻了一圈,因为是十一月二十一,并非赶集的日子,也就没寻到什么好的野味,但蔬菜和鸡鱼兔子之类家里是有现成的,足够整治出一桌好菜了。
跟提着酒肉的老爹到铺子里看了一圈,爷爷正忙得团团转的给几个货商又是称柿子又是算账,见我们一进铺子,他松了口气的道:“哎哟,你们快来帮帮忙了,刚才一忙乱算账都算错了,还好范老板提醒。”边说边冲旁边一个满脸和善的中年男人感激的笑了笑。
看着那穿着青灰色锦衣长袍的中年男人正好奇打量着我,我冲他害羞的一笑道:“范伯伯好。”叫完就站到了柜台后接了爷爷手中的算盘,准备暂时接下算账的活。
中年男人显然没想到我会叫出他的姓来,愣了一下笑着答应一声,然后跟爷爷和老爹夸奖起我来,让我倒是跟他一样愣了一下。
原本只是因为从爷爷的话和表情动作上知道了他就是范老板,本能的打了个招呼,却没想到自己如今才六岁多的年纪让他注意上了。无故得了个聪慧机灵的赞扬。
因为是在铺中有不少外人在场,也不敢太过张扬的用上心算,只得随着爷爷和老爹报来的数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却又是让不少个正等着称柿饼脆柿的货商们惊奇连连。几人围在柜台边看我那扒拉算盘,有两人还在旁边看着我真呼可惜了。
可惜什么呢?虽然两人没说完,可也知道他们应该是在可惜我是个女娃吧。唉,这鬼社会,聪明可爱机灵的女娃就得叫可惜,却也真没有勇气让大家真的改变了这看法,这就是现实的封建社会,是中华民族的真实历史。
唉,没想到只是帮忙算了算账,就惹得一群人这么大动静。要是直接用上心算,那还得了?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今后还是得更加注意些才行了。
多了两人的加入,忙活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是送走了上午这批的商货,没稍几分钟大伯也带着里长和四个衙丁来了铺中。
外公他们此时不知看骡马看得如何。但量山才是大事,跟爷爷招呼一声后,跟着爹和大伯赶上家里两辆骡车拉着里长他们五人先赶回家。
已是十点多钟了,沿路还能遇上不少背着柿子往我们村走的乡亲,大家见我们一家带着里长和衙丁都很是好奇的热情打着招呼,见到有那年纪大些的背着柿子很是辛苦,里长还很是亲切的做了主让把柿篮子放到了车上拉着。
一路见乡亲们对里长也很是熟悉敬重的样子。年纪大的老人也都并没有过多推让就上了骡车。看来这里长还是很得民心的呢,心里对他之前有些坏的映像好了些。毕竟人无完人嘛,在这年代有点小权的,谁不想能捞点好处呢,但只要他依然能得到别人的敬重,那他绝对有其它不可磨灭的优点。
一路里长时不时询问下村民们今年的收成。问问大伯和爹我们家里的状况,也时不时逗问我几句,很快就来到了大伯家门口。
见大伯家门庭若市,里长在三个老人搬柿子下车的当口也好奇的进了大伯家,几个衙丁见此也很是好奇的跟了进去。
这时间刚好是乡亲们来卖第一批柿子的时候。里长和衙丁们见院中那三十人削皮、很多人排队等卖柿子的场面都惊呼出声,里长更是道:“喔!这么热闹啊,敏诚你们这一天得收到多少柿子?”
大伯有些不好意思的抠抠头干笑道:“嘿嘿,这是上午很多人刚摘到第一批来卖,所以人看着多些,中午时就少下,下午还能有些第二次摘了柿子来卖的,一天也就一两万斤,但以后可能就得慢慢少了,这附近的柿子摘得差不多了,好些都得到大山林里摘了。”
从里长惊呼问起时,我就留心观察着他的表情,有些担心这买山的事情因此再出什么变故,但看到里长问完后,只是点了点头有些惋惜的叹了声气,然后他就开始询问起了乡亲们最近的收入和收成的情况了,倒让我松了口气,对他的映像也更好起来。
回到家时奶奶已经给我们留了饭,看到里长一行人很是吃惊,因为家里准备的早饭并不丰盛,奶奶给里人招呼一声就要再做些菜。
在院里和衙丁们一起边转悠边连连称奇的里长听奶奶这么一说,忙摆手说道:“杨大妹子不急,早饭我们镇上的人都吃得早,现在还是先把那几个山头先量一量, ;把地契直接在这里给你们家签写了,忙完这些再吃不迟,要用的印鉴我都带了来。”说着时指了指其中一个衙丁一直提在手中的精致小竹筐。
看到那完美的准备,我暗笑:嘿,果然是猜得不错呢,让乡亲们敬重之人必有他独到的一面,这办事效率可真是够高的。
对于如何安排午饭的事有奶奶在是不用操心的,跟奶奶大概念叨了一下自己想吃些什么,奶奶笑着站在院中大声一安排,娘带着燕儿和舅母们立马就开始了杀鸡抓兔又捞鱼,看得里长一行人很是满意的笑开了脸。而我也跟着里长他们一起开始出门量山了。
在这古代,买山量山这事真是水得够厉害的了。三年前买家门口路下方的山梁时就让我长了见识,今天果然也不例外。
就从我们家背后的一个山梁起,大伯和我陪在里长旁边。老爹跟着四个衙丁拿出早已准备上的几圈绳子拉比着往路上方的山梁走了一圈,然后又到里边路上路下的山梁走了一圈,如此这般的大概测量了另外几个山梁。
随后其中一个一直抱着算盘纸笔负责记录的衙丁,蹲在路边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