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沉默着,思考,这人是有罪,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数轮回,都到我这里涤罪,他的罪就在于他认为他有罪,他试图把他认为有的罪让我把它冲跑,不过这种罪,即使是有的话,那么是无法被我冲跑的,既然如此,他还这么认为,所以罪就跟着他跑了……他的罪和他的肉体和灵魂一样地存在……
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
太阳的智慧卷
一个人对太阳说,请照亮我,让我拥有理智,让我的理智统帅我……
另一个人对着月亮说,黑夜中那神秘的光啊,让我的灵感流淌哦……
不知怎么的,这两个人听到了对方的话,愤怒了,都认为自己认为的才是更重要的……
太阳沉默着,思考,这两个人愤怒,不断积聚的愤怒,最后也可以点燃另一个我了……
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
钥匙卷
神给人选择,说,我给你钥匙,钥匙是联系,你用我给你的钥匙,可以和我合一,但不能超越我,不过,我并不需要人和我合一,你的选择是?
(看此卷时请勿自认为神或认什么为神……)
2009年1月17日星期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在永恒面前作出一秒钟和一百年持续时间的选择
在永恒面前作出一秒钟和一百年持续时间的选择
sunline
有一种热爱,可以让你放弃永恒的生命,去追求那有限的接触,如果你事先知道这种热爱的接触只能持续一秒种,那么,那么你是否还会作出选择?
那么持续的时间改为一百年,而不是一秒种呢?
如果我会选择一百年而不会选择一秒种,又说明什么呢?
放弃永恒的生命,去追求那有限的接触的时候,
我的情感甚于理智,
放弃一秒种的持续,选择永恒的生命,
是我的理智甚于情感吗?
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一秒种和一百年都是有限的,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这是在我所处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没有我就没有这个选择,也就是说,是我构成了这个选择,否则这个选择本身就是空洞无物的?
是不是说我在追求变化,甚于追求肉体,更甚于追求灵魂呢?
一个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自己的改变,而常量不会……
但是,常量不是永恒,变量也不是……
-观影片《天使之城》后发的杂感
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肉体和灵魂的嘲弄(Irony of Body and Spirit)…Sunline
当我是肉体,你是灵魂,我爱了,却不让你知道我对你的爱……
当我是灵魂,你却变成了肉体,我仍然爱,并告诉你,我的爱,你却不爱我……
肉体追求灵魂,肉体产生灵魂,预期和现实……
灵魂在肉体中,灵魂转换肉体,命运的讽刺……
我们就像戏剧中的人物……
(献给灵魂并献给肉体……)
-为了将要写它的人,但不为谁写
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
假如你只知道有限,但在不知道持续的时间是一秒钟还是一百年的情况下,你会如何选择,如果你知道你会改变之前的选择吗?
2009年1月17日星期六 。 想看书来
音乐、理X、情感、阴阳X
(注:新浪文化·读书,“性”属标题禁用语,故无法可想,只能用“X”代替……冏……)
音乐、理性、情感、阴阳性
sunline
从自然音阶到连续,
无不用理性为结构,
限定情感进入秩序。
但是理性限定的结构是阴性的,
我们可以限定一个算法,
让数字在秩序的音阶中摇摆,
其结果是固定的,
相同的输入只能给出相同的输出,
并没有生成独特的产物……
假定限定的算法在给定的结构中,
尚未进入预先设置的终止条件,
或者说这终止条件是自然的,
旋律就会延续,
一旦终止,就进入了间断,
间断,要么再次进入,要么被取代,得以延续,
否则就进入了终止……
情感,即使用理性的秩序来限定,
仍然具备着阳性的本质!
即使那输出的结构已被注定!
每次,相同的输入、相同的算法,都不是期待之物!
音乐,充满着理性和情感,即使哪个比例正占据着上风……
间断,在阴阳性的变化下,得以延续
情感和理性的奇迹……
音乐?
-我对音乐一窍不通,刚读了《我知道什么?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法】若一弗·马泰伊著,第五章、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音乐理论、宇宙学、物理学的开头部分有感所书,乱糟糟的,没整理,先发了再说,我比较喜欢真实的本质,远甚于将之嵌入结构,哪怕被嵌的那个结构,犹如完美的宝石,每一道棱,每一片面都很眩目,而且与真实的本质完全契合,我也懒得帮这两个东东撮合成一对……人懒,没有办法……不过就算如此,我还是不自觉得加以粗滥的修饰的……不管如何,还请原谅我……
此外我不论是对音乐还是数学、物理都是一窍不通的,这方面的考试多办没有及格过,所以有什么错误还请包涵……
chromatic…semitones?achromatic…diatonic?
查字典,好像是发现不了数字上面的奥妙的……
2009年1月17日星期六
没错,人定义的规律性不是真实本身,尝试不同的规律和规律的演变的必然性无法被阻挡,即使是偶然因素的带入……都使人类发现人类定义的规律性与真实之间,随着被认为的距离的越练越远,真实的距离可能却会越练越近……而不会有所谓的极限……
2009年2月7日星期六
另一种“实践”
另一种“实践”
sunline
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另外也有,实行(自己的主张)、实际去做、履行的含义。(参考:现代汉语词典、高级汉语词典)可见实践是一种精神和物质之间,被人类区分作用和反作用了的,好像具有生命力的系统,那么,精神作用于精神,精神与精神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的是否也是实践?在这个系统中可能作为什么样的成分出现?
读书吧,书中以文字记载的信息,被精神感觉到,形成精神的一部分,新的那部分精神与原先存在的精神冲突……思考吧,一种新的形式产生与原先的形式冲突……那么精神与精神之间,形式与形式之间的对接,是不是实践?
如果说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实践产生了形式是一种偶然的幸运,那么,那么精神与精神之间,形式与形式之间的对接,难道不是另一种偶然的幸运吗?是否要将此排除实践的范畴?
我不反对,精神由物质而生的理论,我疑惑的是内部的一部分被形式所排除的普遍默认……
在中国,也不止在中国,有人认为,中国人被*主义所害,看看外国呢?
有被柏拉图的目的因解释害了多少年……被什么神学害了多少年……甚至被逻辑实证主义害了多少年的说法。
有这种观点的人,其实已经被害了,即使他们不知道,他们不是被其他的人所害,不是被学的东西所害,害他们的恰恰是他们自己!这样,他们不管学什么都会被他们所学的东西所害,不管知道什么都会被他们所知道的东西所害……不管他们知道不知道……
难道害他们的会是*主义?什么神学?逻辑实证主义?……吗?
弄得不好N多年后,有人会说,有谁谁谁被Sunline的《无极化境》所害……
他们相信必然,这完全可以,但是把他们自己脑袋里面的东西当成必然!这就不好了吧?所以他们被自己所害!
他们不认为自己脑袋里面东西只是可能,他们不认为自己所学所知的都只是可能,并由此拒绝其他的可能!他们脑袋里面的这些可能在他们自己的必然之链下活力丧失,以囚犯的面貌去构成他们所认为的皮毛上面的必然,血肉暗消,最好的结果就是实现是他们所默默期待的目的,那就是被做成一套套皮毛大衣得以留存于世……
写下这段为所谓的“大统一”奠基……
2009年1月29日星期四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真人丑美
真人丑美
Sunline
对于人,一人一物,其美在心。
对于真实,任何一人一物,其皆美。
人观一人一物,认为美,非其一人一物本身之美也,而是所看的感觉与人心中认为的美的概念联系程度强烈到一定程度罢了。
美中未免不存在丑,丑非一人一物本身之丑也,而是人心中认为的丑的概念,在感觉中,与之得联系如果不占据一定程度,自不会以为所感之一人一物存在丑,反之,同也,人不会以为丑的一人一物存在美。
人以为是在看一人一物,实际上是在感觉看的一人一物而已,看的一人一物又不能被最终之感觉所感觉,如同经过多个扭曲的镜面的反射后的印象,所以不得真也。
你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看的结果的真实性了,即使你看到这一过程,以及过程中的一切原始数据,可以改变真实性,不过要达到真的话,好像是不可得的,若后天改先天,难也。
为美污染的丑,为丑污染的美,皆不真也,纵然,看到丑美本身,如何?
亦不得真也,此丑此美在心,有丑有美,有分别,未同一,未殊异,未超越,何得真也?
难道你认为其真在心?由心断真,何真?
对于真实非人心中认为的美的概念为美,亦非人心中认为的丑的概念为丑,所以其皆美,因为其皆真也。
真实无丑美,唯有真也,人心有丑美,为真实创其所无也,虽假亦真,由此亦可说,真实有丑美。
人若感真实之丑美,可视丑现美,视美现丑,丑美同一,丑美殊异,超越丑美,或可得真也……
吾亦未得真也,于此臭美一段……^_^
2009年2月1日星期日
何谓之为真实创其所无?
真实包容一切,不过不是所有的真实都能在一切基础上具现的,那些在特定的基础上才能正常的具现的真实应该包括其所能具现的特定基础之假设,同样是真实。
而“为真实创其所无”之意为,创造了那些在特定的基础上才能正常的具现的真实所能具现的特定基础!由此那些在特定的基础上才能正常的具现的真实才能具现,否则那些欠缺了必须存在的可能的基础的话,就不是真实了。
2009年2月1日星期日
~~~~~~~~~~~~~~~~~~~~~~~~~~~~~~
费轱辘于2009…2…1 12:10在百度贴吧“哲学”吧对本文回复:
这文字功底。。。
楼主的“丑美”仅限于一个潜移默化的标准中,有点流于表面了。
1,西方公认的“丑美”,东方未必买账,反之,一样。
2,习惯也是“丑美”的来源。
3,真,善,才是“美”;伪,恶,才是“丑”
~~~~~~~~~~~~~~~~~~~~~~~~~~~~~~
本人写作水平确实很低,我不否认,我只是记载我的思考而已……不过如果有可能的,我也会提高一点写写作水平的,这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此之前,作者只能抱歉了……
一个中国人给他本德文原版书,即使是世界名著,他不懂德文,自然是无法欣赏的,这不是说这本德文原版书不美,只是这个中国人欠缺由此联系这种美的基础罢了。
再如习惯,每个地区习惯不一样,在于构成其思想的深层基础不同,一个地基可以搭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每种建筑物都有各自的价值和功用,你不能说哪种建筑物不美。
我把人认为的美定义为人心中认为的美的概念联系程度强烈到一定程度,这和东西方、国家、地区、习惯什么的有什么关系?我是把这个概念从各种各样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我不明白这个抽象出来的概念究竟是不适合其中的那种人?
最后明了一下,我说的丑美是人造的,由于人类存在并构建了人类定义丑美存在的基础,所有丑美存在在人类定义丑美存在的基础上,是真了。
我写了,对于真实,任何一人一物,其皆美,好像比较难理解,我写个反例加深一下印象。
一个似乎是违背真实,十分虚伪、万分邪恶的人,对于真实,同样是美的,因为他也不假。
明白了吧,人造的丑美对于真实来说都是真的!只要它们存在在各自存在的基础上。真实本身是包容一切的,那么对于真实,自然包容一切存在的基础……所以其皆真了!
至于,费轱辘写的“3,真,善,才是“美”;伪,恶,才是“丑””,那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而且随着东西方、国家、地区、习惯……不同,费轱辘这种“美”和“丑”的定义确实会不同的……
不错,本来我知道,但想不到写,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就把原先想不到写的,写出来了,所以,有问题还是多提的好……谢谢了!
所以我们否定的一切假、伪、丑、恶,可能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其存在的基础而已,其存在的基础可能是多样的,并非一种,不过我们是人,并非真实,我们并非如同真实包容一切存在的基础,这是肯定的,所以我们无需为此自责,如果发现不了如何肯定,也只不过自己目前并未具备相应的肯定其价值的基础而已,这是很自然的,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没人包容一切存在的基础,只是人与人之间各自存在的基础不同而已。
2009年2月2日星期一
有这么一种普遍性,它必须依赖于特殊性的存在而存在。
普遍性存在在特殊性之上,不需要特殊性的普遍性也是存在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