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化境-sunline》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极化境-sunline-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怀疑和肯定和否定无关!是对肯定和否定之外是否存在其他的可能坚信与否的判断……

  看啊,人类的定义多么地脆弱啊……定义,当前存在在头脑中的,潜在的,自己都不知道!……

  
  真实包涵一切?那么在一切情况下都因该是对的喽?还是其中的部分才如此?还是与所处的情况无关?无数的可能都是对的?这些可能甚至可能以种种方式对立……因为与所处的情况无关,所以无损真实。

  真理?特定情况下才是对的,那么一切情况下都是对的就不是真理了吗?

  看啊,人的定义就是如此的,不从里面发现什么,创造什么,而去破坏,毁灭,顺便把自己也给那个了,就不好了吧?

  
  我们不知道真实、也不知道存在在一定基础上的真实,不过可以假设……

  整体存在在一定基础上,那么部分呢?部分就不存在一定的基础上了吗?

  基础可以是精神,也可以是物质,甚至是混合体,又何不可?

  一个部分对另一个部分,基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这不影响它们互相冲突、互相排斥、互相补充、互相替换,促进发展……

  接着玩一个游戏,抽象一下,得出一个包容的结构……

  理念世界,从柏拉图的定义到亚里斯多德的反对,普罗提诺的三三拆,再到康德和叔本华等等割了又割……

  晚期斯多葛学派那位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8226;奥勒留(121-180)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

  到了新柏拉图的普罗提诺(204-270)那里物质就变成了绝对的恶,万恶之源,神与善的对立面,非存在,一切存在的否定,“真正的虚妄”!,没有任何属性,无法捉摸,因此只是一个逻辑的抽象了……

  如果去掉主观的方面的话和现代物理里的费米子和玻色子就有点像了,或者说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可能包涵性还要大一点呢……

  (你不认为现代物理就是概念的逻辑和数学的再定义吗?没有概念,你从那一堆逻辑和数学,顺便再加上实验什么的里面,如果也能发现点什么,那么确实可以说幸运到可以随便买张彩票就能中500万了!……这就是所谓的某种穷尽,而出于源泉的怎么可能穷尽呢?)

  定义!定义!定义!……

  (我这里的定义对于一个游戏来说,好像就已经太多了……)

  可能是无穷的,谁都可以给出一个这么的结构,包容它们……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注:“普罗提诺的三三拆”请参考《西方美学史论丛》 汝信 杨宇著P59 “普罗提诺论美-新柏拉图派美学初探”一文,三位一体的来源?

  百度百科“普罗提诺对理念世界划分的三个等级”词条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命名、定义的本质不是本质本身
命名、定义的本质不是本质本身

  Sunline

  我们命名、定义各种模式试图据此去发现本质……

  不是是说,我们命名、定义的了本质,那么这个被命名、定义的了本质就会成为本质了……

  命名、定义的本质不是本质本身……

  一个几何图形的投影,投影的方式,投影到什么基础上面,这个被投影到的基础的特性,及其中间的一切,也可以用基础进行嵌套,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都不包括在这个几何图形中,这样这个几何图形可以被看作是具有某种原子性质的……

  如果认为几何图形的真实包涵了在各种潜在基础上可能的反映呢?

  这个包涵的模式与原子的模式相比就没有在什么基础上更具有一点优势了吗?还是说用这些个模式,上面只是说了两种,发现本质的可能都差不多呢?

  这样用一种模式认为是本质本身,而否认其他的模式,否认其他的模式作为本质的可能,是不是自认为必然了呢?这估计是命名、定义的本质的人,本身都没想到的吧,他们的命名、定义如果没有被自己误用的话,居然可能被后人误用了……

  可能无罪,必然有罪吗?

  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宏观现象、微观现象和真实
宏观现象、微观现象和真实

  sunline

  真实可以被定义为无数宏观现象。

  真实可以被定义为无数微观现象。

  宏观现象可以由无数微观现象组成。

  既然如此,如果一套微观现象可以说明一个宏观现象,那么换一组微观现象那么就不可以说明一个宏观现象了吗?如果没有,可能只是没有发现罢了,没有发现不等于没有……

  如果一套宏观现象可以说明真实,(这里只是打个比方,至于现在究竟存在不存在这样一套可以完美地说明真实的宏观现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么换一组宏观现象那么就不可以说明真实了吗?如果没有,可能只是没有发现罢了,没有发现不等于没有……

  宏观和微观是相对的……

  基础也是相对的……

  我们认为的真实更是相对的……

  2009年4月7日星期二

知识-有序的建筑材料
知识-有序的建筑材料

  sunline

  知识-有序的建筑材料,

  或许已经搭成人造的建筑,

  在真实的联系中,被重构……

  把它看作符合需要,

  取用方便的,

  建筑材料

  -有序的,

  和那混沌……

  激活?有序的建筑材料?

  回忆?已有的,是否更加方便?

  从混沌中也是会生成建筑材料的……

  它们存在自己的特性……

  知识-有序的建筑材料,

  或许是更大抑或是更小的混沌,

  自然生成的作品-人造的建筑,

  我的自然,

  我在自然中,

  与自然的联系?

  与真实的联系……

  2009年4月22日星期三

可以为自己的哲学定界限,但不可能为哲学定界限
可以为自己的哲学定界限,但不可能为哲学定界限

  sunline

  这个题目是看了Purelygrey的《如果有人说他能为哲学定界限,有人会相信吗?》后的思考,写到后面就或者说一开始就超突了预设的目标,在写完后才发现,于是在这里补入此段。

  Purelygrey的《如果有人说他能为哲学定界限,有人会相信吗?》:

  
  百度贴吧真是不错,好多思想都生出来……

  

  我因该是看了这个帖子后写本文的。

  可以为自己的哲学定界限,但不可能为哲学定界限。

  可以为自己的思想定界限,但不可能为思想定界限。

  哪怕说逻辑是理性的吧,人类的逻辑,更何况说是某个人的逻辑,会是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

  如果逻辑是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的部分,那么你怎么样才能,在对其他部分的本质未知的情况下,不误用这部分? 

  界限,包括了一切的可能,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如果能够被人类确定出来的话,确实是存在的本质。

  但不是说用逻辑加上意志就能够定界限,这样做就好像自认为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一个主观化的神,“我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我说是无限的,于是就是无限的,很多人都会陷入逻辑甚至意志中,不可自拔。

  用逻辑加上意志而不是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定义的“无限”或者“无限的”,本质上是有限的。

  我提出个这么个问题“寻求的逻辑必须使用现有的逻辑去构成吗?如何如何超越?【前提:在寻求中】”-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

  从某种程度上看,鸡和蛋是同一的……

  在这里推出一个似乎是次要的结论:可能不是必然,如果用可能去否定其他的可能,就是自认为必然了,在可能中,自身是必然的吗?也不见得吧……

  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如果存在,那么是否存在次级的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

  如果次级的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存在的话,那么是否会发展?

  既然如此,你怎么就确定你认为的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就不是一个次级的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呢?

  确定必然,不如确定可能,可能可能定义更必然的必然。

  这里定义的思想应当被超越,不断地加以超越,否则固定下来的,不免是对一切借以存在的本质的一种亵渎。

  可以为自己的哲学定界限,但不可能为哲学定界限。

  不能否认某个人的哲学不是哲学,也不能以某个人的哲学为标准来限定哲学,这样限定的其实是那个人的哲学,那个人的哲学的界限。

  2009年4月25日星期六。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哪个点都可以,为什么会用这个点?
从哪个点都可以,为什么会用这个点?

  sunline

  可以肯定任何一点。

  可以否认任何一点。

  为什么肯定?为什么否定?

  因果?为什么要这个因果?

  从哪个点都可以。

  为什么会用这个点?

  意志?什么的意志?

  个人的意志?自然的意志?真实的意志?

  除了意志,还有什么?

  我怎么知道我的意志?

  庄子曰:“缮性于俗,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庄子《缮性》

  后天可以成为先天的工具。

  于中超外,不可?顿悟?

  俗为何俗也?再有,何俗谓之俗?

  思以求致其明?何明?何思?

  “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庄子《刻意》

  “精神四达并 流,无所不 极,上际于 天,下蟠于 地,化育万 物,不可为 象,其名为 同帝。” -庄子《刻意》

  对立之论亦在,皆真,皆否,何立?何择?现吾亦无知也……

  2009年5月10日星期日

获得小圆满的概念
获得小圆满的概念

  -读Purelygrey《*的奥义系列之一》有感

  sunline

  Purelygrey的那篇文章的命名定义确实很容易引起误解,不过我认为可以做Being(存在)解,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这是诗歌,充满着隐喻,现代人很少能体会诗歌的多重隐喻的内涵,或者认为自己认为并被一大群人都附同的判断就是唯一正确的,再好也不过发现了几个解释的可能,他们不知道诗歌的本质是超越解释的,而本质又是超越诗歌的……

  而“毛”呢?我们的存在,可能超越思想,或者不能真正被解释的,不就像“毛”吗?这是生长的还是存在的?它们“不灭”吗?

  解释是可能的,但不是说哪个解释会是必然的……

  一和二可以联接,可以不计顺序,也许超越了顺序。

  而三的联接可能就复杂了不少,不是简单地与一或和二的联接,或者是与一并和二联接,还可能是与“一和二的整体”的联接,那么,一与二呢?难道就不会是与“二和三的整体”与“一和三的整体” 的联接了吗?

  你发现了吗?这种联接不仅限与本身,而是互相的,交互的!这种联接是有生命的,或者说生命由此而诞生!当然要理解这个是不能只陷入我写的文字里面的……

  这种联接的复杂程度倍增,而三的联接,不能说是完美的吧,至少是是逻辑上全部都联起来了的话,那么或许可以称之为“小圆满”了……

  所以即使一和二联接了,甚至有很多组,而且,三的选择也是任意的,不过真正要完成三的联接,成为“小圆满”还是十分困难的……

  2009年5月30日星期六

尝试一二的初联-可能和必然与基础和规则
尝试一二的初联-可能和必然与基础和规则

  sunline

  基础是相对的。

  自己是基础的一部分,

  他人也是基础的一部分。

  规则也是相对的。

  基础限定着规则。

  我们看到的是可能,而不是必然。

  基础是相对的。

  规则也是相对的。

  起初当自然被认为是必然的时候,

  人类创造出神来反抗被认为是必然的自然。

  而当神被认为是必然的时候,

  人类又用其他的什么来反抗被认为是必然的神。

  可以发现,

  当什么被认为是必然的时候,

  人类又用不同的什么或者同一个什么的不同的方面,

  来反抗被认为是必然的什么。

  例如物质,

  这个什么就可能在必然和可能之间不断地流转。

  他们创造的其实正是他们希望消灭的。

  人类正是不断地,

  用可能来反抗、打破、消灭,并创造着必然,

  这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但是人类没有发现,

  自己用来反抗必然的可能同样也不是必然。

  创建必然的源泉同样促使被创建的必然自身的毁灭。

  基础的变化,可能的诞生?

  还是,由于可能促使基础必然发生变化?

  因为,那自认的必然的试图禁锢自身的土壤?

  备注:在我写的其他的文章中已经描述了不少可能和必然与基础和规则,这里只是尝试建立一条最初的联系……此外还点明了几句……不过,一切都在隐含中……

  2009年5月30日星期六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人有联系的本能
人有联系的本能

  sunline

  
  人有联系的本能。

  人可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联系的本能。

  如果能正确认识到自己联系的本能,

  可能就可以自由地运用,

  而不至于受到他的伤害。

  因此也就不会将这种本能视为敌人,

  自受其害……

  害上再害,以至无能,闭而不开,是谓自闭……

  害而不惧,开之又开,无知总误,自耗其身……

  开闭非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