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刘瑁离开后,刘焉将刘璋留下来,寻思了一会道:“璋儿,幽州乃是苦寒之地,如今鲜卑强大常劫掠幽州十分危险,你和你母亲就留在冀州吧!”
“父亲不可,幽州虽然苦寒却正是男儿该去的地方,孩儿立志扫亲胡虏怎能不去幽州呢?”刘璋一听刘焉不让他去幽州顿时急了!
“不是吾不让你去,只是你现在还小!”刘焉继续劝道。
“真是因为孩儿还小,才更应该去幽州,如果孩儿在冀州整日沉溺在秦楼酒香与诗人吟诗作对怎能完成扫清胡虏的大志!孩儿只有在幽州历练才能时刻记住孩儿的志向!”刘璋据理力争道。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二章:策马奔腾
“好吧,你就随吾去幽州!”见刘璋坚持,刘焉也不在言语,反正刘璋以后要和他呆在一起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谢父亲!”刘璋对刘焉道谢,想了想有道:“父亲,吾明日想要骑马!”
“哦,这时为何?”刘焉差异的问道,骑马不是一般的累人,而且现在正值严冬刘焉还真担心刘璋握不住缰绳!
“父亲,此次入主幽州,必定会和鲜卑开战,如果吾不能做到弓马娴熟怎么能上战场呢?”刘璋道。
“可骑马不是一天能学会的,我们要尽快赶到幽州没时间等你学会!”刘焉带的食物等日用品都是计算好的,如果在这里等刘璋学习骑马定然不够用了,即使路上到了州县可以补给但尽快到达幽州也能少些舟车劳顿!
“父亲尽可放心,我在洛阳时已经学会骑马了,只是不够娴熟而已!”刘璋解释道。
“好吧,你想骑马便骑马吧!”刘焉对这个儿子不是一般的宠爱,一般事都依着他。
“多谢父亲,孩儿告退了!”刘璋转身回到自己的马车!
第二天清晨,刘璋起床吃完晚饭后,找两屯的屯长要了一匹战马,这两屯的屯长一个叫王雄,一个叫李昌都是身材魁梧的汉子,武艺勉强算是三流武将,即使刘璋也有把握在二十回合内击败他们!由于他家事只是平民,武艺也不行在军中混了十几年也仅是个屯长,这次护送刘焉的任务无人接受,才被安排到他们身上,见到刘璋走过来两人赶紧去迎接,在军中混了十几年早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鲁莽汉子了,如果惹恼了眼前这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他随意一句话就使他们死的不能再死,“小公子,不知前来所谓何时?”
“吾要一匹战马!”刘璋回答道。
“啊,小公子能告诉某要马做什么吗?”两人赶紧低头哈腰道,标准的骑兵配置都是一人三马,备用的马也有不少,给刘璋一匹也不碍事,只是战马是稀缺物品,军中管制即为严格,少了一匹却说不清去哪了,他们这屯长的位置也做不了多久!
“吾想要骑马去幽州!”刘璋解释道。
“呃,公子有马车,为何要骑马?”王雄与李昌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看着刘璋,实在不明白这个小祖宗在闹什么幺蛾子,再说这小身板会骑马!
“怎么,吾为什么要骑马还要向你们交代吗?”刘璋微恼道。
“不是,公子自然不许向我们交代,我们这就去牵马!”王雄两人不敢再说,立刻去给刘璋牵马!
走几步路的功夫,两人就将一头系着缰绳的高头大马牵到刘璋面前,将缰绳递给刘璋谄媚道:“公子,这时我们两屯中最健壮马了,公子你开合不合你的意!”
“还不错!”这两人牵来的马的确不错,膘肥体壮,前腿一踏顿时溅起一阵灰尘,虽然比不上传说中赤兔、的卢那种神马,却也是难得一见良驹!
“公子满意就好!”听到刘璋的话,两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王雄两人是松气了,可刘璋可犯难了,在这个没有马镫的时代,普通成年人想要上这种高大战马都不容易,更不要说才仅有七岁的刘璋了,刘璋在洛阳虽然练过马术,但骑的不但不是战马,还是个小马驹!此时想要上马还真有些困难!
“你们两人将吾扶上去!”刘璋略微有些尴尬道。
“是,公子!”见到刘璋为难的样子,两人心中想要又不敢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刘璋扶上马背。
这匹马虽然膘壮却已将被驯服的很温顺,要不然王雄两人也不干让刘璋去骑,要把刘璋摔出好歹了,他们就直接自尽好了!可即使这样两人也小心翼翼的守在刘璋身边生怕刘璋掉下来。
“你们两人走吧!”刘璋嫌两人碍眼,指使他们离开。
“少爷,这、、、”两人既不敢离开,有不敢明言不相信刘璋的马术,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走开,”刘璋大喝一声,双腿加紧,“啪”的一声挥动马鞭,身下的马屁猛地窜了出去,吓得王雄;两人赶紧闪开!
骑在马上的刘璋回头看了一眼两人,见两人没有受伤,将注意了转移到骑马上,骑战马和骑马驹还是有很大差别,对臂力和平衡力的要求都十分大,不过幸好刘璋的武艺已经达到三流武将,玉真子对他臂力、平衡力以及眼力等都特训过,也就勉强跌跌撞撞的不至于掉下来!
“驾、驾、驾、、、”营地傍边不停的响起刘璋的大喝生,经过半个时辰的熟悉,刘璋已经完全能掌控身下骏马,一遍又一遍在营地旁边来回奔跑!二月的北方虽然还很冷,但骑了半天马的刘璋身上却已经热腾腾的!
而营地内的刚吃完早饭的士兵都围在一起,饶有兴致看这刘璋,都料到娇生惯养的少爷还有这样好的马术,比起他这些最少骑了几年马骑兵也丝毫不差!
“你们看,这为小少爷骑的还真不赖,比某都不差!”
“什么叫不差,明明是比你还好吧!”
“比某好,不也比你好、、、”
“哎哎哎,你们听说了吗?这位小少爷就是鼎鼎有名的洛阳神童!”
“什么?洛阳神童,就是那位和司空大人作赌局为三辅百姓赢得三十万石粮食的刘璋刘公子!”
“是啊,就是这个刘公子不但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而且心地善良、淡泊名利,为三辅百姓赢得三十万石粮食还以皇室名义捐赠!”
“那某一定要好好谢谢刘公子,当年某第一年当兵吃粮,没发饷银,如果不是刘小公子为某赢得粮食,某娘就不知道还能不能活下来!”
“得了吧,刘公子那是为你,他是为了整个三辅百姓!不过某也要谢谢刘公子,没有刘公子某家媳妇也要饿肚子了!”
“对,某家也要谢、、、”
“某家也是、、、”
顿时,两屯将士一群人都在说起刘璋的善行,简直将他说的如圣人一般,原来这些士兵都是三辅百姓参军的,都受过当年刘璋赌局的恩惠!见刘璋骑马回来,呼啦一群围住刘璋,吓得刘璋还以为兵变呢,赶紧欲要骑马离开。
就在这时,听到一位领头的道:“敢问,汝可是有洛阳神童之名的刘璋刘小公子!”
“是啊,有什么事?”刘璋并不知道这群士兵刚才讨论之事,还以为自己做出什么事这群人来兴师问罪!
“那就是你了!”一个士兵大声道。
“怎么,有话好好说咱们、、、”刘璋以为这些人要动手,正要逃走,可突然见到不可置信的一幕,这群士兵居然全跪下了,“哎,给位兄弟,这时怎么回事?”
其实这群士兵并不是全都想要跪下,但是有几位跪下他们顺势也就跪下了。此时听到刘璋居然说兄弟们,立刻感动的一塌糊涂,堂堂皇室宗亲,宗正刘焉刘大人的小公子居然称呼他们兄弟们,简直死了也值了!(夸张了!不过这群士兵感动却合乎情理,在东汉这个时代典型的尊卑有别,关羽张飞之所以在任何时候都对刘备不离不弃,便是由于刘备当年以汉室宗亲的身份与两人结拜,令两人受宠若惊!)“公子,你不知道啊,当年你救了某娘一命!”那位差点死了娘亲的士兵道。
“是啊,公子你当年、、、”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三章:抵达冀州
一群士兵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半天,刘璋才搞清楚是因为他当年的赌局捐粮为他赢得的声望,看着这群士兵真挚热切的眼神,刘璋心中一阵感动,他一点小小的恩惠竟然换来如此大回报,这更加坚定了他尽早结束这乱世的信念!
“各位兄弟请起,吾当年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必如此!”刘璋赶紧将身边的人拉起来,“吾当日所做解释应该的,当不起各位兄弟的大礼!”
“公子的大恩大德某等绝不会忘记,某等没有什么本事,只能一路上尽心保护老爷和两位少爷!”领头那位士兵神情激动道。
“那多谢各位兄弟了,只要各位兄弟能保护吾等一家赶到幽州,吾便感激不尽!”
就在这时,刘璋的车夫走到刘璋身边道:“小公子,老爷让小人通知少爷,该启程了!〃
“知道了,今日吾不坐车了!”刘璋又转身对这群士兵道:“各位兄弟,启程吧!”
“是,公子!”听到刘璋的命令,所有将士皆披甲上马。王雄、李昌两人立刻来到刘璋身边扶着刘璋上马!
骑马赶路虽然并不需要多快,但却无聊透顶,刘璋唤来王雄两人,询问了军营训练、打仗辎重运输等一些的情况,到也没有那么无聊,听到两人的叙述,刘璋才发现军营的实际情况与书上记载的有很大区别,他以前不过是纸上谈兵吧了,很多认识都是错误,如果真的打起仗来不败才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公子怎么有兴趣关心这些事,难道公子想要上阵打仗?”王雄不解问道,刘璋询问他问题特别细致,就连征战时马匹草料存放都问的一清二楚,似乎真的临阵打仗似的!
“怎么,不可以吗?”刘璋眉毛一皱,笑问道。
“小公子怎能上阵呢?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公子乃是汉室宗亲作上阵杀敌这种危险的事呢?”王雄语气理所应当道。
“哎!”刘璋笑叹一声,没在说什么,乱世再有几年来临了,谁还管你是不是汉室宗亲,就连身为少帝的刘辩不也被董卓鸩杀了!更何况他这个汉鲁恭王不知的第几代孙子了!
“幽州身处边疆,不但鲜卑时常劫掠,如今更有盗民四起,吾多了解一些也多些保命的手段!”
听到刘璋的解释两人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他们也听说过幽州边患,还听说过鲜卑是如何残忍,这也是为什么在右羽林五营没人愿意护送刘焉去幽州的原因,如果不幸遇到鲜卑士兵那可就完蛋了!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嘛!
“刘大人为何要上表前往幽州呢?留在繁华的洛阳多好啊,就是不留在洛阳去冀州也好啊!”刘焉上表前往幽州之事在洛阳已经传的人尽皆知,军中这些不明朝堂争斗的下级军官还以为刘焉在犯傻才去幽州呢!
朝廷的明争暗斗刘璋自然不能说给两人知道:“这几年鲜卑多次进犯幽州,父亲升为汉室宗亲,有是九卿之一自然不能放任鲜卑荼戮幽州百姓,于是请旨前往幽州平定鲜卑!”
“原来是这样,刘大人果然高义,为天下百姓着想!”两人出生平民,而又是军中的低级军官,对朝廷剥削百姓的行为有清晰的认识,远没有普通百姓容易欺骗,如果别人对他们说前往幽州是为了平定边疆,打死他们,他们也不会相信的。但刘璋说出来他们确信了,只因刘璋当年为百姓赌赢的三十万石粮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汉的根本就是百姓、、、”刘璋说道一半,看到两人迷茫差异的眼神便停下来,他说的思想有的太过超前此时说出来反而不妙!历史的进步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
、、、、、、幽州治所为蓟县,处在洛阳的正北面,中间隔着冀州,如果想要到达蓟县便必须横穿整个冀州,走了四天的行程刘璋等人才离开河内郡进入了冀州境内。
冀州,辖郡、国九,县一百,面积与豫、青、徐、兖州相差无几,大约有司州的四分之三,与并州、幽州、凉州相比连一半面积的没有,而和益州、扬州、荆州、交州更是没有可比性,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有冀州的五六倍甚至十了倍大,但冀州却是名副其实的大汉第一州,人口达到了六百多万,为各州之首!
然而冀州即使在黄巾之乱中成为了主要战场,天灾**让冀州百姓死伤无数,但冀州仍然在短短十年内急剧恢复,为袁绍供养出了五十万大军,实在是令当时各诸侯嫉妒的眼发红的膏肓之地!
在东汉末年,要说运气最好的两位诸侯,便当属袁绍、袁术两兄弟,袁绍占了大汉第一州的冀州不说,而袁术的地派便是与冀州相差无几的豫州,同样能供养起四五十万大军的膏肓之地!如果当年若不是袁绍、袁术两兄弟不和,估计当年十八镇诸侯讨完董卓便是要讨袁家了,毕竟这两兄弟占据了当时天下四分之一的人口,将近一半的兵丁!
进入冀州没有多长时间,刘璋就感觉出了与司州的不同,这里远没有作为帝都洛阳的繁华,也没有奇山俊景,有的只是粟麦青青,阡陌连野,望之不尽的欣欣向荣之色!
经过二十几日的颠簸,刘璋一行终于从接壤司州的魏郡来到了冀州治所常山高邑县,由于老爹在朝廷中身份特殊,即为宗亲有是九卿之一,此行前往幽州虽有贬谪的味道,冀州的大小官吏却没有一个敢怠慢的。上至刺史、太守,下至县令、县尉皆出城迎接刘焉!众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