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海权-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阿尔贝蒂纳宫,德国注维也纳领事馆的另一位特使伯恩哈德·冯·比洛秘密拜见了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外面愤怒的指责军队无能的维也纳人不清楚,但是德国人可是清楚地很,如果奥匈的财政能在坚持1-2个月,结果可能就完全两样了。

    因此作为奥匈陆军总司令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算不上是败军之将,这位在1866年库斯托扎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的陆军元帅依然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势和影响力。

    如果能够让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不再支持皇帝,那么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将失去最后的支柱,那么除了退位,他别无选择。

    为了让大公点头,德国伯恩哈德·冯·比洛将德国的计划告诉了大公,并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到。

    “大公殿下,正如我所说的,按照这个计划,伟大的奥匈帝国将被一分为三,但是,玛丽皇储妃殿下将会成为奥地利和匈牙利女王,而斐迪南大公将会成为新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国王。三个国家的王冠依然属于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的荣光依然不曾褪色。”

    “可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却缺少了作为帝国皇帝的荣光。”阿尔布雷希特也同样不愿意接受,这不仅仅是王冠旁落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也标志着曾经无比辉煌的奥地利帝国彻底成为历史。

    “但是玛丽殿下的孩子莱因哈特殿下将来会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有一半哈布斯堡家族的血脉,难道这样的荣光还不足够吗?

    大公阁下,您应该清楚,奥西帝国本身就有着一大堆问题,匈牙利人一直在谋求独立,就算约瑟夫陛下撑过了这次,又能怎么样呢?威严扫地的皇帝能否长久的维持住帝国不再发生这样的危机?”

    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沉默了,他是个明白人。奥匈内忧外患千疮百孔的情况他十分清楚,但是就这么让他做出逼迫皇帝退位,亲手毁掉帝国的行为对这位保守的军人来说简直是难上加难。

    沉默就等于默认,决定乘胜追击的伯恩哈德开始大打感情牌。

    奥地利到底是神圣的德意志联邦的一份子,当年大家可是并肩子上打过法国人,打过丹麦人。因为一点点分歧和争端,大家干了一架,不过这么多年了,也和好了嘛。现在奥地利回到德意志的大家庭中也是不错的选择啊

    大公您本身又是世袭的特申公爵,是德意志的公爵,当年还是普鲁士国王的威廉一世陛下还给您授予了普鲁士元帅军衔和圣乔治大勋章。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建立,大公您也是德意志帝国的元帅啊。

    所以大公您要为了所有德意志人的福祉着想,劝约瑟夫陛下不要再坚持了,这样的选择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德意志帝国,而历史则会记住,这个统一的德意志人的帝国是由大公您的贡献而建立的。

    伯恩哈德离开了,但是他的话语让大公动摇了。

    一个统一的德意志人的帝国是千千万万德意志人愿望,同样作为一个德意志人,,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也有着这样的愿望。

    “历史会记住一个统一的德意志人的帝国是由您的贡献而诞生的。”这句话不可遏制的**着他,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荣光?

    最终大公在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地利帝国之间选择了前者。

    而另一边,到达圣彼得堡的德国大使则在冬宫内努力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交涉,试图在对奥问题上达成共识。

    在得知德国人准备将奥匈帝国一分为三的时候亚历山大三世就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德国大使的话,十分强硬的表示决不允许德国人以任何形式吞并奥地利。

    对于沙俄的反应德国人早有预料,德国大使胸有成竹的传达了腓特烈三世的意思:“德意志人的事情由全体德意志人自行决定,奥地利人民会用公投的方式决定自己的未来。而任何外来干涉都视为对德意志帝国的宣战。”

    政治讹诈嘛,大家谁都会,但是就算要讹诈你也得有底子啊。就沙俄的军事动员力,想和德国开战?那么奥匈军队在塞尔维亚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德国大使也毫不客气的表示德**队已经二级战备,如果有需要,一周内就能将40万军队通过铁路投送到德俄边境,俄国人想要应对德国人的进攻要花多久?而且俄国真的准备和德国打一场全面战争吗?

    没了底气,亚历山大三世自然怂了。既然讹诈不成,那么咱们大家就认认真真的谈吧。你德国人今天来找我,肯定不会是就为了来通知我一声有本事就来打吧?

    肯心平气和的谈那就是好事,大家都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沙皇陛下您尽管开价,柏林这边自然会讨价换件。不过我们既然来找您,肯定是有诚意的,所以希望您也有诚意的别把好事给办砸了。

    亚历山大三世在和自己的大臣委员会主席(相当于宰相)尼古拉·邦吉商量后对德国人提出了如下要求:

    1、对元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

    2、保加利亚必须变成俄国的保护国

    3、获得黑海沿岸国家以及塞尔维亚的驻军权和通行权。

    以上三条要求被传回柏林之后,腓特烈三世表示原则上可以同意,俄国人的要求并不算太过分。

    1772年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将波兰瓜分后,加利西亚就被分给了奥地利。而俄国人当时也是迫于军事压力和外交困境,不得不放弃独吞波兰的企图。现在奥地利嗝屁了,那你把加利西亚给我吐出来。

    对于把中欧搅屎棍波兰送去给俄罗斯添堵,约亨举双手赞同,最好加利西亚的波兰贵族整天闹。

    而保加利亚显然是俄国人对1887年的《地中海协定》耿耿于怀,现在如此好时机,当让要来找场子。

    这个也能答应俄国人,毕竟巴尔干地区对德国来说是能不沾就别沾,在约亨的影响下这一点现在深入人心。让奥匈解体未尝没有约亨为了摆脱《德奥同盟条约》的束缚,远离巴尔干火药桶的考量在里面。

    有塞尔维亚那帮逗比在,约亨也不担心保加利亚的站队问题。作为巴尔干同盟,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联手揍奥斯曼土耳其的小伙伴,塞尔维亚居然因为没有得到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结果要求盟友保加利亚割地补偿他。

    自然不肯的保加利亚结果被塞尔维亚这个逗比联合奥斯曼土耳其给狠揍了一顿。最后闹得一战保加利亚宁愿和世仇奥斯曼人站在一起也要联手把塞尔维亚给灭了。

    所以,你要保加利亚是吧?没问题。

    至于沙皇陛下想要把黑海变成俄罗斯帝国的内湖的野心,德国人表示无所谓,黑海沿岸都是斯拉夫人的地盘,我的手也伸不过去,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吧。

    当然就这么全盘答应了自己也太没有矜持了。我这边也有几点补充:

    1、保加利亚成为你的保护国可以,但是斐迪南一世可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室出身,又有着哈布斯堡家族和科哈里家族的血统。所以这个人被你给从王位上弄下去了我这边面子挂不住,你让他给我在保加利亚沙皇的位子上坐稳了,不许动。

    2、这次奥匈解体完全是因为被塞尔维亚人扫了面子,奥地利现在并入德国,我们要帮忙把这个面子找回来,这样才能让奥地利人有认同感。所以波黑这个地方不能给塞尔维亚人。当初不是说好托管吗?现在托管时间还没到呢,暂时交给未来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管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俄国人一看德国人的回复,要求都答应了,就是加了两个小尾巴。这要求也不过分,保加利亚变成了俄国的保护国,斐迪南一世坐在王位上又能怎么样?没了奥匈撑腰难道长本事了和我开片?行,这条我答应了。

    至于塞尔维亚,这帮民族主义疯子打赢了奥匈还不知道狂成什么样呢,是要杀杀威风。而且让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担任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继续托管波黑从名义上也说得过去。没问题,这条我也允了。

    德俄私下里达成了协议,俄国人得到了他想要的,而德国人则得到了俄国人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置身事外的承诺。拉一派打一派,而在奥匈的问题上,无疑是俄国人最有发言权。只要俄国人点了头,其他人的意见真的无足轻重。

    没有了俄罗斯的威胁,德国人就可以稳稳当当的准备应付英法了。
第117章 奥匈崩溃
    奥塞战争爆发后,奥匈陆军在波黑境内的驻军进军贝尔格莱德。战争起初进展十分顺利,由于塞尔维亚暂避锋芒,奥匈军队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奥匈军队的快速推进在维也纳的刻意宣传下让奥地利人欢欣鼓舞,一时间国内的矛盾仿佛销声匿迹,就连萎靡不振的经济也有了复苏的迹象。

    而这个时候,匈牙利人则在耐心等待机会,前线传来的任何坏消息都将成为他们发动的信号。

    而塞尔维亚人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此时的塞尔维亚还不是那个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捞到了好处,变得强大起来的塞尔维亚。彼得一世也没有像在一战时那样坚持奉行“拒敌于国门之外”策略,自信心爆棚的喊出“一步也不能退”的脑残宣言。

    因此塞尔维亚人决定守边不如守险,将部队分别部署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德里纳河东岸的西部山区里。

    拉多米尔·普特尼克将军率领的塞尔维亚军队在并没有在奥匈军队强渡德里纳河的时候进行攻击,因为他知道,如果奥匈人动用内河炮舰,那么自己的军队会被舰炮轰成渣。

    而顺利渡过德里纳河,眼看就能如匕首一般捅进塞尔维亚腹地的奥匈军队在采尔山和埃维尔克山遭遇了拉多米尔所部的坚决抵抗。

    由于塞尔维亚军队依托地势构建防御阵地,一方面西部山区的地形让重武器运送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仓促开战准备不足,严重缺乏重炮的奥匈军队不得不用步兵攻坚,在交战仅4天后,奥匈军队就伤亡近2万人,而仅仅向前推进了15千米。

    前线陷入僵局,意识到想要速胜已经不可能的奥匈人不得不停下进攻的脚步,奥匈总指挥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鲁道夫大公不得不从奥匈境内调集了10个师和大量重装备,试图用优势兵力压垮塞尔维亚人。

    然而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严重高估了奥匈帝国的铁路运输能力,汹涌而来的军列和糟糕铁路调度指挥几乎使奥匈帝国的铁路系统瘫痪。

    直到8月,这10个师的部队和装备才算完全到位,奥匈军队准备用攻下贝尔格莱德来为皇帝庆祝生日(8月18日)的希望彻底破灭。

    8月中旬,17万奥匈军队从伏伊伏丁那出发攻入塞尔维亚,在内河舰队的掩护下,奥匈军队顺利渡过萨瓦河,直接威胁到了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为了保卫首都,拱卫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部队不得不主动出击,准备趁奥匈军队立足未稳之际给他们来一下狠的。不过前面的作战进行的非常顺利的塞尔维亚人这次失策了,奥匈的人机枪让塞尔维亚人知道无脑进攻是个什么结果。

    奥匈人这次直接把刚买的50挺机枪全运了过来,马克沁再重也比火炮轻啊,而将马克沁配属在炮兵单位的奥匈人这次带上了这个大杀器。这个明智的举动让奥匈人这次占了大便宜,在两军的交战中马克沁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屠杀效率。

    在半天的交战中,塞尔维亚人在奥匈人的临时阵地前丢下近6000具尸体。损失惨重的塞尔维亚人不得不撤回贝尔格莱德聚城固守,而奥匈军队的兵锋直指贝尔格莱德城下,维也纳乐观的认为,攻占贝尔格莱德指日可待,胜利唾手可得了。

    然而奥匈人的胜利也就到此为止了。

    时间进入9月,奥匈在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守军浴血奋战的时候,塞尔维亚人投入了自己最后的预备队。而且塞尔维亚人十分大胆,甚至是堪称疯狂的将预备队投入了西部山区而不是去贝尔格莱德解围。

    塞尔维亚人的目的是希望在西部山区可以取得对奥匈的决定性胜利,从而可以从中抽身,然后回援贝尔格莱德。

    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对局势的判断太过乐观了。

    拉多米尔将军在手上实力充足后对奥匈军队发动了反扑,此时困在山区已经实力大损的奥匈军队6万余人面对塞尔维亚军队的疯狂反扑,再次付出了2万余人的伤亡后,彻底丧失进攻能力后被迫撤退回德里纳河河畔。

    塞尔维亚人的第一步,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的目标达到了。但是在疯狂反扑中同样遭受了惨重损失的塞尔维亚部队也无力去解贝尔格莱德之围了。

    但是一场大败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奥匈军队的这一撤退行为引爆了国内的火药桶。此时在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下围攻贝尔格莱德的奥匈军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塞尔维亚守军也同样不好过。眼看贝尔格莱德的陷落就在眼前,奥匈的国内出事了。

    在西部山区损失超过4万人的部队,不仅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还被人给揍了回来。再加上在贝尔格莱登城下损失的万余人部队,奥匈总共损失超过5万人。

    维也纳的市民可不在乎塞尔维亚人死了多少,也不在乎贝尔格莱德陷落在即,损失了5万人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还“耻辱的”被塞尔维亚人给打了回来。无法忍受的奥匈国民开始走上街头声讨军队的无能,接着又开始将矛头指向了政府。

    这么一闹,奥匈再也没有精力将战争持续下去了,原本就已经在勉励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