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海权-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884年12月4日,朝鲜发生“甲申事变”,清政府随抽调邓世昌率超勇、扬威两舰迅速开赴朝鲜马山浦,平定朝鲜政变,并防御日本。由于基隆海战刚过,携大胜之势的超勇、扬威二舰到来立刻威慑了日本海军,不敢直撄其锋。

    而1885年2月13日,得知南洋水师从上海前来支援的孤拔决定找回场子,认为超勇、扬威已远在朝鲜,而定镇二舰航速缓慢,又无友舰护卫,必然不敢出港应战。遂率领舰队北上拦截由开济、南琛、南瑞、澄庆、驭远5艘军舰组成的舰队,由于迪盖·特鲁安号伤势过重,所以未能随行。双方于浙江大陈海域相遇。南洋水师由于受基隆大胜影响,勇敢与法军接战,但是法国海军拥有装甲巡洋舰巴雅号、拉加里桑尼亚号、凯旋号,木壳巡洋舰伏耳达号、德斯丹号、炮艇益士弼号以及杆雷艇都装号。双方差距明显,澄庆、驭远两舰交战中被击沉,南瑞号重伤掉队被法军追上后击沉,开济、南琛则轻伤逃窜。而此时由基隆出发的定镇二舰全速赶往救援,航行中甚至跑出来16。2节的高速。没有料到北洋水师驰援如此迅速的法军舰队被迫应战。此时对脚下巨舰充满信心的北洋官兵面对优势敌人依然面色从容,发挥出色。定远号主炮命中凯旋号两发,凯旋号立即丧失战斗力撤出战局。镇远号主炮命中法军旗舰巴雅号一发,舰队司令库伯特被当场炸死。失去指挥的法军舰队陷入混乱,镇远号随后用副炮重创益士弼号,益士弼号后因伤势过重,被迫自沉。丧失战意的法军立即撤离。而北洋水师不依不饶尾随攻击,而老旧的伏耳达号掉队被清军追上,被定镇两舰围攻后沉没,史称大陈海战。此战过后法国远东舰队元气大伤,巴雅号、凯旋号、迪盖·特鲁安号重伤,法军可用之船仅剩装甲巡洋舰拉加桑尼亚号、木壳巡洋舰德斯丹号和杆雷艇都装号。而定镇二舰虽然受到法军239毫米主炮多次命中,但是受创轻微,战力不损。

    刚刚得到马江海战大胜消息欣喜若狂,认为对清国的战争马上就能胜利的法国人,在自己的兴奋劲还没过去的时候就被基隆惨败给狠狠的抽了一个耳光。而在陆地上,法国进攻凉山,清军守将不战而退,法军将镇南关付之一炬。再次提起精神认为海上吃了亏也没办法了,陆地上就要取得“重大突破”,马上就要一战定乾坤的法国人,没等几天就得到了远东舰队丧失战斗力的消息,而且还赔上了自己的舰队司令。接着原本被认为是取镇南关已如探囊取物之势的法国陆军被冯子材这个67岁的老将给打的抱头鼠窜。

    两战过后,中法战争法国败局已定,清国海陆皆胜势不可挡。法国国内大受震动,法国总理朱尔·弗朗索瓦·卡米尔·费里被迫下台。而法国国内甚嚣尘上的宣扬要出动世界第二海军远征“碾碎那些黄皮猴子”。不过此时已经因为中法战争开销过大导致紧缩的法国财政自然不能支持这种不用脑子的提议。

    然而清政府以大胜之势却积极求和,最后签了一个实则类似战败条约的《中法新约》,该条约唯一和历史上不一样的就是在越南边境开放两处通商口岸如今变成了一处,只开放了保胜,而谅山则没有出现在条约上。

    当然这就不是德国人关心的了,不过偶尔暗骂几句“打输了也有得赚,老子怎么碰不上这种好事”也是情理之中。德国人只关心两件事:第一,该死的法国人吃瘪了,远东舰队被打的丢盔卸甲,要不是还剩一艘装甲巡洋舰颇具战力,否则法国远东舰队真的是谁都可以鄙视一下了,而更重要的远东舰队司令被炸的粉身碎骨了,这可真是大快人心。第二,就是自己建造的铁甲舰大发神威,所有战果全是定镇二舰取得,而且揍的还是自己最讨厌的法国人,不能更兴奋了有木有。而且德国战舰通过战争得到了强有力的检验,这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金字招牌。对此海军部和德国国内各家船厂都开始盼望订单能源源不断的到来。

    而且这场遥远的战争也开始对德国海军建军思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尔海军学院内的年轻学员们不断的讨论着两场海战,并且追捧主力舰决战思路。对于这点,约亨乐见其成。毕竟未来德国人是要在家门口和英国佬主力舰决战的,要是未来会成为海军力量中坚的这些海军学员们受到现在流行的法国海军新学派的影响可就不好了。

    注1: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人称老毛奇,与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和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并称帝国三杰,也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总参谋部的建立者。一战初期的德意志总参谋长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是他的侄子。

    注2:就是八国联军后期的统帅瓦德西,实际上他的姓应该是瓦尔德泽,瓦德西算是我国近代特有的翻译吧。

    注3:这里的数据使用平均值算的,1874年德国陆军正规军42万人,1893年是55万人,所以这里算出来是49左右。实际上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实际上1886年德国有一次增长幅度超过10%的扩军。不过作者这里实在查不到资料。大家见谅。顺带一提,虽然军队增长幅度看上去不高,但是实际上大幅增长的是动员能力,1872年德国动员人数是130万,到了1893年动员人数高达340万。

    注4:现如今是河内直辖市下辖的山西市

    注5:和瓦德西一样,孤拔也算是我国近代特有的翻译,至于还有一种翻译为科尔贝的,那是按照英文发音来翻译法文的结果
第20章 就叫他黑坑吧
    得到了腓特烈皇储加强对b型火药关注的承诺,约亨接着提出了自己的第二个要求,而这也是约亨自己未来的计划的一块重要拼图。“父亲,另外我有一个请求,我现在已经16岁了,而且我有很多的新创意,所以我想得到一笔资金,然后拥有一家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综合性军需品工厂,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可以转变为实际的产品。”

    这个要求倒是让腓特烈三世非常惊讶,因为自己的这个儿子从小到大没有提过任何经济上和物质上的要求,唯一的一点小小兴趣就是收集那些武器。而现在突然提出来想要一笔资金和一家军需工厂,这让腓特烈皇储很感兴趣:“哦?你怎么会突然有了这种想法?”

    “因为我有一些想法,我认为这些想法如果实现,那么未来武器的射速会更快,弹药消耗会更高,而因此士兵的携带量就会增加,而到时候现有的士兵携行装具就会不符合未来的需求。因此我认为适当的提高士兵的一些并不是武器的软性配置的性能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战斗力,而且这些并非武器的装备看上去可能对士兵的战斗力提升不大,但是能让士兵们更轻松更便捷的投入战斗,一个人不多,但是千百万人一起那么我们和敌人的差距就拉开了。而且我认为这些先进的、舒适的、方便的装备也有利于提升士兵的士气。当然这样可能会让我们在每一个士兵身上多花一些钱,能提升整个军队的战斗力我认为还是划算的。”

    “听上去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也就是说你的军需工厂是准备以士兵身上的穿戴为主要生产方向了?”在这个对步兵携行装具等装备还不重视的时代,约亨的想法显然很特立独行。因此腓特烈皇储认为约亨只是想涉足军服一类物品的生产。

    “并不是这样的,父亲,我认为士兵身上的所有物品都应该得到重视。因此准确的说我是准备涉足步兵所有的装备领域,武器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我对武器的设想是建立在新式发射药的基础上的,有了新式发射药才能有新式的弹药,有了新式的弹药才能有新式的武器。所以在新式发射药出现前,我暂时不准备涉足一些技术过于复杂的装备。当然一些简单的又能提升士兵战斗力的武器我也是有一些想法的。”

    “如果按你的设想来构建,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啊。”腓特烈皇储对儿子的庞大构想有些吃惊。

    “的确如此,父亲,我希望未来,整个帝国的军服、作战服、腰带、背包、军靴、帽子、手套、枪支、弹药、刺刀、铲子的技术革新都由我来完成,当然,巨大的需求量我不可能一个人垄断,也不需要垄断,但是我要这个市场上的所有产品都按照我的标准来生产和制造。当然,生产我的设计也要付专利费给我。而且不仅如此,我的设计还要成为未来他们所有新研发的产品的标准,他们的产品必须要与我的设计兼容,他们,必须遵守我定下来的规则。”

    “呵呵,你的野心倒是不小。不过有闯劲,这样也好。这样吧,在斯潘道有一家普鲁士被服加工厂,一家军需品加工厂还有一家普鲁士兵工厂(注1),都是皇家产业,就交给你打理吧。而且斯潘道就在柏林旁边,对你来说也方便一些。而且斯潘道那里各类工厂比较齐全,如果你以后涉及到有相关的其他加工厂,是皇家的就交给你,私人的你可以买下来。至于资金,等你的样品拿出来以后我再视情况而定,如何?”

    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一个联邦国家,而霍亨佐伦家族不仅仅是帝国的皇帝,同时也是普鲁士王国的国王。因此皇室拥有普鲁士王国境内的大量家族财富。依照传统,皇室子女一出生就会得到领地,通常是城堡、庄园这类固定资产。此外子女成年后还能得到皇帝的赐封,而一般赐予的都是皇室的产业。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帝国的皇太孙,未来的德意志皇帝,虽然现在年纪还小,不过既然他有心想做一番尝试,交给他一部分产业也算给他一个机会,而且自己这个儿子思维向来是天马行空,也许能带给自己不少惊喜呢。

    “谢谢父亲。”对于自己父亲的慷慨,约亨喜出望外。而且斯潘道是个好地方,那里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弹药加工基地,未来对自己研制和推行新弹药能提供巨大的方便。

    得到了父亲的许诺,约亨立刻开始着手自己第一批产品的设计(剽窃)。约亨准备让军需品加工厂生产的第一件产品就是传说中的“神器”——中国多功能折叠工兵铲(注2)。这种具有铲、锯、砍、锤、切、挖、刨、撬、刺甚至煎、炕、烤,小可以用来开罐头,大可以用来开脑壳的万能设备自然是设计(剽窃)的不二选择。

    然后是有水壶、饭盒组成的多用途军用水壶,原型自然是中国的78式(注3);当然现在用的是钢制材料。

    并且约亨准备让军需品厂进行金属拉链的设计和制作工作,为下一步的进攻军装领域做准备。而历史上,拉链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正是军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首次订购了大批的拉链给士兵做军装。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约亨并不着急,当然了,约亨可不是给出1893年的那个经常出问题拉链设计原型,而是直接拿出了美国一战期间出现的“无钩式二号”的设计交给军需品厂试制

    而交给被服厂的的则是以美军单兵携行装具(注4)稍加变化,结合了一些之后的后来的一些改良设计,主要配件为m1956腰带、m1956吊带、组合型防脱胸带、m1967臀部杂物包、m1956弹药包、m1967水壶包和铲套,当然形状都根据折叠工兵铲和组合是水壶做了相应的改变,lc1野战背包(无金属背架注5)。

    之所以以m1956为原型,就是这玩意材质是金属和帆布,以后的工程塑料快速卡扣和尼龙材质的战术背带这个时候可做不出来,而且m1956可以说是未来模块化携行装具的鼻祖,以后步兵携带物品产生变化,只要使用新的配件包就可以继续使用了,而不用考虑整个携行装具完全变更,而且这一整套携行装具将会成为一个标杆,未来别人就算想要涉足携行装具的领域,也只能在这一套上添砖加瓦,设计几个可以与该系统兼容的包具可以,想取代整套系统?别痴心妄想了。就算要取代,那也是自己拿出更好的。

    至于战术背心?虽说改改材质的确是可以做出来,但是一来一战的士兵没有21世纪的士兵所需要携带的那么多物品,二来整出战术背心是不难,但是想要推销出去就难了,在这个步兵多苦逼的时代,按照未来那娇贵的步兵标准配发战术背心和与之配套的各种模块化配件?国会那帮批经费的家伙非扑过来咬死你不可。

    接着是系带式高帮军靴,样式则是巴拿马底鞋底增强型丛林靴(注6),很显然,这种军靴无论穿脱都比高筒皮质军靴更方便,对脚踝部分的保护也更周密,而且透气性也更好。而且巴拿马底边缘着地,鞋掌中心悬空,泥块不容易附着在鞋底上,这种设计增强了在泥泞地形的舒适性,也不会像一般鞋底沾附大量泥块在鞋上,增加了鞋子的重量。

    还有用来代替皮带的帆布内腰带,而样式则是美军acu腰带(注7)。

    而最后还有交给斯潘道普鲁士兵工厂的则是简单、好用、安全的中国67式木柄手榴弹(注8),而其主要组成部分雷。汞和梯恩梯已经是成熟技术所以毫无难度。

    而这6种产品,则是约亨打开单兵装备市场的第一步,因此选择的都是价格不算太高,制作不算太复杂,而且能较明显的显示出优势的设计。

    当然就算产品获得了成功,面对全国的军队需求,这么大的订单量肯定自己一个人吃不下,那么到时候把蛋糕适当的分一些出去,也能结些善缘。尤其是丛林靴,改变一下样式和材质完全可以作为民用品投放市场。当然指望销售给那些绅士们是没戏的,大家的审美观不兼容,只能针对那些经常走南闯北野外穿行的特殊工作人群,如探险家、勘探人员、护林员、登山爱好者。不过本着蚊子再小也是块肉,反正是衍生产品,不赚白不赚。

    当约亨完成图纸后(在海军学院工程学科目上学的制图),就兴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