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人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返人途-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云很亲热的走过来,拍了拍柳书涯的胳臂,又挠了挠微微的小脑瓜“怎么样,小丫头?最近还好吧?没吃人呢吧?”

    “没啊,想吃呢,叔叔让我吃不?”微微很喜欢关云,一口一个叔叔叫着,还挽着关云胳膊不放,问东问西的,还找关云买好吃的。于是关云带上两个小家伙,找了学校外头一家清静的馆子,弄了个包厢,给柳书涯他们点了些特色好菜,让他们饱餐了一顿。

    酒足饭饱之后,这才进入正题。(未完待续。。)
正文 104 古墓现世
    “你们在这学校里呆的时间不短了,该活动活动了,不然你们还真要把自己当寻常学生和图书馆员了。⊥,。。”关云说笑。

    “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嘛!”微微对他撒娇。

    “你的意思是,有事情要我们去办?”柳书涯问。

    “那是肯定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嘛。关于你们身体特异性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该采的血样和细胞标本都已经采集完成了,也不用你们继续呆在研究中心了。这学校里的岗位,无非是给你们提供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但是如果就这么窝在这学校里,你们不都废了?浪费了一身的超人能力。不太可惜了么?”

    “我觉得您其实是想说我们要继续闲着,对不住您发给我们的工资?”微微人小鬼大的揭露关云。

    关云听了哈哈大笑,“你这鬼丫头,人不大,满肚子花花肠子到不少。好吧,就算是因为给你们发了工资,这回来抓壮丁了。说实话,要不是真需要你们出手,我也不会来找你们。”

    “这事儿宋老师知道么?”柳书涯问。

    “他知道,但是他不支持你们去,说是太危险。不过也没拦着。我是希望你们能够参与进来的。”

    听说很危险,微微来劲了,“有什么危险?有僵尸么?”她兴致勃勃的问道,都忘了她自己也差不多快是一只小小吸血鬼了。

    “没有就不用来找你们了。怎么样?去不去?决定权在你们自己。”

    “先说说什么情况吧。”柳书涯没有表态,只是希望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于是关云便开始一五一十的介绍情况。

    “北川你们知道么?”关云问。

    “就是那年发地震那个地方?去世了不少人啊。”微微唏嘘的说道。

    “是的,就是那里。非常令人伤心的一个地方。当时地震十分猛烈。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灾害。不但活人不能幸免,连土里的先人。也难逃厄运。许多墓地都被震裂、震塌了。”

    “所以就有很多僵尸从坟里蹦了出来?”微微好奇问道。

    “哪来那么多僵尸,”关云微笑道。“现在都是火葬,哪有那么多的尸体给你尸变?不过你猜得也**不离十。”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柳书涯问。

    “是这样的,当时地震非常的猛烈,北川附近都有相当明显的震感,周边山区也是一样,很多地方的山坡都发生了滑坡、塌方等事件。地震过后,当地人忙于自救和恢复生产,没顾得上这些山里的情况。

    等过了一两年之后,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当地百姓迁入新城,生活生产恢复到震前的状态,地震带来的伤害也渐渐得到恢复,人们开始了正常的生活,然后就有人开始进入老城周边的山里,找山货出来卖。

    这些进山的人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深入深山老林,其中有几个人就找到一处塌方的山坡。那地方在北川老县城震区西北龙门山脉的一个人迹罕至的高山上。他们发现塌方的山坡上露出了一个青砖垒成的墓室。泥土塌方,墓室一角露了出来。这些人也是时常进山的山民。知道这是遇见了古墓。但是他们不是盗墓贼,胆子也小,都觉得这古墓麻烦。一来受到国家保护,不能随意挖掘。二来古墓里会藏着什么东西谁也拿不准,许多传闻都说古墓里容易出幺蛾子,万一跑出一两个活“粽子”。一般人可吃不消。

    所以这些进山的山客只从墓穴外捡了些掉出来的古砖和小器物出山,想试着换些钱。然后这批东西就流入了附近的地下文物市场。那群山客看东西卖得很好。就有些蠢蠢欲动,他们虽然还是不敢进入墓穴。但是却把墓穴边上的那些塌方掉出来的东西基本都捡回来了,在当地文物圈子里造成了一定的轰动。也吸引了外地的一些专业的盗墓贼过来,想要染指这个古墓。”

    “那你们就没有什么办法阻止他们么?”柳书涯问道。

    “当然有办法,这些专业的盗墓贼虽然很有本事,但是毕竟在各种资源上和政府比起来,还是难以比拟的。所以当地各级政府相关文物保护单位立马就行动了起来。然后紧急调派警力,收缴了部分在市面上流传的这个古墓出土的东西,送到省历史博物馆进行鉴定,得出的结论是,古墓大约是汉末晋初的墓葬。仅从市面上已经在流行的那些东西来看,这个古墓规模不小。但是文献中又没有记载过附近有大型墓葬的情况,所以省博物馆等考古机构一直没有进行相关探查。这次居然发现了这么个大墓,自然要予以重视,进行抢救性发掘。

    当时省内就组织了一批专家,进山开展科考。正好当时军方有一支部队在北川当地援建,所以就分出一个连,随同省内专家上山,然后军队就以野地拉链的名义,直接驻扎在了那墓穴附近,守护古墓不被盗挖。

    省内专家经过初步科考,居然认定这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个侯爷墓。三国时期的蜀汉侯爷,两手两脚也能数的过来,而且看墓的大体形制,还不是一般的侯爷墓,应该是有军功的大侯爷墓,所以那帮考古的学者就兴奋了。地震居然震出了一个重大史学发现。

    但是凭借当地省内的技术水平,发掘这样的大型公侯墓有一点困难,所以就向国家文物管理部门进行了报告,将研究结果也附带送了过去。

    这个古墓的发现,让国家历史博物馆各研究院所和京城各大高校历史系的教授们也都十分兴奋和关注,于是许多专家学者便申请参与了这次的考古活动。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居然落到了一个年轻的。从海外归国不久的历史学博士后身上。这位博士在学术上确实很牛,具备国际水准。但是其主修专业方向是欧洲史,对国内史不是很懂。当然这是相对于国内专家而言的。我们这些大老粗。自然是不能比的。让这人担任大墓发掘的负责人,是有些令人感到意外的。

    不过这个安排在当时除了略有些令人意外之外,并没有引起国内专家太多的反对。因为这些专家都是真正的专家,对名利权势不是很在乎,他们心里,除了探究学术以外,并没有别的杂念。所以他们都认为,只要有个专业范畴内的专家挑头,这个事情就可以自然推进下去。并不需要特别的谁来领导,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独当一面。

    国宝级的史学考古发掘团队人员确定之后,就立刻上路了。

    去到北川之后,发掘考察团队做了一些分工。除了又从当地招募了一些民工之外,发掘考察的主体人员都是各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和他们所带的历史学学生,从博士研究生生到本科生不一而足,都是专业很好的史学人才。

    团队分了两组,一组由一个年轻的国内博士生领衔,带着几个研究生、本科生留在北川新县城的大本营。第一时间接收从古墓实地传来的信息,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的实地考察结果资料。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归类,分析等。同时帮助墓地现场进行资源的调配和运输。

    另一组则是所有重量级专家。在民工的帮助下,在军队的保护下。上到古墓所在地,进行实地保护性挖掘和考察。

    所有的考察工作都开展得有条不紊。根据北川新县城大本营的记录,专家团队很容易的打开了墓穴,找到了墓道,进入了墓室。里面的一切都保存的很好,所有的陪葬器物都没有丢失,也没有在墓穴里发现盗洞。

    每天的工作进度,在当天下午六点前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北川新县城的大本营。这些大山里的无线网络都是由军队架设的北斗卫星专线网络。

    专家们根据这个墓的形制和随葬明器来判断其属性,定性为三国末期的公侯墓,而且还应该是蜀汉时期有数的著名公侯墓。甚至有些专家还大胆的推测这座大墓可能是蜀汉五虎上将中哪位的墓地。但是对于这个确切的墓主人是谁,光凭借已经挖掘出来的明器还不很够。需要找到墓志铭之类的文字记载才能对墓主人的身份进行判断。但是在所发现的所有器物中,居然没有墓主人的相关文字介绍。而且随葬的明器和实用器看起来都是仓促置办的,配套性不是很好。

    所以通过这些都难以判断墓主人身份。最后大家只有开棺看看里头有什么其他的能够说明身份的随葬品。”

    “那你们后来开棺了么?”微微好奇的问道,她像听故事一样听关云讲着这些辛秘的考古事件。厌烦念书的她第一次觉得,学习研究也有有意思的时候。

    “当然开了。但是在开棺之前,国内外两派学者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分歧。海外归来的项目负责人姓师。这位师博士认为,在清理完墓室内其他的明器之后,开棺做进一步考察,确认墓主人身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有什么讨论。

    但是内地的专家却对此有极大的意见。

    因为有些专家在这个古墓里嗅出了一些诡异的味道。所以十分反对立即开棺考察。”

    “他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柳书涯也被这个考古故事所吸引。

    “内地考察团里有两位京华大学的历史系专家,老夫妻俩,德高望重。主持发掘了许多国内汉墓,什么老山汉墓、白云山汉墓之类的,他们两位老人家都参与其中。老头叫韩华,老太太叫罗萍。这夫妻俩在汉墓发掘领域是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但是年纪不小,体力不很够,能到现场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参与其中只做学术顾问,进行专业指导,不主管具体事务。

    就这么两位顾问老人家,对进一步开棺探查,提出了最强烈的反对!”(未完待续。。)
正文 105 内涵诡谲的古墓
    “他们反对什么?”微微好奇的问道。⊥,。。

    “形制不对。”关云答到。

    “怎么又形制不对了?”柳书涯问。

    “其他都没有问题,棺椁出了问题。”

    “怎么了?”

    “棺椁的摆放,和一般的王侯墓完全不一样。王墓可以用什么‘黄肠题凑’,还可配“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等形制,公侯墓也有公侯墓的形制。但是这大墓里的情况,却完全不讲究,简直乱了套了。若不是其中出土文物用“碳定年法”测定,大致都确定的是汉末器物的话,那两位老专家简直要认为这古墓是伪造的了。

    就是这一点,让两位老人家忧心忡忡。

    真墓,假形制。

    之前的那些省里的专家其实对此也觉得奇怪,但是他们对这个现象各有不同看法,有多种解释。但是最终都认为这大墓就是一座蜀汉的公侯墓无疑。

    只有这两位老教授不这么看。

    在他们一生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和科学价值的古代文物,有不少发现的古董都是可传世的绝品,更有甚者,是被认为只在传说中才存在的宝器。这些发现,为研究人类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重要的佐证。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许多不可解释的事情,发现了许多难以理解的现象和事务。所以两位老人在考古过程中,即尊重历史事实,同时在遇见一些有违历史常识的事情面前。都会十分的慎重。

    特别是他们经历的考古项目越多,越发现。很多项目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历史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告人的秘密线索。这些秘密线索隐约有一些关联。然后在历史长河中,在这些古代出土的特殊事件、产物背后,似乎有一股暗藏的力量,在左右这些历史的遗迹。每一次不符合常理的发掘,都能在背后找到那股力量的影子。

    无论是远古的殷商王朝,还是最近的元宋明清,总会发掘出一些莫名其妙,亦真亦假的奇异墓穴,出土一些古怪的东西。

    然后这些项目中发掘的东西及其潜藏的真相。一般都不能公诸于众,而是被封藏起来,成了这个国家的最大机密的一部分。

    我在公安部特殊事务部里服务的时候,很大一部分任务就是探查这些古墓背后隐藏着的不合常理的蛛丝马迹。

    正是因为这样,我和两位老人家也经常要打交道。我从两位老人家那里学到了不少史学考古知识。事实证明,两位老人家德高望重,学术水平在自己的领域里,肯定是世界顶尖的。所以他们的担忧,我认为绝对是有道理的。

    但是很可惜。其他人不那么看,特别是海外归国的师博士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古墓棺椁出现什么样的形制都不奇怪。

    因为墓葬是需要条件的。条件具备,当然要按形制礼仪来葬。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也是可以便宜行事的。这位师博士认为,这座古墓就是这样的一座墓。或许是汉末战乱时期,死了个把公。来不及,也没有条件按形制处置。所以就随便葬了,他认为进一步开棺验明墓主正身,是合情合理也最为必要的事情。

    两位老教授和这位项目负责人师博士争论了许久,都难以说服后者。

    最后,两位老人终于说出了自己真正的担心。

    在他们的考古生涯里,遇到过几次极大的危险。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和这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