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使之成为跨国的组织。许诺他们教会财产以及种种宗教特权,免除十字军骑士的忏悔。教会土地上十分之一的收入被用来支付给骑士团,作为保护朝圣者去圣地的费用。起源地一零九九年,圣地耶路撒冷被攻克,但圣地和东方的拉丁国家还是被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包围着。成立一支常备军的需要日益迫切,于是定下了专门的军事条例,成为了所谓第四教条,即长久的与异教徒作战。十字军的团体纷纷成立,宗教为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镀上了崇高的光环。
像教规一样,骑士团规对每个成员具有相同的约束力。信念与教条将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骑士凝聚在一起,彼此友爱,拥有相同的立场与目的。同时还规定了他们对信仰的忠诚,对领主的尊敬、对言语的谨慎,战场上的公正与宽容,以及恪守荣誉和谦恭的原则。
于是骑士制度独立于封建制度的地方也产生了,十字军的团规与教规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骑士精神中基督徒的种种美德,就在此时形成。十字军的身上既有修道者的虔诚,又有贵族的气魄。一般来讲,丧失领地的破落贵族或者没有获得继承权的世家子弟只有两条合适的出路:教士或者军人,显然后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解放圣地的狂热和教会许诺的巨大利益是无法抵挡的,不少平民变卖家产购置装备只是为了去东方。于是这些职业军人就纷纷参加大贵族的卫队,随着国王或皇帝去东方,向往着丰厚的战利品,或者丰厚的赎金。
这些军人穿朴素的服装,过清苦的出家人生活,用守护圣徒的名字重新命名,在大贵族的指挥下战斗,为教规所约束,因捐赠而致富。自愿献身这项事业的骑士成了完美的典范,于是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狮心王理查一世还有奥古斯都腓力二世都成了楷模,后者死后被追封成圣人,虽然在国内时他们都杀过不少教徒。这些十字军团体就是后来英国嘉德骑士、勃艮底金羊毛骑士,萨伏伊的爱伊霞特骑士(annuniziata),法国圣米开罗骑士和圣灵骑士的前身。
所有这两种骑士都由他们的侍从护卫着,侍从的骑枪尖上挂着长三角形的矛旗。这些旗帜的规格是统一的,上面绘着家族的纹章。相应的,骑士分成两个等级,侍从也有两个等级,squire指较为年长的侍从,随着主人参加战斗;而page相当于勤务兵,多为接受骑士训练的孩子。当时每座城堡都是骑士学校。这些侍从在青年时代完成训练后,经过成人礼就可以成为正式的见习骑士。有些人无法承担骑士的高额开销而终生作为侍从。当然,有来头的王子和大贵族子弟一生下来就是骑士。
有升级自然就有降级。但极为罕见。截至一七九三年,英国共发生过三例降级事件。一六二一年francismichell爵士被褫夺骑士头衔,在威斯敏斯特大厅举行,可见何等严重。他的马刺被收回,剑带被割断,简直是奇耻大辱。
后一种颁赐典礼渐渐地与别的重大仪式相结合,比方说,在英国,骑士的授勋常常伴随着王室的庆典。所谓巴斯骑士就是在国王加冕礼上被册封的骑士。这种规定始于亨利四世,在查理二世加冕时巴斯骑士团才成立,这些骑士又被称为马刺骑士,因为他们被赐予金和银的马刺。
一般而言的骑士道神髓与精华,结合了当时贵族化的气度,基督徒的美德,以及对女士的尊重。理想的骑士不仅要孔武有力,更要求绝对的忠诚、慷慨、与宽容。如同史诗中的英雄一般,用胳膊为善良的民众效劳。以教会的名义行侠仗义,保护去东方的朝圣者。
十字军运动之后,骑士道渐渐失去了宗教色彩,仅仅代表着贵族阶级的荣誉感。这种世代相传的气魄在英法两国百年战争中被广为传颂。双方的骑士都谨守古老的礼仪。血腥的战斗之余偶尔安插枪术比赛和阅兵式,实际上这样的场合也很少。英国从爱德华一世去世后就全面取消了枪术比赛,法国更是发生了不得了的事故:一五五九年七月一日。亨利二世与蒙哥马利伯爵比试时,枪头上的护套突然脱落。正如诺查丹玛斯所预言的那样。这位国王被刺穿了大脑。教会遂发布禁令,禁止所有的枪术比赛。长达两个世纪之久。
不管骑士们所取得的辉煌业绩,战争总是不结果的血红色花朵。国家机器的碰撞引起广泛的经济衰退,真正受苦的只是低等级的老百姓。于是两国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特别在英国和战争的中心……佛兰德尔,他们有很好的理由抗议暴政与不公,全国的税收和资源都被用于贵族们的战争游戏和奢华铺张。所以戈蒂埃坚持认为,骑士文化的黄金时代在十二世纪,毕竟打杀异教徒对欧洲人来说,更加富有传奇色彩。”
“成为一个骑士的过程却是在契约者起源地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骑士是每一个中古男孩的梦想,其受封仪式一开始仅仅是简单地以剑轻拍受施者的右肩并予以授名,但随着时间的过去,此一过程渐渐变的却十分艰苦。以下是一个中古男孩要成为骑士的过程。
首先要出生于中古时代欧洲的贵族家庭。在七岁时,其将被送到另一个骑士家里作侍童(page),以学习各种骑士的礼仪。在十四岁那年,将成为侍从(squire),接受各种训练及学习“骑士精神”。
到了二十一岁时,他已准备成为一位骑士。在受封为骑士之前,首先要洁净自己,然后穿上白色的衣服及红色袍子:白衣表示自身的洁净,红袍喻意准备随时勇战受伤。
穿好衣服后,要禁食一天,拿着剑在盾牌面前向上帝祷告,祷告内容包括求神宽恕己罪,圣洁己身,承诺保护教会及发誓“除强扶弱”,此时,任何不认同将获得骑士身分的侍从的人,皆可去破坏盾牌,侍从必须以剑捍卫其盾牌。
最后,将送到授与者的面前。授与者会放平其剑,按在其右肩上,有时候会有一种无剑尖的慈悲之剑来专门进行此仪式,施以祝福。这样便完成受封仪式,他亦正式成为骑士。
中世纪早期,只要贵族子弟成年,达到十五岁就可以受封骑士,例如征服者威廉。但随着时间的变迁,骑士受封仪式和要求越来越复杂化。”
。。
有关于骑士的历史,发展,碰撞,变革,事件,起源,描述,美德,过程。整个的篇幅甚至都超过了百万字!陈世博极有耐心的一一看完之后,陷入了沉思之中,骑士作为本梦魇空间特有的职业,让陈世博有了一种必须慎重去对待的感觉。忽然之间,他想到了盗墓迷城之中,在自己收到的梦魇提示中,最后居然还有关于骑士八大美德的提示:“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精神,公正乃是骑士的八大准则。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士,就必须清楚和明白骑士八大准则的深刻含义!”这句话中,是否具备了某些隐晦的含义呢?陈世博却是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骑士的起源与重大事件!
就在陈世博思考问题的时候,却是忽然间想到在梦魇空间有关骑士起源,发展,碰撞,变革,事件,历史,描述,美德的过程中,还有着很多关于描述骑士意味深长的话和事件,这些是否是梦魇空间对骑士职业的契约者一种隐晦的提示呢?想到此处,陈世博不禁精神一振,转而找到了有关骑士的这些描述,细细的揣摩着其中想要表达的意思:
“骑士的地位属于贵族阶层,地位一般不定。比如王子必须是骑士才能继承王位。骑士是一个荣誉称号,象征着骑士的荣耀。”
“骑士的职能过程如下:一个男孩成为骑士要经过十四年的艰苦训练。在这段期间,受训的男孩最初要跟随领主夫人担任侍童、学习礼仪,之后要学习“骑士七技”(游泳、投枪、击剑、骑术、狩猎、弈棋、诗歌),又要为领主或负责训练他的骑士工作。成为骑士后,他要遵行“骑士精神”,例如效忠国王或领主、保护教会和妇孺、锄强扶弱以及英勇作战等。”
“骑士的作战装束起源于中世纪,骑士作战时用于保护身体的铁甲叫甲胄(bodyarmor),整套的铁甲称为全身甲胄(asuitofarmor)。
甲和胄一套称为全副盔甲(panoply),还有链甲(chainarmor)和板金甲(platearmor)。
一套盔甲由护盖身体(protectiveclothing)和护盖头部(headgear)的器物所组成,它们通常用铁片和厚的鞣皮制造。
十四世纪以前,一般使用由链和铁板所组成的护甲。有链甲式的护甲和简单铁制的胄组成。十五世纪以后,所用的甲胄大多由薄的金属板制成。精致的甚至看不到接合处,且常有装饰性的镶嵌(decorativeinlay)。这种甲胄由于相当重。所以一般是骑士在战马上作战时才使用。”
“骑士的勋章,为了区别在战场上的骑士,一个名为勋章的标志制度得以发展。在契约者起源地的历史中,每一个贵族都会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标志,制作在他的盾牌、外衣、旗帜和印章上。饰以骑士标志的外衣成为他的战袍,让人从标志上即可加以辨别。宗谱纹章院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专门设计特有的标志,并可保证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其官员会把标志记录在特别的簿册上,由他们保管。
骑士的战袍会代代相传。并在结婚时作修改。在不同的国家里,某些设计会保留给王族。到了中古后期,城镇、基尔特甚至那些重要但非贵族的市民也会授予战袍。
在战场上,战士会以战袍来区分敌我,并在混战中挑选出与之匹配的敌手。司宗谱纹章官会制作一个有关骑士的标志清单,他的地位中立,可作为两军之间的仲裁者。藉此方式,他们可以在城堡或城镇的防卫者与攻城者之间通信。在战后,又可以从死者的战袍来辨别出他们的身份。
骑士是一支快速而且强悍的部队。他们是第一支穿戴护甲的部队。同时精于进攻和防守。骑士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
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铁和马群才能生产骑士。
骑士是重装的骑兵部队,最早是出现在中古时代的欧洲。如同契约者起源地中江户时代的日本武士一样。骑士也奉行着一套严谨的法典,彻底规范着他们在战场上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这些重装的骑士们,骑着高大的战马进行战斗。面对步兵敌人时拥有绝佳的攻防优势,即使当战事胶着并推演到需要徒手近战时。这些骑士部队仍然是左右战局的关键角色。即使有时候,会有一些优秀的步兵将士能够运用策略击败骑士部队。但这却无损于骑士的优势地位。直到在契约者起源地历史中的二战时期,波兰骑兵在面对德国坦克时的无能为力,骑士才算是真正被彻底地淘汰掉了。”
“骑士的宣言,这些是骑士在册封典礼上要说的誓词,前半段由领主,主教或者将被册封者的父亲来说,
强敌当前,无畏不惧!果敢忠义,无愧上帝!耿正直言,宁死不诳!保护弱者,无怪天理!这是你的誓词,牢牢记住!册封为骑士!
下面由受封者说:
我将仁慈地对待弱者
我将勇敢地面对强敌
我将毫无保留地对抗罪人
我将为不能战斗者而战
我将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
我将不伤害妇孺
我将帮助我的骑士兄弟
我将忠实地对待朋友
我将真诚地对待爱情
欧洲骑士制度源于中世纪加洛林朝的法兰克王国,后逐渐推行到欧洲各国。七三二年查理。马特成为法兰克王国宫相,依靠斯克拉西亚中小地主出身的侍从兵支持,征服国内与周边民族后,又加强骑兵力量打败了强大的阿拉伯人军队。由于八世纪时,一匹带装备的马相当于四十五头母牛或者十五匹牝马的价值,九世纪仅一匹马就等于六头牛的价值,故为了巩固骑兵,锤子查理进行改革:一方面摒小农于军役之外,让贵族和富裕农民成为职业骑兵;一方面将土地分封成为提供骑士的军事采邑,奠定骑士制度的坚实基础,并成为中世纪军事封建主义的滥觞。因此,采邑作为骑士制度的经济基础,其不仅使土地从国王向公、侯、伯、子、男、爵直至骑士的一种层层分封,而且使凡能以马匹装备为封主参战并接受册封者都可称骑士,这包括参战的所有等级的贵族。甚至国王都以自己的骑士名号而感到荣耀。如先后参加十字军东征的英王理查一世(狮心王)、爱德华一世、法王路易七世、九世、腓力二世、德皇腓特烈一世、二世等皆是以“骑士国王”著称于史。一四四九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建立袜带骑士团,其作为成员与骑士们围绕圆桌议事。共同进餐,主持比武等等。俨然是一名高级骑士。这从而使中世纪成为一个骑士的“英雄时代”。
骑士晋封仪式程序较复杂,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世俗型,主持者为君主和世俗贵族,地点多在王宫、城堡;一种是宗教型,主持者为教皇、主教或神职人员,地点一般在教堂;一种是世俗与宗教混合型,主持者一般是君主或世俗贵族,神职人员担任其中的祷告弥撒等宗教活动,地点或在宫廷城堡、或在教堂。在整个仪式过程中。授剑仪式最为隆重,可谓核心仪式。候选骑士要斋戒、洗浴、忏悔、祈祷宣誓、穿戴铠甲头盔、装踢马刺等等,然后是接受象征骑士职能的剑;封主用佩剑放在受封者的颈上或肩头轻轻拍打几下,同时庄重陈述骑士的基本准则。最后,新骑士在奔驰马背上展示其武功,持矛猛刺靶子以及即兴比武等等。由于晋封仪式及其以后庆典活动开支颇费,故往往有几个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