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下着比风雪更骤的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空中下着比风雪更骤的沙-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儿泛起波浪。

  我们。。。。。。

  晋韵话别

  午12时

  晋韵话别,来年再聚。

  古色古香的家具是对学友们无言的送别。

  飘香醇厚的美酒是对学友们远行的祝福。

  我们——

  从这里再次出发,已不再是意气风发的青年。

  相聚的日子总是很短很短。

  分别的岁月总时很长很长。

  游历母校,文瀛聚首,山涧狂欢,汾河戏水,晋韵话别,学友们在一篇篇乐章里留下了自己难忘的记忆。。。。。。

  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20年。

  学生时代的恩恩怨怨在欢声笑语中化为了一缕青烟。

  这一年,我们这帮学友来的或没来的都还健在。

  这一年,我们这批学姐学弟的日子都还过得去。

  这一年,我们的大学校长、班主任的爱人程仁乾先生因病谢世。

  这一年,我们的心相聚情相依网站开始记录学友们的生活轨迹。

  小结   我们,这半辈子

  
  当年少时的梦想已不再挂在嘴边,当青春时的疯狂也不再写在脸庞;当浪漫的往事收藏进我们的记忆,当儿女的成长追赶着我们的脚步;当仕途的升迁已不再有人提拔,当职称的晋级也不再有人竞争。

  蓦然回首,哦!我们这帮——学兄学弟, 学姐学妹都已迈入了人生的中年。

  忆往昔,老舍的小说《我这一辈子》,还在脑海里激荡;看今朝,回味《我们这半辈子》,却开始在键盘间流淌。

  (1)经营自己的事业

  无论你高位几许,无论你家财几何;无论你都市仰望,无论你乡间俯拾。值得庆幸的是 — —       

  我们这个群体成员都还健在,我们的生活依然逍遥自在。

  如果你有一份好的工作,你就会有一份好的收入;如果你有一份好的收入,你就有一份好的心情;

  如果你有一份好的心情,你就有一个好的精神;如果你有一个好的精神,你就有一副好的身体;

  健康是福,是我们每位学友对自己身体的最高追求!愿我们的收入能成为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2)经营自己的婚姻

  婚姻的结果是家庭,而家庭是你辛勤劳作的中转站,更是你外出旅行的避风港。

  善待自己的婚姻,不仅体现在承担自己的责任,更体现在保障亲人的生活。

  如果你的妻子或丈夫还没有出现前后之分,我们定会为你送份祝福,因为你的婚姻充满着和谐幸福; 

  如果你又重新组建了家庭,我们也会为你送上祝福,因为你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段美满姻缘;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曾拥有过婚姻,我们依然会为你送去祝福,因为你毕竟爱并快乐着。

  平安是福,是我们每位学友对自己生活的共同心声!愿我们的婚姻能成为我们家庭平安的保障!

  (3)经营自己的孩子

  家庭的重要组成成员是孩子,而孩子不仅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更是我们事业的继任者。

  善待自己的孩子,作为人生第一任老师的家长,无疑承担着双重的责任,一是抚养的义务,二是教育的职责。

  如果你这半辈子留有遗憾,那就将接力棒传给你的孩子;如果你这半辈子事业有成,那就想法让孩子超越你自己; 如果你的孩子已步入大学的殿堂,让我们为他或她送去一份祝福;如果你的孩子正面临着中考或高考的升学压力,那就让我们为他或她鼓掌加油;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接受儿童教育,那就请你抽些时间陪他或她过个快乐的周末。

  孩子的成长,是对我们常年累月付出的回报!愿孩子的未来能成为我们精神慰籍的动力!

  (4)人生完整三件事

  自然界有三件宝:空气、阳光和水。

  人生有三件事:事业、婚姻和孩子。

  芸芸众生,上下求索。有些人,事业尽管非常成功,但婚姻却是一蹋糊涂。有些人,孩子即便非常成功,但婚姻总是苦不堪言。 

  这种种的成功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为我们不想以牺牲婚姻为代价去换取这样的成功。

  人生可以不精彩,但不能不完整。与其追求完美,不如完善人生,那就是——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婚姻和孩子。

  人生一线段,生死两边站。

  当我们慢慢变老的时候,我们的身边还有亲人陪伴;当我们终有一天离开的时候,我们还能了无牵挂的挥手说再见!

  尽管我们的生活很平淡,但我们的生活却很完整,因为平淡中折射着一种完美!

  尽管我们的日子很平凡,但我们的日子却很耀眼。因为平凡中蕴育着一种伟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卷首语
七孔猪蹄物语

  
  
  
  太阳最红,亲情最浓。

  当我们走进中年,请放缓人生前行的脚步,细致端详你身边的亲人,健在的或过世的。。。。。。

  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我的亲人
1。 我的老师是父亲

  父亲今年八十高龄,教了大半辈子的书,长达四十年之久。教过的学生真可谓是不计其数,而我却我幸成为他无数值得骄傲的学生中的一名。

  父亲教授语文,是我读初中时的老师。在乡下,像这种父子同校的现象很普遍,但老师兼父亲的情况确很少,尽管仅有两年,但却刻骨铭心。

  父亲是家里独生子,生活很自立,琴棋书画皆通,耕犁耙磨皆会。1947年,老家解放,年仅20岁的父亲参加工作,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授那些比自已年龄还长几岁的老学生。

  父亲一生没去过几个大城市,在我的印象中,去过的最大的城市就是相隔一条河的西安,那还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但是,他却在我们县里很多地方教过书,县城、镇里、乡下,都留下了一串串难忘的脚印。待我升上初中那年,他正好要本村学校教书,而我也正好与他结下了一段难忘的师生情缘。

  父亲非常用功,尽管文化底子不很扎实,但他还是依靠自己的勤奋,通过自学拿到了一张省教育学院的大专文凭。父亲特别敬业,可谓教学全长,讲授过语文、历史、政治等科目,在我的印象里,还数语文课讲授时间最长,记忆最深。

  在我的记忆里,嗓门大是他讲课的特点,粉笔字是他板书的绝活,我当时由于个子小,总坐在第一排,难免遭受吃粉笔沫的活罪,但是对他授课的方式还是啧啧称道。尽管后来我也作过六年教师,遗传了他的大嗓门,却没有了他的板书绝活。

  父亲写的一手好字。学校门楼顶部的校名,大队舞台两侧的题词,都是出自他的亲笔之手。当时,村办学校的教学条件非常清苦,班里学生难得有各种学习资料,每当此时,他就会义无反顾,发挥特长,挑灯夜战,伏案奋笔,一张张蜡纸顷刻而出,一份份油印资料扑鼻而来。即使过去很多年,他忘我工作的身影,在我脑海里还是挥之不去。

  后来,我以全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里的重点中学,他也转入邻村学校继续教书生涯。此后,父亲就再也没有机会亲自为我上课,直到我大学毕业那年离休。

  长大后的日子,我背叛了父亲的职业,投入商海闯事业。尽管我再没有在课堂上亲耳聆听父亲的教诲,但课堂外的教诲却一刻也没有停止。

  有些往事,尽管时光的改变,却值得永久珍藏,身居都市的我,每当静心遐思,回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却时常忆起——

  我的老师是父亲。

  
  2。父亲身边的女人

  每次回乡,都与父亲身边的女人有联,因为她们是我在都市闯荡的坚实后盾。 

  父亲老了,父亲的身边需要有个老伴,因为儿女们的照料是永远代替不了的。

  年迈父亲,身边先后出现过四位女人,她们与父亲的关系或是婚姻,或是姻缘,都是父亲晚年生活的幸福保障。

  这一点,我心理最清楚。

  父亲的第一个女人是我的母亲。她1950年嫁过门,直到1998年病逝,先后长达48年。她与父亲生活的时间最长,也是父亲最钟爱的女人。

  父亲与母亲生养了五个孩子,三女二男,现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虽然她们都各居一处,但每个人却有着自己的家庭生活。

  母亲最疼爱我,因为我是三个姐姐之后才出生的长子,而大姐是父母亲抱养的,小的时候一直被蒙在鼓里,我的童年是在大姐的监护下度过的,待长大成人后,才从她们的谈话中慢慢知道了这件事。

  母亲过世时,父亲已72岁高龄,他的身边确实需要有个女人悉心照顾。

  父亲的第二个女人是我们镇子的人,她与父亲来来回回生活了三年。

  他们是经媒人引见认识的,而那个媒人曾是我父亲的同事,我的小学老师,我所在学校的校长。当时的父亲艰难忍受着丧妻的痛苦,丧妻的孤单,主动寻见那位媒人给介绍的。

  她1999年迈进我家,充其量也就是见过几次面,要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看她病恹恹的样子,总是搬个乡下人习惯的小板凳,坐在自家院子的屋檐下晒太阳。

  父亲年龄很大,寻找个女人照应,而她却指望父亲照顾,无奈之举,迫不得已,终因她患有三叉神经痛而不得不离开。

  此后,父亲总想找个合适的女人过日子,于是在那位媒人的寻访下,又一次接触到我们坡上乡的一个女人。

  记得2001年的第一场雪,我置办了新车,返乡探望父亲。父亲十分高兴,非要我陪上他,先带上媒人,去看那个女人。

  后来,那个女人因为家里的农活,孙子的照看,太多的牵挂而住一段走一段。

  父亲与她就这样凑凑合合、断断续续过了半年。

  第四个女人的出现,是大姐和大姐夫撮合的结果。

  她是父亲仅次于母亲最满意的女人。父亲让我们称呼她“姨姨”。

  父亲用她离休后政府拨付的150元护理费外加50元工资,每月支付给这位照料他的女人。

  2007年4月,姨姨与弟媳发生了摩擦,就大打出手而惊动了当地派出所,电话深更半夜从老家打来,我连夜坐车回老家处理事变,因为我是家里的长子,又是有恩与弟弟全家的人。

  待事态平息后,父亲和姨姨在我城里的家住了一阵子,我们有忙不完的事,她负责照料父亲的起居生活,待住满一个月后,她们死活要回乡下,因为不习惯城里人那种“不见天不见地”的生活。

  后来听姐姐们私下里说,父亲为了这个女人在他去世后能有个照管,竟偷偷地与姨姨领取了结婚证。

  父亲身边的女人,走马灯地换了四个。

  有两个是婚姻,有两段是姻缘。最刻骨铭心的是母亲,最耐人寻味的是姨姨。

  八十二岁的老父亲越活越精神,年前回老家的时候,他又一次向我提及,“米”字没问题,“白”字须努力,“茶”字是梦想。

  我心理最清楚不过,儿女们的孝顺和女人们的照顾是完全俩码事,前者体现的是亲情,而后者则升华为恋情。

  作为儿子,我理解父亲。

  
  3。 父亲和他的孩子

  父亲是奶奶的独生子。

  在父亲年轻的时候,原本仰仗学识可以出任侯马市的市长,无奈奶奶的过分阻拦和父亲的怯弱退让,导致了他错失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正是因为父亲性格里软弱善良、逆来顺受的缺陷,使他一辈子都与教师为伍,始终没有勇气跳出教育这个口。

  听老人们说,父亲有一个妹妹,我始终没有见过的姑姑,在她12岁那年,不幸过多贪吃李子,而很早就夭折了。

  父亲耗费一生心血,用他微薄的工资,养育了我们姐弟5个,长大后听人说大姐是抱养的,至于父亲当年为什么要抱养这个孩子,对我来说是一个永远的谜团,大姐待我一直很好,我也不想过多追问老爸,以此而影响了姐弟的情分。

  二姐和三姐遗传了我们的家风,学习向来都不错,在我的记忆里,尤其是三姐,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无奈生不逢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上大学必须走推荐这条路子,而作为知识分子的老父亲,一向不愿求人,二姐和三姐的前程也只有修地球的份了。

  我是家里的长子,自然享受特殊待遇。记得1979年,国家政策允许干部可以顶替,父亲特别将指标留给了我,当时我正好考取了重点高中,父亲征求我的意见,是接他的班,还是去念书,我二话没说,爽快答应:“我,要上学!”

  当年,弟弟年仅11岁,不够接班条件,那个指标只好作废。

  后来,父亲用他一半的工资养家糊口,一半的工资供我读书。在我读大学期间,四年光景先后花费了他工资中的2000多元。

  父亲喜欢看新闻联播。1987年11月,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有次去省城出差的机会,买台电视机送给父亲一直是我的心愿,于是,寻见读大学结识的同村同乡,当时在太原无线电六厂上班的杜富新,在桥头街的三江大厦一楼,请他帮忙参谋购买了一台17吋黑白电视机,花费了我两个月的工资450元。

  那时不时兴送货上门,双手搬运一个大箱子,乘火车倒汽车后步行,辗转行程上千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搬运电视机回家的一幕,至今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大学同学帮我搬上火车,尽管箱子不算很重,但置放车厢挺沾位置,不时招徕乘务员的特别关照。熬过一宿,抵达永济,下得火车,东张西望,我没有走出站口,而是穿越铁轨,从对面的方向搬运出去,累的出了一身臭汗。

  费了好大劲,搭上长途车,到村口,弄回家。母亲正好去了姥姥家,父亲看到电视机,尽管嘴巴没说什么,但还是满心欢喜。

  这台电视机一直陪伴父亲的新闻联播10年,直到1997年,随着黑白电视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