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以“孝”为例证,为这些道德说教做一下融会贯通的工作。
孔子对“孝”的解释还是非常深刻的,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他要求的几点,绝对是真“孝”,不会是假孝。
何为“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是孔子对孝的理解、经过反复思考悟出的道理。对不对?按发展的观点看肯定是不对了,因为,父亲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可敬之处也有不可敬之处,行事为人能否为后辈看得惯?环境有变,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才是后辈的天性,故子女的观点往往与父辈相异。观点不同、善恶不等、脾气秉性有极大差异,情况如此之复杂,不问三七二十一,以如此绝对的口气为孝下了定义,不是太僵化了吗?
孔子不知道这些实情吗?非也,知道而如此刁难于后辈,用意何在?父子观点相异、对父所言所行有意见的,性格相差很大的,等等,必然导致心性相异,志趣不同,言行相左。既然有异心、存异志,单靠意志统领、理念控制是长久不了的。假的就是假的,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经不起琐碎小事的考验,早晚要露馅。父在时,现实威胁摆在那儿,理智就要时刻绷紧弦,在显而易见的行为上,在应有的礼节上,尚能控制住自己,但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在无意之中,忍不住就要流露出一些奇谈怪论,发发牢骚,暴露一下自己的本质,憋是憋不住的;父没时,现实威胁已消,理智立刻就松懈下来,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哪还管得了父亲让自己怎么做了。任何一个人,父在时,若有异志,父没时必有异行,更别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了。这是人之常情。试想想,对一个心有异志、愿与父殊的子女,压抑自己、时刻强迫自己尽于孝道,当是一件再痛苦不过的事情了,一天如此都难以忍耐,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简直要比坐牢都难受。所以,对于大多数凡人来说,要做到“孝”字势比登天还难。
什么人能做到呢?世上可能只有两种人能做到这个“孝”字了:一种是被父亲的魅力所彻底征服完全同化没有自己观点的子女,父之志即己之志,父之行为即己之楷模,这种人做到“孝”字,将是轻而易举之事。现实中,这种傻瓜已经越来越少。另一种就是虽有异志但对父辈充满敬爱之情、性情宽厚、心地善良的子女。由于别人在其心中总是占有重要位置,父辈更是如此。父在不忍拂其志,父没不忍逆其行。为不愿为之事当然痛苦,违父之嘱将更痛苦。只有这种仁慈之人,才有力量抵抗那种痛苦。物质的力量要用物质的东西去对抗,感情的力量要用感情去抗衡。这也是一个心有异志、愿与父殊之人在自己不痛苦的情况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唯一途径。
孔子倡导的孝道,虽然极端、绝对,但不合理中也有真理在:孝“即是色难,是无违”,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此不近人情的要求,谁能做到?爱惜钱财、美色、地位、权势、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人之常情,在这一切与父之嘱父之要求父之处境相矛盾时,哪个人能放弃这一切呢?谁都不愿放弃,但不放弃时,谁能照常安然入睡、依旧怡然自得、依然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呢?只有那些把自己看的比谁都重要的人才能做到,这种人就不可能有什么真“孝”,只有那些“不放弃自己的一切而违反父愿”令自己坐卧不宁、心如刀割、再也享受不到往日的幸福快乐之人,才能舍弃这一切美好的东西,去遂父之愿。只有这种人尽的孝才是真孝。这种孝经过了金钱权势自由等宝贵东西的考验,也只有这种孝才经得起时间实践的检验,这还能是假“孝”吗?
孔老二不傻,不如此刁难,就见不到真心;不如此刁难,就经不起时间实践的检验;不如此刁难,这种孝就经不起金钱权势的诱惑。
经得起这般苛刻刁难的,必真心善良之人也。真心善良之人,即仁慈之人。但此仁慈非孔子所说仁慈。在孔子眼中,君王、父、兄等少数人才有仁慈的资本,仁慈是属于他们的,为子、为弟、为臣只有孝、悌、忠之权。这种理解就片面化了。仁慈就是心肠软,就是无法忽视别人的存在。想做到孝,需要以它为基础,想做到父慈,也要以它为基础: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呢,对众多子女中某一个偏爱是人之常情。但偏爱不等于偏私,手心手背都是肉咬哪个都心疼。作父母的没有这种感觉,就无法持之以恒地做到公平公正,慈也就是假慈。能感觉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就意味着孩子……别人在自己心中位置高、分量重,这种一视同仁不是由于偏爱产生的,而是由于心肠软产生的,是由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品性导致的必然结果。父慈子孝、兄良弟让、夫随妇听、君仁臣忠等等行为一以贯之的性格基础就是仁慈。礼也是这样,有爱才会有敬,有敬自然有礼,没有爱没有敬,礼就徒有其形,只为了给别人看才去做,就坚持不了几天,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儿。
仁慈就是道德的核心,是支持一切道德行为得以持之以恒的性格基础。缺少仁慈,道德行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违背了本性,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儿。有了仁慈,不能保证一个人一辈子只干好事不做坏事;没有仁慈之心,也未必就一辈子不干一件好事。但有仁慈之心,可以保证一个人持之以恒地做好事,即使偶尔做了一件坏事,也瑕不掩玉,也能得到别人的谅解。这种人做了坏事也难成为坏人,别人不会相信他的心肠是黑的。有了仁慈,也许做事不一定合乎条条框框的规范,但本质上差不了。并且,由于他不知道那些条条框框,是随性而为做出来的,才更显的真诚。有真情在,才能感人,才能具有道德的高尚。正如老子所说,上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不德,是以有德。
仁慈不是宽泛的,而是有明确的目标,是一种矢量,是容融于感情之中的,具有有限性,是不完善的。但是,它却能保证行为的纯洁、目的的为他,故而又是完美的。所以,以仁慈为道德的核心,是不完美中的完美。只要能“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即使率性而为,也可以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离道德不会太远。
仁慈必须是属人的。仁慈不是一个孤魂野鬼、超然存在,它不具有普遍性。为仁而仁,仁不融于感情、品德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己辈,如木偶般行尸走肉般冷酷无情地去做按理该做的事,(你帮助了我却不是出于好心)冷冰冰来,冷冰冰去,没有一丝真情,无法让我激起感激之情,无法令人感到温暖、幸福,这种帮助再大又有何用?这种仁也就没了价值。既然无欲无求无自私之利,也就谈不上牺牲了,这种高尚的行为也就谈不上高尚了。一块砖头掉下来,正砸在抢劫犯头上,虽然提供了帮助,但也无人对砖头感恩戴德,要谢就谢苍天有眼了。为仁而仁,纯粹一派胡言。在现实中,应是假仁假义的代名词,是古怪死板的愚夫子,是寡情薄义为进天堂而忙活的宗教徒。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个人善
善与道德不同。善首先是观念,流露出来是观点、看法。善是主观的东西,是推理出来的。善是价值观的一双眼睛,是价值观的表现,是价值观的概念化。道德涵于性格品德之中,具有客观性,表现为习惯行为,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善易变,随价值观变化而变化。善因人而异,内容千差万别,崇尚什么的都有。这直接与一个人的经历、教育、环境、实践等相关。这个善确切地应称为个人善。
个人的善恶观是与他的性格品德相一致的,是一棵树上长出的两个果实,是价值观的黑白双煞。实一形二,各有各的用途。正常情况下,都是互相支持的,即一个人的善恶观是完全支持他的所言所行的。虽然二者经常会发生矛盾,但力求一致、相互支持,是它们的本性要求。
该如何行为,必须先做出预判。对的才去做。善恶观就是判断对错的标准,就是指路明灯,按这盏灯的指引去做,没有错的。一个人的善恶观念,是为其所有的言行保架护航的。绝大多数人都会给自己打满分,最少也是及格,像官样文章表述的那样:成绩是主要的,问题也是有的,但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次要的。很难见到有人会给自己全面否定的。这也不是护自己的短、唯心地讲话,用自己的尺子衡量自己的一切,能有多大错呢?
一个制假贩假的人认为自己做的对。理由是,他认为,正经生意、合法生意竟争太激烈,挣钱太难,挣不到钱就是无能,谁会可怜你?只有制假贩假,才能获得超高利润,且风险非常小。坑蒙拐骗了,你能把我怎么样,还不是逍遥自在?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但结果却天差地别。所以,在他们眼中,作恶没什么不对,当好人才是冒傻气。但是,当他把眼光向外看,对别人作评价时,情形就比较复杂了。从观念上看,用他的理智去推理,泛泛而论,一个人一种行为不牵扯到自己的利益时,他的善恶观还是奏效的,仍然会按他的善恶标准去评判某人某事某行为,如制假贩假,他自己就这么做,所以,他认为这么做没什么不对,但如果你告诉他,他正喝的酒就是别人造的假酒时,他就会立马愤怒起来,忘了自己刚才是怎么说的、自己原来是怎么做的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当一个人的价值观或善恶标准偏离道德的轨道时,就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当他从自我利益出发对别人提出期望时,他希望别人都是道德的,都是好人,都是善良诚实的人,绝不会喜欢别人也像自己这样自私自利、专干别人痛恨的事;当他眼光向内对自己行为作出评价时,他的善恶标准就现回原形,为自己的行为撑腰打气,寻找理由。当这种标准与对别人的要求发生矛盾时,他就会采用两种标准。只有当一个人的价值观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认为扶危济困、乐于助人、无私利他、善良诚实等等行为是对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品德性格时,对己对人的标准才能合而为一,对别人的评价与对自己言行的评价统一起来。
善恶,无论个人善,公共善(道德善),首先都是相对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国家、民族、家族、家庭,所处环境、气候、时代、生活方式等等的不同,对大自然中各种不动物、动物、各种食物、各种有害物、各种行为习惯、大自然中各种迹象都会感受不同、认识不同,从而造成对同一事物、同一行为的是非观、感情、评价的迥异甚至矛盾;每个人的出身不同、条件不同、智识不同、地位财富的不同,从而导致一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感受不同,导致每个人的是非观的不一样。这一点在民族之间通过图腾崇拜、禁忌、风俗习惯、礼仪等表现出来,个人之间通过个性、爱好、习惯、嗜好等一言一行表现出来。自然条件恶劣的,易民风强悍;衣食无忧的,多出纨绔子弟;自小双亲不和、家庭不温暖的,容易出现为社会所不容的邪苗;家庭困难、生活艰难的,出来的孩子懂事的多;打工的,希望五天工作制,老板恨不得24小时上班;经营棺材的,希望天天死人;流氓坏蛋希望天下大乱;王公贵权,从来不愿给老百姓太多自由,特权阶级最不愿提的就是公平公正;村里一个人家若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并为家庭挣来巨大荣誉及实惠的话,培养孩子上大学就立马会成为风尚;一个村子若有人擅于爬铁路、以偷为生且活的滋润的话,从村里走出来的就经常是一些在月黑风高之夜四出活动发家致富的人才。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结论也是一样的。恩格思曾经说过一句话:“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至它们常常是互相矛盾的。”比如,希腊的苏格拉底就主张,知识就是道德,亚里士多德说,道德就是适度,怎样才能做到适度?要有知识与智慧,谁能有知识与智慧?奴隶、平民百姓能有知识吗?能掌握适度吗?所以这种道德纯粹是奴隶主阶级的不平等道德。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粉饰自己的剥削本质,又推出了功利主义道德。中国古代社会,妇女没有地位,要靠男人养活,“三从四德”这样的价值观虽然是对妇女的极端不公平,但男人却喜欢,这么做的女人就会被视为有教养,从而容易嫁个好婆家、过上幸福生活,这种观念也就盛行起来,相反,那些有主见坚持男女平等的女人就成为异类,命运将非常悲惨;到了现代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体力劳动退居二线,倚靠脑袋的时代终于到来,男女就处于了同一起跑线上,女人再也不必仰男人的鼻息了,追求自由平等就会成为越来越多女人的共识,谁再坚守“三从四德”的信仰,把自己能把持的命运交给别人,就会成为一个可怜虫,被人瞧不起,并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纵贯古今中外都行的通、最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善恶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无私利他,就是善良。再追问一下,这种善恶观念真的就有绝对性普遍性而不具有相对性吗?没那么简单。让这些观念停留在脑袋里思维中,放在无情无欲不吃不喝不食人间烟火的上帝的心中,当然具有绝对性。它没有爱,所以也没有恨;它没有感情,所以也就不会有快乐与痛苦;它不吃不喝,所以可以绝对万事不求人、谁也不依赖,他就可以凭理念凭意志行事,做到绝对的仁慈,普遍的善良。像耶稣所说,要爱你的敌人。但这个幽灵一与真人结合,立刻就有了局限性。仁慈、善良、无私利他,就是要有爱心。这爱心不是凭空的,没对象的,必将落到具体的人身上。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朋友和敌人。你爱自己的朋友家人邻居,可以无私利他,真正仁慈,正因为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