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挠判愦常呕岢鱿稚鲜鱿窒蟆U飧鑫侍獠荒牙斫狻=裉旃膊潮旧淼淖纯鲆巡煌诿蠖贝幼匀灰参蘩狻�
  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既有道,也有法、术、器。所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道,是指毛泽东所揭示的军队管理及一般管理的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规律为我军确定的管理方针和原则,如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思想领先的方针等。所谓法,指的是根据军队管理之道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军队的三大共同条令、政治工作条例等。所谓术,是指体现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具体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如思想教育方法、谈心艺术等。所谓器,则是指落实道、法、术而形成的一些工具类的东西,如各种表格、记录等。道、法、术、器共同构成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整体,其中道是主要的、根本的,法、术、器由道决定,为道服务。一般来说,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体系中的道是稳定不变的,变了就不再是毛泽东的思想体系了;而法、术、器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变化,不变则无法适应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有些学者不了解毛泽东军队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以为它只有道,没有或者说缺乏相应的法、术、器。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理论上也难说通。因为,毛泽东不仅是深刻的思想家,而且是成功的管理者,他的军队管理理论不是从书斋中研究出来的,而是从带兵打仗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也为解放军的成功实践所证实。如果没有相应的法、术、器,毛泽东的军队管理之道如何体现?又怎么可能领导人民解放军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对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这一概念,应该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加以把握。要注意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权威定义与习惯理解之间的差异,以及毛泽东本人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不要闹出“大家都坚持了毛泽东思想,只有毛泽东本人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笑话。
  那么,现代企业遇到的哪些矛盾和问题,可以在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中找到答案或受到启发呢?
  
   。。

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1
——毛泽东人民军队宗旨思想
  
  中国文化特别注重道。对企业管理来说,最根本的道只能是宗旨。宗旨就是企业的生存目的,也可用企业使命来表述。
  建军之初,毛泽东便提出了“人民军队”、“工农武装”等概念,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唯一的宗旨。
  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宗旨,而且在领导人民军队的长期实践中始终不渝地贯彻这一思想,引导广大官兵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并以此来指导和推动军队各方面的工作。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多次战胜一度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最终成为任何人都不敢轻视的钢铁长城,建军宗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00近些年,管理学特别重视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培养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国内一些企业之所以长不大,活不长,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或者企业家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没有真正为全体员工所接受。
  关于核心价值观,各企业虽表述不同,但仔细分析,无非两部分内容:一是企业宗旨,即企业为什么而存在,由宗旨决定了企业的使命、愿景、目标等;二是企业的主要发展思路和行为规范,即为了实现企业的宗旨,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前者为目的,后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目的决定了手段和方法,手段和方法围绕目的,为目的服务。国外一些企业家常用“使命与价值观”来表述核心价值观的这两层含义。如杰克·韦尔奇就提出:“使命感将指引你往何处前进,而价值观所描述的则是引领你到达目的地的行动。”
  企业文化理论经常使用诸如目标、目的、使命、宗旨、愿景、战略、理念、哲学等概念,来描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由于个人理解不同,这些概念用得比较乱。其实,宗旨就是企业的生存目的,也可用企业使命来表述。愿景由宗旨决定,是对企业美好未来的一种展望。愿景的具体化即企业的发展目标。目标如何实现?这又构成了企业的发展战略。所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用精练语言加以概括,即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理念又分层次,有关企业宗旨的理念最为根本。关于理念的形上思考就是企业哲学,或者称为企业家的哲学。如读者认可上述区分,显然,使用宗旨来表述“企业为谁而生存”更为可取。
  一般来说,企业的宗旨相对稳定,而发展思路则需随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就是《基业长青》一书的中心观点:“保存核心,刺激进步”。相比较而言,宗旨比发展思路和行为规范更稳定、更重要。
  中国文化特别注重道。各行各业、各门学科及各个学派研究到一定深度,都要讲道,而且大都会提炼出自己的道。那么对企业管理来说,什么是道?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道只能是宗旨。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显然,只有宗旨才具有如此功能。有道的(即有远大志向和崇高使命感的)公司,不一定都能发展壮大,但无道的公司却一定做不大,活不长。
  现代管理学强调的这个问题,毛泽东早在70多年前就有精辟论述。建军之初,红军领导人便提出了“人民军队”、“工农武装”等概念。如南昌起义的政治纲领明确提出:“实行土地革命,废除苛捐杂税,维护工农利益”;秋收起义的部队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军旗上印有镰刀、斧头。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明确提出,红军“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64页。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进一步明确了我军宗旨,充分阐述了建军宗旨的重要性。毛泽东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主张,都是紧紧围绕宗旨而展开的。特别是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对我军宗旨作出了经典概括,并一连用了下述六个“在这个宗旨下面”,来阐述宗旨的重要作用。
  “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在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在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有一个很好的内部和外部的团结。在内部——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之间;在外部——军民之间,军政之间,我友之间,都是团结一致的。一切妨害团结的现象,都在必须克服之列。
  在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有一个正确的争取敌军官兵和处理俘虏的政策。对于敌方投诚的、反正的或在放下武器后愿意参加反对共同敌人的人,一概表示欢迎,并给予适当的教育。对于一切俘虏,不许杀害、虐待和侮辱。
  在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形成了为人民战争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它善于按照变化着的具体条件从事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也善于作运动战。
  在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形成了为人民战争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政治工作,其任务是为团结我军,团结友军,团结人民,瓦解敌军和保证战斗胜利而斗争。
  在这个宗旨下面,在游击战争的条件下,全军都可以并且已经是这样做了:利用战斗和训练的间隙,从事粮食和日用必需品的生产,达到军队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之目的,借以克服经济困难,改善军队生活和减轻人民负担。在各个军事根据地上,也利用了一切可能性,建立了许多小规模的军事工业。”《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 039~1 040页。
  关于组织宗旨的作用,在笔者所读过的管理学论著中,再没有比毛泽东说得更清楚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宗旨,而且在领导人民军队的长期实践中,始终不渝地贯彻这一思想,引导广大官兵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并以此来指导和推动军队各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多次战胜一度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最终成为任何人都不敢轻视的钢铁长城,建军宗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不少企业家都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有些企业也提出了使命或宗旨。可实际上,对怎样确定企业宗旨,为什么企业一定要有明确的宗旨,许多人并无深刻的认识。所以,说归说,做归做,宗旨等核心价值观常常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并没有在企业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也属正常。因为,越是深层次的东西,人们对它的认识越需要一个过程。事实上,笔者本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刚开始接触毛泽东建军思想时,领导和老同志都强调宗旨最重要,是整个理论的核心,笔者并不以为然,总觉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过是一句口号罢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笔者系统地学习了现代管理理论,特别是读过《成功之路》等书后,才开始真正认识宗旨在管理中的价值。随着对管理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随着实际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笔者对宗旨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txt小说上传分享

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2
因此,为全面把握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真正弄清宗旨对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有必要对宗旨在我军建设中发挥过的历史作用,及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逐一展开分析。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我军建设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军战斗力、凝聚力的根本来源。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宗旨,我军才能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粉身碎骨、在所不辞。这是毛泽东军队管理获得成功最大的秘密。具体说就是,决策指挥有了最终依据,奋斗牺牲有了力量源泉,凝聚军心有了精神支柱,对外宣传有了最大亮点。
  1决策指挥有了最终依据
  明确而统一的宗旨是组织正确决策的大前提。
  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实践中,毛泽东也曾遇到不少重大抉择。如怎样规定军队的主要任务,怎样确定敌我友,怎样看待军民之间、官兵之间的利益关系,怎样处理军队内外的各种矛盾,等等。由于毛泽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定为我军唯一的宗旨,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这一宗旨真正为全军官兵所接受,这就为军队各项决策提供了最终依据,使我军能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作出正确决策。
  毛泽东关于唯一宗旨的论述,很值得企业管理者重视。办企业当然要赚钱,但赚钱并不是优秀企业的最终目的。这就像军队就要打胜仗,而打胜仗并非军队的宗旨一样。
  明确的宗旨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企业只有将创造顾客作为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才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只有以顾客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企业,才能获得最强的生命力。
  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决策。决策的实质是根据客观形势和自身条件选择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如果一个组织的宗旨及由宗旨决定的目标十分明确,且得到大多数成员的认同,只是在方式方法选择方面出现了分歧,一般来说,比较容易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怕就怕组织的宗旨不明确,众人追求不同,各打各的小算盘。这个道理十分简单,可实际管理中,问题常出在这里。因为组织各成员包括最高管理者,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追求的目标常不一致,难免影响到他们决策时的态度,也就是俗话说的“屁股指挥脑袋”。这是当前一些企业决策困难,决策后也难以得到多数成员认同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明确而统一的宗旨是组织正确决策的大前提,如果大前提模糊,决策时自然难以形成一致意见。
  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实践中,毛泽东也曾遇到不少重大抉择。如怎样规定军队的主要任务,怎样确定敌我友,怎样看待军民之间、官兵之间的利益关系,怎样处理军队内外的各种矛盾,等等。由于毛泽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定为我军唯一的宗旨,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这一宗旨真正为全军官兵所接受,这就为军队各项决策提供了最终依据。对一些颇有争议的问题,大家都站到人民的立场上,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就比较容易统一认识。历史上我军之所以能在一些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作出正确决策,之所以全军将士积极拥护这些决策,是与建军宗旨明确,全军上下信守这一宗旨分不开的。
  例如,“七七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红军要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对于这一重大转变,开始时许多官兵就想不通:红军与白军相互厮杀了10年,结下血海深仇,那么多的亲人、战友倒在敌人的屠刀下,现在突然要接受对手的改编,摘下被许多同志视为生命的红五星,改穿国民党军服,戴上青天白日帽徽,不难想象这个思想上、情感上的弯子有多大。20世纪80年代上演的话剧《陈毅出山》,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当时陈毅同志奉命到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的各游击区,传达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指示,安排红军游击队的整编工作。由于长期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不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许多同志根本不相信这真是党中央的决定。一支红军游击队的队长,差点儿把陈毅当做国民党派来劝降的奸细杀掉。剧中的主人公确有人物原型,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