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氖琛
10《迦梨陀娑》——《简明东方文学史》一节
这是《简明东方文学史》中紧接着《五卷书》的第三节。
迦梨陀娑是《沙恭达罗》等名著的作者。正如印度文学史上其他作家和作品那样,他的诞生时代以及生平事迹,争论极多,而且时间相差悬殊极大。
我在本文中讲了一部分人的看法,我个人无法反驳,也无法证明,姑从之而已。我写他是笈多(Gupta)时代(约公元4世纪—6世纪)的人。此时梵文已经复兴,所以才能产生这样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这个名是由两个字合成的。“迦梨”是一个女神的名字,“陀娑”意为“奴隶”,合起来就是“迦梨女神的奴隶”。关于这个名字,印度有很多传说,都不可信。关于他的生平,更是隐在一团迷雾中,谁也说不清楚。印度古代和中世文学史上,作家的情况几乎都是这样。
我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迦梨陀娑的作品。他的第一部著作是叙事诗《鸠摩罗出世》,讲的是战神塞犍陀的诞生。第二部叙事诗是《罗怙世系》,罗怙是《罗摩衍那》男主人公罗摩的曾祖父。书中第十章至第十五章讲述罗摩的生平,下面讲述罗摩的后裔。迦梨陀娑只写了一篇长篇抒情诗《云使》,是印度文学史上的名篇。他的一部抒情诗集《六季杂咏》,有人怀疑是一部赝品。迦梨陀娑最享盛名的作品还是他的两部剧本:《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其中第一部更是蜚声全球。上面我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回到祖国(37)
11《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敦煌学”这个名词,是陈寅恪先生最先使用的,其涵义比较笼统,凡研究与古代敦煌有关的学问,都可以称之为“敦煌学”。特别是有名的莫高窟石窟和十九世纪初(或十八世纪末,相差不过一年)发现的藏经洞,其中图籍琳琅满目,成为全世界许多国家学者研究的对象。“敦煌学”之名因之日彰。至于“吐鲁番学”这个名词,始作俑者恐怕就是不佞自己,它泛指研究古代新疆文化的学问。因为吐鲁番地区考古发掘工作做得比较多,成果比较大,所以就以“吐鲁番学”概括全疆的研究工作。其中并没有多少玄妙之处。
我讲了敦煌吐鲁番学六个方面的价值:
第一,对研究中国历史和地理的价值;第二,对研究中国文学艺术的价值;第三,对研究语言学、音韵学的价值;第四,对研究宗教问题的价值;第五,对研究古代科技及其他方面的价值;第六,对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价值。
详细叙述,请参阅本文。
12《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上的开幕词》
这本是在北京大学东方学系与比较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东方文学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现收入《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中,改名为《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的七个问题》。我提出的七个问题是:
一,关于“危机”的问题;二,比较文学的范围;三,比较文学的目的或作用;四,关于新名词的问题;五,世界文学;六,日本文学的启示;七,一国中民族文学的比较问题。
我对比较文学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我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多,比较广泛。以上七个问题都可以算是一得之愚。
13《回顾与展望》
没有什么新的看法。
14《对于〈梦溪笔谈校证〉的一点补正》
《梦溪笔谈》是享有盛誉的著作,胡道静先生学富五车,治学谨严,他的《校证》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偶有失误,贤者难免。我的“一点补正”,不过想使这部书更为完美而已。
一九八六年
本年出版书两种:《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和《季羡林散文集》。前者包括用德文、英文和汉文写成的关于印度古代语言的论文;后者包括我直到这一年所写的全部散文,是一本空前的完备的散文集。本年共写文章四十四篇,其中大体上可以算是学术著作的有下述十六篇。我想在这里补上几句话:所谓学术著作与非学术著作,有的泾渭分明,有的则颇为模糊。
1《中印智慧的汇流》
此文原系周一良主编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一章,收入《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时改称《中印文化交流简论》。
这是一篇相当长的文章,但却只能算是综述,里面没有多少新东西。不过,对一般读者来说,它是非常有用的,他们从中可以了解中印两个大国几千年文化交流的情况。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写了下列诸节。
一、滥觞——先秦讲中印文化交流的开始,一直追溯到较古的时代。
二、大波——汉代讲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丝、纸等等从中国传入印度。
三、万紫千红——六朝在这里,我主要讲印度文化传入中国的情况,因为事实上,在这期间,印度文化影响中国,方面极广,有的也极深入。我共讲了七个方面:(一)文学;(二)史学;(三)声韵学;(四)著述体裁;(五)艺术;(六)天文算术;(七)医药。其中,“(四)著述体裁”中,有别的地方很少提到的新材料。 。。
回到祖国(38)
四、姹紫嫣红——唐代在这里,我首先列了一个中印交通年表,从武德九年(626)到长安四年(704),这八十多年是中印交通最频繁的时期。
下面我着重谈了译经方面的活动,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有名的玄奘和义净。接着我谈了这样频繁的往来所带来的文化交流方面的成果:(一)文学;我讲了传奇和变文。(二)音韵学;我讲了守温的三十六字母。(三)医学;我讲到《隋书?经籍志》中记载的印度医书,讲到《外台秘要》中的印度影响,讲到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有关印度医学理论和药材,讲到印度眼科医生到中国来行医,剥除白内障。在唐代,印度眼科恐怕在世界上是独领*的。(四)艺术;我讲到雕塑、绘画、音乐等等。(五)宗教;当然指的是佛教,我突出讲了禅宗。(六)科技;我讲了制糖术。在制糖术方面,中印两国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垂千有余年。(详情见我新近完成的长达八十万言的《糖史》)(七)中国物品传入印度;我主要讲了水果。(八)印度物品传人中国;我举了许多例子。(九)哲学;我着重讲了印度哲学宗教思想的中国化问题和中国哲学宗教思想对印度的影响。我第一次提出了“佛教的倒流”这个概念。在这里,我讲了1《道德经》的翻译问题;2佛教的倒流;3佛教的中国化。(十)印度杂技和幻术传入中国。(十一)印度天文历算传入中国。(十二)佛教对一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五、余音袅袅——宋及宋以后我讲了宋代开国初期同印度来往的情况。以后,随着佛教在印度的衰微,中国没有西行求法的佛教僧侣了,中印交通的一个主要方面,就从而断绝。代之而兴的是外交和贸易方面,规模都不像以前那样大了。在意识形态方面,则印度影响逐渐显著而深入,宋明理学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元代的版图空前地扩大,这当然会有利于中印交通。我列了一个简单的交通年表,可以看到在短期内两国交通之频繁。明代初年实行海禁政策,永乐年间开始打破,派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当时的所谓“西洋”,今天的南洋一带都包括在里面。郑和下西洋对中印文化交流的促进是不能低估的。清代中印交通未断。
六、涓涓细流,为有源头活水来——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印两国人民都相继爆发了反侵略或反封建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两国人民相濡以沫,都有对对方表示同情与支援的举动。印度独立运动的伟人甘地和泰戈尔,都对中国寄予极大的同情。
2《比较文学的“及时雨”》
本文原是乐黛云著《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一书的序言,收入《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时改今名。
本文不长,主要谈我对乐著的印象。
3《婆罗米字母》
4《佉卢字母》
这两篇都是我给《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所写的词条,介绍印度古代的两种主要字母。婆罗米字母,由左向右书写,横行。而佉卢字母则是由右向左书写,也是横行。在中国新疆考古发掘工作中,两种字母的残卷都有大量的发现。
5《翻译》
这也是给《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所写的词条。其中阐述了我对翻译的理解或者狂妄一点说,就是“理论”。我对翻译的理解是倾向于保守的。中国有世界上最古最长的翻译的历史,理论方面也有不少建树。但是,我觉得,严又陵的“信、达、雅”仍然是平正公允的理论。现在国内外都有不少翻译理论,其中故意标新立异而实则缺乏真货色者也不在少数,这同文艺理论和语言理论等等,颇有类似之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回到祖国(39)
6《东方文学的研究范围和特点》
本文原系《简明东方文学史》的绪论,收入《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时,改今名。
这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大体上代表了我在一九八六年前后对整个东方文学的看法。
我先讲“东方文学的范围”,回答“什么叫东方文学”这个问题。东方,最初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时代不同,典籍不同,“东方”的涵盖面也就不同。后来又添上了一个政治概念,“东方”成了被侵略、被剥削的代名词。此外,还要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学者写的东方什么史中一般不写中国。中国不是东方大国吗?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加入中国,则篇幅必然会大大地扩大,而且有关中国的专史,数量极大,不必再挤进东方什么史之类的书籍中,争一席之地。
接着我讲了东方文学的特点——内容和发展规律。我认为,文学的特点决定于民族心理素质和语言文字等表达工具。我把世界文化区分为四个文化体系:
一,中国文化体系;二,印度文化体系;三,波斯、**文化体系;四,欧洲文化体系。
一直到今天,我仍然是这个看法。不过,对第三个文化体系的名称,我曾改变过几次,目的是为了更确切、更全面,这一点我在下面还会谈到,请注意。我认为,在这四个文化体系中,前三者属于东方文化体系,最后一个是西方文化体系。这也决定了东方文学的范围。这个想法,上面已经多次涉及。
我在本文里引了严复的看法,又引了古代《宋高僧传?释含光传》的《系》中的说法,这些说法都能自圆其说,有一定的深度。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又有人讨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问题,这里的“西”有时指的是印度,与后来一般的用法稍有不同。接着我谈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规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以本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为基础,根据逐渐形成的文化特点,独立发展。第二,接受外来的影响,在一个大的文化体系内进行文化交流。大的文化体系以外的影响有时也会渗入。第三,形成一个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外来文化为补充的文化混合体或者汇合体。
上面我讲的是文化和文化交流的问题,文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发展的规律不能脱离文化发展的规律。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根据本国、本民族的情况独立发展。第二,受到本文化体系内其他国家、民族文学的影响。第三,形成以本国、本民族文学发展的特点为基础的或多或少涂上外来文学色彩的新文学。上面讲的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三步骤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下面我讲到文学的表达工具,也就是语言文字。我在这里提出来了一个观点: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动力。这个观点正确与否,先不去管它。我只讲一讲在一九八六年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哲学界以及一般的学术界,大兴“矛盾”之风,认为一切事物的前进的动力,都是矛盾。倘无矛盾,则一切都要停滞。我也莫名其妙地成了“矛盾派”,所以才产生了这个观点。我对哲学本无兴趣,后来时移事迁,我没有再继续思考这个问题。我现在怀疑,我这个观点是时代的产物。我不妨把我在本文中举的例子说上一说。我说,在远古的时候,人类的思想感情比较单纯,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是四言诗,这也就足够了。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人类的思想感情也日益复杂化起来,表达的形式也多样化起来。统而言之,简而言之,我所谓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就是这个样子。现在,连我自己也没有把握,我这个“理论”是否能站得住脚。
回到祖国(40)
我在下面用相当长的篇幅,讨论了诗歌的格律问题。我在这方面是一个保守派。我从来不是什么诗人,但是,对诗也有我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标准。对当今国内外的某一些诗歌的创作和理论,特别是所谓“朦胧诗”,我颇有点不敢苟同。这些诗歌,我一大半看不懂;看懂的一点,则觉得肤浅,故以艰深文浅陋。他们的理论,我也是大半不懂;懂了的一点,则觉得同样肤浅,也是故以艰深文浅陋。总之一句话,我认为,诗歌必须有形式,必须有格律,格律的形式可能因语言文字的不同而大大地有差异;但是必须有,则一也。我的“理论根据”实在非常幼稚。我认为,文学艺术最忌平板,必须有跌宕起伏,诗歌更甚。格律,韵律,正是这种跌宕起伏的表现和手段。我这一点幼儿园的“理论”水平,恐将贻笑于方家,但我决不会感到羞愧不安。
我讲了中国古诗的格律,讲了印度古诗的格律,伊朗(波斯)、缅甸、越南等国的诗律,目的在于对比,而且说明,诗律对诗歌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紧接着我把根本没有形态变化的汉文诗和形态变化极其复杂的梵文诗作了对比。我举了两首汉文诗,几乎只有名词,而没有动词。然而给人的印象却是鲜明生动,如在眼前,这是汉文的特点,其他语言是难以做到的。
我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