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太过谦了,那吴国剑士不日即到,这几日不如学士就暂居我府上吧?5日后便是比剑之日了。”范蠡当场对林安提出了邀请。
林安也没拒绝,这几日就住在范蠡的府上,每日范蠡议事回来,两人就谈些治国之道。林安在这个时代算是典型法家支持者。虽然有些反对严刑峻法,不过在提倡法制上倒是和法家一样。范蠡对于治国没什么研究,倒是对富国很有一套,难怪后来经商成了富甲天下的陶朱公。
越国治国的高手是文仲,林安住在范蠡府上这几天,文仲也常常来和他论道。在治理国家上,这个家伙显然比范蠡专业多了。两人一个管经济,一个管行政倒是配合的相当默契。林安在实际经验上比起这两人来都有不如。但是毕竟是后世之人,见识上就不是一个层面,加上林安忽悠的本事,硬是把这两人侃晕了。
他们总觉得林安说的东西似是而非,听着很有道理,但是总觉得哪里有问题。加上林安自称是晋国之人,他们也没敢真去试用林安说的那些主意。
5天时间转瞬即过,这天一大早,林安就跟着范蠡进了越王宫中。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章 吴越斗剑
林安现在有些后悔答应范蠡来看吴越斗剑了,他跟范蠡进入了越王宫就一直被勾践和范蠡君臣两人配合着招揽,勾践颈细嘴尖,长的跟鸡妖似的。长得不讨人喜欢的家伙确实很让人厌烦,林安一直听着他唧唧歪歪,心里恨不得在他脸上砸个酸液溅射,脸上却已经要摆出一副细心笑容满面的样子。
比起范蠡那种不知不觉就让人亲近的能力,勾践要差上一些,但是他却是那种完全不知道放弃的类型。脸皮厚的让人发指,而且这个家伙就像刘备一样,极度喜欢哭惨。把他如何忍辱负重的故事给林安详细的说了一遍。而边上捧哏的范蠡也异常的敬业,每每说到关键时刻,就跟着掉眼泪,让林安为他们君臣之间满满的基情恶心不已。
幸运的是,林安没受多久的折磨就得到了解脱,很快有军士来报说参加斗剑的剑士都已经到了。勾践才停下他的演技,带着林安和范蠡去了大殿,来到大殿里,越国一方的剑士都已经到了。一共50来名锦袍剑士分列而立,个个腰佩长剑,看气势每个都是百战之士。
“学士看我越国剑士风骨如何?”勾践摆了摆手,让行礼的剑士平身免礼,转头对着林安问道。
“气势倒是很强,只是本领如何还得看过再说,我也不通剑术,王上问我确实问道于盲了。”林安可不是袁白和阿青,能从气息上就感觉出对方的剑术修为。
勾践笑了笑在上首位置坐下,接着请林安坐到了他身边,对着范蠡点了点头。范蠡对着殿外喊道:
“吴国剑士上殿!”门外接着走进8位青衣剑士,个个身带宝剑,昂首挺胸的进了大殿。8人对着勾践行了一礼就站到了右边,和锦袍剑士相对。范蠡又开口对着双方说了一些废话,大概就是些睦邻友好,加强交流之类的官方发言。接着勾践就开口宣布斗剑开始。
“请!”“请!”
两名剑士各自倒转剑尖,右手握剑柄,左手搭于右手手背,躬身行礼。
两人身子尚未站直,突然间白光闪动,跟着铮的一声响,双剑相交,两人各退一步。旁观众人都是“咦”的一声轻呼。这两边的人居然不约而同的动用了偷袭的手段。可见都是出身军队的剑士,在场除了林安都是行家,很快就看出他们进攻步伐是军队的手段。
青衣剑士最先抢攻,连劈三剑,锦衫剑士一一格开。青衣剑士一声叱喝,长剑从左上角直划而下,势劲力急。锦衫剑士身手矫捷,向后跃开,避过了这剑。他左足刚着地,身子跟着弹起,刷刷两剑,向对手攻去。青衣剑士凝立不动,嘴角边微微冷笑,长剑轻摆,挡开来剑。
锦衫剑士突然发足疾奔,绕着青衣剑士滴溜溜的转动,脚下越来越快。青衣剑士凝视敌手长剑剑尖,敌剑一动,便挥剑击落。锦衫剑士忽而左转,忽而右转,身法变幻不定。青衣剑士给他转得微感晕眩,喝道:“你是比剑,还是逃命?”刷刷两剑,直削过去。但锦衫剑士奔转甚急,剑到之时,人已离开,敌剑剑锋总是和他身子差了尺许。
“贵国剑士要败了。”林安对着身边的范蠡道。
“学士何出此言?”范蠡也有些诧异。
“游斗不下体力消耗太大,而且很他的心躁了,反而是那个吴国剑士,看似急躁实则不然,你看他脚下。一步都没有动过呢!”林安平静的说道。
这时场下的状况已经大变,青衣剑士回剑侧身,右腿微蹲,锦衫剑士看出破绽,挺剑向他左肩疾刺。不料青衣剑士这一蹲乃是诱招,长剑突然圈转,直取敌人咽喉,势道劲急无伦。锦衫剑士大骇之下,长剑脱手,向敌人心窝激射过去。这是无可奈何同归于尽的打法,敌人若是继续进击,心窝必定中剑。当此情形,对方自须收剑挡格,自己便可摆脱这无可挽救的绝境。
不料青衣剑士竟不挡架闪避,手腕抖动,噗的一声,剑尖刺入了锦衫剑士的咽喉。跟着当的一响,掷来的长剑刺中了他胸膛,长剑落地。青衣剑士嘿嘿一笑,收剑退立,原来他衣内胸口藏着一面护心铁镜,剑尖虽是刺中,却是丝毫无伤。那锦衫剑士喉头鲜血激喷,身子在地下不住扭曲。当下便有从者过来抬开尸首,抹去地下血迹。
青衣剑士还剑入鞘,跨前两步,躬身向北首高坐于锦披大椅中的勾践行礼。
勾践微微一笑,嘶声道:“壮士剑法精妙,赐金十斤。”青衣剑士右膝跪下,躬身说道:“谢赏!”那王者左手一挥,他右首的范蠡马上喝道:“吴越剑士,二次比试!”
范蠡接着又退回林安身边,林安低声对着范蠡道:
“藏拙?”“学士明见!”范蠡也笑了一笑。
这时东首越国锦衫剑士队走出一条身材魁梧的汉子,手提大剑。这剑长逾五尺,剑身极厚,显然份量甚重。西首走出一名青衣剑士,中等身材,脸上尽是剑疤,东一道、西一道,少说也有十二三道,一张脸已无复人形,足见身经百战,不知已和人比过多少次剑了。二人先向勾践屈膝致敬,然后转过身来,相向而立,躬身行礼。
吴国的青衣剑士站直身子,脸露狞笑。他一张脸本已十分丑陋,这么一笑,更显得说不出的难看。锦衫剑士见了他如鬼似魅的模样,不由得机灵灵打个冷战,波的一声,吐了口长气,慢慢伸过左手,搭住剑柄。
青衣剑士突然一声狂叫,声如狼嗥,挺剑向对手急刺过去。锦衫剑士也是纵声大喝,提起大剑,对着他当头劈落。青衣剑士斜身闪开,长剑自左而右横削过去。那锦衫剑士双手使剑,一柄大剑舞得呼呼作响。这大剑少说也有五十来斤重,但他招数仍是迅捷之极。
两人一搭上手,顷刻间拆了三十来招,青衣剑士被他沉重的剑力压得不住倒退。站在大殿西首的五十余名锦衫剑士人人脸有喜色,眼见这场比试是赢定了。倒是一边的林安和范蠡继续说道:
“居然用的还是以前的老剑,看来大夫和越王果然是故意示弱。既然如此下一场不如看看孙武子的兵法如何?”范蠡含笑的点了点头。两人转头继续看向场下的比试。
只听得锦衫剑士一声大喝,声若雷震,大剑横扫过去。青衣剑士避无可避,提长剑奋力挡格。当的一声响,双剑相交,半截大剑飞了出去,原来青衣剑士手中长剑锋利无比,竟将大剑斩为两截,那利剑跟着直划而下,将锦衫剑士自咽喉而至小腹,划了一道两尺来长的口子。锦衫剑士连声狂吼,扑倒在地。青衣剑士向地下魁梧的身形凝视片刻,这才还剑入鞘,屈膝向王者行礼,脸上掩不住得意之色。
勾践向着范蠡使了个眼神,范蠡道:“壮士剑利术精,大王赐金十斤。”青衣剑士称谢退开。
范蠡接着缓缓说道:“吴越剑士,三次比剑!”两队剑士队中各走出一人,向王者行礼后相向而立。突然青光耀眼,众人均觉寒气袭体。但见那青衣剑士手中一柄三尺长剑不住颤动,便如一根闪闪发出丝光的缎带。范蠡赞道:“好剑!”青衣剑士微微躬身为礼,谢他称赞。范蠡点头接着道:“单打独斗已看了两场,这次两个对两个!”
锦衫剑士队中一人应声而出,拔剑出鞘。那剑明亮如秋水,也是一口利器。青衣剑士队中又出来一人。四人向王者行过礼后,相互行礼,跟着剑光闪烁,斗了起来。这二对二的比剑,同伙剑士互相照应配合。数合之后,嗤的一声,一名锦衫剑士手中长剑竟被敌手削断。
这人极是悍勇,提着半截断剑,飞身向敌人扑去。那青衣剑士长剑闪处,嗤的一声响,将他右臂齐肩削落,跟着补上一剑,刺中他的心窝。
“嘶!这新铸的剑居然仍旧不如吴剑!”范蠡失声轻叫。
林安眯了眯眼睛,低声说道:
“大夫莫自乱阵脚,此间当是风胡子亲自所铸,必不会太多的。”范蠡这才收敛心神继续观看。
另外二人兀自缠斗不休,得胜的青衣剑士窥伺在旁,突然间长剑递出,嗤的一声,又将锦衫剑士手中长剑削断。另一人长剑中宫直进,自敌手胸膛贯入,背心穿出。
那王者呵呵大笑,拍手说道:“好剑,好剑法!赏酒,赏金!咱们再来瞧一场四个对四个的比试。”
两边队中各出四人,行过礼后,出剑相斗。越国剑士连输三场,死了四人,这时下场的四人狠命相扑,说什么也要赢回一场。只见两名青衣剑士分从左右夹击一名锦衫剑士。余下三名锦衫剑士上前邀战,却给两名青衣剑士挡住,这两名青衣剑士取的纯是守势,招数严密,竟一招也不还击,却令三名锦衫剑士无法过去相援同伴,余下两名青衣剑士以二对一,十余招间便将对手杀死,跟着便攻向另一名锦衫剑士。先前两名青衣剑士仍使旧法,只守不攻,挡住两名锦衫剑士,让同伴以二对一,杀死敌手。
连斗四场越国剑士一场未赢,而且连折了8个好手,勾践和范蠡却一点心疼的样子都没有。让林安也不得不感慨这些上位者的心性之薄凉。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章 青衣越女
勾践与范蠡是心狠手辣的人,但旁观的锦衫剑士眼见同伴只剩下二人,胜负之数已定,吴国剑士却依旧不愿听手,都大声鼓噪起来,纷纷拔剑,便欲一拥而上,将八名青衣剑士乱剑分尸。
范蠡连忙朗声道:“学剑之士,当守剑道!”他神色语气之中有一股凛然之威,一众锦衫剑士立时都静了下来。
这时众人都已看得分明,四名青衣剑士的剑法截然不同,二人的守招严密无比,另二人的攻招却是凌厉狠辣,分头合击,守者缠住敌手,只剩下一人,让攻者以众凌寡,逐一蚕食杀戮。以此法迎敌,纵然对方武功较高,青衣剑士一方也必操胜算。别说四人对四人,即使是四人对六人甚或八人,也能取胜。那二名守者的剑招施展开来,便如是一道剑网,纯取守势,要挡住五六人实是绰绰有余。
这时场中两名青衣剑士仍以守势缠住了一名锦衫剑士,另外两名青衣剑士快剑攻击,杀死第三名锦衫剑士后,转而向第四名敌手相攻。取守势的两名青衣剑士向左右分开,在旁掠阵。余下一名锦衫剑士虽见败局已成,却不肯弃剑投降,仍是奋力应战。突然间四名青衣剑士齐声大喝,四剑并出,分从前后左右,一齐刺在锦衫剑士的身上。
锦衫剑士身中四剑,立时毙命,只见他双目圆睁,嘴巴也是张得大大的。四名青衣剑士同时拔剑,四人抬起左脚,将长剑剑刃在鞋底一拖,抹去了血渍,刷的一声,还剑入鞘。这几下动作干净利落,固不待言,最难得的是齐整之极,同时抬脚,同时拖剑,回剑入鞘却只发出一下声响。
勾践见了居然呵呵大笑,鼓掌道:“好剑法,好剑法!上国剑士名扬天下,可叫我们今日大开眼界了。四位剑士各赐金十斤。”四名青衣剑士一齐躬身谢赏。四人这么一弯腰,四个脑袋摆成一道直线,不见有丝毫高低,实不知花了多少功夫才练得如此划一。
一名青衣剑士转过身去,捧起一只金漆长匣,走上几步,说道:“敝国君王多谢大王厚礼,命臣奉上宝剑一口还答,此剑乃敝国新铸,谨供大王玩赏。”
勾践笑道:“多谢了。范大夫,接过来看看。”
范蠡走上几步,接过了金漆长匣,只觉轻飘飘的,匣中有如无物,当下打开了匣盖。旁边众人没见到匣中装有何物,却见范蠡的脸上陡然间罩上了一层青色薄雾,都是“哦”的一声,甚感惊讶。当真是剑气映面,发眉俱碧。
范蠡托着漆匣,走到越王身前,躬身道:“大王请看!”勾践见匣中铺以锦缎,放着一柄三尺长剑,剑身极薄,刃上宝光流动,变幻不定,不由得赞道:“好剑!”握住剑柄,提了起来,只见剑刃不住颤动,似乎只须轻轻一抖,便能折断,心想:“此剑如此单薄,只堪观赏,并无实用。“
接着转头看着林安道:
“学士见多识广,周游列国,不如也来一观吴国的宝剑。”范蠡接着把漆匣捧到了林安的身前。
“吴越名剑,果然不凡啊!可惜未见欧冶子与干将、莫邪几位名匠的风姿。”林安看了眼宝剑,也没多说什么。范蠡又把剑捧回勾践面前。
那为首的青衣剑士从怀中取出一块轻纱,向上抛起,说道:“请大王平伸剑刃,剑锋向上,待纱落在剑上,便见此剑与众不同。”眼见一块轻纱从半空中飘飘扬扬的落将下来,越王平剑伸出,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