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屡战屡胜(3)
在经过几天的扰敌战术之后,叛军战不能战、歇不能歇,由来势汹汹变得苦不堪言。郭子仪见时机已到,与李光弼议道:“贼倦矣,可以出战。”
唐军已经休息多日,号令声下后如猛虎下山,叛军则士气低迷,战未开始已然分出胜负。两军战于嘉山,叛军大败(嘉山是地名,位于恒阳县内)。
由于郭子仪采用战术得当,获得大胜,叛军五万余人马,被杀四万多人,被俘一千多人(看来曳落河也没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比之岳武穆五百可破十万的“背嵬军”差得不可以里计。)。
叛军主将史思明被打下马来,发髻散乱,来不及再上马,光着脚丫子逃跑了。等到了晚上,才狼狈地拄着一根断枪回到军营。任史思*志再坚韧,也没有再战的雄心,只能逃奔到博陵。李光弼率兵紧紧地围住了博陵,断了其退路。
虽然一再败北,但我们并不能由此断定史思明就是军事上的废材。实际上,史思明可以说是安史之乱中表现最突出的三位将领之一,另两位就是他这次的对手郭子仪、李光弼。其余诸如仆固怀恩、崔乾祐、李嗣业、蔡希德等人皆有所不及,而高仙芝、歌舒翰两位名将,在安史之乱时属“见光死”,受皇帝的乱指挥,还没来及再一步发挥才能就泯灭了。)
(史思明不由哀叹一声“不是思明不努力,而是对手太狡猾。”)
郭子仪入河北以来的屡次大胜,尤其是嘉山一战,把叛军在河北的主力部队几乎消灭干净,不仅是唐军军势大振,在河北当地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一时间,河北地区原先被叛军占据的十多个州郡都杀了叛军的守将而归降朝廷。转瞬间,河北诸郡回复唐室。
(老鱼不禁感叹,在河北当个郡守真是不容易啊,降唐被叛军打,降燕被唐军杀,这两拨部队翻来覆去、你来我往,城池归属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这郡守是怎么选择都是一个“死”字啊。)
河北归唐,对安禄山的影响非常之大,从洛阳到范阳的归路再次被切断。叛军往来都是轻骑偷偷摸摸地通过,就是这样还大多被官军俘获,于是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都心中动摇。范阳兵才是安禄山的铁杆部队,现在他们的军心出了问题,安禄山怎么能不慌张。
安禄山召集手下的谋士高尚﹑严庄,痛骂道:“数年来都是你们劝我造反,还说一定能成功。现在大军被阻在潼关,回家的路也被断了,还成功个屁?”安禄山觉得成功无望,于是和部下商议放弃洛阳,还是回老家范阳。
不过仗都打到这儿了,放弃又谈何容易,一旦退回,势必士气大降。到时郭子仪等人在趁机掩杀,不知还能不能抵挡得住。
前进不能、后退不得。安禄山对如何用兵犹犹豫豫,不如如何是好。
叛军的无所适从,当然就是唐军的利好。郭子仪稳定河北后,又向朝廷献“釜底抽薪”之计,要一举击垮安禄山。
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
已经在河北占据上风的郭子仪,下一步行动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一是返回朔方,等候玄宗的命令。二是继续守在河北,截断安禄山回老家的通道,等候河西、陇右等各地勤王之师到达后,共同消灭安禄山;三是主动向洛阳靠拢,联合长安、潼关的唐军,双向夹击,与安禄山决一死战;四是转而杀奔安禄山的老巢范阳,令安禄山首尾难顾。
第一种选择,是和平情况下的必然选择,现在人家李光弼才是河东节度使,你郭子仪呆在这里算个什么事儿?如果算是援军,那就得听从李光弼的调遣。可是河北的唐军,郭子仪占了大头,李光弼是刚从自己手下拉出杆子来。让李光弼命令郭子仪,恐怕也指挥不动。
不过如果郭子仪真得带领大部队回到朔方,安禄山必定趁河北兵力不足,再打回来。唐军目前形成的有利局面未必能保得住。
第二种选择,对朔方军来说,虽然地位有点尴尬,连招兵募粮都名不正言不顺。但站在整体立场上,并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即可以巩固河北的胜利果实,可以在援军到达后,夹击在洛阳的叛军主力,也可以攻向范阳,把丢失的国土夺回来。
这种选择对朔方军来说,风险最小,不过各地勤王军队何时来到并不能确定,在等待中,可能会有什么变数。稳则稳矣,但效率不高。
第三种选择,风险最大,如果成功,则快速平叛,如果不成功,那恐怕就成仁了。并且朔方军和长安方面的军力没有一战而胜的把握。
按当时的制度来说,京城卫戍部队有十二万,并且应该是最精锐部队,在当时的兵制中占有核心地位。但实际上,这本应独立击败叛军的精锐部队在保卫潼关、保卫长安的战斗中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以致于还要临时招兵。(至于其原因,我们待会再说。)
第四种选择,会引起安禄山部队的极度不安,会尽全力攻击潼关,这就要求守军能把敌军阻止在潼关前。当然安禄山也可能会追杀回范阳,只是这样叛军的士气会降到最低,这时只需潼关部队追杀即可令安禄山大败。
经过慎重选择,郭子仪认为第四种选择最为合理。他目前的职务是朔方节度使,还没有权力按自己的想法跨区作战(现在的平卢节度使是刘客奴),大的进攻方向,还需要玄宗的首肯才行。
郭子仪与李光弼经过协商后,向长安的玄宗写了请战书:“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质贼党妻子以招之,贼必内溃。潼关大军,唯应固守以弊之,不可轻出。”
有后人把郭子仪、李光弼这一招称为“围魏救赵”,通过向范阳施压,逼迫安禄山从潼关撤军。老鱼认为这种看法未免有些小瞧郭、李这两位当世名将了。攻范阳所起到的作用可不仅仅是解围,而是标准的“釜底抽薪”,让安禄山这“冬天里的一把火”彻底熄灭。
也有人认为,即使范阳被攻下,安禄山在洛阳的主力并非受损,其战斗力应该没有多大变化才对。
其实不然,我们不应只看到兵力数据,还要看到士气起到的作用,尤其在古代战争中,士气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点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诸多战役中,即使是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败方多次出现的兵力损失是“十不存一”,兵力消耗真的达到90%吗?当然不会,而是绝大部分部队溃逃、溜号了。
之所以屡次出现这样畸形的结果(以及我们刚才说应存在的十二万精锐卫戍部队一直未出现),都是因为当时的兵制制度造成的。
第三十四章 兵制
唐朝前期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制度成立于西魏,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李世民正是凭借手中的府兵,得以纵横天下,令四方臣服。
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统领和管辖,和平时期耕地种田,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京城宿卫,或到边境和内地的要地戍守。
现在看府兵的编制有点类似于新中国建国后的民兵,不过待遇还不如民兵,至少民兵有什么活动,公家提供枪弹、管饭吃,但府兵们在战争发生时,要自带粮食与马匹、兵刃,出征打仗。
这种兵役制度的好处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也扩大了兵源,同时也避免了地方军做大,有利于中央集权。
府兵虽然需要带着马匹兵刃去打仗,但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一定照顾。如果在战场上立了战功,政府会根据功绩大小,分别予以免除赋役、赏赐勋官、爵位的奖励。一旦不幸战死沙场,还会追赠官爵,并或赏赐死者家属以官爵金帛等。
编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称卫士或侍官。军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十二卫各设大将军一人,直接听命于皇帝。六率各设率一人,隶属于太子。
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四个,约百分之四十分布在京师所在的关中,以便中央政府手握重兵,控制四方。府兵必须凭尚书省兵部的兵符才能调拨。战时由皇帝命将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将领回朝,士卒归府,将无常兵,难以干预国政。
由以上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府兵制的提前下,即使是大将军,平时手下也没兵,类似于安禄山造反在府兵制时是绝对不可能的。
府兵制虽然在唐朝前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落后了,要更改了。
唐初的府兵之所以成功,和当时的采用“均田制”的土地政策有很大关系,府兵征发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从唐高宗后期,不可避免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从而失去了府兵制的经济基础。
大凡强盛的朝代,必定向外开边不止。由于战事频繁、防御线延长、兵役繁重,府兵制的休息制度得不到保证,从而造成百姓心中的抵触。
府兵从制度上讲,戍边年限而论,原规定三年而代,后来因为兵力不足增至六年。玄宗时,戍兵按时还者竟至十无一二。而且戍兵们还备受边将虐待,白天服苦役,为边将生财,晚间系地牢,以防备逃亡,所以戍边被人们视为畏途,富裕农户常贿赂地方官吏,雇人替代。
杜甫《兵车行》中说:“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说得多可怜,十五岁就从军,到了四十岁还不一定回得来。去时正是青春年少,回家却是白头老翁。府兵从设立之初的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成了没有假期的职业军人。这小兵一当就是十几年,谁受的了?再加上吏制的败坏,应该给府兵的福利也分不到,于是屡有逃兵,难以禁止。
府兵制从唐初的“百姓人人应募,争欲从军,或请自办衣粮,谓之义征。”到了玄宗时的“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
想不改革都不行了。
眼看着府兵的兵力不足,宰相张说请求玄宗批准招募兵士担任宿卫,改征兵制为募兵制,玄宗只得应允。开元十一年,朝廷下令调集京城附近的京兆府以及蒲州、同州、岐州、华州各地府兵和无军籍的白丁,再加上玄宗过去任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时的家兵家将和随从人等,总共十二万人,号称“长从宿卫”。第二年,又给宿卫们发了官马,更号曰“彍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四章 兵制(2)
彍骑十二万人分别隶属中央十二卫,每卫一万人,分为六番,担任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及其附近各州的卫戍任务。其中驻扎在京城所在的京兆府的旷骑有六万六千人,其余分驻京城周围的各州。
既然是守卫京城,又处在于子脚下,当然还得讲个仪仗、外表。彍骑入选资格可不能低了,应是“下户白丁、宗子、品子”中身体强壮、身高五尺七寸以上的才行,如果人数确实凑不足了(可见其要求苛刻程度),则选身高五尺以上的八等户子弟补充。彍骑待遇也比一般的府兵要高一些:中选者,皆授田,免除赋税徭役和征戌。
仅从玄宗的做法来看,是非常正确的。即使是府兵制大兴时,到京城宿卫也是其重要的职责,现在更替为常驻的精锐军队,无论是减轻府兵的负担,还是保证京城安全方面都有好处。(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掉了个个儿。)
彍骑设置之初还是比较讲真格的,整日训练不缀,特别重视弩射,要求严格,达到下列要求者方为合格:(1)伏道弩,“纵矢二百步,四发而二中”;(2)擘张弩,“二百三十步,四发而二中”;(3)角张弩,“二百步,四发而三中”;(4)单弓弩,“百六十步,四发而二中”。完全合格,才称为及第。为教习弩射,隶属各卫的骑都在靠近营房的地方筑有靶场,只要是达到“及第”要求的都有赏。这时的彍骑,由于注重训练,赏罚分明,又能及时授田,故士卒奋发练武,号称劲旅。
彍骑刚始之时,人们羡慕他们有幸侍卫天子,敬称为“侍官”。彍骑士兵也自豪得很,个个英俊雄壮,跨高头大马,昴然奔过长安街头,不知引起多少年轻少女的尖叫之声。
可随着长年京城不战事,各行政长官们的荒淫放纵,只是乐于声色犬马,彍骑在他们心中的重视程度直线下跌。最后沦落到经常性的给京城高官们看个门、当个打手什么的。
后来的彍骑本身也不争气,拿着国家的俸禄,可精力全放在办个人的私事儿上。富裕者贩缯彩、食粱肉,有力气的整天觝(抵)、拔河、翘木、扛铁。总是不是玩乐就是想办法依附权贵。等安禄山叛乱,需要这些勇士时,皆“股栗不能受甲”。
彍骑也由被人敬仰到为人所不齿,以致京师人互相辱骂时,都称呼对方为侍官,以充当侍官为耻。
这样的彍骑,你还指望着他能有多强的战斗力?
至于后来在京城招的十一万“天武军”,大多是市人子弟,从未接触过战争。如果比比吹拉弹唱、斗鸡赛狗还行,打仗则实在上不了台面,战场上满地的血气一冲,不尿裤子就算不错了。
(这章短了点儿,下午还有一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五章 士气
要想保证战士的士气,无非是三点。首先是思想教育,让士兵感觉为理想而战、为自己而战,给士兵主动去战的动力(在这一点上,我党的军队曾是天下第一),包括安禄山叛乱前,还得起个“诛杀乱臣杨国忠”的名义,师出有名,让士兵感觉上是为国、为大义而战;其次,还得有好的后勤保证,让士兵能放下来自后方的包袱,不用再想着家里的麦子有没有收啊、老娘病了谁照顾啊、老婆是不是因为自己长时不回给自己戴绿帽子啊、孩子有没有受人欺负啊等问题,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去;最后还得有严厉的制度,不能说打着仗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