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在古代也是吉祥之物,并不是白素贞的专利,传闻清朝的曾国藩也和郭子仪一样是白蛇转世。不过说曾国藩是条白蛇还比较靠谱,他浑身皮癣,用手一抓哗啦啦地掉皮,就和白蛇鳞一样。
郭敬之三十岁才得此子,当然喜不自胜,一定要给儿子起个响亮而又意义深远的名字。
经过深思熟虑,郭敬之给儿子起名为“子仪”。“子仪”究竟有什么含义呢,现在把这两个字分开来解释。
“子”是对某位有非凡成就的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韩非子等。“仪”是指典范、表率,如《荀子》中曾说:上者,下之仪也。
“子仪”的含义即为“以那些受人尊崇的诸子为典范”,寄托着郭敬之对儿子的期望,希望儿子能有那些姓后面带个“子”的大人物那样的非凡成就。
在古代,大凡汉人起名,在二十岁成人礼时,总爱再起个表字,名字的一般格式是姓*名*字**,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关羽字云长。但郭敬之后来没有给儿子起表字,可能是学习唐高祖李渊吧。唐高祖姓李名渊字淑德,但他给儿子起名字就简单多了,都是两个字的名字,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即李元霸,清朝时实行文字狱为避讳玄烨的玄字,《说唐》把李玄霸改成了李元霸)。
郭敬之有些郁闷,儿子虽然也算刻苦好学,但更喜欢舞枪弄棒。有些文章把郭子仪说成文武双全,至少也是熟读兵书,我看未必。历史上是不乏文武皆出色的将军,如岳飞不仅仗打得好,一生未曾一败,文采那也是好得没说(《满江红》、《小重山》等可为证,就算是史书中引岳飞说的话都是文思隽永。)
郭子仪呢?别说《全唐诗》,就是《全唐文》也没多少他的作品。虽然《请车驾还京奏》、《论吐蕃书》等写得也是旁征博引、文采斐然,但他的大多数奏书,如《让华州及奉天县请立生词堂及碑表》、《谢副元帅河中节度使表》、《请雪安思顺表》等都是请人代写的。所以令人怀疑列在他名下的文章也都是别人捉刀代笔。
唐朝虽然不像两晋那样注重门阀,但门第观念也是很强的,比如韩愈动不动就说自己是河东望族。所谓的望族,是指有声望的官僚、显贵家族。而这种繁荣家庭的形成,都大多家学渊源,也就是说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
这些名门望族,大多是士人阶层,向来看不起武夫,认为他们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见到武人,总是轻蔑地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殊不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圆》)。
不过郭敬之也曾当过将军,是位文武全材的人物,并没有逼着儿子弃武从文。既然不能考明经、中进士,那就学习武艺、兵书,靠自己的关系推上一把,日后当个能打胜仗将军,最好能成先辈郭淮那样的大将军。
学武的郭子仪生逢其时,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也就是小子仪6岁那年,武则天做出一件令天下习武之人欢呼雀跃的事:开设武举,以武功高低在天下范围内选拔良才。
第五章 初设武举(1)
盛唐之时,虽然兵甲不常兴,但也做不到绝对的安宁,内战外战一直不休。突厥、吐蕃屡屡犯边,跑到大唐疆土内烧杀抢掠一番呼啸而去。如登封两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等造反,给大唐带来混乱。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武则天模仿文举,下诏设武举,选取将才。“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
武举制度一出,一时震惊天下,令天下习武者欢欣鼓舞。这一举措,无疑是把武者和文人同等对待了。无数习武之人对此热泪盈眶,仰天高呼:吾皇万岁,我等也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当然每一项新政策出台,都一定会有许多人的反对。武举制度尤其引起士人的反对:那群不学无术的家伙,大字不识几个,就是力气大了点,也能当将军?
武则天的对策很简单:抗议无效。
有意见的人也想想,有那么多李姓王爷,皇上说杀就杀,不带一些含糊,甚至连亲儿子都不放过。你算哪根葱,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跳出来提意见?再说这武举制度虽然突然拔高了武人的地位,但也不是不尽情理。
于是,武举顺利推行下去,普通人也多了一条走向仕途的道路,普通的学武之人面前多了一扇金光闪闪的门。在唐朝时,普通人想走仕途,非常困难,虽然因武举增加的人数也不多,但终究是条正路不是?
普通百姓从一介白衣到步入官场,有多难呢?
唐朝的官员和百姓的比例是很小的,大约是1:3900,与现在相比差了足足百倍,可见当时官员之少(当然现在的官员数量也确实有点多)。职位少,竞争自然也就厉害。自古以来,有竞争就有不公平,天平总是倾向于制度的制订者,也就是目前制度的得利者,唐朝的官职竞争对老百姓来说尤其不公平。
根据《唐六典》记载,唐朝官员的具体选拔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门荫”、“杂色入流”和“科举”。
“门荫”顾名思义,就是靠上辈子的大树荫来乘凉,也就是传统的世袭制度。皇亲,高官子弟可以直接世袭祖辈的爵位,勋位。也是对一心向大唐朝尽忠人员的褒奖,解除其后顾之忧。五品以上高官子孙可以直接以荫入仕。
老子英雄儿好汉,当官的儿子有才干。
“门荫”制度带有明显的封建观念色彩,其中弊病甚多,不过,也不能把这一制度完全以现在的眼光去看。思考一下,也有一定的意义:首先避免了临退官员的贪污腐化,尤其是一个官员感觉职位上不去就要退下来时,是最疯狂的,虽然不能像现在一些官员一样携巨款逃到外国,但也指不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门荫”制度则让官员有了一些顾虑,不能为自己一时的贪欲而影响下一代的一生啊。
由于高官们往往也是子孙多多,“门荫”制度造成了高官子弟成为唐朝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比如郭敬之是身份是四品官,郭子仪就可以直接当正八品的官。按他后来追封的国公官职,甚至其子能直接当正六品上的官。真是有好才干不如有个好老子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初设武举(2)
第二种官员选拔的制度是“杂色入流”,和“门荫”相比,它主要是六品以下官员的子孙,通过轮流担任三品以上亲贵的侍从、亲事、帐内、或交纳品子课钱,十年期满后,还得通过面试,面试合格后再授予官职。“杂色入流”是唐朝低级官员乃至中级官员的选拔方法。
最后一种,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科举”了,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
常举就是“ 常贡之科”, 是常年按制度举行的科目。
制举是由皇帝临时下制诏举行。皇帝老儿不知哪一天心情舒畅,心血来潮,考一回吧,于是就有一会制举。由于制举的随意性太大,所以并不是科举的主流。
常举分为笔试和面试,和后世的科举制度还有所不同,并没有按秀才、举人、进士一阶阶晋级,而是一次性考试,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差不多。
“笔试”分成六类:秀才,进士,明法,明经,明书,明算。这六类是平级的,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
这里此秀才非大家平常所认识的秀才,后来的秀才考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级,考中了也只是一个名号,取得了去考举人的资格。所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即使是名秀才,仍是被当杀猪的老丈人看不起,当他想借点儿钱继续去考举人时,被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私塾),每年赚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经!”
但唐朝的秀才那可了不得,是六类考试中最难的一类。甚至由于秀才太难考,最后都没人报名了,到贞观年后就空有秀才之名,没有这一类考试项目了,由此可见当时考秀才的难度。
这三种方法里面,科举确定的人才成色最足,所以即使是官家子弟,如果有可能,也会先从科举着手。也是这样的人物升官最快。
高官子第可以先参加就是充当弘文馆、崇文馆或国子学、太学的学生。不过这些馆子可不是像现在干部管理学院一类大学,拿个牌子做幌子,交钱就可以混个文凭。当时治学态度还是很严谨的,如果不是那块料干脆就别来(郭敬之就没敢送他儿子郭子仪过来)。
学子学成后通过考试,或出仕,或参加科举。科举及第后,“ 若本荫高者,秀才、明经上第加本荫四阶,已下递降一等。”也就是说,同样是考试,官员子女与普通百姓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先胜在起跑线上。
当然,除了这三种方式外,还有其他的入仕方式,比如举荐(张行成,就是从一介白衣举荐为秀才,并且开始了仕途),比如军人依靠战功策勋等等,不过那都是极其稀少的,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唐朝的选官制度,为官之人的后代当然不用愁,但平民老百姓想步入仕途,图个好前程,只有科举一途。以前的科举只考文人,现在皇帝大手一挥,把习武之人也划拉到圈里去了。并且这武举之路,从唐朝一直断断续续走下去,一直到民国才结束。
(皇帝到底是姓武的,先是把自己的姓氏和周朝的国姓连起来,现在又搞了武举制度。)
第六章 大唐第一悲惨皇帝(1)
在设立武举以前,普通习武之人走向仕途只有一条九死一生的路,就是上战场。如果在战场上有突出的表现,并且长官不幸战死,并且没有合适的长官可以委派,那么恭喜你,有可能当个小官了。可惜当时采用的是府兵制,除非你一直能熬到能受命封为副尉一职,才能算是有品秩的军官,正种可能性可谓千不存一。
唐时还有勋官制度,共分十二个等级,《花木兰》中曾有“策勋十二转,卷卷有爷名”一句,最高的也就是郭敬之的“上柱国”,但一名普通小兵,勋等必不高,战事一歇,仍需回家种地,所以通过战争来当官,危险自不必说,并且基本是行不通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正常情况下,从军之人只有做枯骨的份。现在能通过武举,不流血、不亡命就能取得功名,对天下普通习武者为说是天大的福音,也给小子仪提供了日后习武为将的决心和机会。
小子仪9岁那年(公元705年),武则天这位一生令人褒贬不一的女皇去世了。
“武周”成为大唐历史上的一段小插曲,有人把它和汉时的王莽篡政相提并论。两者虽然看起来类似,但实质上大有区别。
王莽的“新”朝,是彻底的改朝换代,把汉朝一分为二。而对于“武周”,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普遍的观点都认为它属于唐朝的一部分,武则天怎么折腾,都是人家皇帝一家子的事。所以王莽当朝,天下纷纷造反,武周之时虽然许多人大有怨言,但基本没有以反周复唐的名义造反的。
武则天在位期间,除了任用酷吏、宠养内侍之外,最令人垢病的是在确定皇位继承权上的摇摆不定,先是把儿子由皇帝降成皇太子,又想把李家开下改成武姓,以致于她的侄子武三思也眼巴巴地等着继承皇位,还曾把儿子赐姓武。不过虽然闹来闹去,估计也没有人真正相信她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你既然是李家的媳妇,就已经打下了李家的烙印,再说,儿子和侄子谁更近,那不明白着吗?
狄仁杰更是明确地告诉武则天,如果立侄儿当皇帝,将来姑祖母的后人们就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了,那么,只好把她请出宗庙。如果立儿子的话,那么还可以千秋万岁配食太庙。
武则天临了还是听了狄仁杰的话,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李显,并取消自己的皇帝号,称作则天大圣皇后,死后入李式太庙,与丈夫李治合葬。
一通折腾,从终点又回到起点,这是何苦来哉!
武则天死后,关于皇位争夺并没有尘埃落地,而是更如火如荼。
李显虽然继位,但他生性懦弱,根本不是块做皇帝的料。传闻他的他的老婆和武三思有奸情,但是他毫不介意,而且还持放纵支持的态度,武三思和自己的老婆在床上打情骂俏的玩双陆游戏时,他就坐在一边观看,实在是窝囊到了极点。(双陆是唐代非常流行的一种赌博工具,现在已经失传,估计类似于飞行棋。)
正是中宗的软弱,这也给韦氏有了效仿武则天压皇位的想法,并在公元710年,和女儿共同毒杀李显,立李重茂为少帝。
史书评价唐中宗李显:“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所谓下愚之不移者欤! ”
若说唐朝诸皇帝谁最悲惨,即不是战乱中继位的肃宗李亨,也不是最终亡国的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而是非这位中宗莫属。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大唐第一悲惨皇帝(2)
李显22岁荣登大宝,正是风华正茂、性情激扬的年纪,正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不想身在皇位却是什么事也做不了主,在1年后草草下台,从皇帝降成了皇太子。
在武则天的高压下,李显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天天都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要不是李贤作出了“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搞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报蔓归”这么一首诗,兼之李显性情懦弱,说不定就会被老妈砍了脑袋。
脑袋虽然保住了,不过连出生就带的“李”姓都被迫改成了“武”。
老妈临终前良心发现,把他再次推上了皇太子位,并在宰相张柬之等人兵变之下,“二进宫”当上了皇上。
忍辱负重许多年,再次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