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李成器的作为也是无奈之举。
李成器和李隆基兄弟俩的情况,跟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俩的关系非常想像,一位为嫡长子,应立为太子,另一位则功劳大大的。玄武门之变血染萧墙在前,李成器和李旦不得不掂量掂量,就算是日后李隆基没当皇帝的意思,跟着他铲除韦氏的将领们也未必答应,何况现在众位大臣就已经有了倾向(“亦多言平王功大宜立”)。
李成器思量之后,认为还是当个太平王爷吧,于是才有了再三辞请太子之事,而李隆基也就坡下驴,名正言顺的成了太子。
李旦当上皇帝之后,这大唐王朝按说应该安定了,但由于还有一股皇帝以外强大的势力存在,给将来的太子继位带来很大的变数。
这股势力的核心就是太平公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这位公主不太平(1)
《吕氏春秋&;#8226;大乐》曾说“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唐高宗给女儿取道号名为“太平”(李渊号称是老子的后代,所以道教是唐朝的国教,皇家子女多人入过道教,如太平、杨玉环等人),所以人都称其为太平公主。
(如果太平公主知道自己的大号竟然变成后世形容女人的身材的专有名词,不知会不会气得七窍生烟。)
名为“太平”,不过太平公主一生太不平,她从小受宠,以母亲为偶像,野心勃勃地觊觎着皇位。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经常让她参预军国机密要事的谋画(“预密谋”)。但太平眼看着李弘和李贤两位哥哥身死,也没有敢恃宠而骄、招势揽权,在这一段时间内,一直老老实实,基本不参与政事(史书只是不明确的记载了她参与除掉薛怀义和来俊臣的行动)。
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一次大规模*是铲除张宗昌、张易之的行动,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起兵诛二张,迫武则天传位于中宗。太平公主参与了这次斗争,事后她因功被唐中宗封为“镇国太平公主”。自此,太平开始走向幕前,她自认为智谋强过韦后等人(那是当然的,要是比不过韦后和安乐那两痴人,那就枉被武则天称为“类己”了。),于是在朝堂之上横行自如。《新唐书&;#8226;诸帝公主》中说她:“推进天下士,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动大议,远近翕然响之。”
在人才作用上,太平和她母亲非常想像,都不拘一格、礼贤下士,对贫寒的儒人还厚赠送金帛,不管是不是出于收买人心的目的,对受赠的读书人来说,都感恩戴德。于是太平公主的声名远播,竟然达到了美名“翕然响之”的地步。
真正把太平公主推动政治顶峰的,是平定韦后作乱。
韦后当时采用“矫诏”架空了李旦,虽然没有采取任何针对太平公主的举措,但太平已经敏感地嗅觉到针对自己阴谋的味道,一旦相王李旦被排除在权力高层之外,那么韦后便会全力对付自己。这时的太平公主,无论于己(个人安危)、与国(外姓当权)都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正当太平想要对付韦后时,李隆基找上门来,两人密谋铲除韦后势力,立相王为皇。
在李隆基看来,铲除韦后势力只需出其不意即可,但如何处置当时的傀儡皇帝李重茂才最麻烦。如果自己或父亲出面,把小皇帝赶下去,然后取而代之,这名声上肯定受损;如果继续让李重茂当皇帝,又心有不甘。这赶皇帝下台的事,还得另借他手,于是他找上自己的姑姑,希望太平公主能出面。(由此可见,当时只有25岁的李隆基已经够阴的,很有当皇帝的潜质。)
太平公主对把李重茂撵下台并没有太多顾虑,反而当成一个可以在新皇面前立功的好机会(“顾温王乃儿子,可劫以为功。”)。她不仅从人员上支持了李隆基的军事行动,并且入见温王道:“天下事归相王,此非儿所坐。”然后上前把李重茂抱下来, 取乘舆服用之物进奉哥哥李旦。
多痛快,在李隆基为此大伤脑筋之时,她姑姑三下五除二,挟着皇帝就下来了(《新唐书》中说“乃掖王下”,《资治通鉴》上说“遂提下之。”),整个过程不过10秒钟,估计小皇帝还没反应过来。
从太平公主这一次行为可以看出她的骄横跋扈,对小皇帝根本不当回事儿。正是她这种性格,造成日后她胜极而衰的结局。
睿宗上位之后,也感激自己妹妹助自己上位,对她多加封赏,“加实封至万户,三子封王,余皆祭酒、九卿。”。
唐朝的皇帝有个毛病,就是赏、权不分,对妹妹封赏到这程度可以说已经到顶了。但睿宗和中宗一样毛病,把对太平公主的感激带到朝政上来,让她参与朝政。
太平公主本来就是极为聪慧之人,堂而皇之的步入政坛那是儿时的梦想,现在终于有机会了。“主每奏事,漏数徙乃得退。”看,够辛苦的吧,入朝奏一回事,时间长得计时漏壶都得换好几回。不知李旦有没有妹妹那么大的精力,听妹妹的唠叨,反正对太平公主的话是言听计从(也有可能是听得烦的实在受不了,如果不答应,那妹妹还得再进行半天的说服教育,直到李旦同意为止)。
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睿宗还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看来太平公主确实有些真本事,而不是依功乱来之人,睿宗把她放在了“谋主”的位置上。
当然这也有睿宗自己优柔寡断(或者说被妹妹和儿子架空?)的原因。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睿宗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太子李隆基)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睿宗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
虽然太平公主不和武后、韦后那样主政,大事必须征得睿宗同意,但她提出的每件事睿宗都无原则的迁就。成了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最后太平公主的权势竟然甚至超过了睿宗,“时宰相七人,五出主门下”,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还有一种猜测,就是李隆基在当上太子之后,急于上位。睿宗为了制约李隆基的谋权,把权力放给妹妹太平公主,用来制约李隆基的势力(皇帝做到这一步,太郁闷了)。
根据李旦的行为,我个人感觉,是他想搞平衡,他的兄长都死在内斗上,不想再失去妹妹或儿子(但愿如此)。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这位公主不太平(2)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这是韩愈所作的《游太平公主山庄》,虽然是用一种略带讥讽的语气,也可看出当时太平公主生活骄奢,行为肆无忌惮、横征暴敛。
随着太平公主的权势加大,愈加的骄横。再看李隆基,就有些不顺眼了,“主内忌太子明,又宰相皆其党。”
新唐书前一句先说,当时有七名宰相,五名出自太平公主名下,接着又说太平公主忌惮朝中宰相都是太子一党,感觉有点别扭。难道出自太平公主门下的也心向李隆基?或者说,这五位宰相都是以前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关系尚好时提拔的,现在全被太子拉拢过去了?看来也只能这么解释了。
总之,太平公主想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乃有逆谋”)。
她先采取挑起舆论的战术,私下传播李隆基不是长子不应立为太子(“太子非长,不当立。”)的言论,还到睿宗那里打李隆基的小报告,挑拨二人的父子关系。
712年7月,天上出现了彗星,在古代这可是与天下大事要挂钩的。太平公主趁机向睿宗说:“彗星标志着将要除旧布新,所主之事是皇太子应当登基即位。”意指李隆基要篡位。
李旦长期旁观妹妹与儿子两人的争斗,当然知道这是妹妹要离间自己父子的关系。他回答了一句话,让太平公主登时目瞪口呆。睿宗说:“我决心要把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传德避灾,吾志决矣)”。这有德之人当然 是李隆基。
太平公主没想到自己一句话,竟然被哥哥听反了,不但不废太子,还要传位给他,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一再劝阻李旦不要让位,但睿宗只是不听。
估计睿宗从小就面对宫廷争斗,看着三位兄长(李弘、李贤、李显)皆因此而死,现在自己妹妹和儿子又要重蹈覆辙,自己一力想平衡两人,但一直无法做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就像坐着跷跷板,不是你起,就是我下。最终心里彻底厌烦了,以后随你们去,我自去当个不管事的太上皇吧。
一般来说,新皇上位,都会第二年才改年号,但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立即把年号改为先天。(看来表面上一再推辞,实际上当皇帝已经迫不急待了)。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两人的争斗,和已经大不相同,李隆基开始占据绝对的上风。玄宗(李隆基)当然不会再给太平公主那么大的权力,并且想渐渐消除她的势力。
先天2年(公元713年),太平公主面对玄宗的打压,开始坐不住了,准备铤而走险刺杀玄宗。
战争不仅要靠实力,还是谍报工作的比拚,玄宗的谍报工作做得很好,知道了太平公主的行动计划。于是提前发动,调动禁军,诛杀企图造反的太平公主党羽,而太平公主本人则被赐死在家中。以前站错队的官员也都受到牵连,因此事造成的人员变动一年都没有完(“百官素为公主所善及恶之者,或黜或陟,终岁不尽。”)。
从玄宗诛杀太平公主一事来看,有些太简单了,仅仅动用了三百禁军就完事了?
太平公主一生经历的宫廷政变何其多,母亲夺权,哥哥李弘被杀,张柬之等人铲除两张助中宗上位,韦后扶李重茂为帝,诛韦氏李旦称帝等,尤其是诛韦氏、废少帝之事,太平公主更是主谋之一。她有些如此丰富的宫廷内斗经验,绝不同于韦后、安乐公主之流,又怎么会被玄宗轻易拿下。尤其是玄宗在诛杀其党羽常元楷、李慈等人,当时并没有抓住太平公主,太平公主逃入山中,三天后才返回来。在这三天内,太平公主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一些看起来都不正常。
有一种猜测说法,太平公主并没有谋反的意思。否则,以她在朝中如此大的声望,不可能轻易就被李隆基平定。就算是玄宗占了大义的名分,但朝中近太平公主的官员都知道,一旦太平公主倒台,自己也会身首异处,长刀加颈,也总得反抗一下吧。但太平公主在失踪的三天内没发出任何号召,反倒是留给了玄宗足够的时间处理朝廷内部人员。
玄宗除掉太平公主,坐稳皇位的这一年,郭子仪已经17岁了(按照旧历的习惯,此为周岁)。在现代,17岁还上着高中,什么事也不懂。但在古代,这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了(唐代贞观令要求男子二十岁结婚,但实现上大多不到此年龄就结婚了,所以玄宗期间又定为男子十五岁即可结婚)。17岁的郭子仪已经能够以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从705年中宗继位,到713年诛杀太平公主,这8年的时间里,朝堂之上一直血雨腥风,“城头变幻大王旗”。郭敬之身为官员,肯定也会受到上层权力变动的波及,郭子仪从父亲那里也知道一些争斗的内幕。他从朝廷的变动中,看到了阴谋、血腥、睚眦必报、你死我活;有些人为了权力可以不顾道义、不顾亲情,在他们眼中,只有利益;小小的猜疑,可以引起巨大的杀戮;些须的利益,可以造成朋友、亲人的背叛。多少正直的大臣,因为仗义执言而身首异处;多少的奸佞小人,因为溜须拍马而身处高位。
可以说,日后郭子仪处在朝堂之上,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谁也不得罪性格的养成,和这一段的观察和思索不无关系。,
郭子仪默默地感受着时刻张开血盆大口无情吞噬生命的朝廷,静静地观察着下一步的变化。
第十章 妇人干政之祸
唐朝是个“妇寺干政”比较严重的朝代,“妇”是指女人,“寺”不是指和尚,而是宦官。“妇寺干政”的分界线,就是唐玄宗。在玄宗之后,是“寺”干政,在玄宗之前,主要是“妇”来干政,这股潮流,则是武则天引起来的。
武则天在位期间,虽然把政事也搞的不错,但更多的是依靠“贞观之治”的老底子,她本人算不上励精图治、英明神武,并且还不时有些看起来莫名其妙的行为。
比如非得把一年从十一月开始,把十一月称为正月,然后才是腊月,第三个月才叫一月。
再比如乱改年号,从高宗生病,武则天开始把持朝政起(显庆二年),到中宗二次登基,除去李显、李旦第一次当皇帝在位的时间,共37年,年号用了27个,有时一年就两年号。弄得我一看见武后期间的年号就头大。
(多少年后,两老汉相逢,甲问:“老哥,看您高寿,哪年生人啊?” 乙捋着胡子道:“我是神功元年的,兄弟你是哪年生人啊?”甲笑了:“我是万岁通天二年的。”乙高兴地说:“咱俩差不多啊,那是你大还是我大呢?”………“这个?”甲挠起了头皮:“这个我也记不清神功在前还是万岁通天在前了,我是丁酉年的。”………“咳,原来咱俩一般大啊,都和当朝汾阳王郭子仪令公同一年的,都怪这则天皇后这老女人,起这么多年号,都让人记不住年纪了。”)
当然,最令人不解的就是传位之事了,摇摆来摇摆去,一会儿想传“武”,一会儿想传“李”。
武则天带给大唐最大的坏处就是让一部分人的心态失衡,仅以李家人来看,就有:
李显,让他母亲给吓怕了,变得有些心智不足,最后被妻女毒死。
李旦,面对亲人(武则天曾杀死数十位有可能对她地位有影响的李姓王爷),患得患失,面对妹妹和儿子的争权夺利,没有能力进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