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能做的仅此而已。我只能用文字向人说,到底应该怎么做。
呜乎哀哉一声叹,仰起脑袋继续写吧!。 最好的txt下载网
4 民族政策
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然需要一套合乎情理的民族政策。这点,应该是我与社会主流难得的共识。但是,假使我与主流达成全然的共识,那么这个章结也就无复存在的必要。
我想,在扯蛋这深沉的话题前很有必要做个申明:我不反对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更不可能反对执行这套民族政策的汉族政府。但是,与此同时,我也不会全盘肯定这些政策。用发展的观点解释,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既然这套政策有缺憾,作为中国公民的我理固宜然地有权利谈谈个人看法……毕竟一套民族政策是里外针对的。
申明至此转入正体。开门见山就先感慨一番传说中的民族平等吧。有点闹不懂,到底是为了证明我们汉族劣等于少数民族,还是想变相侮辱少数民族智障?为啥登着少数民族户口的伙计总是考啥都加分(包括中考、高考、考研究生、考公务员)?
对于这个问号,我不得不夸上一句:写教科书的果然顾虑周全。我的高中第二册政治书里就有现成答案。
这不,真叫我给猜中咧!按着那王八蛋性质的语录讲,原因就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智力水平低于全国水平。所以么~加分政策不仅不是民族不平等的表现,反而衬托出国家的民族平等的真谛!
好家伙啊~说得比唱还好听。我想问上几句:“为什么他们智力水平就偏低了?”或许,你会应上句:“他们穷~教育条件不好哇。”“穷的地方又不止他们那一块地,难道汉族聚居的地方就没一块穷么?那些穷山沟穷乡村里头又什么教育条件可言?”“……”“还有诶,为什么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加分?”“不说要平等么?那些个连买棒棒糖的分都没凑到的‘差生’你咋就不照顾照顾加他个十分一百分的?成绩都这么烂了,还看不出人家智力水平‘低’啊?”
当然,这些问题也不需要回答。因为按这种智障逻辑出来的民族平等政策本身就是畸形产品。试问一碗发霉了的米饭还能吃么?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绝对平等,世界处处都有不平等:法律是不平等的,同样是杀人,10岁的就可以免死,20岁的就要枪毙;社会是不平等的,同样是公民,有的生来就像住在天堂,有的刚出胎就像呆在地狱(顺便再提句我现在的劳改房,也是相当不平等滴~同样是人呐:一个收钱一个给钱、一个抽烟一个被禁烟、一个打手机一个是偷偷打手机……)。
也正是因为世上有着慝多慝多的不平等,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地追求平等(插句话申明下:我主要追求人权、人格上的大致平等、不追求所有物质的绝对平等)、珍惜现在已经拥有了的平等。
显而易见,这样民族加分政策在破坏物质平等的同时也破坏了民族人格上的平等(按哲学的观念讲,分数加上去以后就成了物质),严重又带蓄意性地强奸了平等原则。呜乎哀哉!废之可也!废之必也……
然而,悲哀总跟羊肉串似的一串串连一串,除此以外,据我说来民族不平等问题还有着N多种体现方式。生育特权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人口多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采取计划生育政策自然是无比明智的选择。但明智与愚蠢总爱相伴相行,矛盾的普遍性亦再次得到检验。
汉人,面对着苛刻的2胎条件通常生不了2胎(当然了,生育政策还有个潜在原则:有钱判生,没钱判死。我这条命就是三十六计走回上策+八千块人民币买来的)。少数民族,特权保护,生他两胎三胎不是问题(对总人口很少的少数民族甚至不限定生育指标。这不是大脑抽着咩?)(乖乖~一方面喊着优生优育,一方面又以怂恿少数民族多生多育,玩双手互搏玩上瘾啦?)
应该说,这个政策是相当了不得的发明。他像一把双刃剑,无论是哪刃,都毫不留情地砍向了自己(七伤拳都比他强)。
一者,少数民族在的平均生活水平不如汉族的前提下养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娃,进一步拖穷了自己(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违背规律自找苦);二者,汉族人口比率增长受遏制……这将不利于人口汉化而有利于民族分裂(1990年中国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1.96%,少数民族人口占8.04%。1995年全国又进行了1%人口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12亿多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084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98%,比199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又显示:新生儿中少数民族占40%,汉人占60%。可见,等我入土为安那会这比例也该打破平衡了)(既然都已扯上入土问题,顺便再讲句:汉族千年来入土为安的习俗已被一棍打成封建陋习,但是,换上回人和其他少数族身上,又变成了值得我们尊重和发扬的优良民族传统)。
这把剑无疑是罪恶的。他早早晚晚会把汉族变成中国的少数民族、把中国变成现在少数民族的中国。这一切,我想只是时间问题。时间拖得越久,代价越是惨重。
这话有点危言耸听,至于会不会变成现实,就熬着老命看未来吧。因为,事实是最好的证据。事实会证明一切。
正所谓吃完一串想俩串,吃完俩串想仨串。悲哀还未结尾。少数民族不仅享有生育特权,还有一道免死金牌:两少一宽……法律特权。
这道特权颁布于1984年的第5号文件,并于其中明确提出:“对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捕少杀’,在处理上一般要从宽”(记得我曾在网上和两位自称是边疆警察的网友聊过天。交谈中,两人竟都不谋而同地感叹边疆地区治安混乱、少数民族犯罪猖獗但每次都得从轻处理)。
虽然84年那会我还没打娘胎,但是我还是能深深感受到,当年批示这号文件的领导们是何等英明!不是么?我们可不能亏待少数民族~他们都亡了国,当然要特殊照顾。况且他们又是如此地民风淳朴,摸点东西拿点货、弄点风情杀点人,很正常咩~
不过可惜的是,这份文件的有效期日期竟只有20年!就是说,2004一过头,美好的春天就要到尽头了……
已经分不清是吃到第几串了,但这一串倒别有风味……它叫政治特权
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作主。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真谛。所以呢‘为了维护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只好大义灭绝牺牲民族平等了。于是乎,少数民族自治地的公务员招聘上,光明正大地挂起了民族色彩……即腾出大部分名额给少数民族。要是你命不好生作汉人,不打紧啦~排队慢慢等~啥时期上头干部翘了腿或下了岗,你不就又有机会上啦?
说回正经的,还是堤防着点。这套政策虽然没前头来得脱谱,但也得注意好比例(我想维持50%以上的汉族比例还是要的)。还是多留点就业机会给自己同胞吧,一来对得起民族良心,二来也可防止一反一锅掀的悲剧。
回头瞅瞅,民族不平等问题到此也告一段落(这问题讲起来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总体而言蛮不错,就是有那么点自虐嫌疑),这里的所孕育的大道理也很简单。虽然地球人都知道。但还是勉勉强强讲上两句:民族要是不平等,又何来民族团结?更别谈什么民族融合了。
接着,又将继续上一章待续未尽的话题:民族同化·民族政策。这里就要介绍几条与教育制度相挂钩、由本天才精心构思出的汉化教育新政策。详情归结如下:
1 在授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课程的民族学校,通过设置与该语言文字相关的考试关卡、制定相关等级制度、并定下通不过等级毕不了业的规定,营造出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学情绪。与此同时,在学生入学初给予选择学不与学这门课程的权利。一旦选学就要遵从上述规定。不选则逃于一劫(兜这么大圈想出这种制度,目的有两个。1 正如文中所言,通过利用应试制度的罪恶来促使少数民族学生反感自己的语言文字。 2 避其锋芒曲线同化。还是再重复一遍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强行关闭民族学校或关闭该项课程往往会激起事物发展走向反面……你越不让他们学,他们越想学。这是现在年轻人普遍容易产生的逆反心理)。
2 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以及各民族学校拥有高比率的汉族教师(高高益善,但至少也得有80%以上。这种事含糊不得。老师对学生产生的那种潜移默化影响是不可小视的。汉化工作要尽量从细节入手)。
3 生员学校调配问题上由教委统一安排(从幼儿园阶段抓起)(另外泼泼自己冷水:这个政策做起来很有难度系数。必须在废除中考高考应试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将少数民族学生分散式分配到各个学校,保证他们生活在汉族学生堆里。假使本省少数民族学生偏多、汉族学生偏少,可以通过糖衣政策从外省调进汉族学生,并把少数民族学生调出本省(同理,可以通过糖衣政策招引汉族迁入汉化率偏低的省份)。
4 于放假其间在少数民族地区及民族学校开展与文艺、体育相关的课外活动,尽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从而消减家庭对其影响。
附加政策:对一切以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发行的书册提高征收的税钱。
汉府不谙治族策,汉丁空怀报国心。写到这,不禁开始因自恋而感抑郁。
像我这么个有构思又有理想却就是得不到实践机会的天才,纵然老天无暇悲悯,我也应自哀自叹:时不与我。
难道我能做的,仅此而已吗? txt小说上传分享
5 民族斗争
民族,总在斗争中发展,发展中斗争。在这场没完没了的斗争中,焦点问题便是生存与发展……而这一切的根基则是领土。
是的,一个没有领土的民族,意味着没有国家政权。一个没有国家政权的民族则注定要多灾多难(要么流浪……就像当年的犹太人;要么被异族同化;要么用枪杆子打出政权)。
所以,领土转化成了斗争焦点。为了领土,两个从未打过架的民族可以抄家伙见面、两个曾经是铁哥们亲的国家也会翻脸(当然也有不翻脸的例子……即丢地皮的一方装孙子)。
因为,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帕默斯顿)。
于是,一场没完没了的辩论赛展开了:辩论焦点还是领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同一片领土,到了俩个国家嘴里却冒出了不同归属。
但事实上,追根溯源地讲句公道话:这片土地不属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他不会是任何一方的固有领土。因为,世界地图并不是人类诞生的第一天就全盘划定。今天的世界地图,是N多个民族经过漫长的扩张与N多次的分裂的最终结果(我这么一说,不了解我的人恐怕就拿当我分裂分子了)。
姑且按着我这套领土虚无论说个典型案例:台湾问题。生活中不难看到更不难听这样一句话:“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很遗憾,我要毫不客气地泼盆冷水:少扯蛋了!
等我泼完冷水,肯定又有人要拿历史说事。但,我还是得让他们遗憾第二次。
照着目前史料来看,汉族政权与台湾最早的挂钩记录当属三国时代。按教科书的屁话讲就是“孙权派卫温去夷州,加强了内陆的联系”。想验验这话有没放屁,方法很简单:看历史原材料(摘自《三国志》吴主传)。
“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个人推测,亶洲应该是指日本)
应该说,这段材料写得味道很淡。但是请注意最后一句……这话可是吃起来淡咽下去香:“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得人还之啊?这人是怎么得来的?这几千人在夷洲好端端住着为什么就跟你卫温走了?这是很个有意思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合理解释恐怕说来不好听:卫温当了一回人口贩子(到底是人家主动跟他走的概率大,还是他主动拐卖人口的概率大,读者自己斟酌吧。反正我是倾向于后者)。
也就这样,大陆与台湾进行了第一次“友善”联系。而那位抢了数千人回家来交流文化的卫温则被孙权拎走了脑袋。
但比这滑稽的还在后头。不知又是哪位高人再次发扬创新性思维……搬出元清两朝来证明“台湾∈中国”(当年蒙元设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流求和澎湖;满清设立台湾府,并把台湾划给了福建)。大哥啊~你给我省省脑袋吧,那两段日子里头世界上存在中国政权吗?中国已经亡国了(这样欠修理的历史逻辑好比在说:印度人曾在某年某月把领土扩张到了英伦三岛)!
好吧,就算中国曾在N多年前的某个日子里占了台湾,那又能说明什么?今天的中国要吞了日本,是不是再过个十年八年就能对世界宣布“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中国曾与N年N月N日与日本正式合并”?显然不可以。潜在的道理很简单:领土,从来都不固有于任何国家和民族(这点,连汉人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也不例外。在汉族没有出现以前的世界,你能说黄河流域那块地属于汉族吗)。
话都挑白讲成这样了,肯定还有人要问: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收复台湾?
答案很干脆:利益使然。我想,世界上除了圣马力诺这类头脑极不正常的国家外(1796年,拿破仑·波拿巴曾提议要将意大利的一些省份划给圣马力诺,但当时圣马力诺的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