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角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些角儿-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燕升:实话实说,当时拍《红高粱》的时候,您会预测到后来那么火吗?
  莫 言:我没有想到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当时我心里边也有一些把握吧,因为我觉得张艺谋作为摄影拍了很多很好的片子,像《黄土地》《大阅兵》,他对于色彩、造型这方面的把握在当时那个年代,应该是非常超前的,可以说是令人振聋发聩的。所以我想他担任第一部导演的影片,应该有他的个性和特色,但我没想到后来有那么大的影响。
  白燕升:您离开家乡那么多年,现在想到您的家乡高密,您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会是什么?
  莫 言:我想一个人对故乡的情感,实际上很具体的,尤其一个作家,对故乡的情感更加具体,具体到你村后的一条小河,村前的一条小路,村头的一颗大树,甚至具体到你家房梁上的一窝燕子。我对故乡的感觉首先就是很辽阔的土地,然后在我梦幻当中出现的那种一眼望不到边的红色高粱地,另外还有跟高密茂腔相关的旋律,所以故乡有声音,有颜色的。
  白燕升:您什么时候离开家乡的?
  ?莫 言:我1976年入伍参军离开家乡,至今33年了。
  离开了高密,经常想起这个旋律,有时候在梦里面就听到茂腔了,会勾起很多的记忆。我想,一个人的故乡记忆实际上跟一个人的童年密切相关的,我的童年记忆,肯定是有茂腔在里面,茂腔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白燕升:我看到的一些古诗或者是国画里的放牛娃,都是吹着笛子,唱着山歌。莫言老师的童年,可能没有那么诗情画意,但我想您是不是哼着茂腔在放牛、放羊?
  莫 言:我小时候确实放过很长时间的牛,因为我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然后就回家劳动,年龄比较小,也参加不了太沉重的体力劳动,就让我放牛,经常会在一个人很寂寞的时候,哼两句茂腔的。在60年代那个时候,县茂腔剧团经常到乡下巡回演出,就在场院里搭一个土台子,老百姓都来了,那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在春节前后,农闲的时候,每个村里面都有自己的业余剧团,也会排演一些茂腔戏上演,几乎人人都会唱那么三句两句的。我想茂腔是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起来的,我们所有的道德教育、人生的价值观念、历史的知识,都是从茂腔戏里学到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莫言:我要写戏(3)
白燕升:是的。当地有一句民谣……〃茂腔一唱,饼子贴到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到指头上〃。这当然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但也能看得出当地人喜欢茂腔到了入魔的程度。
  莫 言:确实很入迷。我还听过一个更加神奇的故事。我们高密据说有一个闯关东的老太太,生命垂危了,他儿子就拿了一盘茂腔(盒带),用录音机给她一放,老太太从病床上一跃而起,然后下来吃一碗面条,就干活去了。说茂腔可以治病当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她长期不听到,偶尔听到那确实很激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有一年,我当兵两年以后,第一次回家,一出车站那个检票口,就听到车站广场旁边那个小卖部里面放茂腔的带子,一下子就热泪盈眶了。
  白燕升:莫言老师讲得非常真切,我有同感,虽然我离开家乡没有莫言老师的时间长,也20多年了,只要听到我的家乡戏河北梆子,我可以什么都不做,提到家乡,说不出来的一种感觉。我们讲故乡情结,肯定是跟每一个人的地方戏紧密相连的。
  莫 言:是的。我也反复说过,假如说我的故乡有一个主旋律的话,那么这个主旋律就是茂腔。您故乡的主旋律,肯定是河北梆子。
  白燕升:您成名之后,利用您的文学影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很多报告文学,都是写家乡高密的为改革者摇旗呐喊的文章,像《高密之星》、《高密之光》、《高密之梦》等等。所以有一段时间有人戏言说:〃《人民日报》快成了《高密县报》了!〃您听到过这个说法吗?
  莫 言:有人开过这样的玩笑。
  白燕升:尽管写了那么多歌颂家乡的报告文学,我知道,莫言老师对于自己的故乡高密的情感很复杂,更准确地说并不都是爱。有这样一段文字,您在《红高粱》里虚构的这个高密东北乡,您这样形容到:〃这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我今天念这样一段文字,我心里也很复杂,一些老作家笔下的故乡,都是弯弯的月亮,美丽的小河,几乎都是美好。但您在提到自己家乡的时候,做了这样一番坦诚和大胆的描述。
  莫 言:这样写当时是比较冒险的。故乡实际上确实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就像我在《红高粱》开篇里所描述的一样,我想我个人的经验可能也决定了我写出这样的话,因为我是1955年出生的,七八岁的时候生活很困难,在我整个的童年记
  ?忆里边,饥饿、寒冷、实际上跟我们老百姓是没有分开的。乡村并不是一个伊甸园,乡村里面也存在着激烈的斗争和矛盾,也存在着很多落后和愚昧的现象。假如我们把愚昧的和落后的这一面给掩盖起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有良心的作家的作为,如果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有实事求是精神的作家的话,那么就应该把我家乡美的方面和丑的方面全部写出来,然后让我们读者能够从中认识到我们究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白燕升:您离开家乡33年了,再回过头去看家乡高密,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莫 言:一个人在局里面,老话说当局者迷,如果长期在一个地方,没有跟外边进行比较的话,你就发现不了它的长处,也发现不了它的短处。一种艺术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只听过茂腔,没有听过京剧、河北梆子、黄梅戏,你不知道我们高密茂腔的特点在什么地方,长处短处在哪个地方,我们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所以只有跳出去,然后再回来观照才能够发现长处和短处。 。。

莫言:我要写戏(4)
白燕升:莫言老师的一番深切体会,印证了那句话〃爱之深,责之切〃。今天的高密跟33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您觉得今天家乡的吸引力在什么地方?
  莫 言:家乡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可以看的到的,高密最近几年在财富上的巨大增值。这跟全国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提高;再一个就是精神面貌方面,过去高密人就跟茂腔里唱的一样,是悲悲切切的,现在我想有很多欢乐的因素融入到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年轻人的眼界也非常开阔,现在在高密的人也不像过去那么封闭,高密人也是走遍天下了,在北京一召集,可以召集上千人,今年我去美国,在旧金山也好,洛杉矶也好,纽约也好,去欧洲,在罗马也好,都会碰到我们高密的学子在那边求学。在文化方面我觉得高密是一个文化积淀比较丰厚的一个县份。立县大概有2000多年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包括振兴茂腔。茂腔这个小剧种尽管外地人听起来,可能没有像我们听的那么样热血澎湃,柔情万种,但是作为一个地方戏,它确实有它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白燕升:我知道当地非常重视茂腔,2006年5月,山东高密的茂腔已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培养年轻一代的茂腔演员也做了很多切实的工作,比如把他们送到了潍坊艺校去学习。
  莫 言:成立了茂腔少年班,有40个小学员,我上个月回高密探亲,去潍坊看过他们,训练尽管才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已经我觉得他们上路了。我想假以时日,高密茂腔会后继有人的,当然我也希望他们不仅仅也学茂腔,要学好文化,也需要向别的剧种来学习,学人家的戏,吸收其他剧种的养分。
  白燕升:高密的有关领导没跟您提过要求?请您在方便的时候写一个茂腔剧本,提过吗?
  莫 言:我已经主动请缨了。我今年上个月回去,召开了两次关于茂腔剧本创作的座谈会,把我们剧团的人我们文化系统的老的创作者,包括现在一些业余的诗人,小说作者,大家集中到一块儿商量怎么写一个新的、现代的茂腔剧本。因为我觉得任何一个剧种,老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是不行的,传统戏当然要演,我想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的,还是反映当代生活的,所以我希望能够写一个反映我们当代生活的茂腔剧本,当然并不是靠我一个人的力量,现在我找了几个小兄弟,我们一块儿把大概的情节侃出来,让他们先执笔写出一个草稿,在这个基础上,我来抽时间来修改。
  白燕升:您希望茂腔的未来是个什么样?
  ?莫 言:我看了很多剧种,我有了比较,我才意识到茂腔实际上它的唱腔还是比较简陋的,剧本应该说是比较土的,当然土也是个优点了,有非常浓重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但是我想,如果要作为一个艺术的精品,要走出去的话必须进行大胆的改革。首先就是在剧本方面,我想应该先写出一个具有很高文学水准,思想性和文学性都很高的剧本,要改变过去那种局限……只有高密人才能够听懂的那种唱词上。有些土话就不能要,思想性和立意一定要高,不能再抱守着过去那种老剧本。我也希望在茂腔的唱腔音乐方面,大胆地吸收别的剧种和地方民间音乐,保持茂腔一种基本的旋律,再来突破再来借鉴。我们的演员也应该广泛地向其它剧种的名角儿学习。我希望假以时日,我们高密能够推出一台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的剧目,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地往前发展。
  莫言对自己的家乡戏……山东高密茂腔,语重心长地提出了深切的希望。我一直认为最好的乡音就是家乡话和家乡戏。听到乡音,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家的感觉。
  莫言老师很恋家,早已在北京安居乐业的他经常回老家高密探亲访友,除了剪不断的乡音乡情外,或许还要时不时地接接家乡地气,汲取创作灵感。他很低调,不管是短信还是通电话,他的话都很简短,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惜言如金。说话不多但精准明了,语调不高但掷地有声,不苟言笑但宽容如佛。
  提到佛,想起了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扉页上有一句话:〃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它非常接近于我对生活的感受。这是佛教经典《八大人觉经》第二觉经的一句话。它所表达的就是六道轮回,生灵在这六道当中的生生死死,是相当疲劳的状态,人只有脱离了这个生死轮回的状态,进入佛的境界,才可以脱离苦海。
  知道了贪欲是使我们众生有生死疲劳的原因,远离贪欲,随遇而安,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九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众生都是有作有为,唯有佛一人,才是无所作无所为,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解脱自在。
  莫言老师曾跟我说,人为什么会有痛苦和疲劳,就是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越多实现的可能性越小,痛苦就越大。一个人为什么会软弱?为什么会害怕?为什么会投降?就是因为有欲望。如果没有欲望,就可以保持刚正不阿的品格和人性良知,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常识,关键看个人的修行了。
  莫言老师的作品不论叙事气氛是华丽、荒诞还是鬼魅,他写出的时空感生命感与镂金错彩繁华奢侈的辞锋总是能叫人叹为观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在为他的《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 想看书来

裴艳玲:把男人演透了(1)
pei yanling
  如果说梅兰芳把女人演透了,那裴艳玲就把男人演透了。这就仿佛女人的柔只有男人最懂,而男人的刚也只有女人最爱。
  2008年6月4日晚上,裴艳玲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了她的新编京剧《响九霄》。凭借此戏,2009年5月18日,她荣登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宝座。这个奖项早在我意料中,颁奖第二天,我给她发去短信: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很快接到回信:吾本无心种绿柳,意外猛见柳成荫。
  其实早在2008年5月18日,我们在上海参加全国昆曲界赈灾义演时,就约好北京见。我当时问她怎么想到排《响九霄》这个戏?她说,这个念头已经有好几年了。她在法国一个图书馆的角落里见到了他(指响九霄)的相片,他踩着跷、贴着老式云片。她看了他的资料,知道他花旦、青衣、武生、老生、小生各行当样样齐全,而且他也是河北人。当时就有一种冲动想把这位戏剧大师呈现在舞台上,但一直没有机会。
  我追问道:您的创造冲动一定是源于从田际云(艺名〃响九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笑着点头称是,并且笑得很单纯很可爱!
  说来也巧,田际云演出的代表剧目中《乾元山》、《八大锤》等,恰好也是裴艳玲从小就上演的拿手好戏。如果这些算是巧合,还有更神奇的:当年,田际云在河北梆子不景气的情况下,聘请了当年诸多红极一时的京剧名角,组创了京梆两下锅同台演出形式。一时间,盛况空前,成为梨园界一大盛事;裴艳玲从小坐科京剧,后调入河北梆子跃进剧团,一呆将近30年,难怪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一直以来都把她和河北梆子划等号。可仔细想来,她确实没留下什么梆
  裴艳玲
  中国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文联主席,河北省京剧院院长。
  她率先在全国实行京剧、昆曲、河北梆子〃三下锅〃的演出形式,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走在戏剧改革的潮头。她曾以《林冲夜奔》《南北和》《钟馗》《武松》《响九霄》等戏赢得中国戏剧〃梅花大奖〃,主演电影《人鬼情》两次获得国际大奖。
  她的表演张扬、硕大、如泣如诉,又呈现得准确、多情、绝代无双。她自身的英气和执著已与角色浑然天成,似乎永远演什么像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