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权备忘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版权备忘录-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牵扯进知名导演张暖忻,而倍受社会关注。

作者与作者(4)
《青春祭》是由中篇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而成的,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问题在于,编剧应该是张暖忻一个人呢?还是小说原作者张曼菱与张暖忻两个人呢?
  张曼菱认为自己是电影的当然编剧,而且是第一编剧。
  她谈了事情的经过:1982年,她的小说在《当代》发表不久,青年电影制片厂女导演张暖忻向她提出改编电影的意向。1983年春,她把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并于次年年初将剧本交给了张暖忻。当时,她提出由张暖忻进行再加工,并接受其为第二编剧。以后的修改均由张暖忻来完成。修改本一共打印了三次。
  奇怪的是,这三次打印本上均没有编剧一栏。对这种有违惯例的情况,张曼菱似乎并没有在意。她大概根本没有想到,这种疏忽为以后的纠纷埋下了伏笔。她不会想到这一点,据介绍,那时她俩好着呐。
  但是,当张曼菱看到公映的电影《青春祭》时,禁不住火了:字幕上,她仅为原著作者,编剧和导演的头衔都归了张暖忻。
  她决定打这个官司,争回自己的那一份权利。
  于是文坛上便骤起一场轩然大波。
  这边儿,《青春祭》在国内外放映引起很大反响,连获两个国际大奖。其片头上的“探索片”也引起评论家们的评论和研讨。张暖忻为此赢得不少声誉,极为风光。
  那边儿,张曼菱向《中国青年报》和《作家自由谈》投诉的文章也引起很大反响。其版权归属问题引起法学家及文学家的评论和研讨。张暖忻为此又失去不少声誉,极为苦恼。
  两位女作家一时反目成仇。
  还有一些合作者其实算不上作品的作者,因为他们所做的仅是辅助性的工作,而并非创造性的劳动。这就正如帮助作家誊写或修改作品的人算不上作家,帮助画家磨墨或装裱画作的人算不上画家,帮助导演布置影棚或作场记的人算不上导演,他们不应当享有著作权。但有时候,做这些工作的同志由于缺乏著作权的基本知识,也想从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中争得一份著作权,因此而掀起纠纷风波。
  到过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一座高达近九米的烈士群雕。九位身躯高大的革命烈士凝为一体,面对死亡,大义凛然,笑傲苍弯,给人以极大的心灵上的震憾。谁能想到,这座烈士群雕也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著作权之争?
  争讼是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叶毓山与其昔日的学生刘国础之间展开的。
  当重庆市少先队员发起集资修建歌乐山烈士群雕活动的时候,毛主席纪念堂主席坐像的作者叶毓山被聘为创作设计人。此后,在重庆市各界代表参加的“歌乐山烈士群雕奠基典礼”仪式上,叶毓山展示了由他创作的三十公分高的群雕初稿,并就创作构思的主题思想、创作过程作了说明,获得了与会者的赞同。
  不久,叶毓山在初稿基础上又制作了四十八公分的第二稿。叶毓山与刘国础根据初稿、二稿基本形态的要求,指导木工制作了群雕放大稿的骨架。这时,刘国础作为群雕工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叶毓山指导下参与了群雕泥塑放大制作和其他一些工作。参与此项工作的还有叶毓山的另外几位学生。刘国础在此期间提出过一些建议,叶毓山认为符含自己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的亦予采纳。1986年11月27日,这座花岗岩群雕正式落成。
  从这个过程看,群雕的创作人是叶毓山,著作权亦应归属叶毓山。群雕建造倡议单位聘请的创作者、初稿和二稿的设计者除了叶毓山,没有别人。初稿、放大稿以及最后落成的群雕,在主题思想、整体结构、基本形态、表现手法上都是一致的,没有实质性改变。
  然而,一场著作权的争战展开了。
  导火索是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会。
  重庆市向展览会选送了叶毓山创作的群雕放大稿和缩小稿。刘国础等人设计制作的烈士墓沙盘也参加了展览。展览结束后,叶毓山创作的群雕获得纪念铜牌,而刘国础制作的沙盘因不属于评选范围未颁发铜牌。
  此后,刘国础以群雕系同叶毓山共同创作,所获纪念铜牌应共同享有、叶毓山侵犯著作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叶毓山侵权。
  在法庭上,面对原告咄咄逼人的提问,叶毓山先是默默地望着桌子上的群雕模型一言不发。他的脸色微带憔悴,显然是受到了长达三十多个月的纠纷的牵累。但他的目光显得很自信,完全是一副群雕独立创作者的神态。

作者与作者(5)
该轮到叶毓山答辩了。他在记者照相机的频频镁光中一一出示证据。最重要的证据就是群雕初稿和二稿的模型。
  法庭工作人员举起两个模型示以众人。
  这时,本来沉静地坐着的叶毓山霍地站立起来,激动地大声说:“这两稿模型便足以证明群雕是我个人的创作。大家可以到歌乐山下作一比较!”
  此时,原告刘国础有点坐不住了。他的委托代理人辩解说,将初稿放大是再创造。并重申刘国础在提供图片、资料、参与搭脚手架等方面做的大量工作。
  叶毓山的律师则针锋相对地指出:“今天不是总结谁做的劳务多,而是考察著作权。”
  叶毓山也温文而诙谐地反问:“参与度最多的是三十几名石匠师傅.他们算不算创作者?”
  从上午九时直到下午十八时,除了午间的短暂休息,法庭上的论战一直很激烈。
  法庭最终认定,刘国础按叶毓山的创作稿做过一些一具体工作,在制作过程中提过一些建议,不能因此认定为群雕的共同创作人,其享有著作权的主张不能成立。
  审判长问纠纷双方是否愿意接受调解。刘国础沉思片刻表示接受。叶毓山则坚决要求法庭进行判决。
  法庭判决:驳回刘国础的诉讼请求。全场响起掌声。
  刘国础后来上诉,仍被驳回。
  参与此案审理的一位法官事后对记者说:这桩纠纷案的审理是成功的。但案件也反映出一个司法之外的问题,即我们一些同志的心态:夸大自己工作的份量,夸大自己的贡献,尽管付出的是一些附助性劳动,也试图从创作者那里争得一份著作权。这恐怕并不完全出自于无知。偏执与无知同样害人。
  作者与作者之间发生的著作权纠纷,有相当多的是由于抄袭或抄袭嫌疑引起的。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天下文章一大抄”。无论是抄袭者、被抄袭者,还是发现了抄袭问题的读者,都似乎从这句话中得到了某种安慰,而把这种侵权行为看作是一种正常现象。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对抄袭者的口诛笔伐,不过,往往是从道德方面进行谴责,很少从版权的角度、人权的角度进行思考,很少从捍卫人的权利出发对抄袭者提起法律诉讼。
  这是抄袭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综观我国文坛,现在确实有一种“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态势。在各种体裁的文字作品中,抄袭问题都大量存在,而且愈演愈烈。
  这是两篇相似的论文:
  《用孙子兵法指导排球运动》
  《用孙子兵法指导足球运动》
  前者是陕西省渭南师专一位教授积多年研究成果写成的论文,发表了。后者是同一师专一位讲师的论文,也发表了。
  同事们拿着两篇论文对照一下,发现它们的观点、结构、论证方法以及语言都极其相似,就像一个模子套出来的。所不同的,只是“排球”与“足球”字眼上的区别。
  “你们谁抄了谁的?”
  “他抄了我的。”那位讲师说。为了说明老教授抄袭了他的文章,他还编造了一个故事:“我先写的,拿过去征求教授的意见。没想到,他竟抄了去,先发表了,唉,真没办法。”
  有关人员为此专门到学校做调查,又到杂志社了解两篇论文的送稿时间,最后确认是讲师抄袭了教授的作品。
  老教授洗清了不白之冤,冒着雪从渭南赶到西安,找到陕西省版权处,握着有关人员的手说:“我就说两句话:中国还是有讲理的地方。共产党里还是有好人的。”
  再看这样两部著作:
  《编剧概论》
  《电视剧创作概论》
  《编剧概论》的作者马教授揭发《电视剧创作概论》的作者高老师抄袭了他的著作。
  “你们先看书的结构。”马教授打开两本书的目录,指给有关人员看。“这本书共有十三章,其中所讲的电视剧创作的题材、主题、人物、冲突、情节、结构等等,太象我的书了!”
  “再看看里面的文字。”他翻开几页划着红线条的地方。“从三五行,到整段整段的抄,这太明显了!”
  马教授特意整理了部分文字的对照表。
  如这两段——
  《编剧概论》:“戏剧台词是创造行动着的性格的手段。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典型,他们的语言必须是个性化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
  《电视剧创作概论》:“电视剧中的人物语言是创造行动着的性格的重要手段。每一个人物要成为生活中的典型,他们的语言也必须是个性化的。”

作者与作者(6)
马教授气愤地说:“他除将‘舞台’改为‘屏幕’,将‘戏剧’改为‘电视剧’,将‘作家’改为‘电视作家’,将戏剧例子改为电视剧例子之外,还有什么自己的东西?理论的阐述部分,他抄的太多了。”
  高老师并不否认自己有抄袭行为。他说这本书起初只是一部教材,编写的时候参考大量书籍,没想到后来还能出版。在书的后记中,他写了这样的话: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同志的著作,“没有这些同志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建树,也就很难有此书的产生。在此除向这些同志致以深深的谢意外,恕不一一指明之。”
  其实是应当一一指明的。尽管那可能是一串长长的名单,但列举这些名单并不比抄录时更麻烦。
  读国外的一些论著,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几页以至几十页的索引。有些著作还在每一章节后面,附着两三页的索引。国内一些治学严谨的学者在著述时也这样做。列上详细的引文目录,一一注明引文的出处,这是表明对原作者创造性劳动的诚心诚意的尊重。
  更多的著作却没有这样的索引,只在后记中客客气气地说一句“恕不一一指明”。然而,恰恰有喜欢较真儿的原作者对此并不肯宽恕,就像马教授这样,一定要把是非澄清。
  高老师毕竟还写了一句请求恕之的话,这说明他并不想全盘隐瞒。有些作者,连这点儿意思都不肯表示,抄也就抄了,用也就用了,全不把原作者放在心上,仿佛那一切都是自己独创。
  抄袭者有两个“挡箭牌”,其中一个——“史料共享”。
  史料当然可以共享,但是史料与史料是不同的,像“二十四史”这样的由古人完成的作品,搬用其中的一些内容不会构成侵权;像农夫述说本村往事的录音或速记符号式的笔录,使用时也一般不会发生著作权纠纷。但是,将今人根据今天所收集到的公有领域的资料编写的史书或有史书性质的史话、传记、校注等等,混同于“史料”大量搬用,就构成了抄袭侵权。因此,对“史料无版权”的问题应当做出具体的分析,不能借使用史料为名,对他人在史料的发掘和整理上付出的辛勤劳动毫不尊重,任意搬用。
  一部《文镜秘府论校注》,引用任教授的校注长达几十页。任教授本来想,用就用吧,既然用了这么多,我可能被作为作者之一。
  但书出版了,署名的只有姓王的老师一个人。
  任教授对此很是不满。
  但王老师给他的信中这样说:“要共同署名,别的人也得署名,那署名的就太多了……”
  这话讲得相当坦率。
  可见抄用的东西相当多。不过,他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史料。
  被抄袭者称为“史料”的许多文字,其实并非史料。有的作品以使用史料为名抄袭他人的作品,结果把艺术虚构部分也顺手拿了过去。
  空军作家丁一三以“黑雁男”的笔名发表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被一位传记作家拿去抄袭了三万六千字。其中一些属于史料,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丁一三创作时的虚构。如他虚构的一个人物的梦境。这梦境也出现在传记作家的书中。丁一三气愤地说:“他竟跟我同做一个梦!”
  这本书讲的是有关“四人帮”的内容。
  丁一三幽默地说:“这样抄袭,连‘四人帮’也会笑话我们!”
  抄袭者的另一个“挡箭牌”——“合理使用”。
  诚然,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是允许的,但这种引用必须适当,不能毫无节制。为创作一部作品,参考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以另外的体裁更新构思、重新表现,也是允许的,但这种参考和使用必须适当,不能把他人的作品内容原文照抄。
  任何人的创作都不可能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但既然压着前人的肩膀,就应当记着前人的贡献并作出说明。如果连这点诚意都没有,怎么能称作是“合理”呢?
  有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叫《名伶之死》,发表在《青年文摘》上。其记述的是著名评剧演员白玉霜的生平事迹。
  剧作家郭启宏认为,它抄袭了自己创作的评剧《评剧皇后》和传记体连载文章《评剧皇后——白玉霜》。
  《名伶之死》的作者在答辩时说:《评剧皇后——白玉霜》是传记文体。它其中的一些内容应当视为公有财富,人们完全可以在其基础上写理论文章或创作文学作品。

作者与作者(7)
他坦率地承认,自己搞传记文学多年,历来都是将调查材料和报刊上已有的材料综合起来进行编述。他说:“这是写作的通行方法,没有什么不妥。‘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然而,如果这种“通行方法”成为固定手段,如果“天下文章一大抄”成为日常习惯,它就会弥漫出一股懒堕的习气,给投机取巧者以不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