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试试本事。
这些孩子因为不知法、不懂法犯下了罪行。但是,司法机关不会因为他们不懂法而不予追究,不懂法并不能减轻他们的罪过,当他们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时才追悔当初不该不学法、不守法,以致触犯了法律,受到了处罚。当这些青少年罪犯在铁窗高墙之下怀着忏悔之心开始真正学习法律时,你不觉得一切都晚了吗?
制止犯罪,惩治只是“扬汤止沸”,教育才是“釜底抽薪”。因为不知法而触犯法律,最后让自己追悔莫及实在太过可惜了。
然而还有一些孩子却在知法犯法,由于贪欲的膨胀和缺乏严格的管理,他们一步步走向深渊。
南京曾经发生过一起学生长期结伙盗窃案件。6名团伙成员在案发时平均年龄不到18岁,他们同校同班同宿舍,最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所学专业竟然是保安。
在南京公安机关的预审室里,17岁嫌疑人小力供述他们的违法犯罪事实:两年前我带着录取通知书来到学校报到,同宿舍6个同龄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好“哥们儿”。不久,我们耐不住学校严格管理的寂寞,大家一商量就决定溜出去“热闹热闹”。从此,我们经常是集体翻墙出去喝酒抽烟。
日久天长老是喝酒抽烟,大家都有点烦,再说家里给的钱老是这样花也不太够。一天晚上,几个哥们在外面喝啤酒,也点不起什么菜,都觉得很无聊。当时有人说,老是这样不好玩,咱们不如顺便去“拿”点东西。借着酒劲大家都很赞成。
从那以后,他们时常夜里酒足饭饱后,就一块到附近一些中小学校行窃。由于学习的是保安专业,对刑法、公安业务、保安管理知识等有很多的了解,起初,他们盗窃也还算有点节制,只是“拿”些铅笔、橡皮擦、牙刷、毛巾和书本等,不“拿”太值钱的东西。当然,因为懂专业知识也使他们作案比较谨慎,相当注意不留痕迹等反侦察的问题。
后来,经常作案胆子就大了,把学习的法律知识都抛到脑后,什么值钱就“拿”什么,几个哥们儿有福同享,作案时互相提醒,每次都很顺利,对仅仅到中小学“拿”点东西不感兴趣了。最后一次大家商量,快毕业了,今后要分配到不同单位,6个人没机会一起“拿”了,决定干点大的,就去了那家手机店。
因为他们几个是“铁哥们儿”心齐,有事经常能互相“打掩护”,先后盗窃的财物达到将近1万元,学校和家长都没能发现。6名学法不守法的少年,最终得到的不是毕业证书而是法院的判决书。
由于年龄的关系,我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正是进行法制知识教育的适当起始时机。但是仅仅知法是不够的,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要求我们必须守法,在法律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只有从小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以至优秀的公民。 txt小说上传分享
7遵纪守法(2)
写给家长:
孩子的违法犯罪行为与家长的教育,家庭的环境关系极大。据调查,很多家庭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管教无方,法制教育更谈不上;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使孩子从小为所欲为;父母思想意识不健康,自身就缺乏法治意识,甚至家人中就有违法乱纪现象;家庭感情不和,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家庭温暖。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渴望孩子成器,也无可厚非。但是,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实现,鲁莽和粗野,只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最后走向歧途。
家庭如何对孩子让孩子养成知法守法的好习惯呢?应注意下面几点:
l。建设文明家庭,家长做守法的模范
一个文明和睦、遵纪守法的家庭,家长及成员素质较高,不仅有利于子女成长,也可避免担心子女违法犯罪。并不是说孩子的不法行为的责任全在家长,但是孩子发展到违法的地步,家长总是有责任的。家长及主要成员必须以遵纪守法的模范行为做子女的表率,应以良好的家风熏陶子女。在家庭内部也要守法,如对孩子私人信件和日记不要拆开看等。
2。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
要关心孩子心理、意志和品格的培养,引导他们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孩子吸咽、酗酒、流浪以及聚赌等。据调查目前在少年管教所或工读学校的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大部分都因为是中了“黄毒”不能自拔而走向邪路的。所以家长尤其要注意防止不良思想对孩子的影响,教育孩子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孩子看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3。防止和纠正子女的不良交往
不良交往是导致孩子后进甚至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良交往会相互影响、交流、传授不良行为,甚至教唆违法行为。据有关部门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犯罪动机的调查表明,青少年由于朋友的怂恿、“激将”引发犯罪的比例最大,约占1/3。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引导子女多交些品学上超过自己的朋友,发现有不良交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教育他们断绝往来,尤其对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朋友的交往,更不能掉以轻心。
4。配合社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家长要主动及时地配合社会的法制教育和执法实践。如社会上开展严厉打击重大刑事犯罪活动;报刊上关于违法犯罪的典型事件及执法过程的报道;家庭周围出现的违法事件;孩子接触到的包括影视或耳闻目睹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等等。
家长应利用这些材料,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具体地宣传法律知识。同时注意把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结合起来,把自觉守法与法律制裁的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子女的法制观念和守法习惯。学会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分析、判别各种社会现象,从而决定自己赞同什么,反对什么。
5。介绍和讲解法律知识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有针对性、有选择或较系统地向子女介绍法律知识,讲解法律条文。例如,《宪法》、《教育法》、《国旗法》、《国徽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编第一章至第六章中关于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碍社会秩序管理罪等内容,从而使孩子掌握一点有关的法律知识,认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的,明确什么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8谦虚的习惯
一个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在学校一直都表现得很出色,而且多次获得征文比赛的大奖。他一心想到贸易公司工作,并写了许多履历表前去应征。
其中有一家公司写了一封信给他:“虽然你自认文采很好,但是我们看了你写的简历,直言不讳地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差,甚至还有许多语法上的错误。”
受到打击的年轻人心底很不服气,“我怎么可能在履历表上出错误呢?”但是,当他回头仔细查看了他的简历时,发现确实有些他没有察觉出来的错误,而这些错误的拼写和语法自己一直都这样用,却一直都不知道它们是错的。
于是他写了一张感谢信给这个公司,小卡片上是这样写的:“谢谢贵公司给我指出我经常犯的错误。我会更加细心的。”几天后,他再次收到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可以上班了。
不是才能,不是关系,而是态度让这个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谦虚的态度让他拥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
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
人人都喜欢谦虚的人,而不会与自以为是的人为伍。即使是在提倡“毛遂自荐”精神的今天,谦虚依然不失为一种伟大的美德。持有谦虚精神的人如同持有一张通行证,可以畅通无阻地行走于社会。
谦虚的人才能学到更多东西
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能认识到学无止境的含义,才能放开眼界,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一个谦虚的人能学到更多东西。
巴甫洛夫说过:“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得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在现代家庭中,由于受到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独生子女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自大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教育家卡尔?威特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就非常注意表扬的方式,为的就是不让小威特骄傲自大。
对于儿子的善行,老威特会加以表扬,但为了防止他自满,不会过分表扬,因为孩子一旦自满起来。在他向小威特传授知识时,他也注意不让儿子自满,比如,他交给威特许多知识,但不告诉他这是物理学上的知识,那是化学上的知识等等,为的是防止小威特狂妄自大。
在小威特长大一些以后,他父亲就这样谆谆善诱他:“无论怎样聪明,怎样通晓事理,怎样有知识的人,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只有粟粒大的一点知识就骄傲的人,实际上是很可怜的。”“不要把人们的表扬放在心上,喜欢听表扬的人必然得忍受别人的中伤。被人中伤而悲观的人固然愚蠢,稍受表扬就忘乎所以的人更是愚蠢的。”
威特父亲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小威特防止骄傲自满的,尽管这样做要花很大的功夫。
当今的父母大多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孩子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与众不同”,这样就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骄傲情绪。事实上,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之所以没能如愿地在未来成为栋梁,正是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骄傲自大的孩子往往不屑于与别人交往,心胸变得很狭窄。他们虽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往往只满足于眼前取得的成绩,而且他们看不到别人的成绩。只有谦虚的孩子才有机会看清自己,看清别人,从而博采众家之长。
因此,一个人不管自己有多丰富的知识,取得多大的成绩,推而广之,或是有了何等显赫的地位,都要谦虚谨慎,不能自视过高。应心胸宽广,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进而创出更大的业绩。如能这样,则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益处。
水满则溢
一个容器若装满了水,稍一晃动,水便溢了出来。一个人若心里装满了骄傲,便再也容纳不了新知识、新经验和别人的忠言了。长此以往,事业或者止步不前,或者猝然受挫,故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
爱因斯坦是个名满天下的科学家,据说有一次他的学生问他说:“老师的知识那么渊博,为何还能做到学而不厌呢?”
爱因斯坦很幽默地解释道:“假如把人的已知部分比做一个圆的话,圆外便是人的未知部分,所以说圆越大,其周长就越长,他所接触的未知部分就越多。现在,我这个圆比你的圆大,所以,我发现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自然是比你多,这样的话,我怎么还懈怠得下来呢?”
写给父母:
如何培养孩子谦虚的习惯
教会孩子要谦虚,不骄不躁,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不要过度夸奖孩子
家长,社会会孩子过分的夸奖与肯定,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骄傲情绪,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一旦这种骄傲情绪产生,在纠正就困难了。
2。经常给孩子用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
尤其是同时代,同年龄的其他孩子的优秀事迹对孩子更具有激励作用。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很多事物的优越性都是相对的,我们所拥有的,永远都微不足道,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谦虚一点。
3。父母要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
切不可有骄傲自满的表现,因为孩子极易受父母的感染。
4。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孩子谦虚品质的大环境,并同时和老师配合。
在教育孩子谦虚的同时肯定孩子的长处,让孩子认识到只有谦虚才能使人不断进步。
。。
9尊敬老人的习惯
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老妇人衣着平常,左顾右盼似乎并没有购买任何东西的意思,因此,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没理她。但有一位年轻人却不同,他微笑着问老妇人:“您好,我是否能为您做些什么?”
老妇人表情很窘迫,她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只是在等雨停。”
听到这些,年轻人并没有缠着老妇人向她推销她不需要的东西,也没有转身离去,而是转身拿给她一张椅子:“没有关系,这雨看起来还要下一会呢,您坐在这儿等吧。”
终于雨停了,老妇人向年轻人道谢告别,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
几个月之后,这家百货公司的老板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去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正是那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当年轻人打包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这个年轻人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幸运,就在于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礼貌。而且这种行为是一种道德上形成的“本能”行为,也就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它体现了做人最重要的一个品格──尊敬老人、仁爱良心的习尚。这种精神和习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培养。
尊敬老人,意味着一种感恩,意味着继承,更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我们必须从小培养自己尊敬老人的习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都做到关爱老人。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生动的例子:马路上,有人扶着老人过马路;在公车上,有人主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