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冒险(11)
不管什么时候,当别人问我,身为一家大型杂志公司的总裁,我是否花很多时间考虑自己的着装,我都会响亮地回答:是。每天早上穿衣服前,我都要想一下当天的所有安排:我 约了跟谁见面?在哪儿见面?我该如何让自己的外表加分?如果我要和巴宝莉——我们的广告大客户之一——的一位主管见面,我那天肯定会穿巴宝莉的衣服。为什么不专门为特 定场合、特定对象穿上合适的衣服呢?尤其是当这么做可能带来巨大的好处而完全没有坏处的时候?
雅诗·兰黛创办了与她同名的化妆品公司,她习惯每年参加公司豪华的圣诞聚会。有一年,几位年轻主管在聚会前几天聊天,其中一位新人说起她还没有考虑该穿什么。
“什么?!”她的同事们惊讶地说,“要是你有机会面见兰黛夫人怎么办?听着,今天中午去买,买你想过要买的最漂亮最贵的衣服。你必须做好准备!”
自然,这话让她重视起来,于是下午她出去买了一件漂亮的高档衣服。结果,晚会那天,她和许多人排着队见到了雅诗·兰黛本人。兰黛夫人握着她的手,然后上下看了看她(只 有兰黛夫人能这么做),靠过去……然后伸手猛地拉开她衣服的后领。是的,她要看看商标。对穿着这件衣服的人来说,真是谢天谢地,商标显然过关了。
这个例子当然很极端,但因为这位女士进入了时尚美容行业,她需要做好准备,为自己的服装做投资。这个故事的重点不在于你应该冲出去买高档衣服,而在于你应该知道你要给 谁留下好印象,并弄清楚怎样把这件事做好。这涉及有关你外表的一切——珠宝、鞋子、发型、皮包。你不需要穿着很时髦,但你真的需要让老板和同事觉得你跟周围的环境很协 调。这里还有另一个建议:当你不确定的时候,穿黑色。穿黑色是不会错的。2表现自信。
即便你内心充满自信,但如果你无精打采地走着,姿势又很难看,那也会传达出完全相反的信息。有一个测试:试着想象一下,碰上以下这些情况,你会怎样在大街上走路。
因为自己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你刚刚给公司丢掉一单大合同。
你正去赴一个重要的午餐会,见一个客户,他正在犹豫是否要继续使用你们公司的服务。
你刚刚通过了一个面试,这份工作是你一直梦想的。
在一次评估中你表现出色,随后获得了一次大幅加薪和升职。当我依次想着这些情景的时候,我几乎可以感觉自己在椅子上坐得越来越笔直。下次你在街上走的时候,看一看你身 边的人——他们是怎么走路的,他们是低着头还是目视前方,他们的肩膀是否耸着。你会发现你的视线很自然地被那些看上去轻松而自信的人所吸引。现在,经过商店橱窗的时候 看一眼你自己。你看起来自信吗?
表现得自信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你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第二点同样重要:你真的会开始对自己感觉更好。多项研究发现,有意识地改善自己姿势的人最后真的增加了自 信。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情绪之间确实存在着联系——为什么不对此加以利用呢?
表现得自信还有第三个好处。一个好的姿势能让你看起来更高。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研究显示,长得高在职场上是一种优势。长得高的人平均收入更多,而且掌权的机会 也更大。你不用去买一柜高跟鞋,只要好好发挥你所拥有的优势。许多男性——甚至一些高个子——都在鞋子里放增高的东西,让自己看起来更高一些。而女性有足够的鞋子可供 选择,来让自己看上去高几英寸。
第二章 冒险(12)
3说话时,看着别人的眼睛。
在跟人谈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这不光让人觉得你专注而自信,也能更容易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如果你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打量着周围,或者你低头看着自己的脚、抬头看着天花 板,就会显得犹豫、不自信。所以练习一下吧,在谈话中直视对方的眼睛,不管是你们中间谁在说话。
在一对一的谈话中这很容易,但如果是参加会议或者做报告呢?有些人觉得盯着一个固定的地方或者物体看,对于克服紧张很有用。
但看着人们的眼睛依然是更有效的办法,即便人很多。如果你在做报告或者演讲,请保持跟听众的目光接触——一个一个地来,环视整个屋子,把所有听众都吸引住。
学会如何增强一场报告的效果是一项宝贵的能力。在赫斯特,我们非常看重这项能力,所以我们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让大家学习如何做专业的报告。如果你从来没有学过,那我强 烈建议你学一学。你会知道如何更有效地沟通,如何积极地表现自己,这些对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好处——不仅在工作上,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同样如此。
除了目光接触,还有其他一些待人接物的小技巧: 跟人握手的时候不要绵软无力。简单、有力地握住手是最好的。如果你的手有点出汗,想办法先擦一擦。
另一方面,握手也不要太用力。我刚工作的时候,因为过分想要展现信心,总是猛地一把抓住对方的手,使劲地摇。直到一位男同事喝道:“凯西,你用不着把我的手拧断吧!”
不要轻吻脸颊或者飞吻——把这些都留到婚礼上给你的朋友和亲戚吧。4清楚、自信地表达你的意思。
你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是否有过以下这些情况? 用“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这样的句式,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说:“让我们试试看……” 毫无必要地插入“我认为” 。我已经完全不用这个说法了——它只会削弱你的观点。
用“我在这个地方可能犯了错,但……”或者“这可能是一个愚蠢的想法,但是……”之类的说法,这会让你的观点看起来不那么重要。
为了避免反对意见,不断地反复陈述,而不是尽可能地直接摆出观点。人们很容易陷入这些“语言陷阱”,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你考虑得太多,而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女性 尤其容易使用这些画蛇添足的语言。你是否曾经在会议中看到过这种情况,一位女士羞涩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然而没人理她,10分钟之后一位男同事提出同样的建议,结果被赞为 天才?这种事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它们本不该频繁发生。
还有,记住直截了当地说出你要说的话。我在《女士》杂志的时候,有一次跟一个客户见面,气氛愉快而积极。最后我问他:“那么,你是不是有可能把《女士》列入你的广告投 放计划?”
他坐在椅子上往后靠了靠,两手交叉,带着慈父般的微笑注视着我。“我打算给你一点建议,布莱克小姐。”他说,“不要问别人‘是不是有可能’,毕竟,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 的。要问:‘是不是有希望?’”
我也对着他笑了。“那,好吧。”我感激地说,“是不是有希望?”
“没有。”他说。我的笑容消失了——但至少他坦白地告诉了我,此外还给了我一个很有用的建议。
你选择何种说话方式,能让人了解到很多有关你的东西。你把想法表达得越清楚,别人就越会认真对待它们,让你继续向前迈进。不要过多地解释自己的意思。要相信你的想法本 身就是有价值的。
这些年来,我面试过无数人,所以相信我,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你没必要假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试图这么做是错的。但你可以通过采取以上四步来改善自己的形象, 以及你对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良师(1)
我当《女士》杂志广告经理的时候,我们的财务状况要多紧张有多紧张。我们整天都在想办法省钱,租个狭窄、昏暗的办公室,尽可能少雇人。但有一周,我跟一位销售代表去芝 加哥做销售访问——我管这个人叫贝蒂娜吧——结果我在一个地方节省过头了。
贝蒂娜是这么一个人,如果她感觉自己受到了怠慢,她从来不会忍气吞声。我们在酒店登记入住的时候,她突然发现我只为我们两个人订了一间房间。
“这是怎么回事?”她问道,“我不想跟你住一间屋子!”
“住一间屋子会比较便宜。”我说。
“我不!”她说,“你得给我单独订一间。我不会跟你一起住的!”
我们吵了好几分钟,酒店服务员在一旁很有耐心地等着,最后我说:“要么住一间,要么你自己付钱住一间。如果你不喜欢这样,那我很遗憾,但只有这两个办法。”
后来我发现,那是我犯过的最大的错误。晚上我们跟客户在外面吃过晚饭,回到房间里之后,她就开始跟我冷战。她一晚上只干一件事:她给自己买了几盒糖,然后在这几个小时 里,她慢慢地、不慌不忙地把糖摇出来一点一点地嚼着。摇,摇,摇。嚼,嚼,嚼。停一会儿。接着摇,摇,摇。这简直是用糖在给我上刑。我心想,我发誓,以后出差再也不跟 人合住了。我的确再也没有这么做过。
那一回贝蒂娜是对的。不管我们多么需要省钱,也没有理由在枯燥单调的出差旅途中,让两个没什么私交的成年人住在同一间房里。但在很多其他事情上,贝蒂娜也正是那种喜欢 找茬儿生事的员工,而且她好像觉得这样好玩。我的团队里都是性格直率、A型人格的成员,而她是嗓门最大、最让人讨厌的。在她的眼中,每件事都是对她的人身攻击,每个人都 想跟她过不去。
可能贝蒂娜是这种人格类型的一个极端例子,但在任何一个单位里,你几乎都能看到像她这样喜欢惹是生非的人。怎么应付这种人呢?怎样尽量减少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呢?怎样 防止同事之间产生冲突呢?
我在《女士》杂志工作期间正面对着这些问题。在我第二章讲的“下属造反”事件之后,《女士》的出版人帕特·卡宾请来一个叫玛格丽特·亨宁的商业顾问,让她帮助我们的团 队重新回到正轨。
玛格丽特是西蒙斯学院的一位系主任,她后来跟人合写了一本叫做《女性经理人》的书,她对人有着敏锐的感觉。她找时间跟我们部门的每一个人都谈了话,然后请我去见她,要 跟我谈谈她了解到的情况,看看可以如何加以改进。我们去了附近一家餐馆,刚一坐下,玛格丽特就直奔主题。她靠过来盯着我的眼睛,说:“不错,贝蒂娜是个泼妇。你打算怎 么办?”
我吃惊地看着她。我身陷办公室危机,以至于看不清问题所在——我曾经想,真正的问题是不是出在我身上。但突然之间我就意识到,玛格丽特已经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贝蒂娜的 确是个不好惹的人。我该怎么办?贝蒂娜就是贝蒂娜,我当然没法改变她。这时候我学会了人事管理的第一条重要法则,下一节我将重点讲述。
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在《女士》工作的第一年,我犯了一个错误:我用自己希望被别人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我从来不愿意花时间跟人客气两句,总是单刀直入。如果我觉得有些想法得让别人知道 ,那我就直接告诉他们,在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时,我也并不鼓励大家在一个问题上纠缠。我公事公办——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很愚蠢。 。 想看书来
第三章良师(2)
因为我喜欢别人也这样管理我,所以我觉得这种方法适用于每个人。但我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们对同一件事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一开始我很沮丧,因 为我不明白别人为什么对我的管理做出那样的反应。我希望改变他们,因为我相信自己的管理方式是最合理的。但不久之后,我明白了一点:自己做一点小小的改变,比所有人都 为我一个人改变要容易、也更有效。毕竟,最终目的不是要强迫大家接受我的管理方式,而是要激发出每个人的最大潜力。当我把重心转移到这上面的时候,冲突就缓和了。
即便到了多年以后的今天,在担任了许多职位之后,我仍然记着这一条法则。作为赫斯特杂志公司的总裁,我拥有的是商业和市场类型的思维方式,而我每天面对的则是创造型的 思维方式。如果我用对待营销和财务主管的方式来对待杂志编辑,他们肯定会觉得我是在说外语。所以,我尽量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封面的选择、某一期中他们最喜欢的文 章、他们是不是在做哪本书、网站流量等等。当然我们也会讨论杂志相关的数据,比如零售和订阅反馈或者照片成本,以及他们的预算是否充足,但我不能总是用生意头脑来做事 。
《时尚芭莎》的出版人瓦莱丽·萨朗比耶在即将卸任《今日美国》的合作出版人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事情。她经常半夜才下班,那时候电子邮件尚未普及,所以下班前她会走 到各个工位前,在同事们的电脑屏幕上贴上黄色便笺。结果这些便笺成了办公室里的笑谈——大家开始管它们叫“黄色讨厌鬼”,因为他们讨厌一大早走进办公室就发现电脑屏幕 上贴了几十张便笺,上面还写着简评或者指令(有时候还有脏话)。
后来瓦莱丽离开《今日美国》,去《电视指南》当了出版人。告别宴会上,她的同事们终于笑到了最后。我们一起到曼哈顿中心的“21俱乐部”,在觥筹交错和尽情欢笑中,瓦莱 丽的团队送给她一个用那些“黄色讨厌鬼”贴满的大纸板。那些被贴过条的人在一片狂笑声中大声读出各自最喜欢的一条,于是“黄色讨厌鬼”的故事被永远写进了《今日美国》 的传奇。瓦莱丽后来跟我说,那天晚上她意识到,不同的人对她的便笺的感受也不同——而且尽管大家在那天晚上都不介意这件事,但有些人其实觉得这些东西咄咄逼人,甚至让 人讨厌。现在,她为下属和客户着想已经出了名,比如她会亲自给新雇员做意大利餐,或者在做成一单大生意之后送下属一个小礼物作为奖赏。
其实在任何地方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尤其在一个大家都雄心勃勃、聪明而且上进的地方。摩擦是有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