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娱乐界的边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在娱乐界的边缘-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头和树(代序)
一块山上的石头和一棵山上的树,是山上的一道风景。山下的人总觉得石头是多么高大,树是多么伟岸,都说石是奇石,树是奇树。
  于是,石头开始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天生就是高大的,是天生丽质的,是女娲补天留下的五彩石;于是,树也开始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天生就是伟岸的,是与众不同的,是月宫里面不倒的桂花树。
  于是,石头和树一起自命不凡起来,抬头看天,低头看人。傲视天下,自我膨胀。
  有一天,山上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石头被冲到了山脚下,被农人垒在了石阶上。没有了以往的高大,失却了往日的风采。原来,山上的石头和山下的石头一样,本质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它的位置而已。
  有一天,农人把被暴风雨刮倒的树拖下了山,重新栽种在林场。淹没在一片树林里,没有了往日的伟岸。原来,山上的树和山下的树一样,内在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它的地位而已。
  石头和树如果是明智的,它就会调整心态,回归自我,立足本职,展示自己的本来面目;如果是不明智的,它就会唉声叹气,自怨自怜,一蹶不振,沉湎于往日的回忆之中。
  山上的石头和树,它的高大与伟岸来自于山而不是来自于自身,所以,用不着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山下的石头和树,它的平凡和普通也只是来自于环境的变化而不是来自于自身的变化,所以,用不着垂头丧气,萎靡消沉。
  石头和树,你的形象是你自己塑造的,而不是环境;你的丰采来自于自身而不是别人。
  石头和树是如此,人,何尝不是如此?
   。 想看书来

飞往法兰克福(1)
坐在开往法兰克福的飞机上,心情和窗外的阳光一样明朗。今天是2004年10月22日,是我告别MTV后的第一天,由内而外充满了挣脱罗网的感觉。昨天晚上还在北京交通大学担任MTV“校园新空气”歌手比赛的评委,完成了我在MTV的收山之作,今天就飞往欧洲。
  看着机舱前面的大屏幕,显示着机外的高度、温度。18000米、21000米;零下57摄氏度、零下70摄氏度……有点恍惚。
  中午前被告知签证已险象环生后终于签下来了。临上飞机前又接到《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老朋友彭明榜的电话,建议我写回忆录。
  望着机舱外的白云,思绪如羽毛一样轻……
    一 过去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
  只身闯京城已近十年。在Channel[V]制作《非常中国》一年多的时间,我的天空是绿色的,充满了生机;在凤凰卫视制作《音乐无限》,不到两年的时间,我的天空充满了红色。在MTV的六年,充满了压力,在压力和挑战中坚强生存,感觉的天空是黑色的。回过头看看,时光如风一样掠过,好像改变了许多,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
  朦胧中好像有人在叫我,睁眼一看,一个似曾相识、但通体透明的精灵坐在我旁边,对我微笑。
  “你是谁?”我说。
  “我是你的未来。”我们的交流似乎不用语言。
  “你来陪我度假吗?”孤独了很多年,内心很需要有人陪伴。
  “对。陪你一起聊聊过去,在你开始回归生活的时候。”
  未来和现在一起回忆过去?
  “过去?”
  过去,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
  ……
    二 结婚时不知未来在何方
  山丹丹/那一天我离开了你/你的影子就烙在了我心上/山丹丹/从分别的那一天起/你就把酸楚藏在心底/
  山丹丹/你为什么不把我留下/为什么你用笑容为我送行/山丹丹/我朝着太阳奔去/我把背后的影子留给了你/
  山丹丹/我是天上的风筝/你就是那牵风筝的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的心流浪在远方/
  山丹丹/不要把我牵挂/有一天我会回到你身旁/山丹丹/不要再把心伤/我的世界永远是你的梦想……
  ——山奇《山丹丹》
  1995年的1月8日,我结婚的日子。望着娇美的新娘丹,我不知未来在何方?那天的气温高达20℃,这在南方的冬天是罕见的现象。记得最初10月份给丹买结婚礼服时,我俩一眼就看上了一件红色的镶满亮珠的镂空礼服,贴身穿特别漂亮,都忘了将在冬天用。买了以后我开玩笑说,老天也许会帮忙,让我们结婚的那一天气温升高。其实内心一直不相信真会如此,但是后来老天真的有眼。我知道,老天一直很善待我。
  婚后的日子很贫乏,丹是一个喜欢计较的人,不大度,一扫婚前我对她的感觉。每天要使小性子,不知怎么着就不高兴了。不知为什么,只要我多关心一下我的父母和兄弟,她就生闷气。而我是家里的长子,我习惯于承担家里的一切。看来我俩的磨合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都不敢想象今后的生活。
  丹是一个不太爱读书的人。记得以前我送给她一本书《简·爱》,我说一个女人至少应当看三遍,可是她根本进入不了书本的世界,思想很简单。丹是我恋爱过的女孩中最漂亮的,却是最缺少内容的。
  1995年春节过后,我接到表妹珍的电话。她所在的酒店大堂钢琴师不告而别,需要我救场。其实,我那两下子三脚猫钢琴技术是蒙不了内行人的。好在酒店远在市郊,内行人少。为了救场,也权当练琴,就硬着头皮上了,只要你自信也没人怀疑你。穿上西装还挺帅,第一天弹琴,看着客人在豪华的餐厅里吃饭,我的脸上在发烧。从未这样为人服务过,一个客人送了10块钱小费,我把它退了回去,我的自尊让我很矜持。这样弹了三个月,琴艺是提高了不少,但每天单调的演奏让我烦躁不安……
    三 藏在心底的一颗种子
  “我那时候经常想起的是在北京学习的一段往事,那是我藏在心底的一颗种子,一种无力的萌动,那就是到北京去”,我对我的未来说。
  “那是1993年的事吧?为何选择去北京?”
  “1993年的时候,我去北京参加中国轻音乐学会举办的作曲培训班。当时只是因为我在无锡写歌写了很多年,也获了不少奖。但是在那个地方我没法把它变成音乐,有很多制约。地域、环境等,条件不具备,同时我需要深造。音乐虽然是天赋的,但我还是想通过学习扩大一下自己的视野,接触更多的人。所以1993年到了北京。我记得是春天的时候,北京柳絮似雪”。
  “在北京的哪个地方?”
  “北京理工大学。当时住在学校感觉特别好,离开大学很多年了,我依然保留着校园情结。
  “1993年4月到的北京,总共两个礼拜的课。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人,分了两个班。一个作曲班,一个演唱班。我想,我是自费来学习的,不想做太多的义务劳动,踏踏实实坐下来,不张扬。就读书、上课。
  “但是没几天,不断地有人来跟我聊天,课后、饭后散步。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比较热情,身上有一种亲和力。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太隔阂、太冷漠了。我每到一个地方经常会有人说,一看你就是与众不同。到今天我都不知道什么地方不一样。
  

飞往法兰克福(2)
“那时有人会跟我诉说他们的情感问题,也有一些人谈到前途的茫然。到了结业的时候我主持了汇报演出。因为我以前干团工作也经常搞活动当主持,所以这方面有很多经验。
  “当时大家住在不同的宿舍。记得隔壁的一个黑龙江的音乐人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宿舍每天晚上睡觉前聊的话题就是关于你。’
  “‘说我什么?’
  “‘说你这个人将来肯定能够非常地不一般。’
  “我从小就喜欢跟年长的人相处,我觉得可以得到很多经验和感受。老家有一个朋友比我年长,叫陈志林,他跟我说过,农村的聪明人到城市去依然是聪明人,城市的傻瓜到农村去依然是傻瓜。
  “我到每个地方,很多人都会被我吸引,希望跟我聊天,希望跟我沟通,在老家也是一样。所以我永远在赋予别人、帮助别人,但是没人能够帮助我。特别是我精神上的困惑、孤独,好像没有人能够帮我,好像都不会觉得我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慢慢会形成这种习惯。
  “做每件事,到每个地方,我都会把一潭死水搞得热气腾腾。所以我会不由自主地成为一个群体的中心。
  “那时候,我还写了一首歌‘生日的祝福’,到97年在北京录了音。当时还去拜访过几个老师。”
  “好像有付林、张丕基等人?”
  “对,他们给大家上课。因为我希望在音乐上得到一些帮助和指导,所以我上课很认真。我想起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他们就会想到我当年,茫然,不知道怎么做?老是有很多希望和想象。所以我现在对年轻人会尽量给予他们一些指点,我觉得这很重要。”
  “那时有没有想到在北京发展?”
  “没有。那时上了课以后,我觉得在北京我心里特别地舒服,我好像是为北京而生的。
  “其实我对北京也不了解,尽管之前也来旅游过,但我没有真切地生活过。我只是在北京见到、接触到了一些人。
  “培训班之后,我内心深处真的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留在北京。其实是在心里种了一颗种子。在回家之前,我把大部分同学一个一个送到车站,我最后一天才离开。我记得当时很失落,后来说过再也不送人了。”
  “1993年有一个人我不得不提。我后来去北京有他的因素,他属于一个契机。他叫H,当时我在作曲班,他在歌唱班。他是山西的一个男歌手,以前在山西歌手比赛中获过第一名。他在结业时唱过我的一首歌‘今夜我们是不是应该分手’,歌词是我老家的一个朋友肖炜写的。
  “我们两个人说好一起出去拜访。当时如果是我自己一个人,我就不一定出去拜访了。那时候是4月份。4月的北京刮着大风,我记得大风把北京站的一块大广告牌给刮倒了。
  “我和H都住在理工大学。有一次我们坐地铁,坐到公主坟去海政找付林。我当时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没有这个意识。到了海军大院,又打听付林老师住在哪儿。因为帮H,所以我就坚持找。天开始热了,最后找到了付林老师的家。我记得我还采访了付林老师,录了音,回到无锡还在电台做了节目。那时候帮助H是我的一个动力,结果我也得到了一些受益。
  “我跟H说,‘你唱得特别好,应该留在北京,只有在北京才有发展’。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我觉得在外地的歌手再好、再第一名,也就是地区上的第一名。
  “我的性格就是永远从零开始。我喜欢从零开始,不断地归零,我觉得这是心态的一种调整。不要老想着我以前怎么样,我现在应该怎么样,没用,永远归零。只要是人才迟早会出来的。”
  “1993年说服H归零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
  “没有想到,我只是觉得我喜欢北京,我想留下来,但是我没有留下来的任何理由。我的感性告诉我应该留下,但我的理性告诉我没有理由。感性和理性不断地交锋。这颗种子种下以后会不断地生长,所以后来就潜移默化,一点一点生根发芽了。
  “其实那时候和H只是说说而已,他回了太原,我回了无锡。中间有一些沟通,还经常写信。
  “记得在北京逛王府井书店的时候我还买了一本《乐理基础知识》送给他。他和我一样,也是学中文的,也做过团的工作。我们回到各自的地方之后,我还鼓动他去北京发展。然后一晃就是两年,1993年到1995年。”
    四 决定去北京
  “那时候北京在你心里是什么样的概念?”
  “外地人对北京都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虽然神圣但是没有感情色彩,因为没有生活过,只是一种想往。”
  “你为什么最后决定去北京闯荡?”
  “我想通过这个闯荡去寻求我的一个方向,我朝着我的方向去做事情。但是做什么?怎么做?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很茫然。
  “我当时在日记上写了,要么就成,不成就赶紧撤,我当时是这样的心理。我如果再不出来闯荡,我就会后悔一辈子,年龄不饶人,我不可能在每个年龄段都出来。但是我觉得我出来闯荡了,哪怕失败了,我可以安慰自己,我经历过了。”
  “没有到北京的时候,你精神上最饥渴的是什么?”
  “精神上的孤独,我一直说我这辈子是一个孤独的人,不是指身体的,是指心灵的。这种孤独会让你觉得想去挣脱周围的东西,去寻求。后来我从无锡到了北京,工作上我觉得从外人的眼光里我寻求到了我的方向,其实我只是把它当做我的一份工作。”
  

飞往法兰克福(3)
“在娱乐圈十年你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不是成就,不是地位,也不是名气。”
  “但这些一定是你闯荡北京以前最想要的东西,你不能否认这一点。”
  “肯定希望有人认可自己,人都会有被认同或者是成功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你是有价值的。但是我现在想想,我最成功的一点,我觉得我的付出是正确的,我没有付之东流。我觉得我走的这条路,在完善我的个性、我的性格。
  “我在走这条路的过程中间,走了一条别人看来很顺利,我也觉得很顺利的路。但是顺利是在我的选择之中的顺利,我会排除很多路去走这条路。这个排除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你的判断力的考验。每个人都会选择走路,但是选哪条路是需要你排除别的路的结果,所以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有判断力的人。”
  “你的判断力和你选择的方向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地完美了吗?”
  “是。我的朋友岂珩跟我说,‘你是不是特别信佛?’我说‘我没有刻意信佛,但是我是朝着人所需要的一切完美的东西去努力。’然后他说‘你是一个特别神奇的人,你在走你的路的时候,其实走了一条最正确的路。但不是什么外力造成的,是通过自己内心的判断去走的。’”
  “你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