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廷玉思索了一会儿,说:“三句话吧,一、不反对林建成自己悄悄处理的主意。原则性也好觉悟也好,我没那么高,开始典团长跟我说,我也是同意压下不报的。二、不同意召开常委集体讨论隐瞒不报的做法,在会上我提出,明知不对的事,怎么能安在党委名下啊?三、讨厌偷偷摸摸写匿名信的小动作,这不是军人、不是男子汉干的事儿。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在一个班子里工作,有话不当面说,背后搞小动作,实在有点太那个了。而且客观上把307团推到了泥沟里,对307团干部战士感情伤害是很深。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本来病不致命,一下子把肚皮豁开,肠子肚子都露出来了。”
姜海河点了点头:“是,我也看出来了。原本是老余、林建成他们的错,要么悄悄处理,要么把它端到桌面上来,大大气气地认账,哪个领导自己担责任,左不过就是挨顿批呗。搞到这个局面,真正说,肇事者是老余、林建成他们,大家要气,也应该气他们。可是匿名信这么一搞,李代桃僵了,放火的反而博得了大家同情,劲头儿全对着报案的来了!”
“是啊,大家的意思是,火在灶坑里,本来是可以扑灭的。你不管也可以,顶多把灶门口柴火烧完了事。你不扑火,反而把它扬开,让小火变成了大火,连房子都烧了,一屋子的人全都弄得个焦头烂额。”
姜海河进一步问:“怎么走出这个阴影?”
“让我说实话?”鲍廷玉看着姜海河笑笑。
“那当然!”
“那我可实话实说啦,”鲍廷玉敛住笑容,“昨天政委去冯主任家吃饭,不应该跟值班室说,一下子全团都嚷开了。”
“什么意思?”
“其实……其实是什么意思呢?又没确定匿名信就是老冯写的,再说,就是老冯写的,既不犯法又不犯纪,也没必要划清阶级界限啊。”鲍廷玉面有难色,言语丝丝哈哈,“我理解嘛……就是那么一种说不出的心理。大家对‘水门事件’看得很重,怕新来的政委掺杂老乡同学观念,不能客观看待。”
“啊,这个意思明白,也理解。还有呢?”
“还有,就是一些干部不够安心的问题。这一段,正面临确定这一批转业干部,叫唤转业好像成了一种时髦儿,想走的不想走的都嚷嚷,气氛不好。好像谁好好工作就是谁没本事,怕转业丢了这几十块钱没饭吃。由此带来一些干部带兵不尽心,工作没劲头儿,组织纪律性差了。”
姜海河点点头说:“干部不安心不是307一个团的事儿,也不是今年才有的,这么多年,一直是部队建设的一个难题。这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气候有关,也有小气候问题。国家经济制度转轨,这个基础的东西一变化,原来的秩序受到冲击,新的秩序形成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什么问题都一下解决好。大气候都一样,营造自己内部积极健康小气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多人认为,军队要忍耐,实际就是军人收入下降,地位下降,不利于稳定军心。”
“这就是稳定部队的思想教育任务。在长期和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下,不能再用一切为了前线,全民为了抗战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经济体制一转轨,分配方式一改变,军人这个高危职业工资比地方高百分之二十的现实,不用谁去改,自然就冲掉了。直接创造财富的生产流通领域,是随着效益升降的弹性收入,增加多少都在第一次分配里解决了。军队经费是国家财政预算的,可丁可卯的标准,军人工资津贴长一分都要经人大通过。前一个时期工资冻结,排长到团长都五十二块,可在社会上也还是高薪。如今,搞导弹不如倒鸡蛋,一个贩菜的顶你几个团长师长。高炮团通信连指导员,当时提了干四个兜干部服一穿,五十二块钱工资一拿,同学们羡慕不已,好几个同学没追到手的校花他不战而胜,老丈母娘直接把闺女送到了部队。一开放,原先败在他手下的人倒水果、倒衣服发了财,盖起了小洋楼,有了汽车,可他连孩子托儿费都拿不出来,老婆叫他转业他不肯,一生气把孩子丢给他,跟着人家住小洋楼去了。”
。。
团政委第四章(10)
“堂堂七尺男儿,老婆跟人家跑了,还说他是思想问题,就有点不通情理了。”
“不能简单说是思想问题,但必须承认,这是我们思想教育的任务。改善军人待遇,使军官不成为经济收入的弱势群体,这是国家的事。在国家还没有相应经济实力,这个东西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我们必须引导大家客观认识,正确对待。军队要忍耐,这是个大题目,一部分是从国家建设、党的事业总体上说的,是这首大钢琴协奏曲,哪个键重敲,哪个键轻按的事儿,这由国家掌握。一部分是需要我们降低音阶,放小音量,自觉支持这首钢琴曲和谐,暂时做出牺牲、承受寂寞。”
鲍廷玉说:“大气候小气候中间,还有个中气候。这些年,上边、外边来占位置的太多,原来的政委,现任的团长政委,副团长、政治处主任都是外派来的,较真儿说我也是,只不过回来先当了两年营长。副营以下不说,七个团职干部有五个,十四个正营有六个是外边来的。有人算过账,来一个团职,一串要压###个,来一个正营压六七个。两三年里来了五个团职六个正营,影响到七十多个干部晋升!”鲍廷玉嘿嘿一笑,“你不能要求他们都是雷锋吧!雷锋也要求进步哇!你说,这不影响干部情绪啊?”
“307团在山里,还好一点呢,高炮团在城边上更邪乎。”姜海河点点头:“不算不知道,较真一算还真吓人。不在什么位置不想什么问题,原来我在机关也是这样认为,上边给你安排个干部有什么了不起,体会不到基层干部的心态,眼巴巴盼来个位置被人占了去是什么滋味。”
“都说307团是C师的主力,可是这个主力就出不来干部!这些年,土生土长的能到正团的,典世章团长孤独一枝。正团到师职的基本没有,大家唯一引为骄傲的,是秦师长在这里过渡过一年参谋长。307这几年流传一个说法,大峪口兵营是盐碱地,自己的苗儿长不起来,外边栽进来的也得给腌死喽!”
“盐碱地?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看来为我们自己生存也得努力改造土壤啊!”
“改造土壤,谈何容易!制约因素太多。”鲍廷玉长吁了口气,“做工作当然是重要的,不过……这个循环圈不好改变,因为它不是我们自己用劲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呼啦呼啦一个劲儿地来,还有因上边打招呼和自己内部原因使用不公允的,该用的用不起来,弄得干部没了奔头儿。干部使用不公平,对部队建设破坏力最大!”
“只要下了功夫,就能改造,咱们营区的树,都是从外边运土来栽的,不是也长得很好嘛。”姜海河说着扭转了这个难解话题:“哎,二连指导员赵民超假至少十来天了吧?”
“岂止是赵民一个。跟政委说实话吧,干部超假不在少数,开始没刹住,后来法难责众,形成了不超白不超,超了也白超的局面。超了假的还横得像大爷,一谈话都是这词儿:大不了转业,正愁着你们不放呢!越积越推不动,越多越不好处理,有点像……”
“像狗咬刺猬是吧?这可不是气候影响原因,为什么同样的气候,同样的问题,人家别的部队没这么严重啊?完全是党委战斗力不强,干部管理制度松懈。”
“其实根本问题在班子,领导核心七棱八瓣净裂纹,能强得了吗?”鲍廷玉笑了笑,“按政委教我的为官之道,我不该讲这话,再具体说在余政委,这个班长好脾气,自身就不硬,拿不住人,三国四方没统起来。”
姜海河郑重地点点头:“这个题目你算点到根儿上了。核心有裂纹,不但削弱战斗力带不起传动系统来,这裂纹还要向外蔓延扩散呢!下边谁是谁的人谁跟谁跑的问题也就出来了,是不是?好了,还有第三个题目呢?”
“第三个题目说不说没大必要。”鲍廷玉哂笑,“这么多年,副政委、政治处主任,包括政委,咱们307团就没自己出过。这次能让我们自己出?听说位置还没空出来,师部、军部好几个人就在活动啦!”
团政委第四章(11)
姜海河得了军长政委师长政委的尚方宝剑,话说得很自信:“我给你的前提是自己出,问题是用谁合适。”
鲍廷玉一副很为难的样子,看了看姜海河:“政治处方副主任为人正派,干事扎实,群众威信高。指导员、组织股长、教导员都干得很出色,这半年多政治处工作也是他在主持。”
“听说了,大家都说论功行赏也该用啦!”
“按说,冯主任换个位置顺理成章,方副主任的能力水平基层经验,当主任组织开展政治工作也更合适。不过下边议论……”鲍廷玉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停住了。
姜海河也笑了笑,替他说出了后半截话:“议论怕管干部的副政委跟政委是老乡同学,比林建成当副政委还霸道是吧?还自喻为有话说有屁放的直肠子,绕这么个大弯!”
鲍廷玉不绕弯了:“你想吧,我还绕这么大弯儿,大家对你政委不熟悉,老冯又……怎么说呢……就算比较了解吧。”
姜海河明白鲍廷玉的意思:“干部工作,本身就是政治机关职责内容,政治机关管干部是我军的传统,是制度。许多人对副政委管干部有误解,好像干部工作从政治机关分离由副政委专管。今后要落实党管干部制度,政治机关不考核提名,党委不讨论。”
鲍廷玉一拍手:“要真能那样,方广明当政治处主任合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团政委第五章(1)
1
这些天,冯连发的情绪糟透了。
307团出了这么大事情,上上下下都在议论,副政委林建成肯定败在这一阵上了,两个主官儿恐怕也要歇菜。按说,冯连发算是初战告捷,应该高兴的,可是他反而更加焦虑起来。辛辛苦苦浇水锄草、打枝定果忙活了一气,眼看水灵灵的“桃子”已熟透,能不能收到自己手里,成为了迫在眉睫的现实。让捷足者先登摘走,那岂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嘛!
这东西不像老倭瓜,摘了还长,也不像种韭菜,一年几茬。机会错过,就得待来年了。来年是何时?来年还结不结“果”?就是结出来了,能不能摘到手还是未知数。
好在他上人大函授班吃住在军部,离管“桃子”的近,有先下手为强的机会。本来星期一下午才上课,他头一天就进城来了。晚上连着跑了两个认为是消息灵通的熟人打听消息,结果,听到的比他知道的一点不多,也都是猜测。更叫他懊恼的是,这些家伙们猜张三猜李四,竟没有一个猜测他要前进一步当政委的。
这些狗日的们是怎么啦?
冯连发最后到了干部处陈处长家里。
陈处长原来也在C师政治部当干事,跟冯连发家曾门对门住。他儿子两岁那年,一个玻璃球卡在气管里,倒提起来折腾了半天弄不出来,小脸儿憋得浑身青紫,眼看要完了,多亏了张宁有经验,一看那情形,当机立断,把水果刀在火上烧了烧,给挑开了,又抱着跑到医院手术抢救才保住了命。
冯连发心想,论交情,算是最铁的,论知情,算是根里人了啦,摸个准信儿应该没问题。
谁知这个家伙假正经,明知冯连发的来意,就是装糊涂不往那个题目上边说。客气倒是很客气,坐下来就关切地打听张宁工作情况,热心地询问孩子上学怎样,滔滔不绝地大侃美国大选走势,分析里根能不能连任,大侃秦始皇兵马俑发现,感叹农民浇地浇出了世界级文物发现。一直快十二点了,客人不说走,主人不好撵,大前门抽光了两包,碧螺春喝淡了一壶,还没挨着边儿呢!
冯连发心里火烧火燎的,都到刺刀见红的时候了,哪有心绪侃这个。实在憋不住,直接问了一句。陈处长这才没办法躲了,敷衍说307团党委集体违纪问题正在调查,怎么处理还没定,人员调整的事儿更没进入程序。
一般来说像这种事情,若肯定有戏,不用你问,做顺水人情的便宜谁不想捡,一见面早就向你喊恭喜恭喜了。若估计有戏,不用你急,说顺耳恭维的好话又不用打本儿,别人会分析得比现实可能性还要大。扯淡扯了两三个钟头,人家只字不提,还看不出势头来,那就不是人家假正经,而是自己真缺魂儿了。
不知道是当事者迷,还是冯连发根本就不懂得这个宦海玄机,听了“没进入程序”的话,反倒鼓舞了信心:既然没定,就有戏可唱,就是“桃子”尚在,就有争取到的可能!
有桃堪摘赶紧摘,莫等桃去叹空枝。
回到宿舍,他把从老家带来的两件宝物——一捆古字画、一棵翡翠玉白菜拿了出来,翻来覆去端详着。
这捆字画,样子很古,其实不古,但不能说它不珍贵。这是孔子七十七代传人孔德成早年写的一套八帧条幅,字是颜体真楷,内容是论书法的笔画间架结构。据说是孔德成给老师写的作业,老师看着好保存下来了,后来把它送给了朋友——冯连发一个远房亲戚。这个远房亲戚后辈人不知是好东西,一直把它当年画儿挂,用来挡墙龛斗。前两年学校的老师看到了,说可能是稀罕物,这才摘下来,托冯连发到京城给问问值不值钱。冯连发不知道孔德成何许人,又看烟熏虫蛀,破破烂烂,苍蝇屎跳蚤血,花花打打,也没拿着当回事儿,拿来一直扔在床下边。听别人说起来,才知道是“孔老二”家的人,才拿到了荣宝斋。荣宝斋行家一经眼,立马要现钱收购,开口价就是一帧一千。好家伙,一个万元户啊!冯连发吓了一跳,赶紧抱了回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团政委第五章(2)
一个物件儿,真的跟假的一样,那是上品;假的跟真的一样,那就比真的还要珍贵千万倍了。这棵翡翠玉白菜,比真的还鲜活水灵,懂眼的不懂眼的,任谁一看都知道是宝贝。根部白得晶莹剔透,叶子绿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