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政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团政委-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政委第一章(4)
指挥部的命令叫他感到意外。既然知道敌人从青石谷东进企图,干吗这种天然屏障不利用,非要放他的装甲突击部队进到开阔地展开,再去跟它对抗拼命呢!即使已经让它的装甲突击部队突进来,也不能把它后续主力再放进来了啊!
  猛然接到命令,仓促之间他没有来得及想清楚,只能按命令指挥部队北进。行进间,调动全部脑细胞紧急思索,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和蓝军装甲突击部队相比,自己无论兵力数量还是坦克作战性能,都处于劣势,并且是行军编队对敌展开坦克集群,对抗结果显而易见,根本没有胜算。
  真的打仗,这种赔本赚吆喝的傻子买卖能做吗?
  他看得很清楚,这个演习预案就是摆练给人看的:大幕一拉开,嗬!红蓝双方装甲部队齐集在大峪口隘口前开阔地,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坦克大战,铁骑轰鸣,炮声隆隆,飞沙扬尘,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接着是正片——蓝军主力跟上来,形成步坦协同,粉碎红军阻击,在红军防御阵地前展开。于是,依托既设阵地的攻防大战开演,双方冲击反冲击,争夺反争夺,接二连三来它几个回合,打到难分难解时,红军预备队加入,从侧后包抄,前后夹击,全歼进攻之敌于坚固阵地之前,三颗红色信号弹升起,红军取得伟大胜利!
  虎头龙身豹尾,多好看的一场大戏啊!
  不能说它不精彩,不能说它不周密,只能说它太匠气!
  明摆着,装甲集团所担负的阻击敌装甲突击作战,只是整个演习的一出开场折子戏,显然是只要过程不计结果,胜败无所谓,热热闹闹地叫座儿就行。而且必须要败,你打胜了,后边就没戏可唱了。
  随着坦克在山地上剧烈地俯仰颠簸,他的思绪也在激烈地起伏翻腾。
  看清是看清了,但这个决心难下。
  军令如山,在战场上各有主意,不遵帅令,乃兵家之大忌,惹出乱子来是要杀头的。全局的仗怎么打法,那是作战总指挥决定的,配属部队指挥员是什么?看到戏台上站立两厢的“众将官”没有?台词只有两个字——“得令”,再剩下的戏份儿,就是打着小旗儿吆喝着转圈儿了。
  多年来,人们都习惯了,演习就是摆练,预案就是剧本,谁攻谁守谁进谁退,都是设计好了的过场。反正不管怎么打法,最后无一例外地红胜蓝败,演习还没开始,总结早写好了,“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评价好坏,就是大家看着是不是热闹,领导看着是不是满意,这几乎成了人们意会心传的潜规则。
  不按预案推演,真的执行战场纪律,枪毙杀头那倒不至于。但是,别出心裁把一场出彩儿的大戏给搅黄了,不管你胜败对错,都是大逆不道。等着吧,领导的呵斥,部下的抱怨,有关者的白眼,无关者的唾沫,都足足够你受用的。那种滋味儿,没有枪毙杀头那么直截了当,可比“军法从事”让你难受得多,搞不好你要受用后半生!
  20世纪80年代初是地球上的多事之秋。跑马拉松一样的两伊战争,实力悬殊的英阿马岛战争,闪电式的以色列轰炸贝卡谷地、入侵黎巴嫩,以强凌弱的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可谓硝烟四起,烽火不熄。这些战争,在武器装备、作战样式、制胜手段等各方面,已经有了全新的变化,战场态势更加难以捉摸,以至西方军事家们惊呼——新一轮军事革命开始了!
  对世界上不断发生的战事,一般人也只是看看热闹,关心其因果胜败,悲悯弱者,斥骂无道。军人则不同,出于职业原因,更多的是对哪一个仗是怎么个打法感兴趣。进入了电子化、信息化时代,仗不再是原来的打法了。最高统帅看明白了,指出了我军打未来战争的“两个不够”,首先就是“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亲自批准、亲自参加北方战区802演习,目的就是要给全军一个这样的信号——跟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步伐。
  不事张扬的人,一般都爱思索,姜海河对这场新军事变革一直密切关注着。他感到,首长司令部演习,目的是训练各级指挥员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随机应变的指挥能力,这样没完没了墨守成规地摆练,按程序走个过场,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得了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团政委第一章(5)
稀里糊涂地吆喝着随大溜儿演一场戏倒是很轻松,倒是什么责任也不用负,可这样的演习有什么意义呢?指挥员、战斗员能练什么?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会把人们的思路继续禁锢在和平演戏的游戏圈儿里。
  欲“抗”不能,不“抗”又不能!
  姜海河的指挥车行进到砺剑石岔路口,往前进入山谷,就没有了西去道路,再不下决心来不及了!
  又是和姜海河生性有关,他的“大逆不道”还是有顾虑,“逆”得有点三心二意,“逆”得有点拖泥带水。
  毕竟面对的是上级领导,不能做得太绝;毕竟是有违战场命令,自己的退路不能不留。他选择了一个自认为两全的决策:用两个主力坦克营继续执行指挥部前出开阔地对抗阻击的命令,按预案把戏演下去,反正三个营也是输,两个营也是败,两个营也能打出预案所要的效果来;用原作预备队的二营带装甲步兵连,向西直插青石谷口,阻断蓝军后续部队和保障补给前出,使蓝军主力上不来,无法实现其作战企图,同时,陷其装甲突击部队于孤立无援,削减了优势,开阔地的对抗阻击也增加了取胜的几率。
  于是就有了前边的一幕。
  3
  作战情势跟姜海河预想的一样。
  青石谷口,高昌福指挥一个坦克营带装甲步兵连插过去,装甲步兵连出其不意抢夺了制高点733高地,卡住了咽喉要道。三个坦克连在谷口占据两厢,相当二十几座钢铁碉堡,形成强大的交叉火力,正面不足两千米的口子,鬼也出不来啊!蓝军的攻坚主力和保障补给都被窝在了青龙山以西晒了干儿。
  大峪口前河滩上也打胜了。肖向山指挥打仗鬼点子多得很,带两个坦克营突到大峪口前,没有往开阔地里突进,命令各连只击不阻,选取有利地形隐蔽,兜屁股炮击,“不许放空枪”。蓝军实施装甲突击的几十辆坦克和装甲战车,暴露在开阔地上,孤立无援,还击都找不到目标,只有挨打的份儿。像关进笼子里的野兽,没头没脑地发怒,东奔西突地瞎撞,对抗了两个来小时就因燃料耗尽和没有技术保障趴了窝。
  这场演习本来预计要进行一天一夜的,可是双方主角儿没有出场,主力无缘会面仗就打胜了,后边的戏还怎么演下去?
  不到中午,三颗红色信号弹升起,演习结束了。
  这一下不得了了,整个青龙山都炸了窝。
  最窝火的是演习总指挥C师参谋长刘清亮。姜海河这一杠子把他打蒙了,上边下边脸面都丢大发啦!
  军里派来的观察组太不顾情面,连送上山来的中午饭都没吃,推说有事要走。带队的作训处长给刘清亮甩下一句话:“搞了十几年训练,没见过这种半途中止的事儿,看来你们C师首长司令部训练的任务还重得很啊!”
  其实一个处长说啥不说啥,刘清亮倒不怎么在乎,担心的是处长回去怎么跟军首长汇报。参座的架子也顾不得端着了,追上去拉着人家叽叽哇哇解释了好半天,讲他的预案如何周密合理,说他的命令是怎样下达的,骂姜海河这个政工干部不懂规矩,怨师里主官领导不听他指定代理团长的意见……他是要让作训处长给军首长带回信息——不是他无能。
  307团担任红军在大峪口预设阵地的防御主力,两千多人在山上工事里趴了一天一夜,冻得周身上下透心儿凉,手脚麻木腿抽筋,结果跟蓝军攻坚部队连个照面儿都没打,就突然莫名其妙地接到撤出阵地的命令,窝囊得气不打一处来。经过指挥所时,许多人都指指点点骂骂咧咧。
  一贯说话尖刻的团长典世章这回倒是挺客气,抹着清鼻涕不凉不酸地冲刘清亮说:“青龙山上好凉快啊!刘参谋长,是不是跟后勤部说说,给补点医药费,要不然恐怕光APC片儿,也得连明年的医药费都吃超支啦!”
  可气的是指挥所里手下的参谋们,也跟着瞎嚷嚷。
  “哼,我们司令部可真成东来顺的羊肉片儿了,又嫩又软,一个政工干部也拿过来就开涮!”
  

团政委第一章(6)
“姜子牙这是犯什么劲,跟谁呀?替‘十四子’抱不平?”
  “兵熊一个,将熊一门,老参谋长那时候,他敢啊?借他俩胆儿!”
  这些议论正好捅到了刘清亮腰眼上,刺激最大。原因是他有一个和清朝雍正皇帝一样的心病——继位不正。
  都说机会钟情于有准备的人,这话不是绝对的。在C师,人们都说刘清亮不用准备,机会也老跟着跑。不知是生辰八字正,还是祖坟风水好,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每到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遇难呈祥。几年时间,从绘图参谋,一路过关斩将,当上了C师参谋长。
  刘清亮的好运气根本上源于爹妈给的一脸聪明,一张巧嘴,一双写好字的手。凭借这个,新兵训练一结束就被选在师作训科当了绘图员。在机关“近水楼台”,理所当然比在连队撅着屁股摸爬滚打的大头兵要“先得月”,三年不到,绘图员成了绘图参谋,虽然事还是那点事儿,但身份不一样了。机关干部定职,按年头弄了个正营参谋,在师级机关顶了天,一天没在连队干过,不好下部队任职,明显,前行之路就是打道回府。别的好说,老婆是在驻地找的,正营职务还够不上就地安排衔儿,转业回老家不跟着走怎么办。正发愁,恰巧来了去石家庄步校参谋集训队培训的名额,躲过一时是一时吧,通融了老参谋长,住校去了。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个无奈的躲闪成就了他的人生大转折。培训回来,上级跟着有新政策下来,入学培训的要提职使用。有人说新政策是因为军区管干部的副政委公子、姑爷都是这一批培训的,大家跟着沾了光。是不是这个原因不知道,反正刘清亮回来就正营晋副团,当了作训科科长。知了猴儿变知了,待的位子高了,能力水平不会立马随着长,先天缺陷也还在那儿,科长干得平平,前程并不看好。又是在他的军队生涯“弥留”之际,运气之神再次光顾,恰巧北方战区在北线搞了一次大型演习,刘清亮经同学推荐,被抽去帮了几个月忙。他抓住这个机会,积极活动,想留在战区训练部的目标虽没达到,但得了北方战区演习指挥部的一封信函:刘清亮同志参谋业务精通,演习期间表现突出,建议原单位给其记三等功一次,提拔使用。当时大演习炒得也很火,演习指挥部的大红戳子一盖,军里、师里都不敢怠慢,但还是考虑他没在基层干过的先天缺陷,怕下去当团长玩儿不转,只好把接近退休年龄的副参谋长提前免掉,给他腾出了位置。
  他的“副”字是去年去掉的。当时,308、309两个摩步团团长是上上下下议论范围内的人选,刘清亮只是积极“活动”者之一,没有进入人们的视线。和两个摩步团团长相比,起码人家是从班长排长一级一级滚上来的,一方诸侯干了好几年,部队吃、住、训、教管都经过干过,应该说有明显优势。对刘清亮的“活动”基本没人看好,一些说话尖刻的小子们背后送了他两句歇后语:武大郎上单杠——够不着;猪八戒吃扁食——没数儿。军师两级党委权衡之后,上报了309团团长王兆奎任C师参谋长。
  谁都没有想到,关键时刻刘清亮又有“贵人相助”了。什么人动什么心思,刘清亮打听到一个大领导的秘书跟他同乡,还是他弟弟的同学,赶紧把他弟弟从老家叫了来,找了这个“手眼通天”的人物活动。是不是这个原因,谁也说不清,也没法儿说清,反正王兆奎任参谋长的报告被打了回来,理由司令部参谋长是机关首脑,应考虑更加精通参谋机关业务的人选。高级机关高级办事就高级在这里,有什么意思,根本用不着直接说出来,把条件一划定,不用点名也叫你别无选择。
  就这样,如同女人脸上的黑痦子,时下风靡叫成了美人痣一样,刘清亮一天都没在基层部队干过的先天缺陷,一下子突然变成了别人没法相比的优长。从战士绘图员就在师司令部的“坐家女”副参谋长,奇兵突出,击败“外来入侵”,扶了正。
  谁够不着?谁没数儿?“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德才兼备标准毕竟是个原则,具体用人时,到底上张三还是上李四,别说无法用尺子量、用戥子戥,就是能够量得出来、戥得出来,还有“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话呢,是取有所长之“寸”,还是用有所短之“尺”,也没有定则呀!不管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用上了哪一个你能说是违反德才兼备标准?命令就这么下了,“眼睛是雪亮的”们目瞪口呆也好,愤愤不平也好,送什么歇后语,编什么章回小说戏谑都没用。
  

团政委第一章(7)
政委王立诚凭着老资格,说话没遮拦,干部部门征求意见时,他生气地电话都摔了:什么狗屁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它能长出多少去?就是长到一寸九分九,把它放到一尺的地方,不还是两头儿够不着哇!
  贼人胆虚,是因为心里有病。刘清亮心里也明白,黑痦子就是黑痦子,叫多好听的名字它也是块病,参谋长是当上了,但心里总觉像篡改了“传位十四子”的遗诏,像拿了别人的东西,底气不足。有了这个心理障碍,就越在乎别人怎么说,越害怕人挑毛病瞧不起。对演习预案有人可能会说三道四,刘清亮是做了思想准备的。对付那两个曾是“人选”的团连发难,最好说,连辩白争论都用不着,哂笑后边跟上一句心存嫉妒,必然立缄其口,挡他个蹾屁股戗脸;典世章那样的刺儿头,再叫唤得凶也不怕,爱叫的狗咬不住人,爱挑毛病的人说话没力度,老犯劲了,也就没劲了。
  搜肠刮肚,说什么也想不明白,这些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