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政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团政委-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宁非常同情肖洪亮和杨小珍的遭遇,赞叹他们的笃情笃义和抗争精神,甚至内心里生出了同病相怜和自愧不如的感觉。也十分佩服严跃新、向毅对兵的情谊和负责精神。
  她思量了一会儿,喃喃自语:“一个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士,前途、婚姻却这么不幸,承负这么大的重压,太不公平。不说是战友、部下,出于社会责任,有点良知的都应该伸把手!”
  “为他提干的事,我们政委费了不少心思。”严跃新看看张宁,压低声音,“去深圳找人,是政委暗地里安排的。”
  张宁不接话茬儿,扬扬手:“先治病,住院费用、陪床的我都有安排了。你们回去,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该干吗干吗,也用不着来探视,有事儿我再找你。后边的事,我们再想办法,反正医院供应室也有那么多杂工。”
  严跃新当然知道,上级有明文规定,干部战士亲属不准在部队驻地打工,更别说未婚妻啦!昏迷不醒的病人连招呼都没打就背到人家办公室,搭上钱又是检查又是治疗,怎么还能叫人家跟着担这个责任,受这个牵扯。他摇摇头:“嫂子,添麻烦花钱,我都不说感谢了,不能让你跟着……”
  张宁扬着手往外赶他了:“走吧,屁话少说,这碍着我什么事儿。对了,你赶紧去上街买两身衣服给他们换换,这么狼狈不堪,怎么进营房啊。”
  严跃新看这情形,也不敢再说什么,悄悄问:“我发愁,回去跟政委怎么汇报啊?”
  “我还管你怎么汇报哇!那么大个深圳,一个打工的女孩子,哪儿就那么好找啊!”
  “那,那他能信吗?”
  张宁挤挤眼一笑:“他不呆不傻的,能不信吗?人没找到,信不信的有什么办法?哎呀,你小严也木头脑袋,他不是也没说让你们去深圳找人嘛,有什么可汇报的!”
  严跃新不敢跟张宁开玩笑,但心里在想,还是她对姜政委了解。什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张宁和冯连发性情胸怀、为人处世,哪里像是一家人啊!
   。 想看书来

团政委第十四章(1)
1
  百万大裁军在社会上并没有激起多么强烈的反应。但于身在其中的军人们,可是一场不小的地震,有人形容是“脱胎换骨大手术”、“全方位大变动”、“立体大震荡”。要砍几个大军区,取消多少个军的番号,要编甲乙师,师改旅,要压缩机关,取消副职,一时间传言纷纷。
  其实,“震荡”主要在上层,顾虑自己单位何去何从,如今的岗位能不能保得住,以后的出路有没有新变化。在基层,没人们说的那么邪乎。裁多少,如何裁,体制怎么变,决策是中央是军委,执行有上层机关,想不想都没用。不过我军的思想教育强势,这个时候是一定要发挥的,有用没用也得让你想。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背景,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世界新军事革命局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内环境,“第一必要,第二没有风险,好处多得很”,以及正确对待个人进退去留,教育一个接一个,一级比一级具体。
  这些教育对战士们意义并不十分大。一个大头兵,服役期三年也好,两年也好,复员回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员额裁不裁,编制改不改有多大关系。最吃心的是那些教育的实施者——各级主官儿们,都担心部队番号在自己手里取消,当了末代皇帝,害怕部队精简为乙种师团,被后人骂败家子儿。
  大峪口兵营里的官兵们也议论,但他们只关心自己身边的事,关心C师、关心307团的命运。每天都有最新消息,好像人人都成了预言家,成了未卜先知的智者。说法很多,综合起来,乐观论者是“三不得”:C师是京城北面的屏障,战略位置重要,撤不得;这是一支战争年代声名赫赫,建国之后番号响亮的老部队,裁不得;担负对外开放军事表演任务多年,军队的窗口,国际知名,减不得。悲观论者是“三难保”:根底不正,不是井冈山下来的中央红军老底子,难保;这个部队的创始人都不在了,决策层没人说话,难保;时运不济,正赶上出了几个有影响的事故,难保。
  自己家里刷一间房子还有三天乱呢,这么大的事情,关乎部队发展存续,关乎自己进退去留,能不让大家想?
  王兆奎和姜海河比下边想得多,坚信“三不得”、顾虑“三难保”,开始还能绷住劲儿,后来从外事系统传出一个不祥消息,让他们不安起来——C师要改旅,307团缩编成一个加强营,专门担负迎外表演任务。
  这意味着307团这个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从此没了,那么多锦旗、奖状往哪里挂呀?番号是丢在了他们手里,“败军之将”、“败家之子”的帽子这一辈子是别想摘掉了!来了不到一年,头三脚还没踢完,“宏伟打算”刚要开始,就顶上了这么一个倒霉的缸,窝囊死啦!也意味着307团盛不下他们两个了,“丧家之犬”、“丧门之星”不想当也得当,总不会高职低配让他们当正团职营长教导员吧?转业,舍不得这身军装,舍不得前边向着“将军梦”走出的坚实步子。调走,到别的部队,出京、再打生地盘儿倒是不怕,当个“外来户”滋味不好受。
  他们又有些不信,首都北大门的门口,能把守门的狮子搬开,换成个专给人看的花瓶?
  命运之神的裁决一天不下来,就得悬着心等待。
  他们首先等来的是大裁军的前奏曲——各级领导班子年轻化和大交流。
  这次动作很大,严军长、徐政委一批老干部都退了下来,军里领导班子里,除一个岳副参谋长升任副军长,几乎都是外边交流来的。相比起来,C师就算是小手术了,秦洪波还是师长,老政委王立诚离休,由政治部主任叶世成接任,刘清亮当了副师长。军常委兑现开加班车的许诺,上报王兆奎任参谋长,姜海河任政治部主任。
  没想到的是,老班子这顿“最后的晚餐”给两人的是个美丽“画饼”,弄了个大难堪。
  正当消息灵通人士向他们祝贺,金磊、方广明一帮人跟他们要“遗嘱”的时候,命令下来了,参谋长主任不姓王、姜,都是从其他部队交流来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团政委第十四章(2)
变化这么大,自然成了C师议论的新焦点。尽管教育跟得上,讲了大交流的“深远战略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甚至打起了当年八大军区司令对调的旗帜,但交进来多,流出去少的现实还是让许多人想不明白。有的说是因为C师这个部队位置太好,想进京或要晋升又不想离京的,只要有点“分量”,还不都往这儿挤呀?有的担忧只进不出,不是交流,成了灌水,割韭菜一样地变茬,治败血症一样地换血,会不会把一个部队传统作风给弄丢了。还有的明明一肚子酸醋不承认,拿出一副关心部队建设的姿态,说不怀疑交流来的都是最优秀的,但自己的干部起不来,会不会影响部队的士气。
  当然了,这都是上层智者们的议论,大峪口兵营的基层干部战士们没有那样的高瞻远瞩,也想不到那么深层次的道理,谁当军长师长或者谁该当什么,跟他们没多大关系。谁当军长师长不还得顶着青龙山的大风守着首都北大门,不还得瞄圆心靶、爬低桩网、跑五公里。他们想不通的是,这个变化对自己的团长政委不公平,要水平有水平,要业绩有业绩,怎么就黑不提白不道地给拿下了?
  心理学家们有个临界点理论,说人们对精神或物质的欲望能够达到而没有达到,反应最强烈。他们说,攥着个鸡蛋,就梦想蛋孵鸡,鸡生蛋,无穷匮也地以此成为富翁,只能是个寓言笑话。目不识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人,就是得了精神病,也不会想着去竞选联合国秘书长。但是,临界点具有目标的诱惑性,成败的反差性,触手可及,却失之交臂,理当实现,却意外破灭,对人打击最大,最难承受。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职务晋升标志着对其德才的肯定,对其业绩的认可,用时髦话说,也是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按照拿破仑名言推论开去,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不想晋升职务的军官还能是好军官?王兆奎和姜海河都是普通人,普通的军人,他们心里有对部队、对部属、对岗位的“三个负责”,也有自己的将军梦。一次一次地在临界点上踏上去又退回来经受“考验”,能没想法吗?但他们又能说什么呐!说自己德能业绩比人家强?有什么尺码可以衡量,谁来给裁夺呢!说人家没有他们任职时间长?这算什么标准,哪个条令有这样规定,特别优秀的不是还可以提前晋升嘛!说原来的严军长、徐政委答应过给他们开加车?更站不住脚,我军体制开宗明义头一条就是党管干部,他们在位也得党委研究,何况都已经退下去了!
  白纸黑字红印章的命令下了,有想法也没用。
  大交流绝对是个高级发明,把“群众”的嘴堵得严严实实。本部队自己产生,上下左右总有个比较,像刘清亮当参谋长,没法改变,也有话说。一交流,来的就肯定是最优秀的了,“群众眼睛”再怎么“是雪亮的”,也没法看见人家德能业绩不如你自己部队的人,连话都没的说。
  新任师政委叶世成代表组织找他们谈话:上级党委首长考虑,307团有对外军事表演任务,总部首长都非常关注,你们是担当重任的,刚刚稳住局面,部队有明显起色,怕抽出来出问题,不敢随便调整。这表明领导很看重你们,你们不能辜负上级党委首长的信任。
  还特意关照:要注意增强政治敏锐性,干部交流意义重大,政治性很强,军委某某首长几次讲话都特别强调过。对下面不负责任地乱议论,要做积极工作,不能听之任之。
  跟叶政委比,师长秦洪波就显得有点不够近人情了,不但连句安慰话都没有,还指着鼻子骂骂咧咧地嚷:告诉你们,都他妈老运动员了,允许有想法儿,允许不高兴,不允许为这点事儿泄气撂挑子。谁要是为这点事儿闹情绪摔耙子,就不是个好军人,就不配给我在那儿人模狗样儿地领将带兵!
  也有特意关照:团长政委这个岗位,跟班长一样,也是军中之母,最锻炼人。多在这一级摔打摔打,对部队建设、对个人发展都有好处。都才任职四五年时间,算什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团政委第十四章(3)
年近不惑,穿军装眼看两个整数的年头儿了,老运动员的头衔无论名实都当之无愧。什么看重啦,信任啦,担当重任啦,他们哪次调动岗位没听过?不敢说是陈词套话,起码都是些例行公事的官话,不会让他们心潮澎湃或者感激万分。大家议论议论,只是发发不满,无意攻击什么重大决策,无意诋毁强调交流重要意义的军委某某首长,更不是反党,这跟政治敏锐性怎么挂得上钩儿啊!
  不过他们倒是觉得秦洪波的话糙理不糙,“谁要为这点事儿闹情绪摔耙子,就不是个好军人,就不配给我在那儿人模狗样儿地领将带兵”,这个道理最浅显实在不过了。当个团长政委,屁股后边两千多人,四五千只眼睛盯着呢,真要撂挑子摔耙子,不说你多年党性哪儿去了,也不说你有没有颜面对部下说说道道,就说做人,那还算个什么玩意儿!
  他们只能互相调侃解嘲:上级党委首长看重你、信任你,让你在团长政委岗位上担当重任,多摔打摔打,别不识抬举,这样的好处可得占啊!
  好在尘埃尚未落定,307团就接受了参加总部组织的激光模拟对抗演习的任务,他们没工夫去多想了。
  激光模拟技术是一项新的军事科技成果。在直瞄武器上安装激光发射器,人员装备安装接收器,只要击发瞬间瞄准了目标,目标上的接收器就会反应,立刻冒出有色烟雾,失去战斗能力。用于部队训练,特别是对抗性演习,能够增强仿真实战效果,更加直观逼真。
  总部为贯彻军委扩大会议精神,要在年底召开全军训练工作会议,主题是推动训练指导思想改革,推动训练手段现代化。这次演习既是体现会议精神的观摩示范,又是激光模拟这项新军事科技成果的应用效能的检验。演习放在了青龙山,命名为砺剑851激光模拟对抗演习。直接点名,由307团担任红军,东北战区的王牌D团担任蓝军,进行实兵对抗。并且整个演习的勤务保障工作,由“地主”307团负责。
  王兆奎和姜海河都非常高兴。总部直接赋予的任务不是哪个部队都能摊得上的,这也是部队荣誉啊!老发愁训练经费不足,有人给出钱搞训练不是个大便宜吗。总想着向干部灌输新军事革命观念,接触接触新军事科技,不也是个好机会吗?带兵人都知道,不怕任务重,就怕没事干,无事生非,把部队闲得松松垮垮,完成这样一项大任务对部队建设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对于他们个人来说,也是好事儿,距演习只有两个多月时间,演习前的训练不说,场地准备也够忙活的。心里有了这个压力,一忙起来,兴奋点转移,哪还有工夫去琢磨那些理不清想不透的烦心事儿。
  秦洪波私下又给他们来了个特别关照:眼下部队精简整编方案正在形成,这个节骨眼儿上,只许干好,不许干坏!你们干漂亮了,对C师“保级”、“晋级”是一大贡献;干砸了,你王兆奎、姜海河就是C师的千古罪人。
  2
  王兆奎带金磊、鲍廷玉跟着总部组织851演习的郭副部长到山上接受前期准备任务,一回来就急急火火地到了姜海河办公室。
  “伙计,这一看不得了,吓得头皮子发麻啊,怎么也算不过账来啦!”
  姜海河知道,这么大的一场攻防战演习,预设阵地工程不会小,何况还有大规模的参观台。这种时候他总是扮演浇凉水的角色,王兆奎越急,他越有意表现沉稳。继续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看都不看他,漫不经心地搭讪:“发昏还当不了死呢,发麻管屁用!天塌下来地接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哎呀,你别假深沉了好不好。”王兆奎咔咔敲了敲桌子,扳着指头算起账来,“头一项,7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