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玩具死命往小朋友的怀里塞,一直塞到对方哭着跑开为止。做错了事,要道歉,被逼走投无路了,他才勉强贴着我们的耳朵,把一声“sorry”直接送进耳朵眼深处,不让一丝分贝流落在外。
最让我气结的一次,是有一天我放假回家来,外面正下着雨,小秒针明明是想念我的,吵着嚷着要和紫禁城一起到车站接我。可等我下了车,他却一贯地冷静沉默,一脸老成。我走过去,说,妈妈好久没见你了,很想念,让我抱一下好不好?那个混小子竟然斩钉截铁道,不好。问他为什么?回答是,因为“打着伞,不方便。”我当时就怒吼着踹了他一大屁股,因为心灵受到了严重创伤。
情感和意愿表达(2)
其实,孩子天生有情感表达的能力,2004年6月16日的晚上,小秒针不肯睡觉,坚持要跟婆婆一起看报纸,婆婆没答应,被强行按到床上后,小秒针自言自语说:“婆婆好凶啊,我好伤心啊。”可见,孩子的心之所动,是会言语的。
所以,小秒针不肯自我表达,自然有其原因要穷究。原因之一,是不善于表达,比如喜爱,原因之二,是不愿意表达、不好意思表达,如那声轻如蚊虫的道歉,sorry是外语,说了等于没说,如此掩耳盗铃,只为那小小的自尊。但是,不管是“不能”还是“不为”,都不利于他与人的交流和沟通。
我深以为害。作为弥补,便格外注意调整他的行为模式,教他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用正确的言辞准确地表达感情。邀请小朋友玩,要求他一定说清楚:“我喜欢你,我们一起玩吧。”这话在我听来足够肉麻,但听习惯了,很温暖。
当然,还有示范。我们错怪了他,必看着他的眼睛,干干脆脆说一声“对不起”,态度坦荡诚恳,声音洪亮自然。慢慢地,他也能流利地说“对不起”了。
但很快,我就发现,仅仅靠培养一种行为习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他一般都会自然地表示友好、提出邀请,但有时候,却无论如何不肯主动拉一下邻家小孩的手。
我很奇怪,但也没有特别深究,只当孩子的反复不定。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情。
上幼儿园后,小秒针为了得到一种能粘在皮肤和衣服上的小星星,每每从老师那儿领了圣旨回来奉行。不准给我喂饭,我要自己吃!不准跟着我进卫生间,我要自己尿尿!睡觉前,还要把脱下来的衣服叠好。等等。
2004年3月25日,小秒针一出幼儿园就宣布:今晚我要一个人睡觉。其实他生下来就睡他自己单独的床,但睡觉前,我们总要陪他说说话、唱唱歌、讲点故事,直到他入睡。今天是他第一次没有陪伴地入睡。
我们自然乐得遵旨。毕竟,陪孩子睡觉是件苦差事,每每要等小秒针的手指捅进了鼻孔,或者口水滴上了面颊,才发现自己睡着了,小秒针依旧精神饱满、生龙活虎。
将小秒针洗漱完毕,放进被窝,道一声晚安,便熄灯走了。好轻快也!
那天晚上,小秒针一直闹,一直折腾,又要尿尿、又要喝水,没完没了。我们不胜其烦,次数多了,不免发火。直到挨了一通臭骂,小秒针才哭哭啼啼一阵,沉沉睡了。
从那以后,小秒针多数都自己睡,但照例事多,而且花样翻新,什么窗外好像有个眼睛,过来看看;身上好痒,过来帮我抓抓;电视在放什么呀,好大一声响;电视里谁在哭呀……诸如此类。
那天他叫口渴。紫禁城把水杯端过去,小秒针端着杯子,说:“爸爸,你要早点休息。睡晚了对身体不好。”这话,我和老爹老妈是常挂在嘴边的,紫禁城从来置若罔闻,小秒针这么一学舌,他顿时感动得涕泪横流、浑身酥软。
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感,冷笑道:“别自作多情了。小秒针,你是想要我们来陪你睡觉是不是?”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直接表达自己。这是考验大人理解力的时候。
果然,小秒针一下子就弹起来了,抱着我的脖子,大叫“妈妈真好”。
一个孩子独自在黑暗里,害怕,也寂寞,想要人陪,是正常,为什么不直接明白地说?却七拐八弯地要人猜?“猜心”或许是文化传统,深入民族基因,却是我最痛恨的中国特色之一。我总觉得,人其实不需要活得那么曲折,单纯天真是美德,活得也轻快。如果心口不一才是礼貌和文明,那么人类粗鲁野蛮些也无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情感和意愿表达(3)
我跟他讲明这个道理:你要人陪,就说出来,不好吗?不要让我来猜你是怎么想的,我会猜错。
小秒针大委屈,怯生生道,我怕我们不答应。
我的心似乎停跳了一拍,突然什么都明白了。真的,简单强调要孩子表达感情,怎么就没考虑到,孩子有自尊、有感受的。被拒绝的滋味不好受,而托辞显然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可以把语义转向另一个可以全身而退的方向。一起去看场演出?如果你答应,邀请表示我爱你,如果不去,我只是偶尔多了张票,不巧找了好几个朋友都没空,不想浪费了。国人习惯性地不肯直接表达自己,原有这样一份自我保护的意味在。
我让小秒针明确地表达愿望,其实是让他冒被拒绝、尊严被损伤的风险。让他的言辞裸奔,而且只有一个方向,断了他的后路。这是残酷的。
一下子,很多事情都可以理解了。我意识到小秒针承受的压力、还有我的无理。比如,走在街上,小秒针赖在冰棍箱前无理取闹,吵着说天气热或走不动什么的,我就严厉地批评他,想吃冰激凌就直说,因为没有好好表达,所以坚决不给买。可是下一次,小秒针开门见山要求买冰棍,我的回答又常常是“不”。不健康、太凉了、太甜了、要吃饭了……
对于小秒针来说,如果反正是被拒绝,选择一种死得不那么难看的表达方式,岂不更好受些?所以再下一次,他又开始嚷嚷走不动、不舒服、天太热了。
晚上想让我们陪着睡的情况,也是一样的。表达还是不表达,直接表达还是曲折表达,小秒针的选择是有依据的。出了问题,责任在我。
这件事提醒我几点,第一,不同的教育目的,有时候会互相抵触。稍一疏忽,便顾此失彼。所以,要高度警惕、要梳理清楚。第二,在教育孩子要“直接表达”之后,便要对他的表达保持足够的敏感。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的意愿,作为直接表达情感的奖励。第三,要讲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直接表达的愿景就一定能如他所愿。要求他直接表达,只因为这是一种比曲折表达更有效、更准确地方式。
所以我告诉小秒针,你想让我们陪床,又怕我们不答应,所以找别的情况来说事。可是答应不答应,我们会有考虑的。我们可能答应你,也可能因为A这个原因不答应你。可是你不直接说,即使我知道你怎么想的,我还是可能答应你,也可能因为A这个原因不答应你,可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我搞不懂你的真实意图,你说渴,我就给你水,你说电视机声音大,我就关了门,反正就是不来陪你,你又没说要我陪呀,是不是?现在你来算一算看,直接表达,你会因为一个原因A达不到目的,但不好好说,你会因为两个原因——A和我不知道你到底什么意思——达不到目的。那种情况好,哪个更倒霉?
含糊的表达,只是更增加了事情的不确定性。愿望不想受挫,所以加一份表达上的保护,但这层保护,反过来又因为表达不明晰、容易导致误会,而增加了愿望受挫的可能性。看到了第一层因果,还要看到第二层因果,这就是理性。
真的不要小看了孩子,这么复杂的意思,多少国人不深究也不明白的,我说出来,小秒针居然能懂,还能主动道歉。
最后我说,按说小秒针这么大了,应该独立,应该自己睡觉。但因为今天你明白了“有话直接说”的道理,作为奖励,妈妈陪你睡觉。不过,下不为例。
小秒针很高兴地搂着我脖子,很快睡了。
第二天,小秒针爬上床,主动说,我还是想你们陪,不过算了,你们看电视去吧,我自己睡。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件事我终于没有做错。
txt小说上传分享
正确的方式
讲理,是人类最高贵的方式之一。
小秒针总在提要求。“我想要……”
有的是合理的,比如,我想要吃一个苹果,也有的是纯粹的无理取闹,比如,我想要出去玩。说这话是半夜三点一刻,他起来尿尿后说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满足他,总不能无休无止地买玩具、吃冰淇淋和糖果吧。得不到时,小秒针当然会大喊大叫,大哭大闹,还有尖叫、跳脚、在地上打滚、扔砸东西。
最省心的办法,是赶紧把他要的东西给他,图个耳根清静。或者暴揍一顿,*下去。但无论怎么做,后果都很严重。前一种情况等于告诉孩子,用正常方式得不到的东西,可以通过撒泼吵闹来获得。以后他得不到满足时只会越发变本加厉。后一种办法则*裸地宣传武力至上,彰扬暴力。
所以越是哭闹,越不能满足他。为了避免自己失控动手,我保持沉默,干脆走开。等他闹够了、累了、也绝望了。我才出来,做惊讶状,哎呀,家里怎么搞得这么乱,哎呀,小秒针还哭了,还坐在地上,怎么了?
疲惫不堪的小秒针含着哭腔,声如游丝:“我要……”
“哦,”我恍然大悟,“那你怎么早不说啊,我都不知道。”
“我说了,你不答应。”他还委屈。
“你说了,我都不答应,你大闹,我不是更加不答应了吗?”或者,“你哭着吵着的,我根本就听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呀。”刚才白哭白闹了。
要传递的信息只有一条:用正确的、正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哭闹是没有用的。好好说,讲道理,试图说服我,据理力争,晓之以理,或者动之以情。
讲理,是人类最高贵的方式之一。
2005年11月1日是小光棍节,我和我们家唯一的小光棍又发生了冲突。他要求上学时带上家里钥匙,放学后自己开门回来。我没答应,他就大闹起来,不依不饶的耍赖。
我警告他,记住用正确的办法解决问题。我不答应给他钥匙,是担心他弄丢了,我列举了丢钥匙可能的后果,主要是小偷会来把他的玩具都偷走。而我怀疑他会把钥匙弄丢,也是有依据的,因为他连课本、铅笔、红领巾都丢过,还有一次,更干脆,在新华书店看书被赶出来,整个书包都忘记了。
罪证确凿,小秒针安静了下来。我接着启发,那么现在,要想获得钥匙,靠死缠烂打的办法是没有出路的。应该想办法说服我,证明自己会小心,不会丢。证明的办法很多,最管用的是告诉我,准备把钥匙放在什么安全的地方。
他开始想办法,他说放在某处,我分析丢失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一往应对了很久,其实我心里很着急,因为早上的时间很紧张。也许我应该一开始就把钥匙给他,下午回来再讲道理?终于,小秒针如愿以偿得取得了钥匙,他得陇望蜀地追加条件,提出以后不要我们接送,自己回家,我也默许了。
小秒针很高兴地喊着“谢谢妈妈”往外跑,我看看表,时间刚刚好。
这样费时费力费口舌,当然很麻烦,我也不是每次都有耐心和时间跟他讲半天的道理,事后还要洗手、洗脸、收拾混乱的房间。折腾半天,真的还不如在他哭闹时满足他,以换我安静省事。
每次有这念头时,我就告诫自己:长痛不如短痛。
从自私的角度,我带孩子是一切图省心。但省心有时效和期限之分。当前眼下的省心,和一生的省心,质量是很不一样的。正常情况下,我和孩子会同路半辈子,他以后还有无数的事情,读书升学、青春期叛逆、同学人际交往、师生关系、大学、就业、婚恋……我绝不想在以后,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之际,还劳心费神地处理少年心理疾病、自杀、离家出走、沉迷游戏、厌学、早恋、厌世等一大堆问题。也不想老眼昏花了,还肩背手提的送他去大学,跑前跑后帮他办报到手续,然后在校园旁边租个房子给他洗衣做饭,等他毕业了又求爹爹告奶奶地给他安排工作,陪他面试,老了还打工干活给他买房子娶媳妇。我更不想孩子长大后,终于能扬眉吐气对我横瞪眉毛竖瞪眼,他讨厌我,恨我,冷漠我,敷衍我,同情我,或者,对我还好,仅仅因为孝心是社会责任……
不,no way!这样悲惨的前景是我一定要避免的。治病不如防病,不如养生。所以,我宁可在孩子最初的时候费点心,培养好的习惯、理性、价值观、各种能力、自控、是非判断、理想、德行、求知欲……我负责基础,孩子负责未来:他的未来,我的未来。我伺候根,他长枝叶。根深叶茂之际,我就轻松地放手了。我现在为孩子做的一切,权当为自己的后半辈子计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孩子的理解(1)
孩子如此辗转又精密的思维,蠢笨如大人,如何转得过弯来?
与表达教育相关的,是关于理解的教育。
理解当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小到人际纠纷,大到国际纷争,很多事情都是因为表达和理解的错位,导致了误会。我们家就有一个“爱吃白菜帮子”的掌故。
刚开始一起生活时,彼此习性还不熟悉。冬天经常吃白菜,我注意到紫禁城每一筷子下去,夹的都是白菜叶,剩下一碗白菜帮子。我现在知道,一般来说,紫禁城是甘尽苦来的人,习惯于先吃完甜葡萄、好葡萄,剩下酸葡萄、烂葡萄,以后再收拾。他并不是不吃白菜帮,只是放在后面吃。但当时我并不理解这一点,既然他多吃菜叶,我就主要吃菜帮。
有一天,紫禁城发现了,问,你怎么老吃白菜帮子?
我能怎么说?我说菜叶好吃,所以留给你,我吃你剩下的菜帮?我停了一瞬,顺口说,我喜欢吃白菜帮子。
从那以后,坏了。每餐的白菜,他都不厌其烦地把梆子挑捡出来,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