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十谈养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一到十谈养生-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便类(用于便秘病症)食物:菠菜、竹笋、番茄、香蕉、蜂蜜。
  安神类(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病症)食物:莲子、百合、龙眼肉、酸枣仁、小麦、秫米、蘑菇、猪心、石首鱼。
  行气类(用于气滞病症)食物:香橼、橙子、柑皮、佛手、柑、荞麦、高粱米、刀豆、菠菜、白萝卜、韭菜、茴香菜、大蒜。
  活血类(用于血淤病症)食物:桃仁、油菜、慈姑、茄子、山楂、酒、醋、蚯蚓、蚶肉。
  止血类(用于出血病症)食物:黄花菜、栗子、茄子、黑木耳、刺菜、乌梅、香蕉、莴苣、枇杷、藕节、槐花、猪肠。
  收涩类(用于滑脱不固病症)食物:石榴、乌梅、芡实、高粱、林檎、莲子、黄鱼、鲇鱼。
  平肝类(用于肝阳上亢病症)食物:芹菜、番茄、绿茶。
  补气类(用于气虚病症)食物: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莜麦、籼米、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鹌鹑、牛肉、兔肉、狗肉、青鱼、鲢鱼。
  补血类(用于血虚病症)食物: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草鱼。
  助阳类(用于阳虚病症)食物:枸杞菜、枸杞子、核桃仁、豇豆、韭菜、丁香、刀豆、羊乳、羊肉、狗肉、鹿肉、鸽蛋、雀肉、鳝鱼、海虾、淡菜。
  滋阴类(用于阴虚病症)食物:银耳、黑木耳、大白菜、梨、葡萄、桑葚、牛奶、鸡蛋黄、甲鱼、乌贼鱼、猪皮。
  气功三调——调身、调息、调心
  外动内静,身动心静
  中国的气功有很多种,但是气功修养的三个方面却没有什么大的不同,那就是调身、调息、调心。息是呼吸的次数,身和心是身体和心神。这三个方面归纳起来首先就是动和静的问题。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身边的人有的爱动,有的喜静,爱动的有健康的、长寿的,可也有身体不好的,甚至早夭的。爱静也是如此,有的健康,甚至很长寿,也有的身体不好,病秧子。
  那么,究竟是爱动好,还是爱静好?怎样对身体对健康更有利呢?其实,仔细阅读古代中医经典,中医历来都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因素的,而是强调动静结合。我总结中医关于动和静相结合的具体方式,精髓应该是外动内静,身动心静。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身边的长寿老人,确实有这么个规律。
  《吕氏春秋·尽数篇》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唐代中医养生大家、长寿之星孙思邈,他体会到运动能够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充分强调了运动对保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观点应该是一致的,就是正确的运动对健康肯定是有利的。
  外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运动方式有的有浓厚的中医特色,比如练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放风筝、钓鱼等。还有被动的运动,如按跷,即不是锻炼者自己运动,而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使自己的肌肉关节运动,眼下比较流行的推拿按摩、足底按摩、韩式松骨、泰式按摩等均属于此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讲 调理三焦,身动心静(6)
现代人的运动更是丰富多彩,爬山、跑步、散步、各种球类、武术、瑜伽、游泳、蹦迪、蹦极等,每人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兴趣、锻炼基础和其他条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中医养生五忌
  运动固然好,但中医历来强调运动量要适度,特别是中老年人,过度的运动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仅起不到保健强身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孙思邈就曾经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过“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他强调了运动要适量,选择运动方式也要适合自己,不可看别人选择什么方式就一味模仿,甚至不服老,强行去选择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其结果当然有可能事与愿违。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提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立伤骨,是谓五劳所伤。”由“五久”而引发的“五伤”是祖国医学养生之大忌。
  “久视伤血”。指长期专一使用眼睛容易使人患近视或某些眼病。中医认为“形诸外必本于内”,所以眼睛的损害并不单纯是眼睛有病。如果人们习惯于长时间地全神贯注看书读报,而且又不配合适当的休息与文体活动,或没有得到睡眠等因素的调节,久而久之,则会出现面白无华、萎黄或自觉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血虚证。
  “久卧伤气”。指长时间没事躺着也会闹病。“唯是闲人多生此病”,这是因为“闲乐之人,不多运动气力,饱食坐卧,经脉不通,血脉凝滞使然也”。意思是闲散之人,吃饱了就坐着、躺着,经脉难以疏通,气血凝滞不行,不仅肢体筋肉关窍之气渐趋衰弱,而且还可累及内在各脏腑之气,引起一些气血不足的表现,如精神委靡,身倦乏力,或食少纳呆,饮食不振,或动则心悸、气短、汗出等。
  “久坐伤肉”。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久坐则脾气不健,胃纳欠佳,水谷精微难以运化传输,从而气血生化不足,导致人体皮肉失于滋养,使肌肉松弛,四肢倦怠,机体软弱无力。久坐不动,气机运行、血液流通受阻,易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腰肌劳损、痔疮等疾病。从伏案而书的作家到飞针走线的裁缝,久坐都容易影响脾胃功能。民间有谚语说:“裁缝拿银针,累得血喷心。”不是针的分量重,而是长期坐着对人体健康有害。
  “久行伤筋”。即适当地走动或跑动,有利于肢体筋腱或筋膜的柔韧和强健。若长途跋涉,或短距离奔跑用力过猛,超过应有的负荷,都容易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等筋腱组织受到扭伤或劳伤。
  “久立伤骨”。就是说老是站着,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可使部分组织、细胞的营养失去均衡调和,出现气滞血凝,从而招致疾病。久立不走,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便会引起腰痛、腿软、足麻。长久站立,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或导致某些骨骼关节发育畸形或活动障碍。
  现代医学对于疲劳的观点与中医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疲劳是人们连续不断地进行生理活动与心智活动之后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种身心状态,可分为两种,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生理疲劳是“为工作所倦”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如腰酸背痛、动作失调、肌肉痉挛、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等。心理疲劳是“倦于工作”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力有余而心不足,如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尤其是情绪上的厌烦、忧虑、焦躁、无聊等。

第三讲 调理三焦,身动心静(7)
这两种疲劳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彼此助长。“五劳”就体现着此种特点,如“久视伤血”表*理疲劳可以伤及身体,“过伤五脏,使五神不宁而致病”,表明生理疲劳可伤及精神。
  既然“五劳”有损身心健康,那么怎样预防“五劳”呢?
  一是劳身、劳心要适可而止。如有学者主张变“五劳所伤”为“五劳所养”,即“适视养血,适卧养气,适坐养肉,适行养筋,适立养骨”,就是说,无论身或心,都要使其有所“劳”,但必须适当,不能过度,适劳有益健康,过劳则损伤身心。
  二是要劳逸结合。如古语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紧张,“弛”是松弛,二者适当配合,便不易产生疲劳。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不欲其劳,不欲其逸。”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三是要重视睡眠。古人说:“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充足的睡眠既可以预防疲劳,也能够消除疲劳,从而对养生有利。
  与外动相比,我们更要强调的是内静。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心态的淡泊平静,《黄帝内经》就明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精神内守,心安理得,悠闲自在,对于疾病的预防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不容易得病,不容易得病当然就易于长寿。相反,如果情绪不好,对健康就起不到好的作用,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生活中、小说里面常写的急火攻心、忧郁而死、相思成疾、大喜过望等都是情绪不佳带来的恶果。
  有一篇文章曾经综合考察了古代290位文学家,并算出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岁,而同期的人均寿命不到35岁。16世纪以后欧美的400位杰出人物中,科学家的平均寿命达到79岁,为最长寿一族。无论古今中外,都说明读书可以静心,心静有助于健康,有助于疾病痊愈,有助于长寿。陆游活了85岁,他的经验之一是“病需书卷作良医”。
  近些年来,西医也开始注意到心静的重要性。在一次西医国际会议上,与会者共同认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态叫宁静。我非常赞赏这句话。一个人要想长寿,一定要动静结合,保持好心态。
  若要身体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得病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娇宠备至,最怕自己的心肝宝贝营养不良、吃苦受冻。但这些父母却不明白衣食无忧、白白胖胖的孩子为什么总那么娇气、爱闹病?其实,原因正是因为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了。
  我国元代著名儿科学家曾世荣在《活幼心书》中曾写道:“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并且进一步告诫世人:“殊不知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需发表之功。”他立场鲜明地主张让孩子保持七分饱,则脏腑不易损伤,就不易患肠胃病,自然用不着服什么调理脾胃的药物;倘若能够经常保持一种微寒状态,也就不易患伤风感冒,因而用不着服什么解表发汗的药物。
  已经为人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生的病70%是风寒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食物积滞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中医认为,小儿天生三脏不足、两脏有余。也就是脾常不足,肾常虚,肺常不足,心、肝两脏有余。小儿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消化能力弱,虽然需要营养物质,但吃得过饱,胃肠负担过重,便可能引起肚子胀、肚子疼、腹泻等胃肠疾患。小儿肺脏很娇嫩,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引起诸如咳嗽、哮喘、发烧等肺部炎症,所以小儿不能受凉感冒。如果给孩子穿得过暖,孩子就容易出汗,出汗后就容易受凉。再者,让孩子穿得过多过厚,会使胸部活动受限,肺的呼吸量减少,影响胸部正常发育。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让小儿“三分寒”,并不是让小儿去受凉,而是根据气候变化随时给小儿增减衣服,让小儿处于七分暖而三分寒的环境中,锻炼小儿的御寒、抗病能力。

第三讲 调理三焦,身动心静(8)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心的老化研究所,曾用猴子做了有关少食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试验。他们将猴子分成两组,一组让其吃饱,一组只让吃七分饱。15年后,吃七分饱的那组猴子的死亡率只是吃饱组的一半。
  中医认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不可以春夏卒减其衣,则令中风寒。从秋习之,以渐稍寒,如此则必耐寒。”强调了“薄衣”的习惯应从秋天开始,慢慢适应,循序渐进,到冬季再略加衣服即可,这样既可锻炼孩子的耐寒力,又不致使其受风寒。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有的孩子体质差,抵抗力较弱,大风降温时必须多穿,以防感冒。
  另外,中医还认为“戒养儿童,慎护风池”,平时应该避免风寒之邪直犯风池穴。睡眠的时候,母亲口鼻的气体不要直吹孩子囟门,否则风寒之邪侵袭,易使孩子鼻塞声重,吮乳口松,啼哭不安。睡中也不可使被子遮住孩子的头面,以免影响呼吸新鲜空气。这些细致慎护、切实可行的育儿经验,的确值得继承和效法。
  爱子心切,怕孩子吃不饱、受凉感冒就猛喂孩子,衣服一层又一层地裹着,可越是这样孩子越容易反复感冒,嗓子、扁桃体经常发炎,消化也不好。我在临床上看到很多这样的小患者。这样的孩子有个特征,就是舌尖经常是红的。舌尖代表上焦,上焦代表心肺,小孩天真无邪,一般没有心火,所以小孩的舌尖红就代表肺热。我给这样的孩子调理的时候往往用芦根、白茅根等清热去火的药方。
  除了三分饥与寒,我们的祖先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养护小儿的真诀。如南宋陈文中在《陈氏小儿病源方论》中首先提出正确的乳食法:“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直到今天,人们还在遵循这种喂养小儿的方法。书中不仅仅谈到小儿喂养,还涉及着衣、看护、用药等方方面面,陈氏概括为“养子十法”,其主要内容为:“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暖,五要心胸凉,六者勿令忽见非常之物,七者脾胃要温,八者儿啼未定勿饮乳,九者勿服轻朱,十者宜少洗浴。”这十法中大部分是为护阳而设,陈氏认为小儿以阳气为本,无病时在于摄养如法,调护正气。而固阳护阳的核心是“脾胃要温”,因为“若脾胃全固,则津液通行,气血流转,使表里冲和,一身康健”。在现代医学看来,《陈氏小儿病源方论》中所论的“养子十法”,除“少洗浴”颇有争议外,其他方法均较为科学,成为后世儿科护理学发展的基础。
  “常带三分饥与寒”的观点,不仅适用于小儿护理,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养生。
  台湾星云大师的养生秘诀就是:“吃得粗,吃得少,吃得苦,吃得亏;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七分饱,不就是三分饥吗?
  阎崇年先生说:“我有个习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