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南喜欢足球,在国内只要有重大足球赛事,不吃饭不睡觉都要看完,不过这句话不是因为刘一南爱足球,是因为他想扯开王廷忧伤的思绪。
“是啊,真的不错,还光着脚呢,也不怕扎了。”
“是啊,这里由于战乱,一切成为废墟,别说穿双好鞋,就是吃饭都困难,加上天气的炎热,他们就赤脚在海边的沙滩上踢球,久而久之,倒是练出了一双铁脚。”
“你知道吗?王廷,虽然这里常年战乱,可是这里的人们并不绝望,足球让他们找到了快乐,你再看看我们国家的足球运动员,拿着很高的薪水,整天摆谱,还踢不出好成绩,他们的球鞋还不如送给这里的孩子们呢?”
“是啊,这里人们的激情是我们无法相比的,在这里我看到最多的就是足球场,草堆,空地、沙滩,都是他们玩球的好地方,赤着脚丫,光着膀子,在上面奔跑自如,每当进一个球他们都会欢呼,那种神情好像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国家,其实不然,只是足球在战争间隙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王廷也深有感触地说。
“其实本身爱好歌舞,爱好运动,爱好足球的L国人民,骨子里就是快乐的,他们在球场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那种激情,确实是我们没有的,但愿足球能带给这个国家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带给当地人民永远的的快乐与幸福!”刘一南深情感慨。
一路说着话,不知不觉两人来到海边,
“好像有人跟着我们。”刘一南说。
“是吗?没注意。”
“你看后面的两个女人,我们到哪里,她们就到哪里,长得很妖艳,看来又是想几给几给。”
“几给几给。”这是当地的土语,意思就是“做爱。”
这里的女人大部分都是靠卖身持家,在我们中国,卖淫是犯法的,可在没有法律没有制度的L国,一切都是自然的,在这里女孩靠出卖肉体赚钱,不但不违法,而且被全家视为一个热门行业而大力赞同,这也许就是因为太穷必不得已的缘故。
刘一南和王廷来到一个礁石旁坐下
此时接近黄昏,正是海水涨潮的时候,汹涌的海水不断拍打着岸上的礁石。
吹着海风,看着海浪,听着海鸣,刘一南和王廷陷入沉思。
刘一南想王思慧了,王廷也想自己的女朋友了,可是两个人都不说,不想勾起对方悲伤的情绪。
“几给几给?”刚才一直跟着他们的两个女人凑了过来。
刘一南回头打量两人。
一个是中年妇女,身体有些臃肿,但不失风骚;一个是少女,确切说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在老妇人说话时,她羞涩的脸红了,十七八岁的年龄,身材苗条,并有着当地人独有的气质和魅力,乳房像两个蠢蠢欲动的兔子,大腿修长,脸蛋红润,屁股高高翘着,虽然黑点,但就是这种黑让她格外引人注目。
“几给几给?”中年妇女又撩起衣服露出硕大而下垂的奶子冲刘一南和王廷晃晃说。
中年妇女很随便,刘一南和王廷有些呆了。
“这可不行!”刘一南挥挥手说。
“不要多少钱,两美元,怎么样?”中年妇女伸出两个指头,小女孩也害羞的伸出两个指头。
王廷看看刘一南,意思是该怎么办。
“就给一袋面包好吗?”中年妇女看两个人没反应,急切地说。
刘一南听了这话心里很酸:“常年的战乱,让这里国不像国,民不像民,女人只好靠出卖肉体出卖尊严度日,多么可悲啊!又是多么的可怜!”
看刘一南和王廷还不答话,终年妇女终于按耐不住了:“求求你们!我们一天没吃饭了!”
说着中年妇女就拽刘一南的胳膊往岸边小屋里拉,小女孩也准备拉王廷的手。
“一包方便面,一袋面包,难道她们就这么不值钱?”刘一南痛心的问自己。
刘一南拨开中年妇女的手,从兜里掏出发津贴剩的两美元,递给中年妇女一美元,又走到小女孩身边,塞到她手里一美元,这时,他看见了小女孩眼里的泪花。
中年妇女这时欣喜若狂,拽的刘一南更野了,非要感谢感谢。
说实话,刘一南需要感谢,但不是这种,这种感谢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每一个中国军人都不会接受。
中年妇女看刘一南和王廷确实没这个意思,只好拉着小女孩,嘴里一个劲说着不标准的“三克油。”
刘一南笑了,王廷也笑了。
不是哈哈大笑,是苦笑,是痛心的笑。
这时,一些过路人围了上来,其中有个女人,抱着一个皮肤很白的小孩,大声和中年妇女说小孩是和中国人生的,你不想要一个?
“这不是起哄吗?”刘一南暗骂。
刚才还一直羞羞答答、斯斯文文的那个年轻女孩突然跑到刘一南身边,摸着肚子说:“我也想要个那样的宝宝,你给我好吗?”
“好啊。”其他人开始起哄。
刘一南这时真的晕了,这帮人啊,没事干,什么事都想得出来。
他向王廷使了个眼色和手势,王廷一看便知。
跑啊,这还用问吗?再不跑就出大事了,就算不出大事,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人群中突围,对于两个多次经历炮火硝烟的战士来说不是很难,何况又是一群手无寸铁的女人。
刘一南和王廷一口气跑出很远,回头一看,那个女孩竟然还一直追着。
“再跑。”刘一南喊。
他们又一口气跑回驻地,终于不见了那个“追兵。”
“我的妈呀,跟逃难似的,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王廷喘口气说。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不过她们真的很可怜,该死的战乱,该死的子弹,罪恶的子弹,迷失的子弹。”刘一南又一次想起子弹这个无情的东西,就算有情,也是虚情假意。
“我看哪,以后还是别去海边了,要不然那个女孩还给你要小宝宝。”王廷调侃地说。
“不去了,真的不去了,我倒不是怕那个女孩要宝宝,我真的不愿在蔚蓝的大海边看到L国失落的文明。”
为什么刚才那个女孩一直追着刘一南要宝宝?
这里面也有一段故事。
L国曾经和台湾建交,那时很多台湾人涌到这里,或做生意或跑买卖,很多就在当地找了女人,有的还生了孩子,但是,L国和中国建交后,台湾人全部撤离,却把自己的女人包括女人生的孩子都留在了当地,同时也留下了黄种人的基因,中国人的后裔——白白的小宝宝。
这就是小女孩一直追刘一南不放的原因。
第十七章 亮丽风景
“同志们,我们来到这里已经快一个月了,大家非常辛苦,在清理营院的过程中,我们还执行了很多不寻常的任务,不过,我们还得继续努力,下一步主要是搭建我们自己的板房,这个工作量比较大,但是我们一定要完成好!”袁剑大声说。
“今天我们主要是开车去海边拉打地基用的沙子和石子,一个班一台车,每个班留一个人看家,出发吧。”
王廷此时正在检查自己驾驶的车辆,因为是新车,各部分零件倒是很好,不过执行任务前的例行检查是不可少的,这也是为了安全着想。
“我们这次是去哪里?”李刚问。
“不知道,好像是海边,不过具体位置不祥。”王廷回答。
“老班长你应该知道吧?”
“我也不知道。”
“上车,出发了。”老班长催促着。
大家各自拿好铁锹,爬上奔驰车的大厢。
刘一南和老班长坐在了驾驶室,王廷发动车子。
袁剑的猎豹在前面,各班的车跟在后面依次驶出大门口,车子在水站左拐,驶向北边农贸市场的道路。
今天市场上的人还真的不少,各车的司机只好小心翼翼缓缓的前行。过了市场,前面的沥青路不算太平但还算好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大家看到了海,看到了起伏的波浪,当然也看见了海边的沙子。
“下车,准备装沙子。”袁剑喊道。
所有的人下车,打开车的箱板,开始用锹装沙。
不过说实话,沙子本身就很散,奔驰车的架子又高,这样干起来估计一上午最多装一车,而且还会累个半死。
车子装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袁剑看大家确实累了就发话,“大家休息一下吧。”
刘一南放下手中的铁锹,走到海边的礁石上坐下。
天气虽然很热,但凉爽的海风吹得非常舒服,听着海鸥的歌唱,看着海浪的跳跃,刘一南感觉十分雅意。
突然,一生刺耳的笛声传来,远处的土坡上,有一辆火车正在漫步缓行,就像一头“老牛”,与其说是火车,不如说是货车;一个破旧的车头,两节破烂的车厢,你说是货车还是火车?上面拉了许多木材,还有几个黑人,有的坐着、有的躺着、还有的在欢呼。在这个战火硝烟,饥荒连连的国家,他们还过得那样的开心、快乐,这也是当地人们的另外一番“风情”呀!
“就是这辆火车,它能载我回家吗?”刘一南若有所思的想。
海边的路上不时也有车子驶过,大部分是维和部队的,袁剑也和他们打着招呼。
“袁队长,袁队长。”路上传来喊声。
袁剑驻足一看,从路上远远的跑过一个人,后面停着两辆小型的装载机。
“谁这么好心来帮我们,这里可没有雷锋啊?”袁剑寻思着。
是的,这里确实没有雷锋,当然这指的是维和部队,每个国家的维和军人完成任务后就离开,比如送货,就是送到为止,他不会搭一把手,这不是说他们没有好心,而是有时好心会办坏事,在国外,士兵扫大街的更没有,他们认为军人就是要上战场,而不是做一个“清道夫。”
“袁队长,你不认识我了。”来人笑嘻嘻的说。
袁剑仔细一看,是前段时间到驻地去过的华侨老卫,“记得,怎么会不记得?”
“你忙什么去?”袁剑又问。
“一个工地要我去给他们装东西,不过倒是很远,过了这里还有五十多公里,我本来不打算去的,可是对方出的价格比较高,所以就答应了。”老卫说。
“袁队长,你们这又是在做什么?”老卫也问。
“在拉沙子,准备打地基盖板房。”
“奥,那得用不少吧,可是你们用锹装太慢了。”老卫说。
“是啊,不过也没办法,联合国不给派车,我们只好自己解决。”袁剑无奈的说。
“这样啊。”老卫摸摸自己的脑袋。
“袁队长,我现在决定,两辆装载机完全听你的调遣。”老卫突然说。
“不要吧,那就耽误你赚钱了。”袁剑有些不敢相信。
“袁队长,赚钱是小事,我们都是一家人,而且看到你们为了世界和平这么辛苦,我这个在外面的中国人为你们骄傲,但更应该为你们做些事情。”
“谢谢!谢谢!”袁剑激动地握住老卫的手。
“大家现在都把锹放到车上,老卫给我们把装载机弄来了。”袁剑对着大家高喊。
“谢谢老卫。”大家齐声鼓掌。
老卫一招手,路边的装载机慢慢的开过来,在沙堆上放下大铲,不一会一车就装满了。
“装满得赶紧往回拉,卸完赶紧回来,争取今天完成。”袁剑说。
车子一趟趟的来回跑,装载机不停的装,等到天快要黑的时候,终于完成任务。
“老卫啊,真得谢谢你!一起回去吃饭吧。”袁剑说。
“不了,我还要赶到那个工地,连夜把活给人家干完,虽然没有什么合同,但我们也不能让人家说中国人不讲信誉。”老卫解释。
“耽误你了,真的不知怎样感谢,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好的。对了,袁队长,你们打地基是不是需要搅拌机?”老卫问。
“是的。”
“那我就预先给你们准备了,不再答应其他人。”老卫笑笑说。
“好的,老卫。”袁剑再次握住老卫的手,看着眼前这个穿戴并不起眼但是非常朴实的中国人,心底感激之情无法表达。
当大家拉完沙子回到驻地已是晚上十点,吃完饭,大家都睡了。
刘一南回到班里,衣服都没脱就躺到了床上,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看见海边的那辆火车载着他踏上回国的路程;透过车窗;刘一南看到L国恢复了繁荣的景象,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中国维和部队驻地,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
烈日下,轰轰隆隆的混凝土搅拌机正在不易疲劳的工作着,里面出来的料源源不断地被中国士兵用小推车送到地面。
另一边,几个人正在打好的水泥地面上架板盖房,刘一南、李刚还有王廷三个人负责空调的安装,在调试和检查。还有空调啊?是的,前面说过,我们中国维和部队的装备是整个维和部队中最好的,不但有空调,还有价值上百万的净水车和淋浴车。
“走,下去看看大家。”站在小楼上的袁剑和齐宣说。
到了下面,袁剑走进工地现场。
每个战士的脖子上都搭着一块毛巾,以便随时擦拭脸上留下的汗水,衣服早已经湿透,但是大家的激情没有退却,都在卖力的干活。
“同志们辛苦了!”袁剑来到工地对着大家说。
“为人民服务!”虽然不是异口同声,但声音很宏亮。
“这帮家伙,竟然说起阅兵的口号。”不过袁剑还是甚感欣慰,在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大家还能精神振奋,确实让他这个队长心底由衷的高兴。
“通知炊事班,一定要把开水按时烧好,现在可不能缺水啊。”袁剑对身边的通信员说。
“知道。”说完通信员向炊事车走去。
“哈喽。”袁剑又和几个巴基斯坦的军人打着招呼。
“哈喽。”巴基斯坦军人回应。
为了迎接大部队的到来,为了提高施工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