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媒体的说法,汤镇业其时也早已与另一女星恋爱进行中,翁美玲的出现属于第三者插足。不过汤镇业并不接受这种说法,在多年后的电视采访中,他说:“当时一起演出《十三妹》,恰好她没有男朋友,我也没有女朋友,于是日久生情,由于都是年轻人,便走到了一起。”这种说法表明,其时汤镇业已同那一名女星分手,翁美玲既不是第三者,汤镇业也没有脚踏两只船。
翁美玲之所以能很快由主持人转到无线的戏剧组,并成功出演《十三妹》,部分原因是她个人的努力和天资,譬如曾有电影公司找她拍戏便是说明;但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刚刚加入“无线”的监制萧笙的看中,邀请她在其首次为“无线”监制的古装武侠剧《十三妹》中试演清宫小郡主双格格的角色。翁美玲当然乐于尝试,这个戏的男女主角是黄杏秀、杨盼盼、任达华和汤镇业。
出演《十三妹》时,苗侨伟尚未走红,而汤镇业在《天龙八部》中饰演的段誉又很受赞赏,所以那阵子的汤镇业,也可算是正受公司力捧的大红人。(及到《射雕》的热播,情势立即乾坤大挪移,成了苗红汤冷。)
在此之前,翁美玲仅在广告片中有过闪现,并没有演过戏,跻身在这强劲的双生双旦搭配中,竟然表现得十分出色,除她清新可人的扮相极为讨好外,她的聪明天赋也令她演起戏来无师自通,加上她对几位合作的哥哥姐姐都亲切有礼,令人觉得她可亲可爱。和她几乎同年的汤镇业,更因为与她年纪相仿而和她谈得很投契,翁美玲因为处处得到这位经验比她丰富的哥哥指点,对他甚有好感。
第四章 入行(5)
那阵子的翁美玲除了在《十三妹》中有不多的戏份外,每天仍然要参加《妇女新姿》的主持,因为寄居在代母家中,而代母一家又是比较传统的家庭,晚上没有什么节目提供给年轻的翁美玲,很自然地翁美玲就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另一个家,有空闲时,她就请代母教她煲点汤水带回公司请《十三妹》剧组的几位同事喝,初时当然是见者有份,但日子久了,翁美玲的汤水,就开始成为汤镇业的专有之物了,旁人看在眼里,开始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故而也不以为然,只是有时偶尔拿他们两个来开开玩笑而已。
翁美玲这位汤哥哥(两人相差仅一岁),家中有很多兄弟姐妹,所以很懂得如何去爱护这位妹妹,同时,他也因为兄弟姐妹多,无法在家中得到父母完整的全部的爱,故此习惯了在外面独立生活。所以,汤翁之恋,也有寂寞的需要。
翁美玲的“格格”,同后来以“格格”而出名的赵薇一样,也是当时影视界的“大眼妹”。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个“双格格”也同“小燕子”的性格相似。电视剧中的“双格格”是康熙皇帝的胞妹,极得康熙疼爱,养成了刁蛮任性的脾气,喜欢作弄人,经常无故惹祸。她不甘于过皇宫枯燥生活,时时偷偷跑出皇宫外游玩。这个脾性,和“小燕子格格”相差无几。
翁美玲在戏中常常梳着一对ㄚ角髻,穿的衣服以鲜艳色泽为多。她饰演的双格格由于不知道十三妹(黄杏秀饰)女扮男装,在第一次和她邂逅时已对她一见钟情,后来因为苦缠女扮男装的十三妹而卷入江湖斗争中,多次遭遇到性命危险,但一直都化险为夷。
这部戏是翁美玲转入TVB戏剧组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已故著名监制萧笙的得意作品,虽然翁美玲在剧中只是个配角,但通过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她积累了宝贵的拍戏经验,也开始受到观众的认知。
虽然开拍比《射雕》要早,但《十三妹》直到1986年才在大陆首播。
成名后的翁美玲,越发风姿绰约,一直以青春、活泼、调皮、可爱的形象出现。
在汤镇业眼中,翁美玲是这样一个人——
“她其实是双重性格,可能她敬业,在各方面,在别人面前,因为她专业,所以不会影响别人的工作态度,所以在大群体上她可能很开心。但是她一个人的时候,回到孤独的时候,她是另外一种性格。所以,就是这样才会更恐怖,很多人没注意到,只看到她乐观的方面,说,不会的,她做人很乐观。其实她在别人面前一个样子,背后是另一个样子,那个样子是你不晓得的。如果一开始她就让别人知道她很孤僻,很孤独的话,如果她不开心别人就会主动靠近她,安慰她,事情也许就可以解决。所以事情就是这样子,往往很多事情都是阴差阳错,上天如果这样安排的话,也没办法。”
与汤镇业的恋情尽人皆知,而她的初恋情人甚至还被炒过是自己的舅父陈景,但这些都只是娱乐大众的谣传。按翁美玲自己的说法,她其实在十五岁便有了初恋。这段甜蜜的初恋发生在翁美玲移民英国的前夕,最后只是个昙花一现的回忆,而且有不同的版本。
“在F3的那一年,有一次返学时,我行得太匆忙,把一个男同学的书碰倒了一地,弄得大家很不好意思……迟了几天,在学校的球场上,我正与最要好的女同学在打球,怎知一失手,球打到一个男同学的头上,看清楚,原来又是他!”翁美玲这段初恋的相遇版本,是“不打不相识”与“无巧不成书”的综艺版。另一个版本是,翁美玲的初恋是从教堂开始的。在学生年代,翁美玲已经是个虔诚教徒,每星期总会到教堂望弥撒,风雨不改。其实风雨不改还有别的原因,就是想见见“他”,他是教堂的一个祭司,年纪很轻似乎还是个学生。后来翁美玲竟然发现,这位朝思暮想的“教堂小子”,原来是他就读学校高一级的同学,而且还是死党Janet的弟弟。大食会后,两人有了第一次约会,而也在那时开始,每个晚上总是互通一个电话,有时一讲便是到深夜。翁美玲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这段感情时回忆道:“和他的事,我是瞒着母亲的,因为母亲是一个颇果断倔强的人,我害怕她会反对。虽然母亲从未反对,但我俩的分手原因是母亲要送我到英国读书。当他知道后,他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去,但我知道妈咪的脾气,决定了的事情很难会改变,我的心实在矛盾得很,但谁也没料到,他为了我,竟然也向他家人提出往英国读书。他到了加拿大后,起初每天都有信寄给我,但随着时间消逝,信也越来越疏,后来我到了英国,他只是在假期时找过我一两次。再以后,大家也没再见面了……其实当初在机场看着他乘的机慢慢离开跑道时,我已经有种预感,我俩这段情,会不会像飞机一样,距离越离越远,只留下一道深刻的痕迹呢!”
这朵无果的花让翁美玲的回忆充满了浪漫的遐思,值得锁进首饰箱终生怀念,“虽然那时年纪小,尚不知什么叫做爱情,是一段无花果的故事,但我却很珍惜这段感情,是毕生难忘的。”
但是翁美玲的初恋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充满了悬念,在另一个媒体的报道里,又出现了新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翁美玲与她的初恋小情人爱得“死去活来”。
“那时芭芭拉(Barbara,翁美玲的英文名)还在香港求学,他俩在一个同学的生日会上认识,他很喜欢音乐,那一天,他还当众表演,自弹自唱,雄浑的歌声,深深地将她吸引了,不过她喜欢上他,他却自傲,或者因为他比较内向,因此过了一段时间,才对她展开追求攻势,令她心急如焚呢!只是,他们都只有十几岁,对爱情只知道甜蜜如糖,却是什么也不懂,以为手牵手出双入对,便是‘拍拖’。到了读完中学,这对小情人便面临了考验,妈咪告诉她,已为她办好了到英国升学的手续,三个月后,便要启程,她听了,整个人便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第四章 入行(6)
“最后,她以第一时间,把这个发展告诉了他,他听了之后,最先的反应是苦苦哀求,要她不要离开他。
“当时,他俩甚至有过‘殉情’的打算,只是,他们又没有足够的勇气,怎么办呢?
“鬼主意倒有了一个,很简单,他去叫他妈妈也送他到英国去留学,岂不两全其美,可以一边拍拖,一边求学。”
当然,这同样是个无疾而终的“爱情”短片,很简单,她的初恋情人的妈妈没有送他到英国,而是南辕北辙的加拿大——这个地点倒是和她上个初恋故事的主人公要去的地点相同。
更令翁美玲哭笑不得的是,这个为她的离开痛不欲生的“情人”竟然比她还早一个月离开了香港,去往加拿大,反而由她为他送别。
不管版本如何,以上都是结不了果的爱情,但实际上,翁美玲与汤镇业的感情,何尝又修得了正果?
翁美玲对汤镇业一往情深,但并不是神女有心,襄王无梦的一厢情愿,汤镇业的确也为翁美玲所吸引,并爱上了她。
汤翁之恋在《十三妹》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这个种子发芽之日,还多得翁美玲每日“煲汤浇灌”,在不断的交往、关心、欣赏之中,翁美玲与汤镇业相爱日深。
“这么多年了,我也没什么好提的了。”二十年之后,汤镇业再次谈起翁美玲时,语气已渐渐淡然了许多。
“这二十年,还有很多人迷恋她,网络、报章上还有不少怀念她的文章,我为她依然活在观众心中而感动。”
这个当初令翁美玲一往情深的男子依然会说:“我只能说她曾经是我最重要的女人之一。”
与汤镇业的感情,翁美玲没有向外公布,也没有刻意隐瞒,无线算是默认了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并不做任何干涉。在最初于《十三妹》一剧中相识,以及喝过翁美玲煲过的靓汤之后,汤镇业对翁美玲最初的感觉如何呢?
“比较随和,然后笑起来还特别甜。”他接着补充说:“所以她演那个《射雕》 我觉得特别适合,而且她整个人的性格差不多是这样子,也个子小小的甜甜的,然后蛮灵活,而且学东西很快。”
1983拍摄《射雕》期间,一次翁美玲不慎在拍武打镜头时伤了眼,汤镇业紧张得天天煲汤去医院陪她,最后连煲汤都越学越精到了。翁美玲自然被他的真情所感动,把这一段视做最甜蜜的日子。《十三妹》播出后,翁美玲的双格格刁蛮可爱、情真意切,耐人回味。这段日子,算做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期。
两情相悦的故事,当然决不是一锅汤煲出来的,翁美玲在汤镇业的陪伴中体会到了对方的诚恳,自己何尝不是芳心暗许?当时的汤镇业,也是无线当红的小生,有“无线五虎”的头衔,汤镇业完全能够和她相配。当红小生与走红花旦的组合,本来就是银幕上浪漫而奢侈的爱情标本。
翁美玲喜欢汤镇业之后,很快也告诉了在英国的母亲和舅父,在给其舅父的电话里,她如此评价汤镇业,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汤镇业这个人很好,他的心地很好,他是个好人。”连连用了三个好,翁美玲不厌其烦地向舅父表明,她选择汤镇业乃是个理性的选择,而汤镇业也是最理想的人选。接着,她还为汤镇业撇清人们的误会,“你们别看他演的角色都是奸人,你们就当他是奸人。”
汤镇业在翁美玲逝世二十年之后,应邀接受新浪网做客聊天,回忆过去的旧人旧事,换如今面前的物是人非,不免感叹:
二十年那么长的时间,其实说起来还好像是昨天的事情。所以真的觉得是人生匆匆,时间过得很快,一刹那又是二十年。所以,还是要珍惜现在,因为,可能真的很快又要再过二十年了。看时间现在过得很快,现在二十一世纪,小孩也那么大了。二十年,香港有什么改变,世界有什么改变,家里有什么改变。可能二十年后,爸爸也不在了,很多好朋友也不在了。觉得身边的人,尤其我们那一代人,怎么好像自己常常会碰到谁的谁的父亲不在了,谁的谁的朋友不在了,都是因为我们年纪越来越大了,就越来越靠近死亡,其实想想是挺恐怖的。
其实想想人真的是这样,光阴短暂,只有一刹那。所以我觉得真的是要珍惜目前的事情,珍惜身边的人。
在新浪的做客聊天中,有的网友如此问汤镇业:所有的事情,包括伤痛和爱情,最后都会被时间征服,并且抹平?
其实也不可以这样说,但是为什么我会这样做(抹平)呢?因为有时候你不想去面对,所以你看到你可能会相信,你看一些电视,你也可能会哭,可能每天看,你每天都会哭。你每天看这个样子,看到以前的样子,你可能每天都会不开心。所以为什么我说以前的事情都不要想了,以前的电视都不要看了,以前的资料都放在抽屉里,以前的录影带、电视剧、影碟,都放在抽屉里,拿来看也没什么意思,看了以后又能怎么样?看了以后也可能会不舒服,倒不如不看。
所以我说,为什么那么多年来,很多影迷每天都会谈到这个事情,每年到5月14日这段时间,或者是清明节,很多人都会怀念翁美玲小姐。可能是电视上经常播,或者是喜欢翻以前的杂志、报纸、传媒,看完肯定会出自内心的喜爱她,由此而不开心,人都是有感情。所以提到,就会很自然的流露出来。我觉得这也是影迷对偶像的一个怀念方法,但是我觉得适当这样做也可以,但如果每天都这样,永远都这样,每天都看她的电影、每天都看她的电视剧,那怎么向前看?怎么走前面的路?我觉得不要往后看,有时候拿出来看一下,也可以怀念一下,不一定非要每天看,每天提这个事情。像我这样,我也不是每天都去看以前的一些东西,还是要往前走,因为时间真的很短,刹那间可能又是一个二十年。
第四章 入行(7)
1984年,翁美玲与汤镇业,一同去英国看望她的亲人,此行也许有着某种“政治”含义,是对两人恋爱关系的更进一步确认。翁美玲与意中人一同“回娘家”,自然是希望得到家人的认同和祝福,并征求亲人的意见。这一年翁美玲二十五岁,已经有结婚的考虑。
此行,汤镇业与翁美玲相处得非常快乐,他们的行程也非常细致周全。翁美玲的这次“回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