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带头大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何成为带头大哥-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是和七万红花会众过不去。

新官上任的“陈家洛路径”:论领导威信的建立(2)
在这种情况下,陈家洛还是说了一番场面话:“兄弟不是不识抬举,实因自知年轻识浅,量才量德,均不足担当大任。但各位如此见爱,从江南远道来到塞外,又有我义父遗命,叫我好生为难。本来想等文四哥到后,大家从长计议。现下文四哥有难,无可再等,各位又非要我答允不可,恭敬不如从命,这就听各位兄长吩咐吧。”
  陈家洛一味推让,以退为进,做足了谦虚文章,成功地将由义父遗命接任转化成了接受众人推举而就任总舵主之职,初步赢得了会众的好感,走好了第一步。
  第一步仅仅是个开始,陈家洛的领导基础还是很不稳固的。领导的威信是硬碰硬的东西,短期内是不太可能建立起来的。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实击虚,以柔克刚,大打“感情牌”,进一步收拢人心。所以,陈家洛的第二步就是紧紧抓住四当家文泰来被清廷擒获这件事做文章。表面上看起来,陈家洛一上任,就面临着解救文泰来的难题。其实,正是这件事情给他提供了“以情动人”的大好机会。文泰来在组织中威望极高,甚至高过二当家无尘道长和三当家赵半山。要不然,老当家于万亭也不会在去见乾隆的时候带上他(这件事对红花会的终极目标……反清复明至关重要,于万亭选择文泰来而不是其他人参与正说明了文泰来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另外,文泰来的妻子十一当家骆冰,为人热情善良,对小兄弟们特别照顾。所以可以说,文泰来夫妻俩在红花会中的人气极旺,处理好解救文泰来的问题,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组织内的拥戴。
  所以,当红花会得知文泰来被囚禁在浙江提督李可秀的官邸地牢里时,陈家洛不顾众人劝阻,坚决要亲自出马,以身相代,先救出文泰来,自己假扮成文泰来在地牢中再思脱身之策。虽然陈家洛此前已经和乾隆有过互不相害的誓约,但陈家洛作为红花会的最高领导者,深入虎穴,毕竟也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他的这个举动,骆冰固然是感激得肝脑涂地,其他弟兄也是深感他的恩德。从而,陈家洛的领导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得到弟兄的拥戴,领导基础稳固了,但这还不代表陈家洛就有了足够的领导能力来管理好这个拥有七万成员的庞大组织。世界上没有一个天才,能够一夜之间,融汇贯通,精通管理之道。而红花会的事务何其繁多,就等着一把手陈家洛拿主意,做决策。说实话,等着看他笑话的人也不是没有。陈家洛再次走对了一步棋,使自己处在了极为有利的位置。那就是,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智慧,机动灵活地放权。
  红花会这么一个庞大的组织,运行经年,自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运作模式。这个时候,作为没有经验的新上任的领导者,陈家洛不是急于自己发号施令(事实上,他还不具备这个能力),而是充分利用组织运行的惯性,发掘组织中的原有力量,巧妙地为自己所用。
  红花会的七当家徐天宏,外号“武诸葛”,是会中的智囊人物,很多重大决策都出自他的谋划。陈家洛入主红花会后,迅速了解到各个当家的能力特点,徐天宏的存在以及他对徐天宏的灵活运用为他解决了自己初期领导能力严重不足的大难题。陈家洛这样做,至少收到了三方面的好处。第一,重用徐天宏,充分调动了徐天宏的积极性;第二,其他弟兄看到陈家洛对老弟兄毫不排斥,就知道自己不用为以后担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巧妙地隐藏自己领导能力不足的缺陷。。 最好的txt下载网

新官上任的“陈家洛路径”:论领导威信的建立(3)
红花会群雄去解救文泰来,在黄河边上截获官府的一封公文,陈家洛看后,觉得和相救文泰来无关,准备置之不理。但徐天宏拿过一看,立即发现可以利用这封公文大做文章,既可以给遭受清兵围攻的回部的木卓伦部落(该部落是红花会的老朋友,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木卓伦部落当然是反清复明的红花会的好朋友)解围,还可以解救眼前黄河灾民的饥馑。果然,徐天宏一番部署后,成功地达到了这两个目的。这件小事说明,徐天宏对机会的判断能力以及具体的部署能力,都远远超过了陈家洛。
  陈家洛也正是因此认识到了徐天宏的能力。但陈家洛并没有简单地就此分权给徐天宏。这正是陈家洛的高明之处。因为,陈家洛本人的领导权威尚未树立,如果贸然完全地分权,很可能导致下属受权后坐大,将领导者本人架空,使用失去领导和驾驭组织的能力。
  陈家洛的做法是灵活地放权,而不是分权。分权和放权的区别在于,分权是在某一个相对较长的期间内,领导者将一部分权力完全分割给某个下属,一般不再过问,特殊情况除外。而放权则是针对具体某一件事情,领导者临时机动地把权力下放给下属,一旦该件事情完成,权力自动回到领导者手中。这样,放与不放,何时收何时放,尽在领导者掌握之中。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
  徐天宏谋划好解救文泰来的方案,将方案和陈家洛商定后,陈家洛召集群雄,先是自己发号施令。陈家洛道:“十三哥,你率领三百名会水的弟兄,预备船只,咱们一得手,大伙坐船退回太湖。”蒋四根接令去了。陈家洛道:“马大挺马兄弟,你收拾细软,将心砚和这里弟兄们的家眷先送上船。”马大挺也接令去了。陈家洛道:“十二哥,你太过累了,也上船去休息。其余众位哥哥随我去攻打提督府,相救文四哥。现下请七哥布置进攻,大伙儿听他分派。”
  陈家洛柿子挑软的捏,自己把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任务先行分派了,却把难度较高的进攻部署放权交给徐天宏。我们可别小瞧了这一招,就是这几个简单的分派,确保了他的领导地位,而徐天宏也是遵照他的授权命令来进行下一步的部署的。
  徐天宏道:“四嫂,你于巳时正,到提督府东首的兴隆炮仗店放火,然后赶到提督府西门,会齐大伙进攻。”骆冰接令去了。徐天宏道:“马大哥,你派人把兴隆炮仗店的老板、伙计全都请来,不必跟他说甚么原因,事完之后,加倍补还他店里损失。再招齐全城各街坊水龙队,召集四百名得力弟兄,另外三召名绿营中的弟兄,辰时正在此听令。”马善均接令,立即派人召*众。徐天宏道:“八弟,你率二百名弟兄,一百名用手车装满稻草,一百名各挑硬柴木炭,扮作卖柴的农夫樵子。九弟,你率领水龙队,假扮是救火的街坊。绮妹妹,你率一百名弟兄,扮作难民,每人挑一百斤油,背一口大镬。”徐天宏又道:“十弟,你率领一百名弟兄扮作泥水木匠,各推一辆手车,车中装满石灰。”群雄听徐天宏分派,都觉好笑,但各应令。徐天宏再道:“马大哥,你扮作清兵军官,率领三百名绿营弟兄在外巡逻,不许闲杂人等走近,不许提督府的人出外报讯。义父与孟大哥、安大哥从南墙攻进去。总舵主、道长与我从西墙攻入,三哥、五哥、六哥从北墙攻入。”他分派已定,将预定的计谋详细说了,群雄俱赞妙计。

新官上任的“陈家洛路径”:论领导威信的建立(4)
徐天宏的这一番部署,有火攻、水攻,还有油攻、石灰攻。陈家洛自己显然是做不出来的。
  陈家洛的灵活放权,把徐天宏牢牢定位在参谋的位置上,使其不能越俎代庖,取代自己的领导地位。而徐天宏谋划的成功,则直接代表了陈家洛领导的成功。
  陈家洛的第四步,就是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至少是证明自己的潜力。陈家洛率众人到铁胆庄索要文泰来,和庄主周仲英过招,在下属面前展露了自己的专业能力。领导者的能力必须是多方面的,作为江湖第一帮派的一把手,武功当然是考核领导能力的一部分,但并非全部。就任之初,陈家洛的武功还远不是天下第一,在会内,无尘、赵半山、文泰来的武功可能就强过他。红花会外,清廷第一高手张昭重他就打不过。但陈家洛也基本可算是一流高手,所以,在专业能力上,众人基本是认可的。后来,陈家洛潜心学习新技能,增长能力,终于成了数一数二的高手。但陈家洛更让下属佩服的不是他的武功,而是他的话语。此时文泰来因周仲英的幼子被清廷鹰犬诱骗泄密而被捕,陈家洛明知而故问,“敝会四当家奔雷手文泰来遇到魔爪子围攻,身受重伤,避难宝庄,承周老前辈念在武林一脉,仗义援手,敝会众兄弟全都感激不尽,兄弟这里当面谢过。”说罢站起身来深深一揖。周仲英连忙还礼,心下万分尴尬,暗道:“瞧不出他公子哥儿般似的,居然有一手,竟用场面话来挤兑我。”章进没懂陈家洛的用意,大叫起来:“总舵主你不知道,这老匹夫已把咱们四哥害了。”陈家洛便似没听见他说话,仍然客客气气地对周仲英道:“众兄弟夤夜造访宝庄,礼貌不周,还请周老前辈海涵。只因听得文四哥有难,大家如箭攻心,未免鲁莽。不知文四哥伤势如何,周老前辈想已延医给他诊治,就请引我们相见。”说着站起身来,红花会群雄跟着站起。周仲英口讷,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领导者总是要经历很多场面的,得体有效的场面话往往胜过死打蛮斗,陈家洛的这番话一说,无尘、徐天宏、卫春华、余鱼同等都暗暗佩服。陈家洛兵不血刃就收服了这几个人的心。
  总之,陈家洛的这几步,等于给新上任的领导者铺就了一条快速通向成功的“陈家洛路径”,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我们今天的新上任的领导者和陈家洛相比,面临的情况可能更复杂。红花会毕竟是个江湖组织,比较讲义气,容易被打动。而今天组织中的成员构成更复杂,需求更繁多,更难协调。红花会的无尘道长无意于争权夺位,但现实中的二把手、三把手未必没有想取你而代之的想法。凡此种种,都需要今天的领导者用更多的智慧、更谨慎的做法来获得组织的认可,取得管理的成功。不过,新官上任的陈家洛谦虚低调、以情动人、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智慧,机动灵活地放权、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这几个要点还是有其实用价值的,领导者不妨参照执行。
  

明教企业文化的“乾坤大挪移”(1)
组织变革的三大成功要诀
  在很多人眼里,张无忌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他儿女情长,优柔寡断,轻易就放弃了领导权位。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张无忌在改造明教(魔教)企业文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卓越领导智慧。
  从武林公敌到武林领袖的这个过程,张无忌完成了一次组织变革上的“乾坤大挪移”。这是一次极其不易的伟大转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张无忌无愧于一个伟大的领导者。
  明教巨变的背后,其实牵涉到的是企业文化的改造和转型。事实上,明教的企业文化经历了一个形成、迷失和回归的过程。但是在张无忌接手之前,该组织的文化迷失已经积重难返,故尔,由张无忌引领的这种回归毋宁说是一种彻底的转型。
  我们先来看看明教的企业文化最初是什么样的。
  张无忌就任教主后,曾经向教中光明左使杨逍了解明教的整个发展过程。
  明教原来叫做摩尼教,其主旨(即企业文化的内核)是去恶行善,应该说这是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所谓的名门正派并无区别。但是此后,该教却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误入歧途,摩尼教的“摩”字被人改成了“魔”字,明教的企业文化也成了一种具有“魔性邪气”的文化。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能够影响组织全体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价值准则和信仰。我们可以从明教诸人的所作所为中一窥其企业文化。明教的高层领导者谢逊滥杀无辜,双手沾满了血腥、青翼蝠王嗜吸人血、杨逍*峨嵋女弟子纪晓芙等乖僻行径足见此时明教的企业文化已经远离“为善除恶”的本义,教众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是不折不扣的邪门外道。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明教企业文化的迷失。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而一个组织的形象往往表现或反映在组织之外的人的口碑或印象之中。下面,我们来看看明教的企业形象在江湖人士头脑中是一种怎样的反映。
  在张三丰百岁寿诞之际,张无忌之父张翠山带着妻子从*岛回到武当山。张翠山自己出身名门正派,因为妻子殷素素是明教分支天鹰教教主之女而惴惴不安,唯恐师父责怪。张三丰因和最钟爱的弟子张翠山久别重逢,心情喜悦,反而转过来宽解弟子说:“翠山,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张翠山大喜,想不到自己担了十年的心事,师父只轻轻两句话便揭了过去。
  张三丰活了一百岁,修炼了八十几年,胸怀空明,早已不萦万物,这才有这般见识。但是,当他在带着张翠山之子张无忌学医未果,偶然救了明教中人常遇春时,却说了这样一番话教育常遇春:“你不过刚长大成人,虽然投入魔教,但陷溺未深,及早回头,一点也没迟了……我劝你即日洗心革面,弃了邪教。老道便命我大徒儿宋远桥收你为徒。日后你行走江湖,扬眉吐气,谁也不敢轻视于你。”
  这截然相反的态度足以说明,即便是修身养性近百年、人情豁达如张三丰,也是将明教视为毒蛇猛兽,亦可见明教的企业形象之差,企业文化之积重难返了。
  企业文化的背离或迷失,直接导致了组织凝聚力向心力的消失。教主阳顶天(张无忌的前任)练功走火入魔暴毙后,明教立即人心涣散,中高层干部们为了争权夺利,大打出手,一个强大的组织立即四分五裂,一蹶不振,以至于六大门派攻上总部光明顶,明教面临灭顶之灾。幸赖张无忌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