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中的领军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崛起中的领军人物-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尼亚州最高委员会请求国家对华盛顿的杰出贡献给予某种回报,华盛顿满怀感激和尊敬之情,拒绝了国家提供补偿的这一提议,他甘愿为国家的独立事业牺牲自己的利益。
  在经历了军营的嘈杂和公共生活的繁忙后,华盛顿更加珍惜宁静生活的快乐。他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无比满足和惬意,其陶醉之情不时流露。对于战争中荒废的芒特弗庄园,华盛顿进行了重建,他亲手在庄园里栽种树木花草,庄园很快重现盎然生机。肥沃的田野、清澈的溪水、青青的草地,这一切都使华盛顿尽情享受着田园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这段时间成为华盛顿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芒特弗农庄园经常宾客盈门,热闹非凡。除了许多慕名前来拜访的客人外,还有一些准备著书写作的人前来,请求借阅华盛顿手中保存的各种文件。华盛顿对他们以诚相待,但却婉言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华盛顿认为,在大陆会议认可向历史学家公开国家档案之前,他个人没有权利把担任总司令职务期间的文件公布于世。同样,华盛顿也拒绝了为他立传扬名,因为他不会由于传记的夸耀而感到荣耀,而是听任后人评断自己的功过。这一切都显示出华盛顿高尚、公正的品质,显示出他朴实、不追求荣耀的风范,这使华盛顿一再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敬佩。
  虽然已经解甲归田,但华盛顿仍然对国家事务具有巨大影响。他在私人信件中所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忠告,在很多州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人们都乐于倾听他的意见。华盛顿时刻关注美国政局的发展,生动形象地把邦联比喻为一条“沙子扭成的绳子”,他痛切感到有必要对邦联制度加以彻底改革。在华盛顿看来,就好像是在支撑即将坍塌的房屋柱梁一样,一切修修补补的企图都无济于事,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制中央政府。华盛顿主张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赋予公共事务更多的活力与朝气。华盛顿的这一意见得到政府高层的重视,1787年2月,邦联议会通过了召开制宪会议的决议,召集各州代表专门商讨修订联邦制度,准备订立新宪法。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比政府还重要的“美国之父”……华盛顿(7)
弗吉尼亚州一致推举华盛顿担任州代表团团长,人们都希望他能领导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确保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华盛顿以国事为重,决定出席会议,并且为此展开了大量准备工作,他广泛浏览美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关政治历史和理论的书籍、文献,到处了解民情、民意。5月25日,制宪会议在费城独立厅开幕。在大家一致推举下,华盛顿担任了会议主席,负责主持制宪会议。会议期间,有人不慎丢失了文件,一贯严谨细致的华盛顿知道情况后,神情庄重地请求大家注意文件的保密,说完后向大家深鞠一躬,离开了房间,使在场所有人为之肃然,此后,再也没有类似事件发生。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致力于建立一个全新政府,因为没有先例可循,代表们同意建立三权分立、各部门相互制衡等基本政治原则,但要制定一部各州都能接受的治国方案却并非易事。各州在投票权问题、是否废除奴隶贸易等问题上争论激烈。会议一直持续了4个月之久,激烈的争辩才逐渐趋于平静,各州最终达成妥协,宪法草案经大多数代表签字后获得通过。华盛顿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他凭借自己显赫的威望和优异的组织才能,最终使制宪会议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新宪法需要呈交国会批准,然后分送各州议会,经9个州批准以后方才生效。华盛顿在致国会的信函中说到:“我们探讨此事以真正美国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即如何巩固我们的联盟,这关系我国的繁荣、幸福、安全,甚至民族的生存。”这一态度清晰地表明了制定宪法的崇高目的,表明了华盛顿以全民族利益为重的高尚情怀。此后,华盛顿每天都在密切关注新宪法的进展,关心它能否被人民接受,焦急地盼望新宪法能够尽快得到各州批准。华盛顿的忧虑并非多虑,因为不久之后就在美国政坛上出现了是否批准宪法的激烈争论。主张批准宪法的人被称为联邦主义者,他们在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论证联邦制度的优越性,宣扬批准宪法的必要性。而反对批准宪法的人也相互支持,对宪法草案提出尖锐批评,主张宪法应赋予人民更多的权利,双方据理力争,各不相让。华盛顿认为,这部宪法或许不是一部完美的宪法,但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已经不能制定出更好的宪法,他热切地盼望着各州能尽快批准这部国家根本###。
  1788年上半年,美国先后有8个州批准了新宪法,能否再获得一个州的支持具有决定性意义。华盛顿的故乡弗吉尼亚的政治倾向成为制宪活动的关键。为了能让新宪法最终通过,华盛顿专门邀请同为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的麦迪逊共商对策,并且不遗余力地向家乡朋友宣传新宪法,他提出,“它是这个时期所能制定的最好宪法。”经过20多天激烈辩论,弗吉尼亚议会最终通过了新宪法。内心忐忑不安的华盛顿听到这个让他期盼已久的好消息,高兴之极,特地参加了当地居民举行的欢庆活动。
  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平衡了各方利益冲突,最终使宪法从理想变为现实,功在千秋。1787年,联邦宪法最终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对美国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革命成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人民主权等共和制基本原则,这与当时欧亚普遍盛行的君主制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稳定性和扩展性是1787年宪法的重要特征,这种特性使宪法能够在美国建国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岿然屹立,堪称典范。从此,这个新生的美利坚共和国以1787年宪法为立国之根本,越马扬鞭,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之路。
  美利坚的舵手
  联邦宪法的通过后,美国犹如一艘蓄势待发的巨轮,但是却缺少一位引领前进方向、掌控全局的舵手。谁能担任美利坚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人们把期盼的目光都集中在华盛顿身上,因为只有他才能稳定这个新生国家的政局,巩固刚刚建立的联邦制度。华盛顿亦深知首位美国总统责任重大,惟恐辜负众望,但他愿意竭尽全力为公众谋利益,全面消除地区偏见,促进国内经济繁荣,在新政府内部形成一种相互谅解的风气,这种强烈的使命感让他再次踏上旅途,又一次承担起国家和人民交给他的重任。在前往纽约上任的路上,他受到沿途人们的热烈欢迎,时刻有人簇拥在他的马车周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比政府还重要的“美国之父”……华盛顿(8)
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在纽约隆重举行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就职仪式。在庄重严肃的气氛中,华盛顿发表了就职演说,华盛顿一贯谦逊、稳健、理智的个性在演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简洁的演讲完全出自肺腑之言,深深打动了所有在场的听众。当时,著名演说家费希尔·艾姆斯说到:“我好像看到一个美德的化身正在向他未来的信徒们演说,他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无与伦比。”
  华盛顿在一片欢呼声中宣誓就职,全世界的眼光都在关注着他,关注着美国未来的命运。华盛顿上任后,面对他的是一大堆意想不到的问题:国库空虚,国债累累,政府机构没有建立,一切都须从头做起,而且无任何经验可资借鉴。
  华盛顿首先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联邦政府。宪法规定,政府成员只有总统和副总统,没有明确规定总统是否有权任命部门领导。华盛顿发挥其创造力,建立了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机构,在华盛顿的主张下,外交部、陆军部、财政部、司法部等部分相继建立。杰斐逊成为首任国务卿,汉密尔顿成为首位财政部长,经总统提名,约翰·杰伊成为###官。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首届政府机构初具规模,华盛顿把美国的政治精英们都网罗到政府部门任职,让他们各司其职。由于这些官员均由华盛顿总统任命,这种做法开创了美国政府官员向总统而不是向国会负责的先例,这一惯例又一直延续至今。在任命公职人员时,华盛顿还充分考虑到地域、政治态度等各因素,在北方人与南方人、赞成联邦宪法者与反对批准宪法者之间,努力寻求平衡,竭力使各个政治派别都能满意。而且,华盛顿还致力于保持适度的权力。在华盛顿大公无私、殚精竭虑的精神感召下,人们都团聚在新政府的周围,齐心协力,共同为建设新的美利坚共和国而努力。
  为了解决总统与各州州长关系这一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1789年10月25日,华盛顿以美国总统身份到东部各州视察。到马萨诸塞州时,州长竟称病不出,拒不迎接总统。于是,华盛顿态度坚决地拒绝出席该州为他举办的欢迎晚宴,使这位傲慢的州长不得不向总统致歉。此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压倒了各州地方主义的嚣张气焰,总统作为国家元首的身份得到各州的尊重。
  新政府走上正轨后,华盛顿立即着手恢复国家信用、建立分期偿还公债的财政制度,因为这关系到新政府的信誉,关系到人民是否信任政府这一重要问题。华盛顿把这个问题交给了精明能干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汉密尔顿建议,由联邦负总责,将短期债务统一转为长期公债,通过征收捐税,筹集还债的资金。汉密尔顿认为,不论国家的财政状况多么艰难,必须按照原来的条件偿还外债,保证债券持有人的利益不受损失,这种设想也正是华盛顿所希望的。此外,汉密尔顿还要求特许建立合众国银行,由政府宏观控制,确保国家财政状况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汉密尔顿的财政方案符合实际,适应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地位,因而得到了华盛顿的高度赞赏。然而,华盛顿没有想到的是,新政府及整个国家的团结局面很快出现了裂痕。
  1791年3月,华盛顿在巡视南方各州以后回到费城。他痛苦地发现,新政府内部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党派纷争,以杰斐逊为代表的共和派和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民主党人之间展开声势浩大的论战。这种状况使华盛顿倍感担心,他害怕论战会危及国家的团结,降低新政权的威望。因此,睿智的华盛顿超然于两派之上,不参与任何一派的活动,他积极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道路”。华盛顿的调解虽然没有彻底消除杰斐逊和汉密尔顿之间的分歧,但却把他们都团结在自己的身边,使之专心做好本职工作。在一些重大政策上,华盛顿尽量让他们各抒己见,然后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华盛顿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使杰斐逊和汉密尔顿都将他视为公正的领导者,并且愿意为他所用,为国效力。
  在第一届任期届满之后,华盛顿萌生退意,希望通过总统权力的和平过渡,为以后的总统树立一个良好榜样,但华盛顿的这一想法遭到汉密尔顿等人的竭力反对。因此,如果华盛顿坚持引退,美国很可能会陷入分裂,甚至会出现内战的危险。因为除了华盛顿以外,没有人能够承担起团结国内各个政治派别的重任。华盛顿于是不得不再次留了下来,继续担负着团结国家、共同前进的重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比政府还重要的“美国之父”……华盛顿(9)
1794年7月,华盛顿果断地平息了美国国内出现的动荡与风波,全力维护国家稳定。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人们日常消费的酒类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这个法令引起了广大农民,特别是宾夕法尼亚西部小麦种植者的强烈不满,他们发动起义,武力抗法,起义风暴迅速扩及邻近地区。于是,为了平息###,华盛顿派出三人委员会前往起义地区,对起义农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企求以和平方式解决矛盾,尽快恢复国家秩序。在游说无果的情况下,华盛顿以总统名义,命令起义者返回家园,但也收效甚微,事态开始恶化。华盛顿深感形势严峻,他亲自在宾夕法尼亚建立司令部,准备用武力平息叛乱。但是,华盛顿并不主张屠杀,他告诫部队,只须将犯法的人带到政府接受公正审判即可。华盛顿的果断措施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维护了共和国的政治安定。但华盛顿并未就此满足,他开始深入调查人民不满的原因。经过调查,华盛顿意识到,因为政府很难倾听到普通公民的呼声,国家才会爆发叛乱风波。于是,华盛顿决定缩小选举范围,让代表们能够更好地反映选民的愿望,尽量制定出对所有人都有利的政策,从根本上消除民众的不满。
  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后,华盛顿辞去总统职位。1797年3月4日,卸下重担的华盛顿以愉快而坦然的心情参加了新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宣誓就职仪式。当他离去之时,人们都为之感到惆怅和惋惜,大家都感谢他为国家所做出的无以伦比的贡献。华盛顿的引退,为美国总统任期定下了先例。在美国宪法中规定,美国总统每届任期4年,但并没有限制连任次数,只要总统受到人民拥戴,他就可以终身任职,死后可由预先选定的人继任总统一职。然而,华盛顿却希望继任者能够完全通过选举来产生,以此保证国家权力的民主和自由。为此,华盛顿亲自创建了超越宪法的先例,在他之后,总统至多连任两届,这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遵循至今,此举堪称是华盛顿对美国政治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自古以来,权力一直是大多数人孜孜以求、不倦追求的主题。因为权力而出现的战争和阴谋可谓不计其数,人们为了谋取权力而绞尽脑汁,煞费心机。华盛顿要想获取终身权力可谓易如反掌,但是,他毅然退出了政治舞台,为后世的政治家们树立了一种不贪恋权力的人格典范。在政治生活中,华盛顿不偏不倚,超然于党派纷争,最终助力于美国的两党制。这些政治与精神财富对于追求民主、自由、天赋人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