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负手而立,闻言冷哼一声:
“小小士子,信口雌黄。你懂什么叫武?什么叫德?以武定国便是德,天下的德,有哪般比得过这般德?本座十五岁入伍,十年,战征不断。为守卫大周稳定,舍生忘死。如今不过是驱驰马车经过闹市,算得什么?所谓礼仪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方云,你以士子之身,行弹劾武侯之尊,你的臣、子身份在哪里?”
李弘一句以武定国便是德,轻轻松松化解了方云的攻击。攻势一转,直指方云以士子之身,弹劾武侯的事情上。
“所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册立武侯乃国家大事,若有人对武侯册立之事有疑问,可以大理寺质疑。这一点,乃是我朝太祖所定。所谓君为臣纲,我以士子之身,行弹劾武侯之事,虽然愈礼,但却行的是君臣之道。倒是你,大理寺审核武侯册立之事,乃是太祖所定。你第一日不来,第二日不到,君为臣纲,你的臣子之道在哪里?”
两个人你攻我伐,互不相让。
“大周毗邻蛮荒,莽荒,狄荒,夷荒,更有海外瀛荒贼子作乱。本座日理万机,军务繁忙。岂能像你们这些士子这般,花前月下,煮酒赏梅,如此奢糜。没有像本座这样的武官定国,你们这些国之驻虫,哪来的风花雪月?本座批改军务,乃是事实,岂有虚言?如此,行的不是君臣之道,又是什么?倒是你们这些士子,享儒家之盛世,受兵家之太平,不去恪尽职守,思虑报国之道。却在上京城中,搬弄是非,扰乱朝纲,要是落在本座手里,定杀无敕!”
杨弘冷冷道,眼神微眯,刀光闪烁。
方云冷笑一声,大声道:“哼,杨弘你好大的官威!我不过觉得你德行不够,依律上奏大理寺。却换得你满腹杀机。心胸如此狭窄,又怎么做得武侯之位。武侯是天下军人楷模,天下人人景仰。我周七位武侯,哪一个不是武功德行相匹配。纵是有人弹劾,也不会像你这般睚眦必报。若是大周册立你这样的武侯,恐怕国不国,家不家。三位大人,方云以为,杨弘册立武侯之事,万万不可!”
杨弘动不动就是杀无敕,方云也是心头嗔怒,不再称呼太子太保,直呼杨弘其名。一时,两人都撕破了脸皮,大理寺中火药味极浓。
杨弘听到方云直呼其名,目中闪过一丝寒光,却强行隐忍下来。
“方云,本座向来恩怨分明,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若是你真心为大周考虑,本座何等人物,区区弹劾之事,岂会与你计较。不过,你却玩弄心机,搬弄是非。你大哥方林,擅离职守,擅闯武侯府,被我所伤。你因此生恨,上奏大理寺,弹劾于我。你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替你大哥报仇罢了。你这祸国小人,以为瞒得了本座,瞒得了三位大人。——还不快俯首认错!”
杨弘一脸正气凛然,蓦然暴喝道。杨弘这一招出其不意,换了个人,也真会被吓得魂不守舍。但方云早料到杨弘会有这招。
杨弘身经百战,鲜少败迹。如此胜率,显然并不仅仅是勇武过人就行的。而且,方云早见过杨弘身边的青衣谋士,三日的时间,足够这些谋士,为杨弘想出对策了。
杨弘这招祸水东引,不可谓不高明。不但把自已说的大义凛然,更是指责方云弄玩心机,所作所为,是为了替大哥方林报仇。
“方云,可有此事?”李居正微微色变。
“三位人,晚生听闻一句话,外举不必仇,内举不避亲,不知是否儒家经典所有?”方云避而不答。
方云这句话一出,杨弘眼睑一跳,立即知道方云的打算,刚想开口,右边都察院刘御史已经回答:
“不错,这句话出自经书中《祁奚荐仇》。当时祁奚渐老,人皇让祁奚荐贤。祁奚先是举荐了自已的仇人解狐,后来推荐了自已的儿子。此事后来,引为美谈。”
“三位大人。晚生从矿山历练回来,曾于闹市之中,见杨弘车驾于闹市中扰民。回府之事,才知道兄长被杨弘所伤之事。这件事情,有梁王刘岱之女,姑射郡主刘仙儿可作证。朝廷文武官吏,不得车架扰民。乃是三公颁下的律令。太子少保杨弘恃功倨傲,车驾扰民。本座当时就觉得,太子少保此人,品行不端,难当武侯大胜。兄长之事,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罢了。杨弘功力高绝,比我兄长高了十倍不止。以他的实力,本来完全可以避免这场争斗。但却以力压人,重伤我兄长不说,还用靴子踏在他脸上,羞辱他。这样的人,也配做武侯吗?”
方云转过头,盯着杨弘,目中闪过一丝仇恨。
“少保大人,方云所说,可是属实?”
李居正勃然色变,厉声道。
“太子大人驾到!……”
就在这个时侯,一阵高吭的声音从大理寺外传来。隆隆的车马声,从远处传来……(更新 。kakawenxue。 卡卡文学)
第八十九章 太子驾到
(卡卡文学 。kakawenxue。 更新) “赶快出门迎接!”
三堂会审,三位主官闻声齐齐动容。(卡卡文学 。kAkAwEnXuE。)海量电子书库任你下载;尽在小说巴士文学网;!李居正衣袖一拂,立即起身往外疾走。
太子是大周储君,也是未来的人皇。地位远在大理内众人之上!
大理寺外,一行礼阵队,领引着一辆八马驾驶的华丽马车,缓缓寺来。在大理寺停下之后。立即有几名内宫太监跪伏地上。车帘掀动,一名英俊的年轻人踩着太监的背部,从车厢里走了出来。
这名年轻人头戴紫金冠,身穿朱红衮龙服,腰上围着一根紫玉腰带,镶着宝石、玛瑙。他的皮肤保养的很好,白白净净,一双眼睛极为精神,举手投足,显露出一股天皇贵胄的气息。
“见过太子!”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都院院御史同时在马车前恭侯行礼。
“三位大人,不必多礼,”太子和煦一笑,扶起三人:“武侯册封是大事,这次我来,是代表皇室旁观。三位大人,只需当我不在就可以了。”
“太子,此事恐怕与礼不服。大理寺向来独断案件,并不容许旁听。而且太子与少保大人交往极深,为避嫌疑,太子还是请回吧。(卡卡魰学 。kakawenxue。)。”
大理寺卿张牧道,这位儒臣一身正气,并不因为太子的身份,而有所谦让。
“哈哈,张大人果然傲骨铮铮,怪不得父皇对大人如此尊敬,以大理寺相托。不过这件三堂会审,完全是父皇的意思,要派我过来旁听!”
太子微微一笑,露出一件玉牌。
“啊!”三人脸色一变,就要跪下行礼:“微臣参见……”
“三位大人见过父王的令牌就行了,其他一切从权。”太子说着露出一丝苦笑:“正如大人所说。这次三堂会审,父亲传达口谕,我是最不合适的人选。但父皇偏偏派了我过来,看来,这也是对我的一次考验!”
李居正等人纷纷变色。如果真的像太子所说,那么这代表着人皇,开始考虑另立储君的事了。这种事情,历来层出不穷。历朝历代,太子在继承大统的前一刻,被废掉的事情层出不穷。这种事情,往往代表着皇室子弟间一场残酷战争。
中古时代,历朝的太子都确立为嫡长子。但到近古时代,随着儒家的影响增强,开始考虑到太子的品行问题。而不仅仅看出身和年龄。(卡卡文斈 。kakawenxue。)必竟太子之事关系重大。
“即既是陛下的旨意,那太子就请进吧!不过,太子和少保大人关系,毕竟摆在那里。微臣的建议是,太子将口谕传达后,稍侯片刻,立即离去。”
“就如大人所言吧。”太子笑道,神色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刑部尚书伸手虚伸道。一行人,太子在前,三名主审在后,向大堂内走去。
大理寺内,从太子出现那一刻,方云就仔细的注视着这位大周储君。几人的谈话,全部传入耳中。
“人皇要太子传口谕?什么口谕?太子与武侯关系亲近,他不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口谕要太子来传。难道说,真的如太子所说。因为自已弹劾武侯,而英武侯又是太子推荐,人皇因此适怒,就索性把他派过来,察看他的品行?还是说……,人皇这番举动,只是为了表明他的一翻态度,让我知难而退!”
方云低头沉思,刹那间心中闪过无数个念头。
太子步入大理寺内,目光飞快的与杨弘碰触了一下,两人交流了一个眼神。
“你就是方云?”
出乎意料,太子径直走到方云身前道,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空。虽然他极力隐藏,但方云却从他的瞳孔中,捕捉到一丝不易觉察的厌恶。
“这个太子,是个笑面虎。”方云心中道,望着眼前这张笑脸,没来由的一阵厌烦。
“正是在下。方云见过太子。”
方云道。
“呵呵,不错,果然是一表人才。胆魄、气度,都非常人能比。——听说上次文武比试的头名,都是你摘取的吧。”太子笑道,举止气度无可挑剔。
方云点了点头,神态不卑不亢。
“果然不错。以后说不定,我们还有机会见面。”
顿了顿,太子目视方云和杨弘,神情一肃,正色道:“这次我来,是传达父皇的旨意:三堂会审,乃是太祖所定,方云不必有所顾虑,至于太子少保杨弘,朕命你全力配合三堂会审,不得怠慢!”
这翻话一出,方云与杨弘齐齐动容。
“微臣(方云)领旨。”两人都行了一礼。
“人皇到底是什么意思!派了太子过来听审,却又传出这样的口谕。”
方云心中迷惑不已。虽然是个口谕,但这里可是大理寺,方云不认为太子有这个胆子,篡改人皇口谕。
“给太子看坐!”
三位主审各自坐定,伸手一引,立即有衙役送上椅子。太子微微点头,一副亲民派头。坐下之后,立即闭目修养,一副绝不插手架势。
“我们继续吧。——少保大人,刚刚方云所说的,可是属实?”
李居正道。
“不错。我正在府中忙于军务,突然有一人闯入,大打出手。我以为是剌客,所以把他擒了下来。没料到,此人出口成脏,大骂不已。本座心中嗔怒,所以小小的教训了一下。事后才知道,这名出口成脏,又冒然闯入武侯府的剌客,居然是四方侯府的世子!也就是方云的大哥!”
杨弘娓娓道来,轻描淡写几句,立即往方云大哥身上泼了一层厚厚污水。
方云心中一股无名火气,几乎要炸破胸膛。
“好一个小小的教训。好一个以为是剌客,太子少保见多识广,不知道哪里的剌客喜欢穿着禁军铠甲,大摇大摆的闯入武侯府?又不知道,哪里的剌客,居然能修成我四方侯府的青龙内力?少保大人见多识广,还请告诉我!”
方云冷声道。
杨弘神色微变,论口才,他万万不是方云的对手。(更新 。kakawenxue。 卡卡文学)
第九十章 大局在握
(卡卡文学 。kakawenxue。 更新) 不过杨弘也不是易予之辈:
“不管他是穿着禁军的铠甲,还是穿着异族的铠甲,私闯武侯府,就是个死罪,本座没有取他性命,已经是手下留情了。(鉲鉲彣學 ωwω。ΚaKΑωěΝΧūΕ。cΟm)——张大人,李大人,刘大人,这个三堂会审,什么时侯成了一个士子谋私欲,报私仇的地方了?”
杨弘予头一转,直指三位主审。隐射三位主审,让方云发挥,变换主题,把堂堂一场武侯册立的事,演变成了方林受伤一事的私堂了。
三名儒家大臣心中暗叹一声,方林之事,本身就是杨弘挑起的,但这会儿,辨驳不过,马上推脱,指责三人,实在是有身份,算得上是技穷之策。
“方云,这次三堂会审,讨论的是武侯册立之事。你大哥方林之事,确实不能成为,撤消武侯封册的理由。还是回到正题,说说你弹劾的太子少保的理由吧!”
都察院御史刘守正道。
儒家把持朝廷,能使天下大治,讲究的就是一个不偏不倚。虽然杨弘此招,有转移目标的嫌疑。但按照三章会审的章程,方林一事,确实不能成为弹劾武侯册立的理由。
方云扫了一眼杨弘,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神色。杨弘虽然成功转移三位主审的注意力,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势弱的妥协。方云也知道,大哥方林被杨弘重伤之事,还不足以成为杨弘的致命伤,纠缠下去,也不会有个结果。
深吸了一口气,方云头脑顿时一片清明,前世一生所学,一一从脑海中流过。【+鉲鉲攵學 ωWw。kAKa…wεй…χυE。CoM方云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目光看着杨弘,方云大声:
“太子少保,你熟读兵书,请问为将五德是哪五德?”
杨弘漠然的扫了一眼方云,也不惧他:
“这算是考我吗?为将五德乃是智、信、仁、勇、严。”
“原本太子少保也知道这五德?”方云讥讽道。
“哼!”杨弘大袖一甩,不置可否。
刚刚的交手,他已经知道,眼前这名十五岁的少年,言辞过人,若是一味辨解下去,只会授人把柄,落于下风,干脆以不变应万变。
“三位大人,我大周以文治国,以武定国,乃是祖制。朝廷大吏,军队武官,关系紧要,不可不察。所谓文有文德,仁、义、礼、智、信。只有具备这五德的,才能担任朝廷重位。同样的,武有武德,智、信、仁、勇、严。只有具备这五德的人,才能军队中担任高位。”
“武侯,统领天下兵马,位高权重。武力高,战功煊赫,绝不应该成为册封武侯的唯一标准。少保大人,刚刚提到了,以武定国,就是大德。我要说的是,这不是大德,而是本职,这正如,衙役宣威,主薄记录,官吏审判,这些都是本职。太子少保,将本职与武德相提并论,这是混淆视听。
“我大周朝立国一千多年,千年来战争不断,立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