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落默然片刻,忽抬头问道:“阿宿,烬之和往事,你可信得过?”
王宿微微一怔,旋即一挺胸膛,粲然笑道:“当然!”
王落又问:“那么一望和我,你可信得过?”
王宿不解地看着她,神色虽是疑惑,却仍毫不犹豫地点头道:“当然!”
“嗯,这便好。”王落轻轻点头,抬眼望着他,肃容道,“阿宿,咱们眼下的确有大凶险,能不能安然度过,便看我们几个彼此能否齐心。大哥派你去做望山城从守,便是这个意思。你要尽心做事,替烬之把后方的担子接过来,他才能专心应付燎邦之战。”
“这个自然。”王宿正色点头,“此战当真如此凶险?可是燎邦有什么大动作?还是裴初又不安分?”
王落含含糊糊应了一句,望着天际云层后隐隐的电光,低喃道:“这场雨之后,容府何去何从,或许就在我们身上了。”
雨绵延不息,时而夹着几声闷雷。楚颀走出官署,伸展着酸痛的背脊,沉沉吐出一口浊气。天已黑透,街灯隔着油纸罩暗弱地跳跃着,晕出一滩滩湿嗒嗒的昏黄。多少年不曾如此没日没夜地伏案理事,几日下来,早已是头昏脑胀,苦不堪言。一抬头正瞟见街角处红晃晃的酒招,正欲抬步过去,又蓦地想起李烬之冷湛的眼神,顿时收住脚步,犹豫片刻,终究泄气地轻叹一声,向候在门边的轿子行去。
到得轿前,才发现四名轿夫之外还有一人等在一边。他认出是李烬之府上的侍卫,忙扯出笑容,快步上前问道:“可是李将军有事吩咐?”
侍卫行了礼,答道:“将军请大人忙完之后往守令府去一趟。”
楚颀心下哀叹不迭,少不得打点精神,匆匆上轿,一路催着轿夫,颠来簸去地赶到守令府。
一路进了内书房,不见半个侍从,只有李烬之一人坐在案后。他见这情形,心下便是一紧,忙垂手趋前,讨好地笑道:“将军有吩咐,只管差人来传便是,岂有反让将军等候的道理。”
李烬之抬手示意他坐下,微微笑道:“大人这几日下来,可对城里情形有个数了?”
楚颀暗自抹汗,尴尬笑道:“有数、有数。乌烟瘴气一座城,将军一理,条理便出来了。”
“有数便好。”李烬之点点头,取过守令符印摆在桌上,温和地笑道,“这个大人也不陌生,我明日起要出行一阵,城里便再由大人代为照看几日。”
楚颀一怔,愣了半晌,讶道:“出行?那、那秋将军呢?”
李烬之答道:“自然也一起走。”
楚颀心下一动,压低声音道:“将军莫非是要对燎邦动手了?”
“不错。”李烬之干脆地点头。
楚颀面上顿时一阵紧张,忽又觉得不对,问道:“铁川卫那里没听着动静啊,城里府库也没动。将军明日便要上路,这……赶得及么?”
李烬之轻描淡写地挥挥手,答道:“铁川卫大军不动,我只带五百人。”
楚颀大吃一惊,叫道:“五、五百?!这……”
“五百足以。”李烬之抬眼直视着他,目光湛然,“此战关键,不在前头,而在后方。只要大人替我稳住,便没什么可担心的。”
楚颀为难地搓着手,苦着脸道:“这……将军,不是我不愿尽力,只是我实在不通军务,恐怕、恐怕担不起如此大任啊。我看不如由沈将军……”
“阿璨自有事做。”李烬之挥手打断,对他的满脸愁容视若无睹,径自道,“大人不必担心,这几日下来,城内事务多少有了头绪,该立的规矩也大体立了,你只要照章办事,便不至出什么乱子。我也不必你处理什么大事,只要做好几条便是立了大功。其一,我二人不在城中之事,绝不能泄露半分。我会找人扮作我留在府里掩人耳目,你把印信带走,白天仍在自己署内理事,晚上会有人将公文送来让你批阅。其二,铁川卫会退回城外驻守,你不必惊慌,粮草仍照平日一样供应。其三,即日起关闭城门,没我手令不准出入。就算王爷这里有援军到,也让他们先留城外,不得进城!”
楚颀见无法推脱,只得垂着头喏喏应着,待听到最后一句,却陡然一惊,霍地抬头,愕然盯着李烬之,嘴唇张合数次,忽似被抽尽了全身气力,颓然靠上椅背,长叹一声,讷讷道:“将军究竟想做什么?”
李烬之面上波澜不兴,淡淡道:“我做的事,对大人总是有利的。”
楚颀无力地摇摇头,苦笑道:“将军,楚颀了无大志,只想安安稳稳度此一生。将军要做什么,我绝不阻挠,绝不泄露,将军若信不过,大可将我关入大牢,不见天日。将军手下尽有能人,不缺我一个酒鬼赌棍,还请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李烬之忽地大笑起来,摇头道:“大人弄错了吧,我与你无怨无仇,又有什么放不过的?如今放不过你的不是我,而是你那呼风唤雨的堂弟。从你被调来望山城的那一日起,便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楚颀一味摇头,哑声道:“阿颉无非求一个安心,总不至害我性命。”
李烬之嗤笑一声,冷冷道:“你性命仍在,他又岂有安心可言。望山城的这滩浑水,你既已身陷其中,他又如何会放过这个机会?如今你唯一的出路,便只有奋起一争,抢回本就该属于你的东西。”
楚颀嘴角一抽,缓缓闭上眼,低喃道:“我生平从未动过与人相争之念,从未动过。”
李烬之静静看着他,忽轻叹一声,温言道:“据我所知,你素来虽无政才,可身为楚氏嫡长,却也自有世家风度,并非庸颓无赖之辈。沉迷酒肆赌坊,正是自楚颉执掌门户后起。可是你如此步步退让,不惜自我作践,受人耻笑,一再表明无争之意,楚颉又几曾安了心?楚家虽说并无嫡脉当家的规矩,可毕竟长久以来皆是几支亲近大族轮流执掌。楚颉以偏支远房入主,用的手段又不光明,很是打压了一批人才勉强坐稳位置。可惜怨气只会越积越深,这些年若非王爷与方家在背后撑持,楚家只怕早已乱了几回。而你这嫡脉长子,虽然自己不同他争,底下却有多少人抬着你的名号向他寻衅。不说别的,单说楚颃便一直同你颇为亲厚。”
楚颀心下一惊,忙道:“他虽常来,但我向来能避则避,哪里谈得上亲厚。”
李烬之挥挥手,嗤然笑道:“你错便错在这里。楚颃的心思,楚家正脉的心思,还有他们彼此间的来往走动,你虽未必一清二楚,却总也不会一无所知。你对此类纠葛一概不闻不问,一心指望独善其身,可看在楚颉眼里,你身为嫡脉之长,既然不能立场鲜明地阻止,便等于是默认,你指望他如何对你安心?”
楚颀苦笑道:“我若真有本事把正脉管得服服帖帖不出声,只怕他更是睡不安枕了。”
“不错,便是这个理。”李烬之重重一叩桌案,朗声道,“天生万物,皆有其位。不在自己的位子上,无论低了高了,都永远不得安稳。这世上属于你的位子只有一个,你不去坐,天下便再无你立足之地。”他站起来,倾身凑到楚颀跟前,目光灼灼地逼视着他,沉声道,“你和我,本就是一样的。”
雨不温不火地下着。平江水势日渐上涨,望去茫茫一片,不辨水天。这条阔及百丈的大江自东而西横贯风地北方边境,与横跨江水两岸的凤陵山脉一起,成为风人抵御燎邦最坚实的天然屏障。燎地千里草原,游牧为生,既无造船之木料,更无造船之技艺,每每只能望江兴叹。风人为杜绝他们渡江侵袭的可能,历来便有片板不下平江的严令。因此空放着水利之便,浩浩长河之上却终日空空荡荡,不见片帆只影,与琅江凤江舟楫相竞的繁忙景象迥然相异。
列柱山下的廊峡口处,江面骤窄,水流峻急,素来荒凉冷僻,罕有人迹。今日水面上却不知几时拉起了一道横索,许多黑点攀着绳索载沉载浮,挣扎着泅过江去。
“咳咳,我就说我犯水劫。”秋往事勉力自一波大浪下伸出头来,愁眉苦脸地哀叹。
依着计划,由铁川卫头领贺狐修出面,带人假意挟持米狐兰向米狐尝诈降,秋往事也乔装混迹其中,一同前往。既是叛主投敌,自然不能光明正大地走北照关,只能自冷僻处偷渡平江。近来连日下雨,浪高水急,虽然拉了绳索,身体仍是被水流扯得忽前忽后、忽高忽低,全然由不得自己做主。秋往事虽有御水之术,却不欲在米狐兰面前露底,只得随着众人,死死拉着绳索,一寸寸奋力挪着。
米狐兰渡过一处小漩涡,回头见她正在涡心处龇牙咧嘴地扑腾,无奈地伸出手,没好气道:“亏你还是个风人,水性比我还差。”
秋往事借力挣出漩涡,有气无力地叹道:“风境这么大,又不是人人都长在水边。我从小在须弥山,上哪儿去学游水,还是后来兴军强渡琅江时才不得不会了。”
“兴军强渡琅江?听说那时……”米狐兰蓦地收了口,犹豫地悄悄觑着她。
“人皮筏?”秋往事嘴角微勾,面上殊无波澜,“说靠那个渡江当然是假的,十万人的大军,剥光了释奴营也不够用啊。只是释卢人多半不通水性,却被逼着架浮桥,起初没人肯下水,在江边闹得很厉害,几乎反起来。后来孙乾扬言不搭桥就做人皮筏渡江,还真的剥了几个人,才硬是压了下去。那一次大概是即望山前伤亡最惨烈的一回,桥搭起来的时候,尸体已经堵得江水都不大流了。”
米狐兰神情复杂地望着她,既有些内疚同情,又似强压着愤怒。她动了动唇,安慰的话终究没说出口,只别过头冷哼道:“你们风人真是不拿别人当人,对释卢都如此狠毒,燎人若有朝一日败落了,怕不被你们整得渣都不剩!”
秋往事大摇其头,说道:“高旭孙乾那是败类,哪里是风人常性。周边那些小族不管穷也好弱也好愚昧不开化也好,我们一样历来交好,就算对着你们这帮无事生非的燎人,还不是守多攻少。屠戮成性的那是你们,我们如何能比。”
米狐兰轻蔑地瞟她一眼,冷哼道:“我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种调调。别人都是愚昧蛮族,就你们是天神子民!哼,谁家还没有自己的神,偏你们就比旁人高一等?”
“这如何一样。”秋往事不以为然地答道,“你们那些神是自己胡诌出来的,我们的可是货真价实。”
米狐兰顿时来了气,怒道:“什么真真假假,你莫非亲眼去天上瞧过?!”
“这还用瞧。”秋往事费力地在激流中保持着平衡,随口道,“若碧落神是假,碧落树是什么?枢术是什么?神子又是什么?”
米狐兰微微一怔,一时倒也无言以对,只得强辨道:“神子不就是你们自己胡封的?现在那个皇上,既无能又昏聩,这等神子,你也好意思拿出来说。”
秋往事忽然停下双手,默然出神。米狐兰见她怔怔地在浪头间沉浮不定,只道她答不上话发了呆,忙道:“罢了罢了,别理这些,先过去再说。”
前头的人已陆续上岸,彼此扶持拉扯着,终于都过了江,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哧哧”喘气。
米狐兰正自闭着眼休息,忽听秋往事低声道:“皇上这神子,确实是有些怪。”
米狐兰讶异地瞟她一眼,懒洋洋地挥挥手道:“怎么还记着这个呢。行了行了,你说真就真吧。”
秋往事闭着眼,径自道:“据说远古之时,世上只有水火二气,神魔二属。原本一天一地,各安其位。后来两方一场大战,水火之气相交,激荡成风,这才有了禀风气而生的人。可人枢力微薄,身死之后,魂魄中水火二气便重又分散,清者归天,浊者归地,从此泯灭无踪。凤神不忍于此,便引天地余气,结成枢界,使人死后魂魄能归于彼处,不至消散,从而能入于轮回,世世流转不息。凤神也因此力竭身死,躯体化作凤陵山,翎毛散落而成碧落树。她死前因挂念人世,便留下一滴血液在咱们的立族之主风临远身上,无论魂魄至于何方,皆可凭这滴血中所含枢力与人间维持牵连。这滴血脉后来便在人间代代相传,身负这滴神血的,便是神子。”
米狐兰眨眨眼,问道:“这么说来神子岂非该是风家人,怎会忽然成了当今皇上?”
“神子传代,有说是亲缘相传,有说是代代指认,也有说是神意拣择,究竟真相如何,连枢教中人也不清楚。历代神子也是绝口不提,以防有心人利用。”秋往事答道,“我们只知神子是凤神留在人间的灵枢,若世间太平,便隐而不出;若天下纷乱,水火之气失衡,则自然会在神意指引下出来救世。当今皇上出世之时,朝廷刚刚平定景凉两洲萧氏蔡氏之乱。他带着神印一出生,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人人都笃信他将来必能带领靖室中兴,因此那时还未登位的先皇便父以子贵,顺利定为储君。另一方面,因神子素来只出现在大乱之世,所以有人说神子降生乃是天兆祸端,预言萧蔡之乱未平,必将再起纷争。萧蔡两家皆属十二氏,朝廷碍着他们的民间声望,原本只杀了主犯,不曾扩大。此论一出,朝中强硬一派立刻大做文章,最后终于闹成针对十二氏的全面打击。临川周氏、宁渠沈氏、平岩裴氏、观远胡氏,全都遭受重创,有的更几乎倾覆。只有琅洲王氏、秦夏楚氏和平泽方氏因及时投靠先容王,才勉强得以保全。这场天兆之祸前前后后闹了几十年,动及根本。后来天下分崩离析,固然是因为皇上倒行逆施,可若论根源,却是自那时候便埋下了。自古以来,从来都是神子因乱而生,这回却是因神子而生乱。他继位之后愈发地乌烟瘴气,不仅没有中兴之象,反而一日乱过一日,甚至连枢教都派系丛生。因此早就有谣言,说凤神已抛弃了我们,神子已不是神子。比如裴初,就一直不承认皇上这个神子,还曾经企图在北边新立一个,可惜枢教毕竟不听他摆布。”
米狐兰不熟风史,听得糊涂,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