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啊!”
虽然吴三桂麾下的这些鞑子们装备了很多三眼铳,远了可以射击,近了也可以当棒子使。但是火器毕竟价值高,坏了修补不易。再说眼前这些几百人的反贼还没让带队的参将放在眼里。所以鞑子们都抽出了马刀,向着四营留守部队冲去。
望着疾驰而来的鞑子,第一中队的中队长王敏心中无比紧张,他咽了咽唾沫,手里感觉湿漉漉的。上次救援应山时,他没有参加。所以这次是他第一次遇到如此众多骑兵的冲击。不仅仅是他,其余的团丁们也是如此,胸膛里的心脏在剧烈的跳动着。这个时代的骑兵对步兵的威慑力和数百年后的坦克差不多了。
“竖枪!”
“顶住!”
王敏只能无奈的喊道,面对骑兵的冲击,阵列单薄的第一中队就是一个有死无生的下场。虽然他们对于骑兵的冲锋很是惊骇,但是他们并没有放下武器投降。保安团挑选兵员都是以与鞑子有血海深仇的为第一梯队,善战者为第二梯队,只为饱食者是第三梯队。第一大队是李太平的心腹部队,当然这里的人都是与鞑子有血海深仇的。这也是在鞑子刚刚入关的这几年,若是再过十几年,当与鞑子有血海深仇的那一代人死去了,后辈之人便会慢慢的淡去了仇恨。保安团的这一招就行不通了。
想到了自己亲人惨死,想到了自己日日夜夜被仇恨所煎熬,想到了部队里宣讲员们反复强调过的民族气运与国家兴亡。团丁们便觉得勇气倍增,哪怕是战死也不畏惧,那样就可以挺起胸膛去见死去的亲人了,因为自己为他们报了仇。当然,前提是多杀几个鞑子才行。
鞑子的第一排战马被长枪拦住了,当然,手握长枪的团丁也纷纷吐血,手里的长枪被战马巨大的冲击力撞击的断裂开来。
当第二排第三排骑兵扑倒在地后,第一中队的枪阵已经支离破碎了,然后便被骑兵的洪流吞没了。
只是参将脸上并没有喜色,反而是惶恐不安。仅仅三百多的反贼竟然让自己承受了近百的损失。要知道反贼只是手拿长枪的步兵,而自己麾下可是耗资巨大的骑兵啊!早知道就不心疼那点火器了,离得远远的就要拿火铳射击才是。
不仅是参将,当听到战果的消息后,吴三桂也是心疼不已。杀死了三百多名反贼就消耗了八十多名手下,虽然这八十多名手下近半只是受伤,但是伤愈后还能回到部队的却不足两成。自己真实亏大了!
吴三桂的兵马都是自己的私军,没多死一个吴三桂的实力都会削减一分,而鞑子的心也会多宽慰一分。
此时,吴三桂心里有了保存实力的想法。只是此时若是回返的话,恐怕军心会受到震动。
“追!继续追!”
万马奔腾,滚滚北去。过了十里后,吴三桂又发现了一个枪阵。这次,鞑子没有用骑兵冲击了,而是远远地用三眼铳射击。
见到鞑子没有近战而是用气了火器,带队的中队长无奈之下只能让部下们四处逃命了,能逃几个是几个。
李太平也不想这样一路丢下弃子,只是若是不这么吊着鞑子的话,或许鞑子会掉头转道追上北上的大部队。那样的损失是李太平无法接受的,于是只能这样不断的弃车保帅。而且李太平一边逃跑一边点火破坏桥梁,这给吴三桂的追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虽然吴军可以踏冰而过,但是一来马匹重量太大要分批过河,二来牵着马过河速度也慢,就这样吴三桂心中的退兵念头愈来愈烈。
最后当吴三桂率兵追到了蓝田县,一连驱散了四支抵抗队伍后,人困马乏下便不再继续追击下去了,而是决定带着俘获的团丁打道回府。因为后几位中队长不想部下白白送命,让团丁们各自逃命的缘故,鞑子抓到了一些俘虏。
虽然许多被俘获的团丁们死咬牙关不松口,但是在酷刑下也纷纷招了出来。如此,吴三桂得知了这支部队的底细。
一支千里之外的反抗军来到陕南只有一个月,竟然掀起了如此风浪。而且保安团的团丁悍不畏死,誓死不降的意志也让吴三桂十分惊讶。就是这些松口的俘虏许多也是被鞭打的血肉模糊这才开口的,甚至还有人被活活的打死了。
这让吴三桂心中升起了一丝忌惮,隐约之间觉得这个保安团或许是一个大敌。但是如今追出了数百里,人困马乏也只能回去了,毕竟汉中经过龙可望的肆虐也需要总兵驻守才行。
于是,李太平很幸运的逃出了吴三桂的追击,并于十日后到达了陕西府的宜川县,与梅仁信、贺珍等人胜利会师。
第一百八十九章 陕晋风云(九)
当梅仁信等人看见李太平带着百余名残兵败卒仓皇失措的跑到宜川县时,纷纷大惊失色。
“营长,你这是怎么了?第一大队其余人呢?”梅仁信焦急的问道。李天平带的一个大队可是如今四营主力中的主力了。如今只有一百多人回来,这种损失是四营难以承受的。这几乎就是损失了能扩编整整一个营的军官了。
终于见到了自己的部队,也意味着自己安全了。想到一路上不断的弃车保帅,想到那些不得不做出牺牲的同志们,李太平突然悲从心来,他语气哀伤的说道。
“你们走后,我率着第一大队留在营地准备阻击鞑子的。结果却遇到了鞑子的大股骑兵了,看那阵势足足有上万之多。当时留下拼了也是白白送死,只能北逃,在殿后部队节节抵抗下,我这才逃了过来。”
“可是一个大队兵力如今也只剩下了不到半个中队了。这些都是我们四营的骨干力量,都是老兄弟啊!”
李太平的话让梅仁信姚怀圣等人伤怀不已。毕竟大家相处几年了,里面很多军官都是熟识之人,同住同吃的,这就要生死别离了。但是,乱世之中这种事太常见了,伤感了一小会儿后,大家也不在做这种小女子作态了。
过了一会儿后,前兴安府总兵任珍开口说道。
“营长,那肯定就是驻扎在汉中府的吴三桂的兵马了。平西王的关宁铁骑不仅仅弓马娴熟,更是有着众多的三眼铳,远之能射,近之能砸,十分厉害。营长你这次能逃回,已经十分幸运了。”
因为任珍乃是降将,所以李太平也不放心让他带领队伍,于是在将任珍的部下打散后,便挂了一个第二大队副大队长的名头。这次任珍随着姚怀圣一路北上,因为山西大乱的缘故让临近的陕西几个府也是人心动荡,两路人马这才有惊无险的来到了宜昌县。
看了一眼任珍,又望了望何亮、贺珍等人,李太平心中猛然惊醒。自己虽然明面上是损失了一个大队,但因为这个大队全是老团丁,潜力上能值一个营,所以也可以说自己的麾下直系部队战力减半。这可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如今乃是乱世,能拉起兵马的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当务之急乃是要立刻进入战时,在战争中壮大自己嫡系实力,削弱这些外系的势力。
将心思暗藏在心底里后,李太平转头问贺珍。
“贺大队长,王永强部联系上了吗?”
“营长,前两日王永强派了心腹手下刘大英过来,商讨了在延安府起事的意见。”贺珍答道。
“他们怎么说?”李太平问道。
“王永强他们的意思是划好起事的范围。他们负责延安府、绥德州以及榆林府,我们负责在同州府以及鄜州起事。”贺珍无奈的说道。
“还没起事就开始划分势力范围了?”李太平皱起了眉头。
梅仁信也愤愤不平的说道:“他们在陕北攻城略地,反而让我们在南边挡住西安府的鞑子,这算盘打得好响。”
考虑了一会儿后,李太平拿起了桌上的简易地图,看了好一会儿,然后说道。
“答应他们的条件,让他们尽快起事。”
“营长,三思啊。”第三大队大队长李九生在一旁叫了起来。
“李大队长,不要急。答应他们也只是让他们早点起事好牵扯鞑子兵力而已,另外还可以与山西相呼应,壮大抗鞑的声势。我们开始北上时的目标就是冲着山西去的,陕西穷困,山西富足,而且如今山西比陕西还要乱,正是我保安团的好去处。”
停了一下,李太平将目光从在场所有人脸上扫过后,然后又说道。
“同州府靠着山西的绛州、蒲州府,正好可以让我们将势力扩展到山西,这样我们四营就可以横跨晋陕两省了。若是再拿下被绛州蒲州府包围的解州,那我们就算是在晋西南占据一角之地了。”
决议已经定下了,就等待一同起事了。
如今两万大军齐聚宜川县,宜川县里早已经是乱纷纷一片了。城门紧闭,城头衙役壮丁来回巡视,但是相比于城外十里处那庞大的反贼军队,宜川县城危若累卵。城里每个人都知道县城是守不住了,只是一来知县要一死效忠朝廷,二来城中巡防严密,在外面大军未兵临城下时,城中有异心者也不敢贸然行事。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了。
李太平也趁着这段时间没有战事抓紧整编队伍。在将第一大队补充完缺员后,多余的团丁又整编成了预备大队,共得到了两个预备大队。如今李太平有着嫡系力量一个营加上两个预备大队,共一万四千余人。而两个外系的独立大队各拥兵两千余,整个四营兵力将近两万。只是看着人数不少,但武器训练样样匮乏,战力远远不如李太平刚到兴安府的时候。
两日后,也就是华兴六年二月初三,王永强起事,队伍很快的就攻克了延安府城,连破延绥等十九州县,直捣榆林府城。王永强杀清延绥巡抚王正志,靖远道台夏时芳等,陕北震动。
同时,李太平也在宜川之南,南川水旁起事。不过李太平没有去攻打宜川县城,因为那是王永强攻击的目标。而是率着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亲帅着整编过的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以及何亮的独立第一大队、贺珍的独立第二大队攻击同州府。另一路由梅仁信带着第四大队第五大队以及预备第一大队和预备第二大队向着鄜州而去。
陕西自古民风彪悍,再加上如今乱世无法安居乐业。见到四营大军来临,一些饥民和小股土匪义军纷纷加入。再加上四营有着充足的粮食,于是,两路人马犹如滚雪球般的迅速膨胀起来。
一时间,陕西北部的三府两州同时动荡了起来,与山西的抗鞑军相呼应,有力的提升了北方军民抗鞑的士气。
第一百九十章 陕晋风云(十)
陕西本是穷苦之地,再加上自从前明以来已经乱了二十多年了,各地县城早已经残破不堪,甚至有的县城连护城河也被淤泥堵塞了。
当县城被上万人团团围住时,城中军民往往都是胆战心惊,军无战意。
如今鞑子刚刚入关不过五年,各地依旧烽烟四起反旗不断,民意尚未归顺鞑子,民族矛盾还是主要矛盾。若是再过十几年的话,恐怕鞑子治下之民的抗鞑之心就要日益淡去了。
如此,在被四营团团围住后,城中之民往往会发起暴动打开城门迎接保安团。当保安团团丁踏着冰冻的河面进入县城后,此城也就不战而下了。
陕西人不愧是秦帝国的后人,好勇善战,以一己之力撑起了秦汉隋唐四大帝国。如今虽然不复祖先之勇,但改编为鞑子的陕甘绿营也是全国绿营兵中的善战之军,为维护鞑子的统治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然,也有县城不肯投降的,这时候独立大队就派上了用场了。在何亮、贺珍的部下轮番攻击后,抵抗终将以失败而告终。
得到县城的补给后,李太平不断的给部队换装。因为之前的失败,李太平对于单一兵种带来的损失也是痛彻心扉。一种兵种不能包打天下,李太平又组建起了骑兵、甲兵、弓兵、弩兵、盾兵、火铳兵、工兵、医护兵等兵种。当然,因为装备的匮乏,这些兵种人数稀少,但是架子先搭建起来了,以后装备跟上了就可以随时扩充了。至于数量最多的还是预备大队,只是目前这些预备大队的团丁们还是停留在拿农具木棍当武器的时代。当然,这些预备大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补充兵员和搬运物资。也就是鞑子军队里的辅兵和民夫而已。
就这样,李太平率着部队一路南下,克韩城、下郃阳,每占据一个县城就留下一个大队兵力驻守,负责守城的大队不仅要守住县城还要将触角伸到乡下,在当地发展农会农卫队等组织。李太平将自己的两个族弟提拔到了大队长,然后留在了韩城和郃阳。李太福为守备第一大队大队长,驻守韩城。李太贵为守备第二大队大队长,驻守郃阳。
安排好了韩城和郃阳后,李太平带着部队向澄城而去。只是当李太平带着军队来到澄城时,澄城已经被抗鞑军的姬彦物攻下了。
这几天四营在同州府北部横扫四方,声名已经传到了姬彦物的耳中。也是受到了四营的激励,姬彦物才聚集民众攻下了澄县。当得知四营已经接近澄县时,姬彦物心中大喜,急忙派人向李太平请求归附。
得知澄县被拿下后,李太平心中原本还有些遗憾,一县之城好歹也有些财货的。而当卫兵前来禀报说澄县派人来请求归附后。李太平心中顿时大喜,自己一己之力尚且弱小,要想成大事还得要靠众人帮衬,这种带着城池和部下来归顺的是李太平最喜欢的了。
于是,在进入澄城后,李太平便任命姬彦物为独立第三大队大队长,麾下兵马为其本部的两千余人。
在韩城、郃阳、澄县接二连三的被攻下后,同州府的鞑子官员们人心惶惶。虽然有心逃去西安府,但是地方官有守土之责,失去城池的罪名可不小。可投靠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