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则成也没想到胜利来的这么容易,真腊人显然被胜利冲晕了头,战象一乱,他们也乱了,虽然吕则成号令冲杀,伏兵尽出,根本不是他事先再三训练强调的小组作战,而是冲过去各自砍杀。整个战场乱成一团,他带着的龙城兵冲在最后面,这些兵不只是他手下,也是龙城的财富,精贵,获胜少牺牲才是真正的优秀的将领。龙城的士兵在等吕则成的号令,进退有度,而真腊人热血上涌,一冲全忘了,整个战场拉开了,与暹罗人混战,好在暹罗人无心恋战,都在往回逃,仅管如此,还是有被控制住的战象,体现出了强大的杀伤力。

    此战下来,杀敌一千多人,自家也是有八百多人的伤亡,这让吕则成大怒,晚上把一帮真腊军官叫到一起,他铁青个脸,把整个战事回顾了一次,还真没怎么大骂,结果他走后,通译,这个懂中文的高棉人,把那些人大骂一通,搞着那些高棉人觉得很没面子,尽管这会在吕将军的营帐里被骂了,不过没什么,毕竟,他们打赢了,死多少人,不是问题,关键是打赢了。

    入夜,吕则成在亚兰城外点起了篝火,整个一个半包围除了一边的山以外,其中以东南和西北两个城门外,篝火一眼望不到头。看到城下的篝火,要塞里的暹罗人感到害怕了。更让他们绝望的是,面向暹罗的一边,漏斗型的篝火堆绵延没有尽头。

    “将军,城下的高棉人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将军!王子全来搭救我们吗?”

    “沙缴的军队什么时候过来?”

    罗摩仙赫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来救,高棉人围而不打,别看城外有这么多火堆,但有多少人,真的不知道,打了几天了,还真不知道有多少高棉人在打仗。他本人出城两次,感觉对手人数不少,但多少真的不知道,这下他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前面诗梳风回来的人有两种回答。这是非常让人害怕的事情,高棉人怎么会一下子这么让人摸不着方向了呢?

    更多的暹罗士兵认为高棉人已经把身体交给魔鬼了,他们吃人的耳朵,战场上能看到高棉人割耳朵,与高棉人打过不止一次照面的暹罗士现,有的高棉人脖子上挂了一串耳朵。没有听说过,吃耳朵人会变的勇敢,也没听说过,哪个佛要用耳朵来祭祀。

    拉昌亲王身后的打狗队这会拉了出来冲门面,整个队伍中,他们的士气是最旺的,没有伤亡,听到的都是获胜的消息,在他们眼里,割暹罗人的耳朵与割羊的耳朵没啥差别。

    三天围城,大大小小打了三次,今天规模最大,拉昌亲王那边,声势也不小,他那死伤五百多人,但也干掉了五百多暹罗人。吕则成这自伤有一千,杀和俘共有三千多人,李真那战报也送了过来,五百多人死伤,歼敌,三千五,真正的大胜是李真。

    第二天,李真派人送来了王子的马鞍,这个在蚁冢找的马鞍静静的躺在骸骨和血水的中间,没的话讲,好货色,金银相间,工艺不错,一看就知道是个好东西,被俘的将领告知这是王子的马鞍,听了这消息,李真马上差人送到吕则成手上,吕则命人准备整军收兵,亚兰城里的暹罗人应该要降了。



………【第四一节 真腊雄起】………

    吴哥王朝从公元802开创到十五世纪,有名的国王不是很多。开创耶跋摩二世,他使高棉摆脱爪哇独立并定都吴哥。

    尚武好战的苏耶跋摩一世和二世,使吴哥王朝获得了帝国的称号,其疆域达100万平方公里,包括20个左右的属国。

    还有一位出名的国王是耶跋摩七世,但人们对这位国王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几乎一无所知,耶跋摩七世40岁时还住在邻国占婆。在叛臣篡夺了王位,又被邻国占婆灭国之后,年近六旬的耶跋摩奋起抗敌,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率军赶走了侵略,打败了所有国内政敌。6岁时耶跋摩登基,此人在位居然还有三十多年,死的时候都快百岁了。在他当政时期,吴哥王朝又恢复了强大,强大到一度拥有二十万头战象,从耶跋摩七世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年创业晚年辉煌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这都是吴哥王朝的真腊国两百年前的往事。如今的国王参烈昭平牙自得了永乐帝的册封之后,感觉自己有了护身金符,说句实在话,他老爸做国王的时候,暹罗、安南、占城,个个都是大爷,都不好对付。比如暹罗国,暹罗国的崛起好象就是与真腊国的没落相关的,而安南若不是与真腊中间有个南掌国隔着,早就打过来了。可南掌原来也是真腊地属国呀。占城虽然在安南眼里是软豆腐,但就这块豆腐,在真腊人眼里,还就是块没化冻的冻豆腐,砸人时比砖都管用。

    永乐六年,这事也不怕大明朝笑话,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派使臣去大明朝进贡大象,这个使臣居然以回国路不好走,很多地方被占城占领着。诸多借口,赖着不走不想回去了,想在中国南京明着“黑”下来,这把永乐帝弄得莫名其妙,最后不得不派别人送他回去。

    暹罗新王因陀罗上位之后,参烈昭平牙还真是早早就交换了国书,认可了暹罗政变的事实。因陀罗却没卖这个帐,该计划的计划,早就图谋着的依然图谋着。暹罗兵的时候,参烈昭平牙以为听错消息了。只到亚兰重镇陷落,他才开始准备跑,呵呵,不是准备打。而是准备跑。打到吴哥的时候,参烈昭平牙已经到了金边,突然现。金边也不错。而且离暹罗还远些。

    参烈昭平牙始终认为在远交近攻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比如爪哇国,他也递过国书去拜山,但满伯夷王朝对他不大感兴趣。呵呵,一个是小乘佛教国家,另一个正在大兴伊斯兰教,人家不鸟他。于是投到了中国门下。投到中国大明朝的门下可是件光荣地事情。暹罗、占城还不都是中国门下的,不老实的安南都成了大明朝的交趾布政司了。

    暹罗入侵。大明朝的反应和周边国家的态度,充分证明了投到中国门下是英明的决策,而龙城人和拉昌亲王能打败暹罗人,这是个意外的收获,其实,他已经决定要准备迁都、割地赔钱,多认一个宗主国了。

    暹罗国阿犹地亚,国王因陀罗暹否定不大清楚前线到底生了什么,军队从吴哥撤回是他决定的,但离开了诗梳风,也就觉得有点奇怪了,前边传来的书文是平安无事,当密报送来,因陀罗才知道,诗梳风那里吃了败仗,是被他儿子主动放弃地。而亚兰被围,他就觉得有点不对了,没想到的是,这才几天时间,儿子不见了,边境出了状况。现等几天,传来的消息,让他跳了起来,儿子只有骸骨,从真腊撤回的部队刚刚回到驻地,留在边境地守军工有一万多人战败被杀。

    因陀罗这几天日子不好过,最能干的儿子居然战败被杀,大城边上的军工又开始集结了起来,各地酋长被要求带兵到大城,另一个儿子三赖波罗摩剌答领着两万人驻扎沙缴后面地重镇巴真武里,此刻已经得了他地命令前往沙缴,作为第一支援军,这两万人已经往沙缴开拔了。

    亚兰战役在历史上极为重要,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并不清楚这仗是怎么打的,他只知道棉人杀和俘了不少暹罗人,最是大英雄,拉昌亲王,还有谁是功臣,龙城的吕则成。有些人就是不能得志,参烈昭平牙不幸就是这种人之一,中山狼,稍稍一得志,便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兵围亚兰几天后,罗摩仙赫就开门投降了,参烈昭平牙旋即要拉昌亲王兵沙缴,拉昌亲王自然是乐意了,这会作为一个带兵的人,而且又是如此的大捷,拉昌有点不知天多高了。

    王动到了真腊的时候,吕则成和李真已经退回到了暹粒,和李真一起过来的有七人都没什么大碍,只是李真拐了脚,吕则成地五百人此时只有四百多了,三十多人战死,一批满剌加、苏门达剌、爪哇、旧港地土著军官成长了起来。

    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一点都不吝啬真腊国的将军官爵,龙城过来地这批人都得了重重的赏赐,吕则成和李真竟然被封了将军,还给了采邑,王动倒是劝他们承受了,这两人没敢要,最后真腊国只能赐以金银珠宝。

    龙城的将军和士兵们留给了真腊人富贵的精神财富,虽然他们没多长时间就回去了,真腊高棉人却从心理上战胜了暹罗人,他们现在不怕暹罗人了。

    王动可不想参预太多,走的时候,提醒真腊国王,见好就收,别做的太分,还有,暹罗国只是断了一个手指,实力还在,可以出重重一拳的。王动也不希望真腊步暹罗的后尘,成了暹罗湾几个国家的公敌,

    亚兰一战对暹罗的打击太大了,早前在素可泰王朝时期,这个国家控制了后世泰国大部及老挝西马来西亚部分地区,后来大城王朝在其南部崛起,一举控制了素可泰王朝,承接了泰可泰所有的势力,包括在泰国北部清迈兰纳国、洛坤国。大城王朝的暹罗开始向爪哇的满伯夷国叫板,吞并丁加奴、北大年、洛坤、宋卡等国,势力直抵与爪哇还有关系的彭亨、吉兰丹、满剌加和柔佛。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的马来半岛,除了刚建国的满剌加,尚有彭亨、吉兰丹、丁加奴、北大年、洛坤、宋卡、柔佛等酋长国。在郑和没来之前,或说满刺加的拜里迷苏没派人去中国之前,马来半岛上的这些酋长国,大多是素可泰或是爪哇的满伯夷国的属国,而现在,除了被暹罗直接并吞以外,大多也认了暹罗为宗主国。

    大城王朝这些年一直都是在不停的征战之中,四处用兵,除了给中国几分面子以外,别人好象还都不在他眼里,但这次出现意外了。相对于大城王朝暹罗,吴哥王朝时代的真腊真是个软柿子,就象是安南当年对占城一样,暹罗人一高兴就会去真腊抢掠一番,一不高兴也会去真腊抢掠一番。

    暹罗再次围猎真腊的消息传出没多长时间,接下来便是围了真腊的国都吴哥,破城大肆抢掠而归,真腊王避走金边。可没多长时间,风水轮流转,真腊国已经直指暹罗沙缴。更可笑的是,真腊国打到暹罗境内还有个理由,理由很简单,真腊国要暹罗国赔钱,战争赔款,这是个新名词。割地赔钱的事,战争之后经常有,如今真腊刚刚复境,居然要暹罗赔款,世道好象变了。兔子蹬鹰?羊角抵了狼?

    王动这会管不了这些了,他让吕则成给龙城宣慰司使递了消息,中立,保持观望状态。王动一的船队四十多条船离了真腊便往最后一站占城而去,张浩还在占城等王动,而他们的大舅爷已经离了占城多时了。

    王动到了占城的时候,又碰上了张辅领兵征讨安南人陈季扩,这个陈季扩两年前打败了便投了降,而带着他起兵的简定成了替罪羊。张辅一缓,陈季扩就又反了,这中间张辅1410年过完年已经征讨过他一次了,陈最后又是投降,一再声明自己是陈氏后人,被奸人蒙蔽而反,如今诚心而降。永乐一查,最初,这个叫陈季扩还真的曾以陈氏宗亲的名义派人到明朝讨封,不料因使臣无礼,触怒了朱棣本人而被杀。永乐要面子,陈还得了交趾右布政使一职。永乐九年七月了,张辅又领兵到了交趾,陈季扩又反了,陈季扩要的是“安南国王”的名衔而不是大明朝交趾布政使。

    王动向来对越南没有好感,明朝收安南为交趾这段往事,王动是知道的,这是越南为数不多的直接被中国收归行省的一段历史。陈季扩不在王动的印象中,在他印象里的是一位叫黎利的人。此人张辅已经查访到了,已是大明朝的交趾行省清化府俄乐县巡检官,当地望族子弟,还起兵跟着张辅打过胡氏,因为有战功而得了这官。这个官主司:掌训练甲兵,巡逻地方,维持治官,镇压反叛。此人看来还不足为虑,那么陈季扩呢,要不要帮张辅打一下?



………【第四二节 张浩从军】………

    张辅沐晟可谓是对老搭档了,两人出身都不错,一个是永乐新贵,一个是洪武重臣,从交趾的战事上看,两人配合的还不错,张辅是主将,沐晟为副将。交趾境内平地上的战斗其实已经基本结束了,有两个可以跑的地方,一个是往老挝跑,还有一个方向上躲到船上逃到海上。陈季扩这会还不急,他坐镇老家安。

    7月,明军大破安南将阮景异于月常江,缴获战船百余艘,生擒安南元帅邓宗稷等,又捕斩别将数人。8月,安南叛军以战船四百余艘,仍然以败军之将阮景异为主将,在神投海邀击明军。开始张辅手上船不多,这会不一样了,有船帮忙了,百余条战船,不过这些船并不大,江河上作战还行,真要是开到海上去打仗,这些船还差了点。

    陈季扩不知道永乐已经下了决心了,一定要“陈季扩表奏伏罪”,如不服罪,则以武力讨平之,陈季扩更想不到的是,从张辅本人早就下了决心,这次不抓了伪王或是杀了他,张辅是不会回京师的,也就是说,这次,陈一定会有个结局,而且注定是不好的结局。

    张浩夫妻两个可是有大明朝的爵位的,王动想的是,要不要把张浩给推出去,武将呢,现成的,新州城堡的守将张卫如今还是个偏将军,他的主子张辅接连在交趾用兵,他却是守在占城帮不上忙。军人没战功上地慢呀。王动自己这边还有个李大成,这是郑和点了将随王动西游去,如今到了占城,眼看要打水仗,正好可以用的上。

    王动把这个意思与张浩说了下,陈泽自然是在一边点火,一会三公子,一会爵爷,弄的张浩蛮不好意思的。张浩本来就没打算去打什么仗。做做生意就行了。

    张浩想了想,觉得王动说的也是有理,自己凭着郑和的关系,混了个高级干部当当,总要出点力,最重要的是,王动说了,意思意思就行了,不要真的上战场之类的,当然了。这绝对是骗人地。

    话虽然这么说,既然要出兵相助,那还是要从道义上从格制上完善起来。占城国王五世那里其实是有陈季扩的书信,当然了。他那里也有永乐那传来的信,要求他与大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