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萍儿,你可要看紧些,下次西洋带回一个,下次东洋再带回一个,以后,你这府宅怕是不够装地。”

    陈泽的老婆在王动家里很拘束,她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场面,男男女女在一起吃,而且是这种吃法,彼此之间仿佛小儿游戏一般,一点礼数都没有。她当然是不知道,王动家里这种私宴的气氛,一直是那会还没成家时的延续,这可是王动刻意营造的,他可不象活在套子里。

    陈泽的老婆这会也是第一次出来应酬,她也没有想到,自己夫君提起东家,言语间敬重的很,可这会处地却象是兄弟伙伴一样,全然没有上下尊卑。

    陈泽地老婆还奇怪的是,这里还有一个黑孩子,呵呵,锁丹长地真的黑,说地话也是怪怪的。虽然这凤阳腔还不标准,但也能听出来是官话。但怎么听怎么个别扭,也不容易了,小家伙在这里三年,讲话做事,虽然还有点野孩子的作派,与刚开始到南京时相比,已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陈泽老婆更奇怪的事,这家人倒不提孩子功名。要孩子上进劝学之类,反倒真是由着孩子性子,下西洋,若不是这些年朝庭在下西洋,放在以前,那可真的都是连西北风都喝不上的人,才会下西洋去讨生活。张家王家说起下西洋还真象是从黄州到武汉这么简单,全然没当回事一样。

    锁丹自第一次到了大明朝之后,就没回去过,一直是住在南京。他可是苏门达剌国的王子,而且是太子,所以在南京,永乐照着外宾王子的待遇。给指派了太监,仆人,以前每月定额的二十两银子地用度。直接入了太学里。本想把这个异国的小王子与喜爱的孙子放在一起学习。后来现不行,两人基础差的太远,最后,只能由着王动家里请老师单独教。

    锁丹如果说在苏门达剌国过的是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么在南京的日子可就惨了。母亲临走时交待了,一定要好好在这里学本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知道了自己亲生父亲已死的现实。在王动家里,他又感受到了来自绿柳和张萍的母爱。他是越显然沉默。但倒也不离群,还是让人觉得容易接近,在王动府里,大家也没把他当成是个王子,相反,大家喊他“大少爷”。妹妹弟弟也接受他这个大哥哥地现实,反让他真的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大家庭的温暖。

    王动地家宴,一直持续到两个小孩子睡去了,还没散的意思,反而这边几个大男人斗上酒了,张科张浩王动斗上还不算,四个小辈也被扯上了,陈泽杨刚在一边看热闹。夫人们在一边倒是劝,不过那语气软的很。

    “静之,还从没见你醉过,今日这盅你一定要干了,我就是压你,怎么了,哈哈,我是大哥,大哥让你把这盅喝了。”

    “呵呵,大哥,不能我一人喝,我一盅,大哥你也意思下,半盅行不。”

    “父亲,我代你喝。”

    “那可不行,大哥,你可是有两个帮手,我这边可只有锁丹一人。”“父亲,孩儿不怕。”锁丹倒是有种。

    “噢!听到没,他有量。”张科大叫。

    “锁丹,我喝一盅你喝半盅就行了。”张克锦与锁丹相熟,替他挡。

    “哪有喝一盅陪半盅地,克定,你也敬敬你大哥。”张强把自己儿子也推了上来。

    “要不得,那有父亲拉儿子上酒场地。”刘芳在一边笑骂。

    “二嫂,你就由着他们胡天胡地吧,这么些年,也就这一回。”

    王动家里这晚是热闹了,第二天早上,去张府给泰山泰水请安的时候,被张晋湘一通臭骂。

    “大人闹酒就算了,还把小辈们拉上,成何体统,克定才多大,回来吐了一晚。”

    王动张萍坐在下一声不吭,好在绿柳机灵,拧了一下自己小儿的**,小王毅猛的哭了起来,这下才解了围。王动和张萍也不敢在那吃饭,推说要去知府大人那吃饭,一家人落荒而逃。

    结果到了刘知府那里,知府大人虽然开通,也还是把他们批评了一下。

    饭后,刘煮安大人对自家女婿交了底,虽然布政司和吏部再三留任,他还是一再要求告老还乡。还乡还哪个乡倒是个问题了,其实知府大人本来的想法是真的回老家种地的,就这么一个女儿,临到老了,居然不舍得了。且这回刘秀珠还怀上了,这下刘大人可真地是开心地要死,把种田的念头也放到了一边,只想着怎么抱孙了。

    “静之,你也不必瞒我,听讲你在夷州烧瓷器,你是想在那里落脚?”

    “岳父,夷州那边不只是烧瓷,还有些别地生意,若是岳父不怕那艰苦,倒可以到那里看看。静之这些年在那里也有了些产业,每年至少也要在那住上个三四个月。”

    “在那住三四个月,京城不是有个宅子吗?”

    “岳父,随您老人家喜欢,京城那个宅子里还真的少外定心骨呢,您老去了,家里就安神了。”

    “那行,那就这样定下了,这边文书我也不等了,去武汉取吧,呵呵,去吏部取也是可以。”

    “这长沙府继任的知府是哪位大人。”

    “还不知,这边我已经把同知推了上去,不知会不会准。”

    这可是个大事情,王动在过年前就已经知道这次刘煮安一定是要退了,这忙来忙去,居然把这事给忙的忘了,就想着怎么把岳父怎么哄出来,倒忘了要安排一个懂事容易合作的人接长沙知府这个位置。整个王动的产业,长沙可是一个后方大本营,这里可千千万万要抓在自己人手上。



………【第八节 事业发展 三】………

    柳老板本来只是湘绣头牌,在湖广境内,玩湘绣的不只是她一家,经过这几年的展,整个大明朝,好象大多数知道湘绣的人,能报出名字的只她这一家了。她这会的生意已经不再只是湘绣了,从种桑田、养蚕、抽丝、织绸、染色、制衣、布艺等等。她本人也不想做到这么大,但上了王动这架机器之后,就下不来了。不由她分说的,王动那边就吩咐过来了,收些种植户,要有自己的桑蚕,理由很简单,这样才能保证品质嘛。自己染色,自己设计图案,这样才能保证出新嘛。扩大产量吧,不用担心,下西洋有的是市场,一定能卖的掉。

    王动、陈泽、柳老板和她的掌柜,听涛居商讨纺织事业部的展,新的纺机已经出来了,是蒸汽驱动的,王动这会还没把这处纺机引到大明朝。但通过三湘商行,在大明朝的原料采购加强了,理由很多,比如运到古里去织布,两回下西洋,带回的古里洋布,对京城的织布行业冲击很大。

    陈泽已经说明了,以后棉布的丝绸的产量会加大,大到柳老板想都不敢想的地步,问题是,这样做了之后,要怎么卖。较低的价格打死所有的竞争,如何开出高端的产品。比如,成衣、床上用品等。这些东西,在古代,可都是定制,买些料子,自己回去做,或是请裁缝到家来做。很少有规模化大量生产地,如果现在大量生产,这个市场怎么来开。比如内衣,王动早早就想到内衣这部分生意了,只是一直没着手,事实上,这部分,他的合作对象不是柳老板,而是这会还在京城的赵大娘。

    姚大师带着肖炉头和肖家的两位兄弟。王动陈泽杨刚,谈的是建筑事业部的展。姚大师泥瓦匠已经成了大明朝第一家建筑作坊,他们从砖瓦水泥的制造,到修路修房子,已经把生意,做大了。特别是在国内和国外的这些个水泥厂,已经如今水泥居然已经作为朝庭关注的建材,严令禁止出口。不过他们根本不要做外贸,国内这个大市场已经做不过来了。特别是水泥,两大作坊。全部申请派别护卫看守,这事得到兵部地特批,为此,特别招了百多人的护卫。

    这个事业部里最复杂。人也最多,建材是一块,建筑一块。还有家具等等。这些都算了,时常还要配合所谓的综合商业开,如步行街的建设,商城的建设等等。

    瓷砖和玻璃是长沙府外兴窑高老板在忙的事,这会,官窑那部分的事,他已经完全交手。自己不过问了。那是老生意。只要谨慎就行了,官府做事不惜成本的。但质量出了问题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高老板如今玩玻璃上瘾了,被他同时拉来的还有铜匠胡大,他们当初被王动都聘为工部和军部地供奉,时常会在京城,龙山那的水泥厂一出瓷砖和玻璃之后,马上现这个东西有点意思。胡大更是喜欢吹玻璃玩,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慢慢从他们的手中流出,这部分东西,全部直供内府,作为皇上地赏赐,赐给王公大臣,或是赠与异邦。

    高老板和胡大今日过来倒不象前几批人那么严肃认真,只是在听涛吃吃喝喝,他们两个算是艺术总监之类的,生意上的事,他们不大关心了,做出来地就是次品,外面也是千金。王动说什么,他们就怎么做,多花些银子,多请些人就行了。无非就是扩大再生产和标准化,这些对他们来说是小菜,毕竟,人家自己家族地生意都传了几世了,做好保密工作就行了。

    最最享受生活的花爷,这会也被王动请了出来,没办法,潇湘记与望江楼斗法,花爷才是大赢家,如果说还有什么人能大赚王动的钱,那就是花爷了。自从花爷迷上到望江楼听说书之后,他算是被乔管家绑上了,最后,干脆在城南学校圈的地里,给花爷一片,按乔掌柜想法,在江东边方便,每回找花爷弄花,总要过江去到岳麓山,太麻烦了。

    王动第一次下西洋回来的时候,韦方谷便对王动江报了这事,王动第一反应是,给花爷搞个暖房。这次便是与花爷讲这大棚的事,讲到玻璃房的时候,那可是把花爷兴趣提了起来,冬天可以种夏天地花。

    与花爷喝茶谈天,是很享受地事情,在花爷眼中花动不是懂花的人,却是个会玩花地人。特别是嫁接,杂交这些东西,别人听来索然无味道的东西,与王动交流却总有共鸣。

    与花爷聊天,又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眼镜。花爷老花了,王动马上想到了,现在玻璃制出来了,可以生产镜片了。框怎么办,形容了个老半天,花爷马上就想到了,这不就是象玩盆景造型之类的。建议他找阮家,那些玩竹子的人,应该能制个木的竹的镜框。

    接下来,王动把常加良找来,说了这事,这才知道,原来古代治老花用的是放大镜,单柄放大镜,名为“单照”,价钱还不便宜,王公大臣才用的起。近视之类的,没办法,只能吃些明目的药材温补眼睛。至于散光,白内障,青光眼王动知道的这些名词,常家良本身也不清楚。不过玻璃了弄出来,眼镜这个生意可以做,老花镜近视一定是没有问题,能搞。王动大致把想法说了一下,画了些图给他,让他与高老板阮老板商量一下,把姚大喊上也可,他手下有木匠,看看怎么玩木头框。

    正月是忙碌的一个月,也是很惬意的一个月,王动在家享受家庭之乐。太阳好的时候,一家人出去走走,风大的时候,关起门来吃火锅。给女儿讲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还有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子,小红帽,鱼美人,等等。他讲故事,绿柳便会拿笔来记,这中间还是弄了个笑话说来。关于小女孩卖火柴的问题,那个火柴到底是什么。

    对噢,这会还只有火刀火石火引,没有火柴,这事他怎么忘了。不就是红磷白磷嘛,很简单的噢。可以把学堂里的道长抓来搞一下,小东西可是大生意噢。

    烦,生意人就是这样,什么时候都想着赚钱,受不了,连连王动自己都有点受不了自己了。

    王国忠为了把王倩儿嫁给王动,可真了不少心思,走夫人的路线。其实,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至少,这几位夫人不会在意,素质蛮高,王动本人则是没空。这会也不是刚穿越了,有四个老婆,自己也是而立之年,王倩这种小姑娘对他来说,只是新鲜活泼而已。

    这层纸怎么捅破,怎么撕开,王国忠的想法是,让女儿自己主动上。虽然是在海外长大,旧港当地番人性方面开化些,但王倩儿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要让她主动,还真不大容易。

    很快的,王倩儿找到了一个办法,她认了张萍儿为姐,这下子,很多东西给理顺了,可以有理由常去串门了,更可以时不时的打扰一下姐夫了。

    认了这个姐,那么在长沙的张晋湘之类的可就成了她的长辈,这下子,长沙的张家与西洋的王家,居然有点关系了。这倒是王国忠更想要的东西,他知道三湘商行就是张家起来搞的,与张晋湘拉上了关系,就意味着,郑和与王动都抓住了。

    正月尾,王动这帮人要回南京了,这次跟着王动回南京的人更多,潇湘学堂里开始办培训班的时候,很多管事,被掘了出来。在他们前面,有两个鲜活的例子,廖乔两位管家,虽然被大掌柜收作管家,但身份不一样了。以前只是与些小商小贩打交道,现在,跟的早的廖管家,人家经常与些帝王将相打交道。比如在占城,廖管家可算是那城堡的半个主人,那里的明寨更是他一手建起来的,占城的国王和王相都敬廖管家为上宾。

    跟着王动走也没那么简单的,要政审,呵呵,看看你的家世,单身一人,或是举家能跟着走的最好,没什么麻烦。而且说了很清楚,出洋能赚上钱,但时间可能很长。

    跟着王动走的,还有一批人,那就是三湘商行里的几个股东家的子弟,很多人都是直接拜门。求王动收他们为弟子,而王动对收弟子这种东西,最不感冒了。他唯一教过的就是张萍,如今是老婆了。别的什么弟子,教什么呢,他自己都不知道。

    当初在南京和长乐买的收的孩子,放在学堂已经三年过去了,小林达也读书识字,这回都被带了出来,王动想把这些小家伙们放在商行里行走帮忙,打下点基础,改天把这些都培养成秘书或是管理人材。

    这次抓到些人了,应该能解下人材人才奇缺的问题了。不过王动知道,接下来的年份关键,因为郑和今年不出海,王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