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秀珠,我听说,内家功夫握水成冰,真有其事。”

    “家师炎热时节通体冰凉,确可以内力去热力,但不知能否制冰。”说到制冰,王动想到了冰淇淋了,脑子一闪,想着哪天有空自己试试,能不能搞出来。

    “使剑有没有剑气?”

    “剑气?不知。”

    看来沟通上还是有问题。

    刘秀珠的剑舞动了好几遍了,王动记了个大概,大学时学过长拳十三路,也不能算是底子,这会身体的柔韧性根本达不到刘秀珠的要求,很多招式耍不开,不过看着刘小姐剑舞的这么美,王动有点yy了,脑子里开始想些xxx的东西了。

    学了半个时辰,王动一身是汗了,刘秀珠知道也就是这个样子了,气喘脸红,在这北风中,感觉很暖和,不自觉的笑了,这一笑,让王动感了惊艳,以前刘小姐不大笑的,感觉的是冷艳,湘西之行,脸是不会板板的了,但也不会怎么笑,大笑更是不会。以前王动还在想,这就是古典美。

    这个剑法一时半会王动是学不会的了,刘秀珠也觉得王动很笨,决定回去做个剑谱,把这些招式画出来,这样更好,王动想着,有更多机会与刘秀珠新近了。在刘秀珠眼里,王动的身体素质太差了,什么招式都不到位,于是又让他要扎马压腿,把下盘练稳,把韧带拉开,这下可苦了王动了,被刘秀珠几下一折腾,龇牙咧嘴,这下把刘秀珠逗的呵呵娇笑。教了王动几个**道,练习的时候按按揉揉,可以帮着肌肉拉伸。但目前对王动来说,根本没用。

    晚饭王动是拉着刘秀珠一起吃的,去了望江楼,刘秀珠是戴了遮面的纱巾的,周掌柜也只是知道王大掌柜带了个小姐来吃饭,他也不认识知府千金,但他能肯定的是,这位小姐一定不是张家的小姐。张萍还是和周家大小姐一起到过望江楼的。吃完饭,王动还想送小姐回家,后来一想,好象不大妥当,不过还是刘秀珠洒脱,没理他,道了声“再会”自己回了。

    冬夜,风呼呼的吹,王动倒是不冷,刚喝了点小酒。街上有些灯光,行人不是很多,王动边走边看着这周围的一切,有时当他一人时,或是于热闹的人群中时,他会突然的走神,这种走神会让他感觉到自己只是一个过客。这会这种感觉又强烈了起来,天上有星星,又亮又大,没了城市的灯火,这冬季的星空真的很美。王动一人在街上漫无目的走着,看看这,看看那,好象是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头。快到张府门口的时候,王动突然想起,自己已经寄居在张府四五个月了,开始是没办法,但现在,是不是应该搬出来了。

    王动不清楚自己在潇湘记存了多少钱,也不知潭州煤炉那有多少分红。结果他一问,吓了一跳,原来张晋湘给他定的薪水还是年薪制,三百两一年,平时吃用从张府支,算上过年过节,东家派的钱,这些已经积下百多两了,另外他在潭州煤炉那的分红从没动过,已经有千两之多,原来,皇宫里觉得好用,托谷王订了一百个,赏给王公大臣,这是内务府要下的单子,谷王也没客气,说这大过年的,人家生意也不好做,本来是小买卖,没那么多银钱筹备,先给点定金。宫里管事的也是苦笑,历来都是这帮太监们吃卡拿要的,没想到,这回皇上才刚开了口,什么东西没见着,王爷居然就要先收钱的。不过也没为难谷王,知道这会圣眷正隆,也就给了,一给就给了三千两,赚了,真的赚到了。

    知道王动想搬出去的时候,张晋湘没太在意,本来嘛,王动住他家里算什么呢,开始好听点讲算是西席,后来变成大掌柜的时候,外面可都传是入赘的女婿,当然了,这个张晋湘听了还是蛮开心的。

    正月一过,张晋湘把王动带到了一个去处,此处离张府倒是不远,只是隔了几个巷子,走路不到半个时辰。落轿进门的时候,王动以为是去拜访某人,结果现门口站着的是张保,进到里面才知,张晋湘带他看房子来了。说是看,结实张晋湘已经买下来了,理由非常动听,聘礼,聘王动为大掌柜的聘礼。原来是位致仕京官的宅子,本来想着从京城回来养老,毕竟在大城市已经习惯了,再回到乡村很辛苦,没回老家把宅子置在了长沙府,结果摊上这么一个谷王在长沙,那老头子想了想,还是回乡下算了,宅子年前就空下了,一直想找个买家,但大家好象都知道,过完年,这地价可能会再掉些,他一直没卖掉。正好王动有这个念头的时候,被张晋湘捕捉到了,于是买了下来。

    花的钱一定不少,这屋子,就差一个有水池的后花园了,进门是个院子,中间是个走廊,直直通向大厅,两边是厢房,一边是厨房杂房,另一边是仆人住的屋子,大厅两边各两个小厅,有个是饭堂。穿过大厅,里面又是个院子,这个院子就大些了,两边是回廊,正对大厅的是一排房子,也是有卧房,有厅,一边回廊中间有个门洞,进去又是一个院子,里面也是有卧房有厅。

    几人在里面转了一下,张晋湘乐呵呵的问“静之以为如何?”

    “受不起,王动孤单一人,哪用的了这么大的宅子。”

    “现在人少,以后怕是不够。”

    “湘翁,一房一屋足亦。”

    “一房一屋,张府空置屋子不是很多,何必出来住。”

    “敢问湘翁,这个宅子银两几何?”

    “呵呵,静之,暂且住之,不合再换,银钱就不用算了。”

    “哪里可以?”

    “此乃聘礼,算不得什么。”

    随着宅子过来的,还有很多的生活用品,另加几个下人,一个丫头照顾起居,还有一对是夫妻,看门,打扫卫生,做饭之类的。但若大个院子,还是怪怪的。

    王动私下找人问过,这宅子,没个七八千两买不到的。这下弄的王动想了好久,不知张老头什么意思,真是当嫁状吗?凭心而论,若是大掌柜的聘礼,王动知道他受的起的,他对于潇湘记的作用,送个宅子算什么。

    正月一过,潇湘记学堂客宅刚开始动工,望江楼易主,乔掌柜一家也过来了,正好,暂时没地方住,本是说住到三湘客栈的,因为有老婆孩子,王动便把他们接到自已的住处,空房间多,没人住,晚上很吓人的,人多热闹些。趁着望江楼装修的时候,王动的宅子也小小装饰了一下,本来他是想小小搞一下,没想到张萍和张浩过来看了一下,硬是要王动留个房间给他们,没客房,书房也行,王动没点头,两人张罗上了,结果所费银两过千,一并全挂到望江楼的帐上,当然王动开始并不知道,只到年尾审计查帐的伙计现,问到了乔掌柜,乔掌柜还以为大掌柜有私心,但他也没敢讲,只到王动批乔掌柜经营不得力的时候,自己看帐才现居然有这笔钱在里头,当然了,这是后话。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四八节 三个任务】………

    年后王动给自己安排了三件事,希望能在春天完成:一是制箭,一定要确保整个生产和运输过程。二是潇湘记,这是他的起点,所以春天要把湖广路走一遍,好在今年完成潇湘记的整体变革。三是三湘商行,春天要推出些新的产品,各家不只是要出钱,还要能运用到各家的优势。

    制箭方面,基本上已经不大需要王动出力了,年后孟强去了桃江,在那看到三架水车之后若有所思,他想在长沙府的铁匠辅里也用上水力,但只是想,怎么用他不懂。不过,从兵部传来的消息,使他们加快了纵横制器的步伐,先期每家都投了三千两进去了,共计一万两千两,到目前为止各家报上来的开支用度,五千两不到。孟强提议把桃江工坊周围那片竹林买下来,阮靖没什么意见,那是阮家的产业,但现在一起做生意,还是在大局为重。然后王动又谈了规划,要以那的水池为中心,把整个制箭的作坊全搬过去,孟强已经说了在那要修五个铁炉,算上工人住和作坊地,他要了十亩。阮靖那个箭杆生产线也占了五亩,然后就是组装箭的作坊,放箭的仓库。张科的箭羽在长沙制,制成后送去桃江。金泰的火药在浏阳配制,调好后,送去桃江,但火药仓库,他们着实动了下脑子,金泰一再声明,王动给的方子,试出来的火药威力很大,放置不好,可能会出大事,好在桃江工坊是依着个水池,最后决定火药放在池塘上,在池塘上扎了个竹屋。最后是工匠和护卫的生活用地,算上放煤铁和竹材的场子,在那水池边上一个五百多亩的桃江工坊规划好了,阮靖估计可能在五月就能成型,王动关心的不是这个,他强调了一下标准化,事前被他灌输过多次了,大家已是熟恁于心,王动还建议大家去掘些工匠,这便于改进生工艺。最后孟强提了一事,上次军械司的人还提到了投枪,他讲了老半天,王动才明白,他说的是标枪,军队用的投枪,既可以马上刺敌,又可抛掷杀敌。这也证实了王动的预言,皇上可能不只是对安南用兵,不久可能还会对元蒙残余用兵。

    潇湘记随着第一批管事们培训回去,十五之后,变革开始了,波澜不惊,只是有一个问题,虽然长沙府准备了不少东西给各个地方去学习推广,但由于下面十三个县府识字断文的人不多,这下弄的王动很郁闷,这是他没想到的,毕竟后世的义务教育在古代是没有的,真正能读的起书的还是有钱人家,好在古代读书是正道,还是有贫穷人家支撑子弟读书的,这下让王动推广时间又加长了一点。还好张科张强本来计划都是十五后动身离开长沙府的,但张晋湘决定要变革,他们都留到了正月底,帮着王动完善这个培训推广的方案,做的更细些能。三月三,在湖广蛮族是个很热闹的节目,慢慢汉人也跟着一起热闹了起来,潇湘记把三月三字为潇湘堂挂牌的日子,至此后,先是湖广,然后整个大明朝潇湘记的伙计,厨师都要到长沙府接受培训。所以王动也定在三月三之前要把湖广路走一下。不能全部走到,但大的州府一定要去看一下。

    三湘商行,王动其实已经想好了几个东西,制衣被和制酒。时值冬天,因为制箭的原故,张浩那收了不少鸭毛鹅毛,王动看着制箭只是用羽的一段,别的浪费了,灵光一闪,就想到了制羽绒被,然后又试制,张浩第一个试用,果然好用,张浩马上就想到了还可以用来制衣。明朝有钱人家穿皮衣的也有,但不多,主要是那时兽皮的加工工艺还不行,不可能把常服都用兽皮来做,而且太祖这个牛人早早的不只是规定不同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还规定了,衣服的质料。可惜的是,这会已经是正月了,真要是这羽绒制品大量生产,天气已经转暖。制酒就不用多说了,王动去上海出差的时候,在上博看过出土的蒸馏器,东汉时期已经有了蒸馏的技术,只是没有在造酒业上应用,大量喝的还是低度酒。王动已经试过一回用甜米酒来提纯酒了,但问题是,造酒本来就费粮食,高度酒更费。还有一对矛盾,战时朝庭一定要节制酒的生产和销售,但王动马上想的是酒精消毒不知这时在大明朝有没被推广,这样一来,卖酒精给兵部但也会是个好生意。这两个生意可以用到柳老板绣坊或以用的蒋老板的米行,想来他们都不会反对,余下的还就只有做瓷器的高老板,做铜匠胡大和珠宝商周龙,漕帮只要生产一起,用的地方非常之多。从瓷器想到了生产玻璃,王动可是个理科生,中学时物理和化学可都是参加过市级竞赛的,他这会只记得玻璃生产原料是石英、纯碱、长石及石灰石,别的没概念了,不过有高老板在,手下应该有些工匠,多试几次问题不大。

    正月过后几位大老板又聚到了一起,这次是商量管事会的人选,王动不用多说一定是又是那个大掌柜,主事的管事,其他五个管事,柳老板那出了一个,周龙那出了一个管帐过来了,张科算一个,胡大手底下没什么人,他对这些本来没什么兴趣的,但听说下南洋,他想了下,也参加了,他只是做个股东,其他的不参预。窑场高老板推荐一个,米行推出了一个。阮家,钱家和高家也话了,也参加,考虑人手的问题,他们不派人参与,私下里,他们觉得纵横制器实在,已经有产品了,只等兵部单子一下就收银子了。

    几日后,又一个聚会,这次不同的是,做到一起的都是年青人了。柳老板那出的是个女的,是她小妹,年龄约三十了,她是个寡妇,娘家是个读书人家,说她克夫,赶了回来,也没管柳老板家有多少钱,她回来后改回了原来的柳姓,大家都喊她柳姑娘。周龙那派过来的是他的老婆那边的一个年青人,米行的蒋老板出的人是他另一个儿子,蒋老板有两儿子,在益阳那老大叫蒋文,这次参与三湘商行的是老二,蒋武。周龙的那个表亲本来就是个帐房,周龙让他过来也就是想让他去处理帐为方面的事情的,这个人年龄比王动大些,二七,名方谷。张科,不用多说了,帮着王动去搞新的花样,柳姑娘一个姑娘家,王动让她自己选,结果,她实在,以绣坊她只帮着管买货的,到这也就负责采购了,高老板的侄儿高天雄,以前是跟着他跑官府跑京城的,这些怎么卖的事就交给他了。最后就是那个蒋文了,王动本来奇怪,蒋的米行,三个大米仓库有一个是外姓的掌柜在管着,蒋老板自己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吗,后来一问才知,两个儿子自小在米仓里泡大的,老二是烦了腻了,天天闻着米的味道人不舒服,蒋老板也没办法,就让老二跟着他到处跑应酬,既然如此,人事就交给他了。这样一来,人手算是分工完毕。接下来,大眼瞪小眼,一起看着王动,商行有了,钱到位是小事,人现在也齐了,接下来呢,接下来大家干什么呢。

    王动什么都没明说,吩咐伙计拿进来样东西,鸭绒被,真丝的缎面,柳姑娘一看就知道是自己作坊出的,王动让柳姑娘扲了一下,“柳姑娘,此乃羽绒被,试问柳姑娘拎着,感觉斤两几何?”

    “约摸有一斤?”

    “差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