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摸有一斤?”
“差不多,九两八,今冬浩然只用了这一床被子!”
“仅此?”好象不信的人很多。
“仅此!”张浩回。
“羽绒是何物?”
“呵呵,这个,暂且不能说。各位觉得这个生意可不可以试试”
“大有可为。”
“区区不到一斤的羽什么”
“羽绒”
“不到一斤便可御冬?”
“呵呵,此物还可制衣,轻,暖,且易处置。”
打住,伙计又送了东西进来,一拿进来,大家就闻到了酒的味道,浓香年鼻,从未曾闻过这么重的酒味。几个试了一下,都觉得此乃酒的精华,王动没说什么,又差人拿了些进来,酒的味道更重,但少了几分香味,试了马上呛的咳嗽。
“此乃真正的酒之精华。”
最后王动拿出的是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他从飞机上拿了半包药中间的一个药瓶,这东西一拿出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眼睁的最大的是高天雄。在座的这几位都见过琉璃的,如此小巧透明的玻璃瓶,他们委实没有见过。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四九节 巴陵城楼】………
王动又上路巡店了,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张保,也不是张萍儿,只有一个小六子。此行第一站岳州府,后世的岳阳。
冬天还没有过,路上行人不多,一人一骑,走的倒也从容,王动不是很急,这次只想去几个重点的地方,出来时王爷也写了些信,给楚王的也有,给地方官员的也有,加上有各地潇湘记在,漕帮的牌子也带上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生,他只是巡风。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到期岳州,马上王动想到期的就是岳阳楼。岳阳楼本来是个阅军楼,据传为三国时期吴国鲁肃所修,当时这楼临岸倚山,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登临也可观望洞庭全景,后来又变成了巴陵城楼,真正出名还是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芳千古。岳阳楼古代几经战火,毁了修修了毁,同时还随着洞庭湖大小变化,时而远眺洞庭时而浪涛拍岸,被湖水淘了楼基跨过的也有,王动在路上想的是,这会的岳阳楼会是什么样子呀?但不管什么样子,岳阳楼还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处,到了岳阳不去岳阳楼,那不能算是到期过岳阳,到了岳阳不去岳阳楼,那就不能算是个读书人,还有,不留下点笔墨口水,也不能算是个文化人。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小六子,不多几日还要去黄鹤楼,若是再能上那滕王阁,那就齐全了。”
“大掌柜,黄鹤楼在何处,那滕王阁又是在何处?”
“前者在武昌府,后者在南昌府。”
“今日先去自己店里落个脚,明日去登那岳阳楼。”
稍稍一问路人,就知道所在,而且回话的人也是很干脆爽朗,毕竟有这楼在此,岳阳人脸上有光。潇湘记与那岳阳楼离的还不远,同在一街上,但因这岳阳楼名气太大,把所有的楼阁全都盖了去,岳阳过客都是直奔此楼,也正因此,这楼前街也出了名,店辅林立,幡旗列列。当然出名的酒楼不用说,潇湘记第一,这也是指路的岳阳人说的,这让王动意外了一下,本以为,岳阳城里最出名的酒楼可能是岳阳楼。
岳州潇湘记也收到了大掌柜要过来巡店的消息,本以为大掌柜可能会南下,不想到先北上了。不过掌柜也是高兴,毕竟大掌柜了一出长沙府就到了岳州,不是常德府,也不是衡州府。本想好好表现一下,王动反很简单的说了句,四菜一汤即可,生意人的头脑还是精明的,看大掌柜一骑一伴档,就知非奢豪之人,所以也没特别招呼,只在安置二楼一角落。
王动坐在这角落,不紧不慢的吃着,边吃边打量着酒楼和酒楼里的客人。岳州也是个交通要渠,商贾云集,王动不多会就现,潇湘记招待的都是有钱人,当然有的也有钱的文人,其中官员还不少。今日生意不错,因五动在一边坐着,掌柜便把柜台交给了帐房,然后跑过来陪酒,这下店里的伙计和认识掌柜的客人都很奇怪。不知王动小六子,一主一仆是何等身份。
“秦掌柜,方才稍坐,识得进的店里皆富贵豪客,适才路上得知,潇湘记执岳州酒肆牛耳,秦掌柜功不可没。”
“大掌柜过赞,小子不才,任是他人坐的掌柜这位置,只怕做的更是出彩。”嘴里谦逊,心里暗喜。
“全凭掌柜心智苦力,想来岳阳楼如此胜名,竟被潇湘记压过,掌柜颇费心血。”
此话一出,掌柜心里凉了一小截。
“大掌柜有所不知。岳阳楼名动天下,此前是官府集资整饰,只是为百姓游玩,所以只卖些酒水,收的钱也只是用来养伙计和掌柜,多的就留下集起来,用于这楼的修修补补。换句话说,登那楼,没钱的登楼望湖吹吹风,少钱的白水清茶解个渴,口袋里多几文的也只浊酒一杯,仅此而已。”
“噢?”
看着大掌柜吃惊的样子,秦掌柜的娓娓道来,原来这大掌柜对这岳州的事情并不清楚呀。
“其实此前委实不少商贾打过这楼的主意,后来都一一蚀了大本。酒楼生意好靠的是客人多,来的客官若似那流水,最好不过,趟若象这湖水,则惨矣。”
“登岳阳楼,少则小半天,多则一日,那些个酸腐文人更是连日不走。这等名楼整治费用也是惊人,那题壁上的诗词赋不到一个月就满了,依官府的契约,此楼让你财,那诗文你得抄存,抄完呢,刮刷,那就是钱,抄完了,不出半年,不是立碑就是出集子,那也是钱,酒楼的钱让你赚了呀,这钱该你出。立契约时还有规条,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整,大掌柜,此楼乃木楼,防火不必多说,防蚁虫那更是重要,还有野麻,这是很要命的东西,不知是随风吹来还是鸟屎落根,落在角缝明眼能及之处还好说,要是楼顶瓦当之上,不需多日,瓦起木蚀,还有那雨水湿气,少不得一年,霉烂之处甚多。且如此名楼官员往来甚多,店里的伙计连王公都曾见过,有些个大人还算是清廉,体恤着商家,然贪墨更是多。”
“这岳阳楼如今算是巴陵县衙在管着,每况俞下,前些个日子,县衙上奏知府,求州府拨银两还伙计的工钱,边知府大人都亲自差人问小的,想把岳阳楼交于潇湘记打理,躲都躲不及的,那可不是摇钱树,那是个奶奶呀,真接到手上,只能供着养着。”
“知府大人真有那意思。”
“小人不敢有半句假话。”
“噢,若是如此,明日你递个话过去,请知府大人派个管事的大人过来,说潇湘记想商谈接管岳阳楼一事。”
“啊?”秦掌柜与小六子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
看看王动,两人又对看,以为听错了,但看王笑笑眯眯的样子,不象是信口开河。
小六子想,听秦掌柜讲的话,这岳阳楼是赔本的买卖呀。大掌柜想要做什么呢?当然小六子是服大掌柜的,马上就想到,大掌柜一定是有办法整治这个岳阳楼的。
秦掌柜本来对王动这个大掌柜也蛮佩服的,毕竟王动入主潇湘记不是一天两天了,潇湘记县里设分行的归州府辖制,州府分行归省治所所在地分行辖制,然后就是分归东家和两位公子管着,平日里传个信息靠的是飞鸽,大掌柜的手段已经有所耳闻。适才看着这个年少的大掌柜如近亲切的听着他说书,还在想,大掌柜容易亲近,还以为,自己这段话,大掌柜听了进去了,没想到,大掌柜居然有如此念头。年少青狂?
“大掌柜,这可万万使不得呀!”
“秦掌柜不必担心,王某自有分寸。关了店,还请秦掌柜到三湘客栈一会,还有诸多事务要向秦掌柜请教。”
“请教不敢,晚间自然会过去。”秦掌柜这下可真是满腹疑问了。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五十节 筹谋名楼】………
王动和小六子在三湘客栈住下了,三湘客栈生意也不错,皆拜岳阳楼所赐。
三湘客栈的掌柜也是姓秦,说起来和潇湘记的秦掌柜还是一个族里的,他年龄更长些,老秦大秦,王动在自己的小本本里记下了,心下还在想,会不会还有个小秦。
老秦掌柜说了一大通,最后王动的结论是岳阳楼一定要拿下。
“登岳阳楼,饮君山茶,喝白沙酒,吃潇湘菜。”多好的宣传口号呀。
君山茶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白沙酒是什么酒,潇湘菜又是什么菜?
白沙酒,就是三湘商行新出的高度白酒,王动出前,就已经开始筹备生产了。此前潇湘记已经通过蒸馏制了些高度酒,但量很少,只供有限的几个关系户,平时店里都不卖。但三湘商行的建立,蒋武很上心这个事,此事也就交他和张浩去办了,又是置地置器,王动再是再三关照,好好护卫,切切不可走露了风声,所有工匠皆选自亲近之人,族人最好。然后叮嘱张浩,制酒时试着加入香料,提纯时分开等次,让瓷窑那边烧些精美的酒瓶。张浩是聪明人,蒋武也不笨,王动只是简单几句,里面可是有很多关键地方,一是酿酒的配方,二是蒸馏的工艺,三是蒸馏的器具,四是盛酒的器皿。
长沙府自打重营业起,已经开始作手编写潇湘菜谱,此前只是师傅家传密技,这时已经成了潇湘记内部创新的手段,每三日出一新菜,几位大厨师品评,然后单列试吃菜样,针对着老主顾老吃客推出,凡点试吃菜样此菜一律半价,吃后给出品评提出意见,成熟后在菜单上列出,此后潇湘记还会请人整理文字在菜谱上做说明,创制此菜的厨师列名其上,还有银两奖励。这个做法经过三个月的试行,如今已经非常成熟,只是一个推广的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厨师的观念先,所以王动想的是长沙府的培训基地一定要尽快建好。一环扣着一扣,什么都要抓紧。
老秦大秦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亥时。王动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问了下,如果潇湘记拿下岳阳楼,他们有什么办法去打理,怎么去应对大秦那天提到的问题。岳阳楼这个鸡肋只要是楼前街上的商家个个都知道,应对的办法不是没有,反正就是成本太大,当然,他们想的只是一个岳阳楼单店,没有想到岳阳楼竞争优势,更没有想到岳阳楼的区位优势,当然他不知道自己在搭便车。王动听他们两说来说去,也没听出个什么东西来,心下也是苦笑,罢了,弄个店让二人去打理问题不大,只能做个部门经理。
第二日,大秦亲自去县衙去会巴陵县令,一说明来意,巴陵县令马上跳了起来,每年县里花在岳阳楼上的钱太多了,自己是个小县令,岳阳楼太有名了,接待是个严重的负担。其实王动吃准的就是这一条,在机关待过的人都知道,风景名胜区的地方长官容易出名,也容易出事,一来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同级官员接触不到高层官员,同样的,他也会因为接触这些高层官员和高层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产生更多的麻烦和风险。巴陵县令这会的问题就是钱,在他眼里所有的问题就是银两的问题,接待用度那时都得自己出,他一个县命令一年才四十五两的官奉,要不是私底下能收些,他早就喝西北风去了,修岳阳楼的钱他真的没办法筹了,而今年岳阳楼真的是不修不行了。楼前街是宝地,但街面上的商家个个都精的很,在此做生意几十年了,对这地面上的形势比他还清楚。
听得大秦掌柜的话,他恨不得马上就跟着掌柜一起过去潇湘记,但人家大掌柜说了,请父母官赴宴,一起吃午饭。县令看这时辰还早,这可是个大事,今日所有的事务全部放一边,自己跑去岳州府衙,先向知府大人通个气,知府大人同样也为这事头疼,请州府拨银修葺岳阳楼的折子早就上了,州府也没余钱,岳州傍着洞庭,水患连年不绝,去年刚靠着朝庭的救济过了个灾年,今年哪都要用钱,堤要修,要去邻省购粮种,还有因那水灾家破的人家不少,隐隐有些匪患,朝庭又在南边用兵,户部的官员早就放下话了,今年不会特别征军粮,但别指望上头拨下一两银子,头大呀!前些年修岳阳楼州府领了个头,让有钱的乡绅出钱,结果响应的人不多,最后大头还是官府出了,岳阳楼是知府大人重要考科。知府大人当知岳阳府的时候,也是兴奋了一下,那楼他上了两次后,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在他心里,没这个楼日子更好过些。
王动的名声,两位大人都知道,当然一是他是潇湘记的大掌柜,潇湘记是湖广第一大商家,湘翁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他们不清楚,但清楚的是,这个湘翁的能量一定比他们两个大。单单这巴陵的潇湘记掌柜他们是打过交道的,精明,从不媚上。一个掌柜就敢不鸟你,连掌柜都不怎么能见到的东家,那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就不用多说了。特别是那县令,潇湘记掌柜上门还是第一次。当然王动更出名的是他写的词,早就传开了,外省离的远的还不清楚,但长沙府周围都知道,王大才子委身商贾,已经是大明朝第一号连锁企业潇湘记的总经理,当然了这也是很多文人不解和不齿的事情。
中午,两位大人进潇湘记的时候,把门口的小二愣了一下,潇湘记的小二别说知府,王爷都见过不少,并不怯场,一边使眼色通知旁人通禀掌柜,一边迎了上去,掌柜马上差上把王动从包间里喊了出来,王动下到一楼时,两位大人已经进了门了,还是没赶上,一个是官一个是商,王动应该在门口迎一下的。
王动也没想到,这烧香引出鬼了,把知府大人也勾来了,来了正好,省事,一锅烩了。
本来就是私宴,不用太声张,入听涛居,分了个主次,知府在上,县官在下,王动居末席作陪。
“久闻王静之才名,今日得见,果然英气逼人。”知府话。
“大人过奖,轻词浅唱,书生张狂,上不得台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