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动介绍了三湘商行成立以来的情况,开了什么产品,做了什么样的生意,这些都是大概说说,后面有专人做专题的汇报,他重点介绍的是郑和的下西洋。
王动先在那白板上挂了一幅图,这图是他自己画的,虽然感觉画的惨了一点,但估计已经好过了当时最精确的航海图了。
“诸位老板,皇上前些年派郑和大人出使了东洋,而去年郑和大人已经去了西洋,静之计算,郑大人现在应该在回来的路上了。先看这幅画,此乃天下版图,居中者为大明,东南皆海,东有日本国,即为郑和大人出使之东洋,南下有古里,天竺,苏门达腊,苏禄等国,更远有阿丹国,忽鲁谟斯国,木骨都束国,卜剌哇国等,这些国家除了奇珍昔兽外,盛产金银铜铁玛瑙宝石,另有香料香木,数量之巨,可采千年不绝。我大明天国文治武功历千年,文明冠绝与世,西洋诸族尚在蛮荒之时,皆不知不识这些宝物,且日常物用皆以我国物产为上品,若能三湘商行能与之交易,可得大利……”
座下的各位没见识过这咱说明会,特别是对王动画的那地图指指点点,王动也是耐心,针对着那图上的国家,娓娓道来,这是哪个国家,天气地理什么样子,有什么物产。把在座的各位听的口水流了一地。不用多说了,这些,都是王动的师傅教给他的,图上很多地方,他师傅去过,有的地方他师傅没去过,但也是听可靠的人介绍过的。反正就一条,王动讲的这些是真实的,不是在说瞎话。
鼓动完后,乱哄哄,你唱罢,我方登场,张浩开讲,介绍新产品开的情况,一是白沙液,从白沙古井水讲起,到包装的设计,到现在的产量,和准备试行的分销方式,二是那个鸭绒被的生产情况,也是从鸭毛的收购讲起,一直讲到市场策略,最后他提了一下,在这两个产品中,有几位股东原来的商号参与了设计的生产。
柳姑娘负责的是采购,她主要说的是预算,按王动的预期,至少要准备三船货,而这三船货,以漕宝最大的福船来看,大至能装多少物品,这里面哪些是商行组织生产的,哪些是要外购的,而外购的话,又有哪些商号的货品可备先,另外还有船的租,买事项,也是洋洋洒洒说了半个多时辰。
蒋文本来是负责人事方面的事情,他言讲的是三湘商行的营造坊,以巴陵楼前街为例,谈了里面的生意机会和生意量,然后讲到成立营造坊的整个过程,因为对于三湘商行来说,钱是小事,主要是人。这里面为什么要收购这个作坊,为什么要请哪个师傅,他都一一作了介绍,最后,考虑到以后还要承接类似的生意,他还提出了人才的储备,要收集各种各样的技师。
高天雄是管事会负责卖的,本来就已经计划好了,先以潇湘记的三湘商行为载体推销商行自产和采购的物品,王动更是教了他,怎么来做市场规划,市场定位,细分市场,如何宣传,如何进行区域市场管理,现在他讲的主要是酒怎么卖,基本上商行不自身不售卖,售卖一事由各地市营商也就是代理商负责,不过市价由商行来定夺,哪个县州府和省分多少量也是由商行来定,连怎么个测算法,都在会上交代了一下,因为这是个新事物,引起了在座的各位老板们的兴趣,于是高天雄不得不多费了点口水
财务最后一个言,这是压轴的,因为要大家出钱,钱不够的,就要筹钱,怎么筹钱是有学问的。新的股东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加入进来的,还可以通过债券的方式筹钱。商会自制的货品,总计需要投银二十两,商会采购的东西,需投银一百二十万两,第一年,货品的制产卖总计要投银五万两。特别是里面有一万两的广告费用,举了岳州府楼前街改造的例子,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对的,但高树酒旗也没有错。
接下来,又是分专题的汇报,酒、鸭绒被,人财物的筹备,目前运转,预期的产出量,市场的定价,宣传的策略,销售的办法。讲的很细,每个老板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最后是大家讨论,其实没什么可讨论的,虽然在座的都是大老板,但这样的玩法还是第一次,耳目一新,听的他们服服帖帖的。个个都在夸王动,人还是那些人,到王动手上一过,马上变了,或坐或站,讲起生意滔滔不绝,偌大的生意组织的如此周详细密,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去想的。
不过大老板毕竟是大老板,马上,他们就问起了王动,这些货怎么能搭上郑和大人的船,除了张晋湘,张浩以外,别人还不知郑和与张家有血缘关系,王动也没提。
“明以义理动之,暗使钱财拢之,三湘商行为国谋利,市税计有百万之巨,宝船营商,尽载大明朝高贵之物产,能壮我天国之威,朝庭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王动说的有办法,有策略,有理有据,大义凛然,众人自然信服。
这次这个说明会,对三湘商行那些个股东来说,虽然有些震撼,但也是有心里准备的,他们见识过王动的心思奇巧,知道他会玩花样。但陈泽事先没见识过王动的本事,这个会对他的振动太大了,他是住在王动家里的,晚上无法入睡,太兴奋了。家族做盐的生意,他自认为什么样的场面他也都见识过,众盐商与盐监,盐转司的议事会,那场面也是很大,盐商与各地批商经销商的会商,也是很多人,自己族里每年两次的盐务议事,也是坐着在谈。但人家三湘商会是怎么说事的,是怎么议事的。别的不讲,单单负笔录的就有三位,你一开口,那边就开始记,且用的是截小棍子在写,不是用毛笔。每个讲话的人,都准备了纸稿,那些个讲话的事项,事先坐着的董事们,人手一份。这些个东西都是在反映高下,三湘商行,比一般的商号商行,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看来陈家加入三湘商行,没有错。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九一节 书房对话】………
王动的计划,三湘商行里那帮人听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按明朝永乐时期的实力,想征服整个世界都是有可能的,这个可能就在于王动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要征服这个世界有很多种方法,通过武力最直接和简单,一刀砍断把所有的结都解开,通过文化,如同和平演变,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的文化,认同我的上层建筑,慢慢归化,成为我的子民,还有的办法就是通过经济,比如掠夺性的采购和开,通过贸易和移民达到全面入侵的目的。如果要这样玩的话,那王动需要的资源就更多了。
钱,这个简单,只要能让大家看到钱能滚钱,筹钱不是问题,关键还是人,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有,真要走到那一步了,还存在一个与明朝这些人的关系,与这个政权的关系,这会让王动去装孙子,厚脸皮,没问题,当年在机关的时候,有练过,但也是装,骨子里你让他去承认王权,去孝忠皇上,他还是做不到的。他可能会孝忠一个理念一种精神,但绝对不会某个人。而且经过这么多年党的教育,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世界观牢不可破。
这些东西,可以一步一步来,走一步看三步,现在完全可以不用去考虑,但,这会考虑了也有好处,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等到你要看三步的时候,那时心里想的,可能已经不是走,而是跑或是跳了。
王动家的外书房,王动和陈泽在喝茶,王爷赏的信阳茶,陈泽是个识货的人,不过他想的是,王动买的,大掌柜喝点贵重的新茶,小菜,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居然是谷王赏的。好象楚王没怎么赏过东西给他们陈家噢,毛都没有一根,而且楚王让人的感觉是,要送礼贴上王府的人太多了,收了你的礼,已经是赏脸了。
“材栋,若是你的邻人,屋不闭户,家有重宝且不自知,群贼四顾,你作何感想?”
陈泽不知王动问这话什么意思:“可自取,亦可助之御贼。”
“呵呵,材栋也有自取之心呀!”
“若是宝物,不识不知,对他而言,与寻常物什无两样,他既不在意,我自取,有何不可。”
这话说的也对,王动听了笑了。这话说的真响呀,***,理直气壮。
“材栋,陈家经营的都是井盐吧,有没有想过做海盐的生意。”
“海盐都是几个大的盐场出的,且是朝庭专控,现在的份额都被老的几家吃了去了,想插手没有那么容易。”
“若是新开一个盐场呢?”
“更不大可能了吧。”
“若是不在大明朝的疆域之内呢?”
“这个,呵呵,静之,莫要说笑话。”
“呵呵,东去日本,高丽百济,南下之中山,苏禄,都是环海之岛国,开个盐场易如反掌。”
“易如反掌??”这可不是简单的做生意的意思了,这是要扩疆掠地的潜台词。陈泽这会算是看到了点端倪,以一个商人的身份,谋划这种大事,陈泽有些不解,虽然说这里有生意在里面,但这些东西,不是一个商人敢去想和干的。在陈泽眼里,一个商家,再怎么大,都是不可能和朝庭去相争的,且别说是朝庭,哪怕是朝庭的代理人,或是沾着点关系的人都不行。让陈家去和楚王对着干,不理楚王,这是不可能的,虽然真不理了,楚王还不能拿他们怎么的,但他们不敢,这种不敢是与生俱来的,是羊怕狼的那种,即使那狼转性吃素了,它还是怕。而王动则不同,他身上没这种奴性。
“日本国出银,据我所之,皇上所封日本国王,其实并非日本真正国王,日本有一天王,此乃日本王族,受封国王的人,其实是个有兵权的将军,且此人兵权并却无朝庭想象的那么大,此人所掌控之地不足大明朝一州一府,所辖之军不过万。日本王族有的只是血脉之尊贵,且以我所知,好象也不是那么高贵,王族在民间或有拥戴,然在世家权臣眼中,只是个花瓶。”
“日本国盛银,出硫磺,其钢刀保有大唐锻造之法,优于明朝。国内多火山多河川,其地力肥于我朝,可植稻米。日本国东面大海,海鱼鲜美数量颇多,非我等可以想象。”
“莫非静之要去征伐日本?”
“呵呵,若有可能,有何不可。”
“日本国有神风相佑,征讨,谈何容易。”
王动知道陈泽说的是,元朝征日本,十多万人下海,只得百十人回,没办法,点背命苦,碰上了台风,后世再牛的船的,遇到台风也是没办法,更别说在元朝。
“材栋不知郑和大人已经出使过东洋了吗?不费一兵一卒,倭将自擒流贼绑献我朝,得令自处后,于道蒸杀,可见大明天威。”
“在京师有所耳闻,我朝兵船气势巍巍,日本国战船不及大明十之一二,实难相抵。”
“日本小国,其国民低劣无比,传为秦人之后,盛唐之时诸多遣唐使入中土,以仰天颜,如今我朝国力强盛,其君臣拜服,然小民武士多有侵扰,且居上位者不能禁止,尤为可恶。”
“诸如此类,静之以何知之”陈泽显然还没有习惯王动的通晓天下时局,看王动的样子,不曾到过京师,也没有出过洋,怎么会对这些东西知道的一清二楚,陈泽可以游历过大明的山山水水的,对国是对周边的小国的事情,略知一二,但与王动相比,那还是差之千里。
“有些内幕,且江湖传闻亦是不少”这话又推干净了。
陈泽还不知王动的心思,但有一点,一旦出了洋,这个王静之,除了生意以外,看来不是什么善类。
更晚的时候,王动在内书房,刘秀珠过来找王动,这个女侠好象不大喜欢敲门的,远远的一粒小石子穿透窗纸打了进来,王动现在已经能听出这是刘秀珠了,也没做他想,就跟了出来。这会王动脚头上算是有些功夫了,至少他觉得比以前跑的快多了,为此他还懊恼过,要是这脚力放在后世去搞运动多好,起码踢足球那就是个跑不死,有这本事,进国家队都有可能。王动在后面跟着刘秀珠,她没停,一路把王动带一片林子里,晚上寒意逼人,不过王动跑出汗了,一停下时,马上感觉风吹的身上有些冷。
刘秀珠一停下来,便向王动招手,王动走近了的时候,树后面又转出一人,如鬼魅一般,走到了刘秀珠的身后,刘秀珠浑然不觉,这可把王动吓了一跳,那人寻常百姓打扮,年龄约在三十多岁,以刘秀珠的武功,应该不会……
果然,听得那人说了句:“师妹,这便是王动?”
“大师兄,他便是王动。”
“王大哥,这是我大师兄。”
“见过大师兄”王动这话一说,自己都要笑了,这一喊,自己象是他师弟一样。
不过那大师兄倒没太在意,“王大掌柜有礼了。”他其实已经知道了一点王动的底细,他吃惊的是,王动远远跑过来的身法,一看就知这人内力不行,但身法却是不俗,似曾相识,但又说不清那是什么。
“大掌柜是那剑的主人吧!”
“剑?”
“是的,大师兄,小妹自作主张,将那套剑法授于王大哥,还望大师兄见谅。”
“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三弟也是看着那剑是外名器,教了就教了吧!”在这个大师兄眼里,王动显然已经是师妹的准夫婿了,他看着也是喜欢。他行走江湖也是很多年了,很多人见过他,也听过他的名声,但能真正把人和名对上的,不多。莲天宫一门的特点就是为人行事低调。
“师妹,师傅已经出关云游去了,你的几位师兄都被召了回来,你自入师门师傅就不曾管束过你,此次师傅只是让我带个话,过些时日,江湖上会再兴血雨,望师妹小心,莲天宫弟子不可参与其中。”
“弟子谨遵师命。”
这把王动弄的云里雾里,这种事和他没关系呀,还当着他的面说,真是当他不存在呀。
“大掌柜,今日唐突了,听师妹说起你,想见你一见,我等江湖人士,怕不方便,故晚上相约,大掌柜见笑了”这位大师兄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