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位在一小时以前签订了英波互助协定的英国外交大臣感谢达勒鲁斯的奔走,并告诉他说,汉德逊刚在柏林同希特勒进行了商谈,马上就要带着元首的新建议飞回伦敦;既然柏林同伦敦之间的官方联系现在已经重新打开,他认为这位瑞典人的居间奔走已经不再需要。但是不久证明这种奔走还是需要的。当达勒鲁斯于当晚打电话给戈林报告他同哈利法克斯会谈经过时,那位元帅告诉他,由于英波条约的签订,局势已经恶化,大概只有英、德两国代表举行会谈才能挽救和平。据戈林后来在纽伦堡作证时说,他和墨索里尼一样,当时都想再来一次慕尼黑式的妥协。
  当天深夜,那位不知疲倦的瑞典人把他同戈林的谈话通知了英国外交部,次日早晨他接到邀请同哈利法克斯再作一次会谈。这一次他说服了英国外交大臣给戈林写了一封信,他把戈林说成是唯一能够防止战争爆发的德国人。那封措辞笼统的信很简短,而且话说得很含混。它只是重申了英国对于达成和平解决的愿望,并且强调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办到。”虽然如此,这位肥胖的元帅却认为这封信“极其重要”。达勒'571' 鲁斯于当晚'8月26日' 就把这封信交给了戈林,当时戈林正坐着一列专车去柏林郊外奥兰宁堡空军司令部的途中。专车在第二站就停住了,两人临时征用了一辆汽车直奔总理府。到那里时已经半夜了,总理府一片漆黑,希特勒已经上床睡觉了。但是戈林一定要把他叫起来。到这时为止,达勒鲁斯也和很多其他的人一样,总认为希特勒并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他会像一年前在慕尼黑所做的那样,接受一个和平解决的办法。这个瑞典人这回却要破题儿第一道领教这位天赋神赐的独裁者的思想多么荒唐离奇,脾气多么喜怒无常。这是一次使他灰心丧气的经历。
  达勒鲁斯从哈利法克斯那里带来的这封信,戈林认为事关重要,必须在深更半夜把元首叫起来看看,可是希特勒却根本不加理睬。他反而对这个瑞典人滔滔不绝他讲了20分钟他早年的奋斗经过、他的伟大成就以及他为了同英国人取得谅解而作出的各种努力。接着,当达勒鲁斯插上一句说他曾经在英国当过工人时,这位总理马上就询问他有关这个古怪的岛国和这个古怪的民族的情形,他说他曾花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始终还没有能了解他们。接着他又大谈了一通德国的军事威力,有些地方还是从技术角度来谈的。达勒鲁斯后来说,这时候他认定他的夜访“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了”。不过这个瑞典人到底抓住一个机会,把他所了解到的一些英国人的情况告诉了他的主人。
  希特勒一直听下去,没有打断我的话头……但是后来他突然站起来,变得非常激动而且神经质,在屋子里来回地走着,一面自言自语地说,德国是不可抗拒的……突然,他在房间中央站住,眼睛直挺挺地望着前面。他的声音变得含糊不清,他那样子完全是一个神经失常的人。他断断续续地说道:“如果发生战争,我就要造潜水艇,造潜水艇,潜水艇,潜水艇,潜水艇!”他的话越来越不清楚,最后根本就听不出他在说些什么了。接着他定了定神,就像在对大庭广众发表演说似地拉开嗓门,尖声尖气地叫了起来:“我要造飞机,造飞机,飞机,飞机!我要消灭我的敌人。”那神情活像小说里的一个妖魔,而不像是个真人。我惊讶地注视着他,又回过头来看看戈林的反应,他却若无其事。'572' 最后,这位激动的元首大踏步走到他的客人面前,对他说,“达勒鲁斯先生,你是很了解英国的。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想同英国达成协议,可是总也不能成功?”达勒鲁斯自称他“最初犹豫了一下”不知怎样回答,但是后来答道:据他个人看来,原因在于英国人“不信任他和他的政府”。
  “这些白痴!”据达勒鲁斯说,当时希特勒把右臂一甩,用左手拍着自己的胸口,对他吼道,“我这一辈子几时说过谎话?”
  随后这位纳粹独裁者平静下来,他们讨论了希特勒通过汉德逊提出的建议;最后决定让达勒鲁斯飞回伦敦去,再交一份建议给英国政府。戈林反对把它写下来,他要这位脾气随和的瑞典人把它记在心里。这个建议包括6 点:1。德国希望同英国缔约或者同英国结盟。
  2。英国要协助德国取得但泽和走廊,但是波兰可以在但泽拥有一个自由的港口,保留波罗的海上的格丁尼亚港和通在该港的走廊。
  3。德国将保证波兰的新国界。
  4。德国要收回自己的殖民地或者与此相当的土地。
  5。必须对波兰境内的日耳曼少数民族作出保证。
  6。德国方面将保证保卫英帝国。
  达勒鲁斯牢牢记住这些建议之后,于8 月27日星期日上午飞往伦敦,中午12点多钟,为了避开那些到处打听的新闻记者,被悄悄地绕道带到了张伯伦、哈利法克斯勋爵、霍拉斯·威尔逊爵士和亚历山大·贾德干爵士的面前。显然,英国政府现在十分重视这位瑞典信使。
  他身上带着记述头天夜晚同希特勒和戈林会见经过的个人笔记,这是他在飞机上仓促草就的,那两位英国内阁领导人这时接过来仔绸阅读,他在其中力称,会晤时希特勒是“安详而镇静的”。虽然在外交部的档案中找不到有关这次星期日破例会见的记录,但外交部文件汇编在第3 辑第7 卷中根据哈利法克斯勋爵和贾德干所提供的材料以及那位密使的备忘录追述了这件事。英国政府文件上的说法和达勒鲁斯在他的书中以及在纽伦堡法庭上所说的情形有一些出入,但是把各种说法放在一起来看,下面的叙述似乎是我们所能得到的一个最可靠的报道。
  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立刻看出他们所面临的是希特勒的两套建议,一套是交给汉德逊带来的,一套是现在由达勒鲁斯带来的,内容是不同的。第一套建议说希特勒将在他同波兰人算了帐以后再来保证英帝国的存在,而第二套建议似乎是说:元首准备通过英国来谈判归还但泽和走廊的问题,然后他将“保证”波兰的新边疆。张伯伦前回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已经吃过希特勒一次苦头了,这话在他听来完全是一套老调,他对达勒鲁斯代表元首概述的建议不敢轻信。他对这个瑞典人说,他“从这些条件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前景,波兰人可能让出但泽来,但是他们宁可作战也不会放弃走廊。最后大家同意让达勒鲁斯产刻回柏林去,把他们初步的非正式答复告诉希特勒,然后在正式答复拟好并由汉德逊第二天晚上带到柏林去以前先把希特勒的反应告诉伦敦。据英国的文件,正如哈利法克斯所说:“由于通过达勒鲁斯先生的这种非正式的秘密接触,问题可能发生一些混乱。' 因此' 有必要说明,达勒鲁斯于当晚回柏林去,不是传递英王陛下政府的答复,而是为汉德逊送去的正式复信准备条件。”
  这位默默无闻的瑞典商人作为欧洲两个头号强国政府的谈判中间人,地位已经非常重要,所以据他自己说,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曾向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建议,“他们应该让汉德逊在伦敦等到星期一' 第二天' ,以便他们在听到希特勒对英国立场的反应之后再作答复”。
  那么,什么是达勒鲁斯要对希特勒阐明的英国立场呢?关于这个问题,双方说法有些混乱。根据哈利法克斯的概略记录,他给达勒鲁斯的口头指示中所表示的英国立场仅仅是:1。庄严保证谋求G。' 德国' 与Gt。B。' 英国' 之间充分谅解的愿望' 缩写字母是哈利法克斯原来用的'。没有一个政府成员不是如此想法。2。Gt。B。有责任履行自己对波兰的义务。3。德波争端应当和平解决。
  但是根据达勒鲁斯的说法来看,英国政府托他转达的非正式答复却更为全面:自然,第六点,关于保卫英帝国的建议遭到了拒绝。同样,只要德国还处于动员状态之中,他们就不能讨论殖民地问题。关于波兰边界,他们主张由5 大国来保证。关于走廊,他们建议立即同波兰举行谈判。至于' 希特勒建议的' 第一点,英国在原则上愿意同德国达成一项协定星期日晚上达勒鲁斯飞返柏林,将近午夜时见到了戈林。那'574' 位元帅认为英国的答复不是“很令人满意”,但于半夜谒见了希特勒以后,戈林在深夜1 点钟的时候打了一个电话给住在旅馆里的达勒鲁斯,对他说,如果汉德逊星期一晚上带来的正式答复与他所说的一致的话,总理准备“接受英国的立场”。
  戈林很高兴,达勒鲁斯当然更高兴。这个瑞典人在半夜2 点钟叫醒了英国大使馆的参赞乔治·奥吉尔维·福比斯爵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达勒鲁斯不仅转达了这个消息,由于至少他自以为他当时已经处在那种能说话的地位,所以他还对英国政府提供了意见,告诉他们在正式答复中应当说些什么。达勒鲁斯强调说,汉德逊在8 月28日这天带来的那份复照应当保证英国将说服波兰同德国立即举行直接谈判。
  达勒鲁斯刚从戈林办公室里来过电话' 后来福比斯在8 月28日的一份电报中这样说' ,他认为提出以下两点建议是极端重要的。
  1。英国政府给希特勒的答复绝不能提及罗斯福的计划。
  2。希特勒怀疑波兰人恐将设法规避谈判。因此答复中应该明确说明,已经竭力劝说波兰人立即同德国进行接触和举行谈判。
  这时这个已满怀信心的瑞典人,在整个这一天里不仅接二连三地向福比斯提供意见' 福比斯都用电报如实地转给了伦敦' ,而且还亲自打电话给英国外交部,向哈利法克斯转去进一步的建议。
  在世界历史的这个危急关头,这位临时客串的瑞典外交家的确成了柏林同伦敦之间的枢纽人物。哈利法克斯一方面从柏林的英国大使馆、另一方面从达勒鲁斯本人打给外交部的电话中知道了这个瑞典人的紧急意见以后,就在8 月28日下午两点钟的时候用电报通知英国驻华沙大使霍华德·肯纳德爵士,要他“立刻”去见波兰外交部长贝克,促使后者授权英国政府通知希特勒,“波兰准备同德国立即开始直接磋商”。哈利法克斯急不可待。他想要把波兰方面授权英国这么做一点列入汉德逊等着在当天带回柏林向'575' 希特勒提出的正式复文中。他叫他的驻华沙大使尽快把贝克的答复用电话向他报告。傍晚,贝克根据要求同意授权,这一点马上就列入了英国的复照中。汉德逊于8 月28日晚间带着这个复照返回柏林,到达总理府时党卫队仪仗队举枪击鼓致敬,这种表面上的外交礼貌直到最后一分钟还维持着。然后他被带到希特勒面前,这时是夜间10点30分,他把复文的德文译本交给了希特勒。这位总理立刻就打开来看。
  照会说,英国政府“完全赞同”他的主张,认为“首先”必须解决德波之间的分歧。“可是,”照会接着说,“一切问题取决于解决办法的性质以及达成解决的方式。”照会指出,关于这一点,德国总理一直“避而不谈”。希特勒“保证”英帝国存在的建议被婉言谢绝了。英国政府“不能为了许给大不列颠的任何利益而同意采取一种使曾经得到大不列颠保证的一个国家的独立受到危害的解决办法”。
  这一保证必须信守,但是德国总理不可因为英国政府“一丝不苟”恪守本身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就认为不盼望问题获得公平解决。
  因此,下一步骤应该是开始进行德波两国政府之间的直接磋商,其基础是……维护波兰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并争取国际上来保证这一解决办法。
  ' 英国政府' 已经收到波兰政府明确保证,他们准备在此基础上进行磋商,英王陛下政府希望德国政府也愿意赞同这一方针。
  ……德波问题的……公平解决可能为世界和平开辟道路。如果解决归于失败,德国同大不列颠之间取得谅解的希望就会归子破灭,两国将因此而发生冲突,并且很可能使全世界投入战争之中。这样的结局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希特勒看完照会以后,汉德逊开始根据他的笔记对照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他告诉希特勒说,这是他同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谈话时记下来的。他后来说,在他同希特勒历次会见中,唯有这一次大部分是由他在说话的。他所说的无非是英国希望得到德国的友谊并且希望和平,但是如果希特勒进攻波兰,英国就一定要出兵。当时这位元首并未缄口不言,他的回答是唠叨不休地大谈波兰的罪状和他自己为了谋求同波兰达成和平解决而提出的“慷慨”的建议,他说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建议,以后不会再提了。事实上,今天“只有归还但泽和全部走廊才能令他满意,同时还须改正西里西亚的现状,那里的居民在战后公民投票中有90%都投德国的票”。这一点并非事实,同样,他接着提出的另一个辩驳'576' 也不是事实,那就是他说1918年以后有100 万德国人被赶出走廊,其实据1910年德国的人口调查,那里只有385000个德国人。当然,这时候这位纳粹独裁者以为所有的人都会毫不辨察地听信他的谎言。那位英国大使又听信了这种谎话,因为他在《最后的报告》中宣称,“这一回希特勒的态度又表现得很友善而且通情达理,看来对我带给他的答复并没有感到不满”。不过,这是他出使柏林的失败史上最后一次听信希特勒的谎话了。
  汉德逊于凌晨2 点35分拍了一个很长的报告这次会晤情况的电报,他在电报中说:“最后我向他提出两个干脆的问题”。
  他是否愿意直接同波兰人谈判?他是否准备讨论交换居民的问题?对于后一点,他作了肯定的答复' 虽然我毫不怀疑他同时在考虑修改边界'。至于第一点,他表示首先要对英国的整个照会作一番“仔细的考虑”再说。汉德逊在电报中追述道,当时总理转身对里宾特洛甫说:“我们必须把戈林找来同他商量商量。”希特勒答应第二天,即8 月29日星期二,对英国的来照作出书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