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武道:“想掩人耳目确实也无须这般用心良苦,既然不是故意遮掩,也就说这篇不是《孙子兵法》,那会是什么?”伍缎笑道:“管他是什么,先把它抄下来,问仲父不就知道了。”伍子武叹道:“可是这里有很多字已经辨不清了。”伍缎“诶”了道:“仲父熟知诸子百家文,稍有几字便可辨及全篇,怕什么。”言毕,从怀中取出一块白布,撕开两半,扔给伍子武一半,在屋外随地捡了两块石子,二人依照石床上所刻字迹抄了下来。
“大功告成”,伍缎将布伸入怀里,道,“这林子方圆几里就这一间草屋,我看上次装神弄鬼的就是这个人,也不知他死到哪里去了。”伍子武道:“这里什么东西也不剩了,就一块石头和一张草席,一般人怎么可能这样生活,我看他已经走了罢。”伍缎低声道:“难道这里住的不是人?”伍子武幽声道:“你不要告诉我又是鬼?”伍缎道:“你一路走来有没有发现很多骷髅?”伍子武怯道:“很多?我只发现一副。”伍缎道:“就是说你也遇到了,不行,这林子真的很诡异,我看走了罢?”伍子武道:“早跟你说不要来了。”说罢,二人迅速离开了函紫林。
傍晚时分,两人来到了华破池门,躲在附近的那颗杨树上等待动静。这颗杨树枝干较粗,足有两三尺宽,坐在上面倒也不觉得累;而且枝叶茂盛,又是晚上,实难被人发觉。二人看到华破池门两旁守着十来名守护皇城的红巾侍卫,由于城墙上插着一排铁环,每个铁环上都搁着一个火炬,所以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十来名侍卫的神色,个个都严眉肃面。
珰珰珰响了三下,望见一个打更的更夫路过城门旁,再抬头望那环月亮,已是子时。忽地闻到一阵脚步声,武、缎二人更是提足了精神,发现另一批侍卫前来换班。深怕这些人等换了班后就大开城门,所以时刻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却觉他们跟上一批侍卫是同样的神色。
天那头的月亮由升至落,由落至升,在不断地演变着。守华破池门的红巾侍卫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见他们还是忠勇守城,严阵以待。
“依我看,是仲父多虑了,都过了五个晚上了,若是有人想投城早投了”,伍缎低声道,“每晚都呆在树上,我怕以后我是不是人都给忘了,干脆做猫头鹰得了。”
伍子武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嘛。爹也不想出什么意外,真有人要投城,一开城门,后果不堪设想。”转而望了眼那轮圆月,道:“也不知爹请得齐国兵马了没有?”伍缎笑道:“这个放心,仲父出马,马到功成。”说此,一伸懒腰,斜躺在树干上,道:“唉呀!啷啷个几天都没睡安稳觉了,让我做个梦先。”伍子武低声急道:“都叫你白天多睡会儿了,现在睡?万一有人……”
“有人?”伍缎霍地弯起身道。伍子武惑道:“我是说万一有人要投降……”只听伍缎“嘘”地一声,道:“有脚步声。”伍子武惊道:“真的有人来,可是今晚还没听到更夫打过更啊?”伍缎纳闷道:“是啊,平时每晚要等更夫打了三更的更才会有侍卫来换班,怎么今晚来得特别早?”
两人望见那批换班的侍卫也都神色严肃,手执红樱。然而头上捆的却是黑巾,而是平时守城的都是红巾侍卫。伍缎、伍子武知道捆黑巾的是芙穹台护台卫,因为伍杞便是如此。芙穹台是赵国皇室祭天祈福的圣地,故侍卫的头巾不能用鲜红的颜色,所以芙穹台的护台卫都是黑巾侍卫,而看守皇宫的却刚好相反,用的是显眼的红色。
“廉总管,怎么今晚来守城的是你们芙穹台的侍卫?”其中一个红巾侍卫问道。只见戴着黑冠花羚那人正是当时芙穹台上训斥伍杞的护台总管,廉秤。他伸手取出一块令牌,道:“君上近日噩梦缠心,睡不安稳,责令增加看守‘干鸯殿’的红巾侍卫,所以命我们芙穹台的侍卫来坚守华破池门。”那名红巾侍卫难道:“这么说,我们今晚不能回家就寝了。”廉秤喝道:“君上睡不好,我们谁都甭想睡好。”几名红巾侍卫连忙称“是”,列成一队,离开华破池门,去“干鸯殿”把守了。
听此,伍缎气愤道:“那个赵成侯也真他妈的贱,难道多几个侍卫看守就不会做噩梦了么?活该(噩梦)做死他。”伍子武轻叹道:“你嘴巴也无须这么毒,子曰:天道……”伍缎突地捂住他的嘴巴。
伍子武猛地一挣,道:“子曰:人……”伍缎忙“嘘”地一声,极其神秘地道:“你听?”
“廉总管,他们已经走远了。”一名护台卫张望几眼,道。
廉秤连忙道:“我们只有一刻时辰,过了一刻就是三更,到时换班的红巾侍卫赶来,我们可就逃不掉了。”那十来名护台卫应道:“知道。”言毕,扔掉手中的缨枪,连忙去抬拴在城门上的门闩。那门闩甚粗甚重,要是没有七八个人一齐使劲抬,那是无论如何也取不下来的。
伍子武惊道:“原来他们是来投城的。”伍缎“嗯”了声,道:“放箭!”
“嗖嗖嗖嗖”一连声,伍缎一弓之上同时按上三支雕翎一齐发射,连射了两回,六名护台卫“啊”地一声惨叫,各有一只手被其射中,刚被稍稍抬起的门闩又落回门栓上;而伍子武只发了一箭,便正中廉秤小腹。只见廉秤应声倒地,捂着小腹强力呻吟,那十来名护台卫顿时乱作一团。
“哪里来的箭?”一名护台卫惑道。另一名应道:“难道君上料到有人要投降早已作了埋伏,那我们快逃罢?先保小命要紧。”另几人立刻应道:“快!”
“廉总管怎么办?”“他都已被人射中了,还管他作何?”“是啊,多他一个累赘可要逃不了了。”几句言罢,那十来名护台卫便已向南慌乱而窜,顿时逃得无影无踪。只剩廉秤躺在地上,极力呻吟:“你们这帮忘恩负义的畜生,快回来,快回来……”
廉秤虽是卖主求全的鼠辈,没想到他的一个儿子却格外正气,此人二十年后名动七国,为赵国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以偿还其父叛赵之过,此人随父姓廉,单名一个颇字。
武、缎二人没想到那些人这么胆小,几箭就被吓得无影无踪了。那也是,现在是去偷降,又不是去赴义,谁还敢那么胆大?
伍缎惑道:“武少,你的箭法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精确了?一箭就把这个混帐头子给解决了?”伍子武一挠头皮,难为道:“其实我瞄得是他旁边那个抬门闩的侍卫。”伍缎惊讶地“啊”了一声,道:“这也行?”真是错有错着。
少顷,三更之更刚敲过,另一批红巾侍卫和先前被廉秤支走的侍卫相继到达,发现已中一箭的廉秤躺在地上挣扎,便将他押解起来。没想到他身上藏满了金银珠宝,更意想不到的是,这其中还包括一个雕刻精细的金边盒子。打开一看,竟然是十一年前宫廷失窃案的脏物,也是赵成侯最为心爱的宝物,便是价可抵城的和氏璧。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章 和氏璧现(上)
十一年前,和氏璧之失把整个邯郸弄得满城风雨。
当年,燕文公向赵成侯进贡了一名舞姬,此姬名鄂(e)欣,貌似西施八分有余,可谓一见倾城。她时而冰冷,时而冶艳,一看丰姿展妩媚,再看刚硬百消愁,确是百年难遇的佳人。成侯为之倾倒,不日之后便册封鄂欣为雅姬。他为向众臣炫耀得此爱妾的无比喜悦,在四月十六月圆之夜,将久为珍藏的和氏璧出示群臣,与月媲美。
赵成侯设宴芙穹台之上,圆月当空,美酒当樽,歌舞当前,雅姬侧畔,心中欢喜得紧。歌舞罢,赵成侯从香木锦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和氏璧,在月光和周围烛光的映衬下,和氏璧显得分外夺目,荧荧成辉。他同鄂欣一起细细欣赏,群臣都放下酒樽,目不转睛地望着赵成侯和雅姬手中的和氏璧。有臣是为和氏璧的光芒而乍眼,有臣却是为鄂欣的姿态而动容,总之群臣心中都是一阵波澜掠过一阵波澜,久久难以平复。
成侯见群臣皆钟情于和氏璧,便命两队红巾侍卫站在一旁监视,让群臣相互传递借览。
和氏璧首先传予左司马范秋到手里,他见璧就爱不释手,赞道:“据说和氏璧实乃岁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王。侧而视之则碧,正而视之色白,今日一见,果真是一块绝世无双的好璧。本司马自问窥宝无数,却也不曾得见有此璧的一成者,真是个稀世奇珍啊!”看了良久,都不舍得传给下一人。上大夫叔伯齐急道:“范公,是不是可以让本太傅瞧一眼了?”范秋到看着叔伯齐渴望的眼神,又看看后面那一堆大臣都看着自己,只好递给了邻座的叔伯齐。
当叔伯齐接和氏璧的时候,深怕措手将它掉在地上,那么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手脚颤抖,一时紧张,袖口晃倒了桌榻上的夜光樽。赵成侯笑道:“太傅,平时见你仪态非凡,今日在和氏璧面前怎地如此失态啊?”说着,大笑了几声。
“君上,见笑了”,叔伯齐接过和氏璧,道,“伯齐纵然半生,犹未见此玉更佳者,就算被奉为玉中之王的‘和田玉’也不及此璧的千分之一。”倾许,叔伯齐将和氏璧递给后一位大臣时,突来一阵西风,将芙穹台上的栏灯一一吹倒,栏灯外围的薄纱被火引燃,烧成一片火红。芙穹台护台卫立即将火扑灭,此时独剩下天上那一轮月光,地下却是昏暗一片。
“收璧,收璧”,赵成侯紧张地命令道。
红巾侍卫立即从叔伯齐和他后一位大臣手中接过和氏璧,呈给赵成侯。当周围栏灯再次点上,成侯看到心爱之物,实感虚惊一场,当即酌下一杯酒,以来定惊。又立即将和氏璧放入香木锦盒之中,决定取消今晚的赏璧之事,让余下的大臣着感遗憾,恨透了这场无故的西风。
和氏璧风波刚刚结束,其实是刚刚上演。
当赵成侯命令收璧的时候,心跳得最快得一个人莫过于太傅叔伯齐,生怕被赵成侯看穿那块是假的。其实,当叔伯齐从范秋到手中接过和氏璧,故意用袖口晃倒榻上夜光樽之际,早已在那瞬间将藏于衣袖中的由天下“第一相剑大师”薛烛伪造的璧与之更换,但让叔伯齐意外的是这一阵忽来西风。原本他认为经过大臣之间相互借览,即使被大王看出和氏璧被调包了,那么也不一定怀疑到他头上,个个大臣都有嫌疑。而这一阵西风让大王迅速收璧,那么换璧的嫌疑人就只有范秋到同他二人,岂不是马上就能被查出?幸亏赵成侯慌慌张张,没有认真确认和氏璧的真伪,还是让叔伯齐逃出了这么一劫。
叔伯齐心有余悸地回到府上,心想:按道理,大王视和氏璧为瑰宝,又珍藏多年,没理由连真假都辨不出来,难道?他心中觉得此璧甚有蹊跷,便将在他府上当食客的“天下第一相剑大师”——薛烛叫到寝房,出示和氏璧让他鉴赏。
薛烛当年在七国鲤池议会上,被齐威王封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但因为如今天下,欧冶子的铸剑口诀失传于世,干将又未留下嫡传弟子,天下已再也没有一个像样的铸剑大师,以至于无剑可相。薛烛才会沦落到叔伯齐的太傅府上做一名食客。但他不仅对剑见识不凡,对玉器也有相当灼见,当他接过和氏璧时,立即道:“赝品!”
“什么?”叔伯齐听后大惊,道,“薛先生,你凭什么说它是假的?”
薛烛指着白璧无瑕的和氏璧,道:“真正的和氏璧在正中偏下一分处有一个碧瑕疵,正因为这一个碧瑕疵才让天下所有的铸玉高手无人可伪,也是正因为这一点不足,才让和氏璧越发显得巧夺天工。世人只知道和氏璧美轮美奂,雕工非凡,是件异世奇珍,孰不知它的真正价值所在。”叔伯齐惊道:“和氏璧的确是件异世奇珍,难道除了这一点之外,它还有另外的价值?”薛烛点点头,道:“世人说它价值连城,一点不假。”叔伯齐道:“徒有其表!虽然是一块精美之至的美玉,但说到底还不是一块不不可食不可用的顽石,有谁真的愿意用整个城去与它交换呢?”
薛烛笑着摇了摇头,道:“叔太傅有所不知,自‘和氏璧’由卞和铸造后,转展流传过多人,而其中流转到一人手中,他就是吴国大将伍子胥,后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和氏璧便被夫差所得。再后来勾践卧薪十年,灭掉吴国,又从夫差手中夺走和氏璧。而勾践又把玉送给了以美人计诱骗夫差以致能复国雪恨的西施。西施和范蠡双宿双栖,离开越国,隐逸‘梅花渡’。范蠡也因借和氏璧之光,成为了富甲天下的大商人,但因范蠡的两个儿子英年早逝,故他的大笔财富无人继承。至范蠡死后,世人开始流传开两句诗:‘陶朱公南北东州,崤山缥缈梅花渡’。”
叔伯齐惑道:“这些跟和氏璧又有什么关系,它还不过是块玉?”薛烛道:“大有关系。陶朱公即指范蠡,而他的这笔财富就藏在这两句诗内。”叔伯齐道:“这两句诗本太傅也曾听过,只不过不知道其中的玄机。可是这跟和氏璧又有何干连?”
薛烛道:“两句诗内主要是在暗示一个地点,他的财富便在其中。但范蠡担心他的这笔足可以建立一个类似中山国的财富,会随便被某个蛮人所得,管理不善,可能酿成大祸。故而特意在埋藏宝藏的地方设了一道机关。和氏璧是西施留给他的,所以他就用和氏璧作为开启机关的钥匙。”
叔伯齐恍然大悟,道:“原来和氏璧背后的价值就是范蠡的毕生财富,怪不得价值连城。但既然是做钥匙之用,一块做的跟和氏璧形状相若的假璧,自然也就可以开启那个机关,又何须用真的和氏璧?”薛烛轻摇了下头,道:“太傅言之差矣,一块形状相同的假璧根本无法开启那个机关。”叔伯齐惑道:“何解?”薛烛道:“就是那一个碧瑕疵。范蠡设的那个机关的钥匙,不仅要求相同的形状,还要一定的质量,偏一克一毫都无法打开,而就是这一个碧瑕疵,让世间的伪玉无法做的跟和氏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